資源簡介 6.超重和失重[學(xué)習(xí)目標]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條件。2.會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發(fā)生的動力學(xué)原因,理解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的本質(zhì)。3.了解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在各個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解釋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 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蹲在體重計上向上站起來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體重計如何變化? 【知識梳理】 1.重力的測量方法一:先測量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__________,再用__________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得:__________。方法二:利用力的__________對重力進行測量。將待測物體懸掛或放置在測力計上,使它處于__________狀態(tài),這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反映了物體所受的__________大小。2.超重和失重(1)體重計的__________反映了人對體重計的__________。(2)失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__________物體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②產(chǎn)生條件:物體具有__________(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的加速度。(3)超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__________物體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②產(chǎn)生條件:物體具有__________(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或懸掛物)__________沒有作用力的狀態(tài)。②產(chǎn)生條件:a=g,方向__________。【思考討論】 如圖所示,找一個用過的易拉罐、金屬罐頭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側(cè)面打一個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裝上水。問題1 移開手指,水就從洞中射出來,這是為什么? 問題2 如果放開手,讓瓶子自由落下,在下落的過程中,水將不再從洞中射出。實際做一做,觀察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怎樣解釋這一現(xiàn)象? 【知識歸納】 1.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重力:物體所受重力不會因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而變化。(2)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與物體的重力不同的現(xiàn)象,即超重或失重現(xiàn)象。2.判斷物體超重與失重的方法(1)從受力的角度判斷超重: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失重: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2)從加速度的角度判斷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豎直分量向上)時,處于超重狀態(tài)。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豎直分量向下)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典例1】 (超重、失重的判斷)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在火箭發(fā)射與飛船回收的過程中均要經(jīng)受超重與失重的考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時,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B.火箭加速上升時,航天員對座椅的壓力小于自身重力C.在飛船繞地球運行時,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則航天員的重力消失了D.飛船落地前減速下落時,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聽課記錄] 【典例2】 (與圖像結(jié)合的超重、失重問題)某電梯運行時可視為只受重力與繩索拉力,已知電梯在t=0時由靜止開始上升,其加速度a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t=6 s時,電梯處于失重狀態(tài)B.7~53 s時間內(nèi),繩索拉力最小C.t=59 s時,電梯處于超重狀態(tài)D.t=60 s時,電梯速度恰好為0[聽課記錄] 【典例3】 (與圖像結(jié)合的超重、失重問題)某同學(xué)站在電梯內(nèi),利用速度傳感器研究電梯的升降過程。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電梯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5 s內(nèi),電梯加速上升,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B.在5~10 s內(nèi),該同學(xué)對電梯底部的壓力小于其重力C.在10~20 s內(nèi),電梯減速上升,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D.在20~25 s內(nèi),電梯加速下降,該同學(xué)處于超重狀態(tài)[聽課記錄] 超重與失重的計算【思考討論】 小明為了研究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情況下物體的受力情況,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懸吊著重物,通過控制整體的運動情況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問題1 讓掛著重物的測力計緩緩地向上或向下做勻速運動,觀察測力計的示數(shù)有無變化。 問題2 使掛著重物的測力計突然豎直向上做加速運動,仔細觀察在加速的瞬間測力計示數(shù)有無變化。 【知識歸納】 1.平衡、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比較特征狀態(tài) 加速度 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F)與重力的關(guān)系 運動情況 受力圖平衡 a=0 F=mg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超重 向上 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減速失重 向下 F=m(g-a)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體運動、拋體運動、沿圓軌道運行的衛(wèi)星2.解決超重、失重問題的基本思路(1)明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2)判斷加速度的方向,并建立合理的坐標軸。(3)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4)代入數(shù)據(jù)求解,必要時進行討論。【典例4】 (超重現(xiàn)象的計算)快遞可以用無人機進行運載。在某次無人機豎直飛行試驗中,無人機的質(zhì)量為M,貨物的質(zhì)量為m,無人機與貨物間通過輕繩相連。無人機以恒定動力F從地面開始加速上升,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無人機加速上升過程中( )A.貨物處于失重狀態(tài)B.加速度大小為a=-gC.輕繩上的拉力大小為FT=FD.輕繩上的拉力大小為FT=F[聽課記錄] 【典例5】 (失重現(xiàn)象的計算)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舉起50 kg 的物體,當他在豎直向上運動的電梯中最多舉起60 kg的物體時,電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為(g=10 m/s2)( )A.2 m/s2,豎直向上B. m/s2,豎直向上C.2 m/s2,豎直向下D. m/s2,豎直向下[聽課記錄] 【典例6】 [鏈接教材P111例題](超重、失重的綜合計算)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長距離電動扶梯加速度的實驗。將一電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臺階上,實驗員站在健康秤上相對健康秤靜止。使電動扶梯由靜止開始斜向上運動,整個運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先加速、再勻速、最終減速停下。已知電動扶梯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某次測量的三個階段中電子健康秤的示數(shù)F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1)畫出加速過程中實驗員的受力示意圖;(2)求該次測量中實驗員的質(zhì)量m;(3)求該次測量中電動扶梯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聽課記錄] 1.(多選)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憑借“水花消失術(shù)”征服了評委和觀眾并獲得冠軍。如圖所示為全紅嬋上升和下降的兩個精彩瞬間,不計空氣阻力,全紅嬋從離開跳臺至入水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紅嬋運動到最高點時加速度為0B.全紅嬋的速率先變小后變大C.全紅嬋在下降階段處于失重狀態(tài)D.全紅嬋離開跳臺后上升階段處于超重狀態(tài)2.某人站在力的傳感器(連著計算機)上完成下蹲、起立動作,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力的傳感器示數(shù)F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人下蹲時間約為0.5 sB.下蹲過程該人一直處于失重狀態(tài)C.起立過程該人一直處于超重狀態(tài)D.該人下蹲過程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約為6 m/s23.一質(zhì)量為60 kg的人站在豎直向上運動的升降機底板上,看到升降機頂板上有一豎直懸掛的彈簧測力計,他便將一重為5 N的物體掛上,這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8 N,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試計算:(1)升降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此人對升降機底板的壓力。 回歸本節(jié)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我們是如何測量物體的重力的?依據(jù)的原理是什么?2.我們常用平衡條件測量重力,測量時要使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物體處于加速或減速狀態(tài)時,測量值還等于物體的真實重力嗎?3.超重、失重現(xiàn)象的實質(zhì)是什么?人體生理的微重效應(yīng)人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周圍的物理環(huán)境,例如,地球表面的溫度、電磁場、重力場等。地球表面的重力場強度大約在9.8 m/s2,作用于所有物體上。人體中的每一器官、組織,細胞以及生物分子都是在這樣的重力場中得以演化并賴以生存的。一旦失去了正常的重力場,生物體的器官和組織就將失去平衡,導(dǎo)致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甚至危及生命。超重和失重就是兩種偏離正常重力場的典型狀態(tài)。所謂微重力環(huán)境就是重力強度大大減少,十分微弱,其大小大約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場強度的百萬分之一。航天員乘坐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就是在這樣的微重環(huán)境下生活和工作的。在太空中,航天員可以毫不費力地飄浮在飛船中,他們用自己的內(nèi)力去建立運動。在微重力的空間里,方向性已經(jīng)無意義了,因為只有在地球上由于重力才有“上”“下”的方向概念。在地面上的人們是靠內(nèi)耳的敏感器官傳遞信息給大腦,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在太空的微重狀態(tài)下,與重力有關(guān)的振動發(fā)生了變化,把神經(jīng)系統(tǒng)搞亂了,結(jié)果內(nèi)耳的傳感系統(tǒng)向大腦傳遞了模糊不清的信息,身體難以平衡。這種感覺在地球上也能體會到。例如,在海上旅行時,船體在波濤中起伏搖晃,不適應(yīng)者感到頭昏目眩。這就是身體失去平衡產(chǎn)生的感覺,有時稱作“運動病”。為了使航天員適應(yīng)微重狀態(tài),可讓他們在實驗室內(nèi)做訓(xùn)練。航天員們坐在旋轉(zhuǎn)的椅子上或者旋轉(zhuǎn)的機艙內(nèi),以不同的速度旋轉(zhuǎn),航天員們就可感受到不同的重力條件,以體驗他們將要去的太空和星球的重力環(huán)境。 失重環(huán)境下,太空中航天員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還是瘦了,該怎么辦呢? 9/96.超重和失重[學(xué)習(xí)目標]1.知道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條件。2.會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發(fā)生的動力學(xué)原因,理解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的本質(zhì)。3.了解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在各個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解釋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教用·問題初探]——通過讓學(xué)生回答問題來了解預(yù)習(xí)教材的情況問題1 超重是否是物體受到的重力增加了?問題2 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時,一定在上升嗎?問題3 航天員在太空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是否不受重力的作用? 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蹲在體重計上向上站起來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體重計如何變化?提示:體重計的示數(shù)先變大,后變小,再變大。【知識梳理】 1.重力的測量方法一:先測量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得:G=mg。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條件對重力進行測量。將待測物體懸掛或放置在測力計上,使它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反映了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2.超重和失重(1)體重計的示數(shù)反映了人對體重計的壓力。(2)失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②產(chǎn)生條件:物體具有豎直向下(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的加速度。(3)超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xiàn)象。②產(chǎn)生條件:物體具有豎直向上(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的加速度。(4)完全失重①定義:物體對支持物(或懸掛物)完全沒有作用力的狀態(tài)。②產(chǎn)生條件:a=g,方向豎直向下。【思考討論】 如圖所示,找一個用過的易拉罐、金屬罐頭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側(cè)面打一個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裝上水。問題1 移開手指,水就從洞中射出來,這是為什么?提示:水能從洞中流出的原因是水能產(chǎn)生壓力,靜止時,洞之上的水產(chǎn)生的壓力把洞附近的水壓出。問題2 如果放開手,讓瓶子自由落下,在下落的過程中,水將不再從洞中射出。實際做一做,觀察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怎樣解釋這一現(xiàn)象?提示:在瓶子自由落下的過程中,水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洞附近的水不再受壓力,所以水將不再從洞中射出。【知識歸納】 1.超重和失重的理解(1)重力:物體所受重力不會因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而變化。(2)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與物體的重力不同的現(xiàn)象,即超重或失重現(xiàn)象。2.判斷物體超重與失重的方法(1)從受力的角度判斷超重: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失重:物體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2)從加速度的角度判斷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或豎直分量向上)時,處于超重狀態(tài)。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或豎直分量向下)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典例1】 (超重、失重的判斷)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在火箭發(fā)射與飛船回收的過程中均要經(jīng)受超重與失重的考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時,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B.火箭加速上升時,航天員對座椅的壓力小于自身重力C.在飛船繞地球運行時,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則航天員的重力消失了D.飛船落地前減速下落時,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A [火箭加速上升時,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航天員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對座椅的壓力大于自身重力,A正確,B錯誤;航天員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時,仍然受重力,C錯誤;飛船落地前減速下落時,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航天員受到的支持力大于自身的重力,航天員處于超重狀態(tài),D錯誤。]【典例2】 (與圖像結(jié)合的超重、失重問題)某電梯運行時可視為只受重力與繩索拉力,已知電梯在t=0時由靜止開始上升,其加速度a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t=6 s時,電梯處于失重狀態(tài)B.7~53 s時間內(nèi),繩索拉力最小C.t=59 s時,電梯處于超重狀態(tài)D.t=60 s時,電梯速度恰好為0D [根據(jù)a-t圖像可知t=6 s時電梯的加速度向上,電梯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53~60 s時間內(nèi),加速度的方向向下,電梯處于失重狀態(tài),繩索的拉力小于電梯的重力,而7~53 s時間內(nèi),a=0,電梯處于平衡狀態(tài),繩索拉力等于電梯的重力,應(yīng)大于電梯失重時繩索的拉力,所以這段時間內(nèi)繩索拉力不是最小,故B錯誤;t=59 s時,電梯減速向上運動,加速度方向向下,電梯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C錯誤;根據(jù)a-t圖像與橫軸所圍的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量,由幾何知識可知,0~60 s時間內(nèi)電梯速度的變化量為0,而電梯的初速度為0,所以t=60 s時,電梯速度恰好為0,故D正確。]【典例3】 (與圖像結(jié)合的超重、失重問題)某同學(xué)站在電梯內(nèi),利用速度傳感器研究電梯的升降過程。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電梯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根據(jù)圖像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0~5 s內(nèi),電梯加速上升,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B.在5~10 s內(nèi),該同學(xué)對電梯底部的壓力小于其重力C.在10~20 s內(nèi),電梯減速上升,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D.在20~25 s內(nèi),電梯加速下降,該同學(xué)處于超重狀態(tài)C [在0~5 s內(nèi),從速度—時間圖像可知,此時的加速度為正,說明電梯的加速度向上,此時該同學(xué)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5~10 s內(nèi),該同學(xué)做勻速運動,故其對電梯底部的壓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故B錯誤;在10~20 s內(nèi),電梯向上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向下,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C正確;在20~25 s內(nèi),電梯向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向下,故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D錯誤。] 超重與失重的計算【思考討論】 小明為了研究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情況下物體的受力情況,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懸吊著重物,通過控制整體的運動情況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問題1 讓掛著重物的測力計緩緩地向上或向下做勻速運動,觀察測力計的示數(shù)有無變化。提示:沒有發(fā)生變化。問題2 使掛著重物的測力計突然豎直向上做加速運動,仔細觀察在加速的瞬間測力計示數(shù)有無變化。提示:測力計示數(shù)有變化。【知識歸納】 1.平衡、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比較特征狀態(tài) 加速度 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F)與重力的關(guān)系 運動情況 受力圖平衡 a=0 F=mg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超重 向上 F=m(g+a)>mg 向上加速或向下減速失重 向下 F=m(g-a)完全失重 a=g F=0 自由落體運動、拋體運動、沿圓軌道運行的衛(wèi)星2.解決超重、失重問題的基本思路(1)明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2)判斷加速度的方向,并建立合理的坐標軸。(3)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4)代入數(shù)據(jù)求解,必要時進行討論。【典例4】 (超重現(xiàn)象的計算)快遞可以用無人機進行運載。在某次無人機豎直飛行試驗中,無人機的質(zhì)量為M,貨物的質(zhì)量為m,無人機與貨物間通過輕繩相連。無人機以恒定動力F從地面開始加速上升,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無人機加速上升過程中( )A.貨物處于失重狀態(tài)B.加速度大小為a=-gC.輕繩上的拉力大小為FT=FD.輕繩上的拉力大小為FT=FD [無人機加速上升,貨物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取無人機與貨物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M+m)g=(M+m)a,解得a=-g,故B錯誤;取貨物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T-mg=ma,得FT=,故C錯誤,D正確。]【典例5】 (失重現(xiàn)象的計算)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舉起50 kg 的物體,當他在豎直向上運動的電梯中最多舉起60 kg的物體時,電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為(g=10 m/s2)( )A.2 m/s2,豎直向上B. m/s2,豎直向上C.2 m/s2,豎直向下D. m/s2,豎直向下D [由題意可知,在地面上,此人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為Fm=mg=500 N,在電梯中他能舉起60 kg的物體,物體一定處于失重狀態(tài),對60 kg的物體有m′g-Fm=m′a,即a= m/s2= m/s2,方向豎直向下,D正確。]【典例6】 [鏈接教材P111例題](超重、失重的綜合計算)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長距離電動扶梯加速度的實驗。將一電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臺階上,實驗員站在健康秤上相對健康秤靜止。使電動扶梯由靜止開始斜向上運動,整個運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先加速、再勻速、最終減速停下。已知電動扶梯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某次測量的三個階段中電子健康秤的示數(shù)F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1)畫出加速過程中實驗員的受力示意圖;(2)求該次測量中實驗員的質(zhì)量m;(3)求該次測量中電動扶梯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解析] (1)加速過程,加速度斜向右上方,分解后,既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又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水平方向要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豎直方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2)3~6 s電動扶梯勻速運動,實驗員受力平衡F=mg=600 N解得m=60 kg。(3)加速階段,對加速度分解如圖所示,豎直方向上,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mg=ma1sin 37°解得a1= m/s2≈0.56 m/s2同理減速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F′=ma2sin 37°解得a2= m/s2≈0.42 m/s2。[答案] (1)見解析圖 (2)60 kg (3)0.56 m/s2 0.42 m/s2【教材原題P111例題】 設(shè)某人的質(zhì)量為60 kg,站在電梯內(nèi)的水平地板上,當電梯以0.25 m/s2的加速度勻加速上升時,求人對電梯的壓力。分析 人站在電梯內(nèi)的水平地板上,隨電梯上升過程中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重力mg和地板的支持力FN,受力分析如圖所示。解 設(shè)豎直向上方向為坐標軸正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aFN=m(g+a)=60×(9.8+0.25) N=603 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人對電梯地板的壓力F′N為F′N=-FN=-603 N人對電梯的壓力大小為603 N,方向豎直向下。【教用·備選例題】【典例1】 (多選)某同學(xué)乘坐電梯時,突然感到背上的背包變輕了,這一現(xiàn)象表明( )A.電梯可能在上升B.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C.電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D.該同學(xué)對電梯底部的壓力大于底部對該同學(xué)的支持力AB [人突然感到背上的背包變輕了,所以人和背包處于失重狀態(tài),則電梯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下,電梯可能向下加速運動,也可能向上減速運動,故A、B正確,C錯誤;該同學(xué)對電梯底部的壓力和底部對該同學(xué)的支持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錯誤。]【典例2】 一名乘客乘坐豎直電梯下樓,其位移x與時間t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t1到t2時間段圖像為直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nèi),乘客處于失重狀態(tài)B.t1~t2時間內(nèi),乘客做勻加速運動C.t2~t3時間內(nèi),乘客處于失重狀態(tài)D.t2~t3時間內(nèi),乘客對電梯的壓力小于其重力A [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t1時間內(nèi),x-t 圖像的斜率逐漸增大,乘客的速度逐漸增大,乘客乘坐豎直電梯下樓,則乘客有向下的加速度,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A正確;t1~t2時間內(nèi),x-t 圖像的斜率恒定不變,乘客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t2~t3時間內(nèi),x-t圖像的斜率逐漸減小,乘客的速度逐漸減小,乘客乘坐豎直電梯下樓,則乘客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乘客對電梯的壓力大于其重力,故C、D錯誤。]1.(多選)2024年8月6日,在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跳水決賽中,中國選手全紅嬋憑借“水花消失術(shù)”征服了評委和觀眾并獲得冠軍。如圖所示為全紅嬋上升和下降的兩個精彩瞬間,不計空氣阻力,全紅嬋從離開跳臺至入水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全紅嬋運動到最高點時加速度為0B.全紅嬋的速率先變小后變大C.全紅嬋在下降階段處于失重狀態(tài)D.全紅嬋離開跳臺后上升階段處于超重狀態(tài)BC [全紅嬋運動到最高點時,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故A錯誤;全紅嬋做豎直上拋運動,先向上減速再向下加速,故B正確;全紅嬋離開跳臺后,無論是上升狀態(tài)還是下降狀態(tài),都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均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C正確,D錯誤。]2.某人站在力的傳感器(連著計算機)上完成下蹲、起立動作,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力的傳感器示數(shù)F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人下蹲時間約為0.5 sB.下蹲過程該人一直處于失重狀態(tài)C.起立過程該人一直處于超重狀態(tài)D.該人下蹲過程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約為6 m/s2D [下蹲過程中,初速度為0,末速度也為0,則下蹲過程先加速向下運動后減速向下運動,該人先處于失重狀態(tài),后處于超重狀態(tài)。從題圖可知1~2 s過程為下蹲過程,則下蹲時間約為1 s,故A、B錯誤;起立過程,初速度為0,末速度也為0,則起立過程先加速向上運動后減速向上運動,該人先處于超重狀態(tài),后處于失重狀態(tài),所以C錯誤;由題圖可知該人靜止時有mg=N=500 N,支持力最小為200 N,最大約為700 N,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Nmin=ma1,Nmax-mg=ma2,聯(lián)立解得a1=6 m/s2,a2=4 m/s2,所以該人下蹲過程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約為6 m/s2,故D正確。]3.一質(zhì)量為60 kg的人站在豎直向上運動的升降機底板上,看到升降機頂板上有一豎直懸掛的彈簧測力計,他便將一重為5 N的物體掛上,這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8 N,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試計算:(1)升降機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此人對升降機底板的壓力。[解析] (1)由題意可知,升降機、人及物體的加速度相等,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它受重力G和彈簧的拉力F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G=ma解得a== m/s2=6 m/s2,方向豎直向上。(2)人受升降機底板的支持力FN和重力Mg的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a解得FN=Mg+Ma=960 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此人對升降機底板的壓力大小為FN′=960 N,方向豎直向下。[答案] (1)6 m/s2,方向豎直向上 (2)960 N,方向豎直向下回歸本節(jié)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我們是如何測量物體的重力的?依據(jù)的原理是什么?提示:(1)根據(jù)G=mg,先測物體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再用天平測物體的質(zhì)量。(2)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依據(jù)平衡條件F=mg。2.我們常用平衡條件測量重力,測量時要使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物體處于加速或減速狀態(tài)時,測量值還等于物體的真實重力嗎?提示:不等于。3.超重、失重現(xiàn)象的實質(zhì)是什么?提示:出現(xiàn)超重(失重)現(xiàn)象時,物體的重力并沒有變,只是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Ρ茸陨淼闹亓Υ?或小)。人體生理的微重效應(yīng)人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周圍的物理環(huán)境,例如,地球表面的溫度、電磁場、重力場等。地球表面的重力場強度大約在9.8 m/s2,作用于所有物體上。人體中的每一器官、組織,細胞以及生物分子都是在這樣的重力場中得以演化并賴以生存的。一旦失去了正常的重力場,生物體的器官和組織就將失去平衡,導(dǎo)致一系列的生理變化,甚至危及生命。超重和失重就是兩種偏離正常重力場的典型狀態(tài)。所謂微重力環(huán)境就是重力強度大大減少,十分微弱,其大小大約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場強度的百萬分之一。航天員乘坐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就是在這樣的微重環(huán)境下生活和工作的。在太空中,航天員可以毫不費力地飄浮在飛船中,他們用自己的內(nèi)力去建立運動。在微重力的空間里,方向性已經(jīng)無意義了,因為只有在地球上由于重力才有“上”“下”的方向概念。在地面上的人們是靠內(nèi)耳的敏感器官傳遞信息給大腦,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在太空的微重狀態(tài)下,與重力有關(guān)的振動發(fā)生了變化,把神經(jīng)系統(tǒng)搞亂了,結(jié)果內(nèi)耳的傳感系統(tǒng)向大腦傳遞了模糊不清的信息,身體難以平衡。這種感覺在地球上也能體會到。例如,在海上旅行時,船體在波濤中起伏搖晃,不適應(yīng)者感到頭昏目眩。這就是身體失去平衡產(chǎn)生的感覺,有時稱作“運動病”。為了使航天員適應(yīng)微重狀態(tài),可讓他們在實驗室內(nèi)做訓(xùn)練。航天員們坐在旋轉(zhuǎn)的椅子上或者旋轉(zhuǎn)的機艙內(nèi),以不同的速度旋轉(zhuǎn),航天員們就可感受到不同的重力條件,以體驗他們將要去的太空和星球的重力環(huán)境。 失重環(huán)境下,太空中航天員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還是瘦了,該怎么辦呢?提示:設(shè)計一個彈簧產(chǎn)生恒定的力,和一個加速度測量儀,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F=ma,就可以算出身體的質(zhì)量了。課時分層作業(yè)(十八)?題組一 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1.如圖為籃球比賽中一運動員進行三分遠投,經(jīng)歷了下蹲、蹬地、離地上升、拋投過程,一氣呵成,不計空氣阻力,關(guān)于運動員的一系列動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下蹲過程處于失重狀態(tài)B.運動員蹬地上升到離地過程中,運動員蹬地的力大于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C.運動員蹬地上升到離地過程中,先超重后失重D.運動員離地后上升過程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不受重力作用C [運動員下蹲過程,先向下加速后向下減速,因此先處于失重后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運動員蹬地上升到離地過程中,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運動員蹬地的力等于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故B錯誤;運動員蹬地上升到離地過程,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因此先超重后失重,故C正確;運動員離地后上升過程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但所受重力不變,故D錯誤。]2.下列幾種情況中,升降機繩索拉力最大的是( )A.以很大的速度勻速上升B.以很小的速度勻速下降C.上升時以很大的加速度減速D.下降時以很大的加速度減速D [當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時繩索拉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勻速上升或下降時拉力等于重力,拉力大小與速度大小無關(guān),上升時以很大的加速度減速,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繩索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下降時以很大的加速度減速,加速度向上,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繩索拉力最大,故D正確。]3.(多選)某同學(xué)在搭乘電梯的過程中,利用手機內(nèi)置的加速度傳感器測得電梯運行的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t=0時,電梯的速度為零,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2 s時,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B.t=8 s時,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C.0~10 s過程中,該同學(xué)乘電梯下降D.t=10 s時,電梯的速度最大AC [t=2 s時,該同學(xué)加速度為負值,有向下的加速度,該同學(xué)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A正確;t=8 s時,該同學(xué)加速度為正值,有向上的加速度,該同學(xué)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B錯誤;0~4 s過程中,電梯加速下降,4~6 s過程中,電梯勻速下降,6~10 s過程中,電梯減速下降,故0~10 s過程中,該同學(xué)乘電梯下降,故C正確;a-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t=10 s時,由題圖可知,a-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大致為零,電梯的速度不為最大值,故D錯誤。]4.(人教版P112T5改編)(多選)原來做勻速運動的升降機內(nèi),有一被伸長彈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A靜止在地板上,如圖所示。現(xiàn)發(fā)現(xiàn)A突然被彈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斷,此時升降機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加速上升 B.減速上升C.加速下降 D.減速下降BC [當升降機勻速運動時,地板對物體施加的靜摩擦力與彈簧的彈力平衡,且該靜摩擦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靜摩擦力。當升降機有向下的加速度時,物體對地板的正壓力必然會減小,則物體與地板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也會減小,而彈簧的彈力并未改變,故在這種情況下A將被拉向右方。B、C兩選項中電梯的加速度是向下的,符合題意。]?題組二 超重與失重的計算5.(源自魯科版教材改編)(多選)某同學(xué)站在電梯中的體重計上,電梯靜止時體重計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電梯運行過程中體重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圖乙可知此時電梯可能正在( )A.勻速上升B.以2 m/s2的加速度減速上升C.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2 m/s2的加速度減速下降CD [由題圖甲、乙可知體重計示數(shù)增加,所以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超重時加速度方向向上,則可能的運動情況是加速上升或減速下降,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a,解得a=2 m/s2,故C、D正確。]6.(源自魯科版教材改編)(多選)質(zhì)量為m的人站在電梯中,電梯減速下降,加速度大小為g(g為重力加速度),則( )A.人對電梯的壓力大小為mgB.人對電梯的壓力大小為mgC.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D.人處于失重狀態(tài)BC [由于電梯減速下降,所以加速度向上,則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對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電梯底部的支持力F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a,解得FN=mg,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電梯的壓力大小為mg,故A、D錯誤,B、C正確。]7.升降機地板上放一個彈簧式臺秤,秤盤放一個質(zhì)量為20 kg的物體(g=10 m/s2),則:(1)當升降機勻速上升時,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是多少?(2)當升降機以1 m/s2的加速度豎直上升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是多少?(3)當升降機以5 m/s2的加速度減速上升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還是失重狀態(tài)?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是多少?(4)當升降機自由下落時,物體對臺秤的壓力為多少?[解析] (1)當升降機勻速上升時,有FN=mg=200 N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為200 N。(2)當升降機以1 m/s2的加速度豎直上升時,加速度方向向上,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a1解得FN′=220 N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為220 N。(3)當升降機以5 m/s2的加速度減速上升時,加速度方向向下,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FN″=ma2解得FN″=100 N由牛頓第三定律,物體對臺秤的壓力大小為100 N。(4)當升降機自由下落時,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則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則物體對臺秤的壓力為0。[答案] (1)200 N (2)超重狀態(tài) 220 N (3)失重狀態(tài) 100 N (4)08.(多選)如圖所示,小球A放在真空容器B內(nèi),小球的直徑恰好等于正方體B的邊長,將它們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A、B一起上升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不計空氣阻力,A、B間一定沒有彈力B.若不計空氣阻力,A、B間一定有彈力C.若考慮空氣阻力,A對B的上板一定有壓力D.若考慮空氣阻力,A對B的下板一定有壓力AC [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g,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故A、B間一定沒有彈力,A正確,B錯誤;若考慮空氣阻力,則物體的加速度將大于g,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對球有N+mg=ma,則N>0,即B的上板對A有向下的壓力,則A對B的上板一定有壓力,C正確,D錯誤。]9.(多選)某馬戲團演員做滑桿表演,已知豎直滑桿上端固定,下端懸空,滑桿的重力為200 N,在桿的頂部裝有一拉力傳感器,可以顯示桿頂端所受拉力的大小。已知演員在滑桿上做完動作之后,先在桿上靜止了0.5 s,然后沿桿下滑,3.5 s末剛好滑到桿底端,并且速度恰好為零。整個過程中演員的v-t圖像和傳感器顯示的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甲、乙所示,g取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演員的重力為600 NB.演員在第1 s內(nèi)一直處于超重狀態(tài)C.滑桿頂端所受的最小拉力為620 ND.滑桿頂端所受的最大拉力為900 NAC [演員在滑桿上靜止時,傳感器顯示的拉力 800 N 等于演員和滑桿的重力之和,則演員的重力為600 N,A正確;演員在第1 s內(nèi)先靜止后勻加速下滑,加速下滑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B錯誤;演員勻加速下滑時滑桿頂端所受的拉力最小,勻加速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3 m/s2,對演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f1=ma1,解得Ff1=420 N,對滑桿,由平衡條件知,最小拉力F1=420 N+200 N=620 N,C正確;勻減速下滑時滑桿頂端所受的拉力最大,勻減速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2=1.5 m/s2,對演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2-mg=ma2,解得Ff2=690 N,對滑桿,由平衡條件得,最大拉力F2=690 N+200 N=890 N,D錯誤。]10.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M=50 kg的人站在升降機的地板上,升降機的頂部懸掛了一只彈簧測力計,測力計下掛著一個質(zhì)量m=5 kg的物體A。當升降機向上運動時,她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 N,g取10 m/s2,求:(1)升降機的加速度;(2)此時人對地板的壓力。[解析] (1)對A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F彈=ma解得a=g-= m/s2=2 m/s2,則升降機的加速度為2 m/s2,方向豎直向下。(2)對人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N=Ma解得N=M(g-a)=50×(10-2)N=400 N則由牛頓第三定律知人對升降機地板的壓力大小為400 N,方向豎直向下。[答案] (1)2 m/s2,方向豎直向下 (2)400 N,方向豎直向下11.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圓滿成功,火箭在發(fā)射時向上的加速度很大,有一段時間的加速度a將達到3.5g。(g=10 m/s2)(1)火箭加速向上時,航天員將承受超重考驗還是失重考驗?(2)平時重力G=10 N的體內(nèi)臟器,在該過程中需要支持力F多大?(3)假設(shè)神舟十九號歸來時,返回艙距地面一定高度時開始啟動降落傘裝置,在距地面高度h=1.25 m 時,速度為v=10 m/s,返回艙的緩沖發(fā)動機開始向下噴氣,艙體再次減速。設(shè)最后減速過程中返回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并且到達地面時恰好速度為0,求最后減速階段中質(zhì)量m=60 kg的航天員對座椅的壓力為多大?[解析] (1)火箭加速向上時,加速度方向豎直向上,航天員將承受超重考驗。(2)由題意可知,體內(nèi)臟器的質(zhì)量m臟==1 kg,對體內(nèi)臟器,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臟g=m臟a解得在該過程中體內(nèi)臟器需要支持力F=45 N。(3)返回艙在最后減速階段,由運動學(xué)知識可得0-v2=-2a1h故返回艙的加速度大小為a1=40 m/s2對航天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N-mg=ma1解得航天員在該過程受到座椅的支持力為FN=3 000 N由牛頓第三定律得,航天員對座椅的壓力為F′N=3 000 N。[答案] (1)超重 (2)45 N (3)3 000 N12.(多選)如圖所示,將游樂場的滑梯簡化成傾角為α的斜面,該滑梯的質(zhì)量為M,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朋友沿滑梯下滑。在滑梯的不同位置,由于小朋友與滑梯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小朋友在滑梯上的AB段勻速下滑,在BC段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勻減速下滑,滑梯始終保持靜止狀態(tài),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 )A.小朋友在AB段勻速下滑的過程中,地面對滑梯的摩擦力為零B.小朋友在BC段勻減速下滑的過程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C.小朋友在BC段勻減速下滑的過程中,地面對滑梯的支持力大小為(M+m)g+ma sin αD.小朋友在BC段勻減速下滑的過程中,滑梯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ma sin α,方向水平向左AC [小朋友在AB段勻速下滑的過程中,小朋友和滑梯組成的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地面對滑梯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總重力,即為(M+m)g,整體水平方向合外力為零,則地面對滑梯的摩擦力為零,A正確;小朋友在BC段勻減速下滑時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處于超重狀態(tài),B錯誤;小朋友在BC段勻減速下滑的過程中,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將加速度進行分解,如圖所示。豎直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FN-(M+m)g=ma sin α,解得地面對滑梯的支持力大小為FN=(M+m)g+ma sin α,故C正確;水平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及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滑梯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ma cos α,方向水平向左,D錯誤。]20/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 第四章 6.超重和失重 (學(xué)生版).docx 31 第四章 6.超重和失重.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