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重力與彈力第1課時 重力與彈力[學習目標]1.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2.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表示力,知道其區別。3.知道彈力的定義及產生的條件,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方向。4.知道胡克定律的內容、表達式,會用胡克定律解決相關問題。 重力【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是利用懸掛法確定形狀不規則薄板重心位置的過程,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知識梳理】 1.重力(1)定義:由于__________而使物體受到的力。(2)方向:__________。(3)大?。篏=__________,g是自由落體加速度。2.重心(1)重心: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____,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2)決定因素:①物體的__________;②物體的__________。【思考討論】 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男子跳高賽場上演了一場巔峰對決。最終新西蘭選手科爾奪冠,這場比賽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如圖所示,職業跳高運動員經常采用“背越式”,沒有從事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往往采用的方式是“跨越式”。問題1 你感覺哪種方式成績會更好?為什么? 問題2 運動員跳高過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改變? 問題3 運動員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中其重心位置是否變化? 【知識歸納】 1.對重力的理解(1)產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自轉的影響,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與引力相比,重力大小稍微小一些(兩極除外),方向稍微偏一些(兩極和赤道除外)。(2)大?。篏=mg,同一物體的重力隨所處緯度的升高而增大,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減小。(3)方向:豎直向下,除了赤道和兩極,豎直向下并不是指向地球的球心。名師點睛:2.對重心的理解(1)重心是一個等效的概念, 引入重心, 就是把實際作用于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代替, 從而簡化對重力的處理。(2)質量分布均勻且形狀規則的物體重心位于其幾何中心, 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不在物體上。(3)一般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 當物體的形狀或質量分布發生變化時, 重心相對于物體的位置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典例1】 (對重力的理解)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沒有施力物體B.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不受到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D.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典例2】 (重心的判斷)某同學發現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適量的水后,可以將易拉罐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為其他同學表演易拉罐的“傾而不倒”,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注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B.若將空易拉罐壓癟,則其重心位置不變C.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過易拉罐與桌面接觸點的豎直線上D.若將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則其重心位置不變 判斷物體重心的三點注意(1)重力作用于整個物體,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不是重力的真實作用點。(2)重心不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也不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3)重心在物體上的相對位置與物體的位置、放置狀態及運動狀態均無關。 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鏈接教材】 教材中如圖所示的對重力的表示方法有什么特點? 【知識梳理】 1.力的圖示:用有向線段來表示力。(1)有向__________(嚴格按標度畫)表示力的大小。(2)__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3)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點。2.力的示意圖:只用帶箭頭的有向線段來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需要準確標度力的大小。【思考討論】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都能表示物體的受力情況,但二者在具體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又有所不同。如圖描述的是某人拉車的情境。問題1 仔細觀察并思考甲、乙兩圖中力的表示分別采用了哪種方式? 問題2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在表示力時有什么不同? 【知識歸納】 1.力的表示方法作圖 步驟 力的圖示 力的示意圖選標度 選定標度(用某一長度的線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畫線段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根據選定的標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確定線段長度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適當長度的線段標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出箭頭,表示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出箭頭,表示方向示例2.兩點說明(1)一個物體受多個力作用,作力的圖示時須選用同一標度,線段長度與力的大小成正比,而力的示意圖只是粗略地表示物體在某個方向受到的力,表示力的線段長度與力的大小大致對應即可。(2)高中階段分析物體受力時,如無特殊說明,作出力的示意圖即可。【典例3】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靜止的木塊對桌面的壓力為6 N。(1)畫出壓力的圖示;(2)畫出木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聽課記錄] 彈力的分析與計算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或__________發生的變化。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要__________,對與它__________的物體產生的力。3.彈力的方向(1)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跟接觸面垂直,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2)繩的拉力沿著繩指向繩__________的方向。4.胡克定律(1)彈性形變:物體在發生形變后,撤去作用力能夠__________的形變。(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__________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作彈性限度。(3)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F的大小跟__________成正比,即F=__________。(4)勁度系數:k為彈簧的__________,單位為__________,符號是N/m,勁度系數是表示彈簧“軟”“硬”程度的物理量。【思考討論】 2024年4月19日全國蹦床冠軍賽暨巴黎奧運會選拔賽(第三站)女子個人決賽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舉行,天津隊選手獲得冠軍。如圖所示,蹦床運動員站在蹦床上靜止不動。問題1 蹦床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如何產生的?方向怎樣? 問題2 運動員對蹦床的壓力是怎樣產生的?方向怎樣? 【知識歸納】 1.彈力有無的判斷根據條件判斷,首先看是否接觸,其次看是否發生彈性形變。(1)對形變明顯的情況可以直接判斷。(2)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看物體能否保持原有的狀態,若狀態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狀態改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3)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力的平衡條件來進行判定。2.常見彈力方向的分析3.彈力大小的計算(1)對胡克定律F=kx的理解①公式中x是彈簧的形變量,即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注意不是彈簧的長度。②彈簧的勁度系數由彈簧本身的材料、長度、粗細、匝數等因素決定。③F-x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所示),直線的斜率表示彈簧的勁度系數k。④彈力的變化量ΔF與形變量的變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2)計算彈力大小的兩種方法①公式法:利用公式F=kx計算,適用于彈簧、橡皮筋等物體的彈力的計算。②二力平衡法: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物體所受彈力與物體所受的其他力應為平衡力,可根據其他力確定彈力的大小。【典例4】 (彈力有無的判斷)(多選)如圖所示,各接觸面是光滑的,A、B處于靜止狀態,則A、B間無彈力作用的是( )A BC D【典例5】 (彈力方向的判斷)下列圖中各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圖中畫出了小球A所受彈力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典例6】 (源自魯科版教材例題)(胡克定律的應用)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長度由原長5.00 cm伸長為6.0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為10.0 N。那么,當這根彈簧伸長到6.20 cm時(在彈性限度內),手受到的彈力有多大?[思路點撥] 根據胡克定律,已知彈簧彈力F1和相應的伸長量l1-l0,可求出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由于同一彈簧的勁度系數不變,再由已知的彈簧伸長量l2-l0,就可求出手受到的彈力F2。[聽課記錄] [母題變式] [典例6]中,更換彈簧,探究彈簧彈力隨其形變量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1)求該彈簧的原長和勁度系數;(2)圖像中左邊圖線能否延長至與縱軸相交?請說明理由。 【典例7】 (二力平衡法的應用)如圖所示,一根彈性桿的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重力為2 N的小球,小球處于靜止狀態,則彈性桿對小球的彈力( )A.大小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為2 N,方向豎直向上[聽課記錄] 1.跳水運動員在起跳過程中,腳始終與跳板接觸。關于起跳過程中運動員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起跳過程中受重力,騰空后不受重力B.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終與板面垂直C.所受支持力是跳板發生形變產生的D.所受支持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2.(多選)如圖所示,下列各圖中的物體A均處于靜止狀態,關于其受到彈力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與B間存在彈力B.圖乙中兩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分別為α、β,A對兩斜面均有壓力的作用C.圖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與豎直墻壁有力的作用D.圖丁中A受到斜面B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3.一根輕質彈簧一端固定,用大小為F1的力壓彈簧的另一端,平衡時長度為l1;改用大小為F2的力拉彈簧,平衡時長度為l2,彈簧在拉伸或壓縮時均在彈性限度內,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A.C.回歸本節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重力是怎樣產生的?重力的表達式是什么,方向如何?2.物體的重心位置與哪些因素有關?3.發生形變的物體對與其接觸的物體產生了什么影響?彈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彈力的方向和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4.彈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量或壓縮量有什么關系?觀察微小形變的巧法——放大法1.物體的形變按形變量的大小可分為兩類:(1)明顯形變:如彈簧、橡皮條等,這類形變很容易觀察和測量。(2)微小形變:如不可伸長的細線、輕質硬桿、硬的物體(或接觸面)等。2.對于微小形變,由于形變非常微小,難以直接觀察到,可以用放大法觀察。下面舉兩例說明:(1)光學放大法觀察桌面的微小形變。①裝置:如圖甲所示,在一張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1和M2,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P。②原理:用力F壓桌面,桌面發生微小的形變,引起光線在平面鏡上入射角的變化,同時反射角也發生改變,經兩次反射后,即兩次光學放大,光點的位置在墻上發生明顯的改變。③結論:a.用力壓桌面,觀察到墻上光點的位置會向下移動,力越大,光點下移越多,說明桌面發生了微小形變,力越大,桌面的形變量越大;b.撤去外力,光點回到原來的位置,說明桌面恢復原狀。(2)力學放大法觀察玻璃瓶的微小形變。①裝置:如圖乙所示,把一個扁玻璃瓶(橫截面為橢圓形或矩形)裝滿水(為了更好地觀察水面的升降,可在水中滴入紅墨水),瓶口用中間插有細管的瓶塞塞上,細管上系上細線用以標記水面位置;用手按壓玻璃瓶壁,細管中的水面就會上升或下降;松開手,水面回到原處。②原理:由于液體的體積一定,即橫截面積與高度的乘積一定,由ΔV=S·Δh可知用細管的“小橫截面積”可以放大為“液面的升降”。③結論:a.按壓玻璃瓶“扁”面,觀察到細管中液面上升,松開手,液面降回到原處,說明按壓玻璃瓶“扁”面時玻璃瓶發生彈性形變,容積減小,撤去外力,玻璃瓶恢復原狀,容積恢復;b.按壓玻璃瓶“凸”面,細管中液面下降,松開手,細管中液面升到原處,說明按壓玻璃瓶“凸”面時玻璃瓶發生彈性形變,容積增大,撤去外力,玻璃瓶恢復原狀,容積恢復。對于微小形變,由于形變非常小,怎樣觀察物體的微小形變? 13/131.重力與彈力第1課時 重力與彈力[學習目標]1.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2.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表示力,知道其區別。3.知道彈力的定義及產生的條件,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方向。4.知道胡克定律的內容、表達式,會用胡克定律解決相關問題。[教用·問題初探]——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來了解預習教材的情況問題1 重心一定在物體上嗎?重心的位置和哪些因素有關?問題2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有什么區別?問題3 胡克定律的表達式F=kx中的x指的是什么? 重力【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是利用懸掛法確定形狀不規則薄板重心位置的過程,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提示:A點和D點懸線的拉力與薄板的重力平衡。【知識梳理】 1.重力(1)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2)方向:豎直向下。(3)大小:G=mg,g是自由落體加速度。2.重心(1)重心: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作物體的重心。(2)決定因素:①物體的質量分布;②物體的形狀。【思考討論】 2024年8月,巴黎奧運會男子跳高賽場上演了一場巔峰對決。最終新西蘭選手科爾奪冠,這場比賽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如圖所示,職業跳高運動員經常采用“背越式”,沒有從事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往往采用的方式是“跨越式”。問題1 你感覺哪種方式成績會更好?為什么?提示:“背越式”成績會更好。因為在越過相同高度的橫桿時,運動員采用“背越式”的重心比采用“跨越式”的重心升高的高度低,因此采用“背越式”可以越過更高的橫桿,成績會更好一些。問題2 運動員跳高過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改變?提示:不變。問題3 運動員從起跳到落地的過程中其重心位置是否變化?提示:變化。【知識歸納】 1.對重力的理解(1)產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自轉的影響,重力一般不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引力。與引力相比,重力大小稍微小一些(兩極除外),方向稍微偏一些(兩極和赤道除外)。(2)大小:G=mg,同一物體的重力隨所處緯度的升高而增大,隨海拔高度的增大而減小。(3)方向:豎直向下,除了赤道和兩極,豎直向下并不是指向地球的球心。名師點睛:2.對重心的理解(1)重心是一個等效的概念, 引入重心, 就是把實際作用于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代替, 從而簡化對重力的處理。(2)質量分布均勻且形狀規則的物體重心位于其幾何中心, 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不在物體上。(3)一般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 當物體的形狀或質量分布發生變化時, 重心相對于物體的位置也可能會發生變化。【典例1】 (對重力的理解)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沒有施力物體B.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不受到重力作用C.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D.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D [任何力都有施力物體,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A錯誤;在地球上或地球周圍的物體都會受到重力的作用,B錯誤;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接觸面,C錯誤;由于地球各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故同一物體在地球各處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D正確。]【典例2】 (重心的判斷)某同學發現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適量的水后,可以將易拉罐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為其他同學表演易拉罐的“傾而不倒”,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注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B.若將空易拉罐壓癟,則其重心位置不變C.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過易拉罐與桌面接觸點的豎直線上D.若將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則其重心位置不變C [注水后,易拉罐下部的質量變大,重心下移,故A錯誤;將空易拉罐壓癟后,易拉罐的形狀改變,其重心位置可能改變,故B錯誤;易拉罐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與桌面對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過易拉罐與桌面接觸點的豎直線上,故C正確;將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易拉罐里的水質量分布改變,其重心位置改變,故D錯誤。] 判斷物體重心的三點注意(1)重力作用于整個物體,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點,不是重力的真實作用點。(2)重心不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也不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3)重心在物體上的相對位置與物體的位置、放置狀態及運動狀態均無關。 力的圖示與力的示意圖【鏈接教材】 教材中如圖所示的對重力的表示方法有什么特點?提示:能準確地描述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知識梳理】 1.力的圖示:用有向線段來表示力。(1)有向線段的長短(嚴格按標度畫)表示力的大小。(2)箭頭表示力的方向。(3)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2.力的示意圖:只用帶箭頭的有向線段來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需要準確標度力的大小。【思考討論】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都能表示物體的受力情況,但二者在具體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又有所不同。如圖描述的是某人拉車的情境。問題1 仔細觀察并思考甲、乙兩圖中力的表示分別采用了哪種方式?提示:甲是力的圖示,乙是力的示意圖。問題2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在表示力時有什么不同?提示:力的圖示能精確表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只能表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粗略地表示力。【知識歸納】 1.力的表示方法作圖 步驟 力的圖示 力的示意圖選標度 選定標度(用某一長度的線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 —畫線段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根據選定的標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確定線段長度 從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條適當長度的線段標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出箭頭,表示方向 在線段的末端標出箭頭,表示方向示例2.兩點說明(1)一個物體受多個力作用,作力的圖示時須選用同一標度,線段長度與力的大小成正比,而力的示意圖只是粗略地表示物體在某個方向受到的力,表示力的線段長度與力的大小大致對應即可。(2)高中階段分析物體受力時,如無特殊說明,作出力的示意圖即可。【典例3】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靜止的木塊對桌面的壓力為6 N。(1)畫出壓力的圖示;(2)畫出木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解析] (1)畫力的圖示時,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①選定標度→選適當長度的線段表示2 N的力。②確定線段→從作用點起沿力的方向畫一線段,線段長短按標度和力的大小畫,線段標上刻度。如圖甲所示,從O點豎直向下畫一條長度為標度三倍的線段。③標注方向→在線段上末端加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為了簡便,也可以畫成圖乙所示。(2)畫力的示意圖時,只需畫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對線段的長短沒有嚴格要求。圖丙為木塊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也可以依照圖丁那樣用一個點表示木塊,畫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答案] 見解析 彈力的分析與計算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發生的變化。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3.彈力的方向(1)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跟接觸面垂直,指向被壓或被支持的物體。(2)繩的拉力沿著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4.胡克定律(1)彈性形變:物體在發生形變后,撤去作用力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2)彈性限度: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作彈性限度。(3)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F的大小跟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即F=kx。(4)勁度系數:k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單位為牛頓每米,符號是N/m,勁度系數是表示彈簧“軟”“硬”程度的物理量。【思考討論】 2024年4月19日全國蹦床冠軍賽暨巴黎奧運會選拔賽(第三站)女子個人決賽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舉行,天津隊選手獲得冠軍。如圖所示,蹦床運動員站在蹦床上靜止不動。問題1 蹦床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如何產生的?方向怎樣?提示:蹦床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由于蹦床發生彈性形變,從而對與它接觸的運動員產生力的作用,方向垂直接觸面向上。問題2 運動員對蹦床的壓力是怎樣產生的?方向怎樣?提示:運動員對蹦床的壓力是由于運動員發生了彈性形變,從而對與其接觸的蹦床產生力的作用,方向垂直接觸面向下。【知識歸納】 1.彈力有無的判斷根據條件判斷,首先看是否接觸,其次看是否發生彈性形變。(1)對形變明顯的情況可以直接判斷。(2)對形變不明顯的情況,可假設兩個物體間彈力不存在,看物體能否保持原有的狀態,若狀態不變,則此處不存在彈力;若狀態改變,則此處一定有彈力。(3)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利用力的平衡條件來進行判定。2.常見彈力方向的分析3.彈力大小的計算(1)對胡克定律F=kx的理解①公式中x是彈簧的形變量,即彈簧的伸長量或壓縮量,注意不是彈簧的長度。②彈簧的勁度系數由彈簧本身的材料、長度、粗細、匝數等因素決定。③F-x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如圖所示),直線的斜率表示彈簧的勁度系數k。④彈力的變化量ΔF與形變量的變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2)計算彈力大小的兩種方法①公式法:利用公式F=kx計算,適用于彈簧、橡皮筋等物體的彈力的計算。②二力平衡法: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物體所受彈力與物體所受的其他力應為平衡力,可根據其他力確定彈力的大小。【典例4】 (彈力有無的判斷)(多選)如圖所示,各接觸面是光滑的,A、B處于靜止狀態,則A、B間無彈力作用的是( )A BC DAC [判斷物體之間是否存在彈力,我們可以利用假設法:假設物體間不存在彈力,看物體是否能保持原來的狀態;或者假設拿走其中一個物體,如果另一個物體的狀態會發生變化,則說明兩者之間必然存在彈力作用。對于A、C選項,假設物體A和B之間不存在彈力,A、C選項中的物體均保持靜止,故物體之間無彈力作用;對于B、D選項,如果拿走B物體,A物體都會開始運動,那么物體A和B之間存在彈力。綜上分析知A、C正確,B、D錯誤。]【典例5】 (彈力方向的判斷)下列圖中各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圖中畫出了小球A所受彈力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 BC DC [選項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桿的彈力且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彈力方向應豎直向上,故A錯誤;選項B中,因為右邊的繩豎直向上,如果左邊的繩有拉力,則豎直向上的那根繩就會發生傾斜,所以左邊的繩沒有拉力,故B錯誤;選項C中,球與球接觸處的彈力方向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即在兩球心的連線上),且指向受力物體,球與面接觸處的彈力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即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故C正確;選項D中,大半圓對小球的支持力FN2應是沿著過小球與大半圓接觸點的半徑,且指向大半圓圓心,故D錯誤。]【典例6】 (源自魯科版教材例題)(胡克定律的應用)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長度由原長5.00 cm伸長為6.0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為10.0 N。那么,當這根彈簧伸長到6.20 cm時(在彈性限度內),手受到的彈力有多大?[思路點撥] 根據胡克定律,已知彈簧彈力F1和相應的伸長量l1-l0,可求出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由于同一彈簧的勁度系數不變,再由已知的彈簧伸長量l2-l0,就可求出手受到的彈力F2。[解析] 由題意可知,l0=5.00 cm=5.00×10-2 m,F1=10.0 N,l1=6.00 cm=6.00×10-2 m,根據胡克定律,可得F1=kx1=k(l1-l0)k== N/m=1.00×103 N/m當彈力為F2時,彈簧伸長到l2=6.20 cm=6.20×10-2 m根據胡克定律,可得F2=kx2=k(l2-l0)=1.00×103×(6.20-5.00)×10-2 N=12.0 N所以,當這根彈簧伸長到6.2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大小為12.0 N。[答案] 12.0 N[母題變式] [典例6]中,更換彈簧,探究彈簧彈力隨其形變量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1)求該彈簧的原長和勁度系數;(2)圖像中左邊圖線能否延長至與縱軸相交?請說明理由。[解析] (1)彈簧的彈力為0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對應題圖可知,彈簧原長l0=10 cm由F-l圖線可知,當彈簧長度l=5 cm時,彈簧彈力F=10 N由胡克定律F=kx可得10 N=k(0.1 m-0.05 m)解得k=200 N/m。(2)題圖中左邊圖線不能延長至與縱軸相交,因彈簧絲有一定的粗細,不可能壓縮到彈簧長度為零。[答案] (1)10 cm 200 N/m (2)見解析【典例7】 (二力平衡法的應用)如圖所示,一根彈性桿的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上,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重力為2 N的小球,小球處于靜止狀態,則彈性桿對小球的彈力( )A.大小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為2 N,方向豎直向上D [小球在重力和桿的支持力(彈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知,桿對小球的彈力與重力等大、反向,故D正確。]【教用·備選例題】【典例1】 在足球比賽中,專業的足球運動員能夠巧妙地踢出“落葉球”。如圖所示,某運動員踢出了快速旋轉的“落葉球”。關于該足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足球的重心在足球的外皮上B.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足球的重心發生了變化C.足球離開腳后不再受重力的作用D.足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D [足球的重心在足球的幾何中心,即足球的球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足球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足球的重心不發生變化,足球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故D正確,A、B、C錯誤。]【典例2】 拉力器是一種很好的健身器材,由腳環、兩根相同的彈性繩、把手等組成。某人拉開拉力器使其比原長伸長了40 cm,此時拉力大小為120 N。假設彈性繩的彈力與伸長量遵循胡克定律,且未超過彈性限度。則( )A.人對拉力器的拉力是由彈性繩形變產生的B.若對拉力器的拉力增大,則彈性繩的勁度系數也增大C.每根彈性繩的勁度系數為150 N/mD.若對拉力器的拉力減為60 N,則彈性繩長度變為20 cmC [人對拉力器的拉力是由人自身形變產生的,A錯誤;彈性繩的勁度系數是彈性繩的固有屬性,對拉力器的拉力增大時,彈性繩的勁度系數不變,B錯誤;根據胡克定律得F=2kx,代入數據解得每根彈性繩的勁度系數為k=150 N/m,C正確;根據胡克定律可得,若對拉力器的拉力減為60 N,有F′=2kx′=60 N,代入數據解得x′=20 cm,故彈性繩的伸長量為 20 cm,D錯誤。]1.跳水運動員在起跳過程中,腳始終與跳板接觸。關于起跳過程中運動員的受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起跳過程中受重力,騰空后不受重力B.所受重力的方向始終與板面垂直C.所受支持力是跳板發生形變產生的D.所受支持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C [起跳過程和騰空后都受重力作用,A錯誤;所受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不一定與板面垂直,B錯誤;所受支持力是跳板發生形變產生的,C正確;所受支持力方向垂直于跳板,但是不一定豎直向上,D錯誤。]2.(多選)如圖所示,下列各圖中的物體A均處于靜止狀態,關于其受到彈力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與B間存在彈力B.圖乙中兩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分別為α、β,A對兩斜面均有壓力的作用C.圖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與豎直墻壁有力的作用D.圖丁中A受到斜面B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BCD [題圖甲中對B進行受力分析,B受重力和地面彈力的作用,二力平衡,B靜止,因地面光滑,根據平衡條件可知A和B之間不可能存在彈力,故A錯誤;題圖乙中采用假設法,若除去左側的斜面,A將運動,若去掉右側的斜面,A也將運動,所以兩斜面對A均有力的作用,故B正確;題圖丙中,由物體的平衡條件知外力F與豎直墻壁對它的作用力平衡,墻對物體A有力的作用,故C正確;題圖丁中A靜止在斜面上,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根據平衡條件可知,A受到斜面B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故D正確。]3.一根輕質彈簧一端固定,用大小為F1的力壓彈簧的另一端,平衡時長度為l1;改用大小為F2的力拉彈簧,平衡時長度為l2,彈簧在拉伸或壓縮時均在彈性限度內,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A.C.A [彈簧彈力為F=kx,x為彈簧的形變量,所以由胡克定律可知k==,解得k=,故選A。]回歸本節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重力是怎樣產生的?重力的表達式是什么,方向如何?提示: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2.物體的重心位置與哪些因素有關?提示: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3.發生形變的物體對與其接觸的物體產生了什么影響?彈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彈力的方向和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提示:發生形變的物體對與其接觸的物體產生了力的作用;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是產生彈力的條件;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有關,彈力的大小跟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消失。4.彈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量或壓縮量有什么關系?提示:彈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量或壓縮量成正比。觀察微小形變的巧法——放大法1.物體的形變按形變量的大小可分為兩類:(1)明顯形變:如彈簧、橡皮條等,這類形變很容易觀察和測量。(2)微小形變:如不可伸長的細線、輕質硬桿、硬的物體(或接觸面)等。2.對于微小形變,由于形變非常微小,難以直接觀察到,可以用放大法觀察。下面舉兩例說明:(1)光學放大法觀察桌面的微小形變。①裝置:如圖甲所示,在一張桌子上放兩個平面鏡M1和M2,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最后射到墻上,形成一個光點P。②原理:用力F壓桌面,桌面發生微小的形變,引起光線在平面鏡上入射角的變化,同時反射角也發生改變,經兩次反射后,即兩次光學放大,光點的位置在墻上發生明顯的改變。③結論:a.用力壓桌面,觀察到墻上光點的位置會向下移動,力越大,光點下移越多,說明桌面發生了微小形變,力越大,桌面的形變量越大;b.撤去外力,光點回到原來的位置,說明桌面恢復原狀。(2)力學放大法觀察玻璃瓶的微小形變。①裝置:如圖乙所示,把一個扁玻璃瓶(橫截面為橢圓形或矩形)裝滿水(為了更好地觀察水面的升降,可在水中滴入紅墨水),瓶口用中間插有細管的瓶塞塞上,細管上系上細線用以標記水面位置;用手按壓玻璃瓶壁,細管中的水面就會上升或下降;松開手,水面回到原處。②原理:由于液體的體積一定,即橫截面積與高度的乘積一定,由ΔV=S·Δh可知用細管的“小橫截面積”可以放大為“液面的升降”。③結論:a.按壓玻璃瓶“扁”面,觀察到細管中液面上升,松開手,液面降回到原處,說明按壓玻璃瓶“扁”面時玻璃瓶發生彈性形變,容積減小,撤去外力,玻璃瓶恢復原狀,容積恢復;b.按壓玻璃瓶“凸”面,細管中液面下降,松開手,細管中液面升到原處,說明按壓玻璃瓶“凸”面時玻璃瓶發生彈性形變,容積增大,撤去外力,玻璃瓶恢復原狀,容積恢復。對于微小形變,由于形變非常小,怎樣觀察物體的微小形變?提示:采用放大法觀察物體的微小形變。課時分層作業(九)?題組一 重力與重心1.(多選)航展中,“殲-20”以高機動性及先進的航電系統讓世界震驚。關于殲-20戰機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戰機受到的重力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B.戰機受重力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引力C.戰機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D.戰機勻速飛行時,不受重力作用ABC [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其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赤道和兩極指向地心),重力不受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故A、B、C正確,D錯誤。]2.關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引力B.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C.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向下D.同一物體在赤道處和兩極處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D [地面附近物體的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但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并不是全部用來提供重力,故A錯誤;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也可能在物體外,例如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空心鉛球,其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即球心處,在物體外,故B錯誤;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不一定垂直于接觸面向下,故C錯誤;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兩極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同一物體在赤道處和兩極處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故D正確。]3.如圖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細不同、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料做成的,AB和BC質量相等。D是AC連線的中點,E是FG(AB的中點F和BC的中點G的連線)的中點,則曲尺的重心在( )A.B點 B.D點C.E點 D.G點C [由于質量分布均勻,F為AB邊重心的位置,G為BC邊重心的位置,則該曲尺重心為F與G連線的中點,即E點,故C正確。]4.某物體放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為30 N,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N/kg,如果把它放在某個行星表面,該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地球表面的2倍,則該物體在此行星表面的( )A.質量為3 kg,所受重力為30 NB.質量為6 kg,所受重力為60 NC.質量為6 kg,所受重力為30 ND.質量為3 kg,所受重力為60 ND [物體的質量m== kg=3 kg,放到某行星表面后物體質量不變,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2g,則物體在該行星表面所受重力為G′=m·2g=60 N,故D正確,A、B、C錯誤。]?題組二 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5.一個重20 N的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如圖所示,關于物體所受重力的圖示正確的是( )A BC DA [B、C選項圖示中重力的方向錯誤,應是豎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斜面向下或平行于斜面向下,故B、C錯誤;D選項中標度為5 N,則圖示中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10 N,D錯誤,A正確。]6.足球運動員已將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飛行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阻為空氣阻力)( )A B C DB [被踢出的足球在向斜上方飛行的過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空氣阻力F阻與球的飛行速度方向相反,B正確。]?題組三 彈力的分析與計算7.如圖所示的三個圖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間,乙球與其右側的球相互接觸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與其右側的球放在另一個大的球殼內部并相互接觸。關于這三個球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C [假設斜面不存在,甲球仍然保持靜止,因此斜面與甲球之間無彈力,若水平面不存在,甲球不能靜止,所以甲球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故A錯誤;假設右邊球不存在,乙球仍然保持靜止,因此右邊球與乙球之間無彈力,若水平面不存在,兩球都不能靜止,所以乙球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故B錯誤;假設右邊球不存在,丙球不能保持靜止,因此右邊球與丙球之間有彈力,若下面的曲面不存在,兩球都不能靜止,所以丙球受到兩個彈力的作用,故C正確,D錯誤。]8.如圖所示, A、B兩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計, 物重G=1 N,A、B勁度系數均為 100 N/m,則A和B的彈簧伸長量分別為( )A.1 cm,0 B.0,1 cmC.1 cm,2 cm D.1 cm,1 cmD [題圖中,A彈簧測力計受到向右的拉力作用,對重物受力分析知F=G=1 N,則示數為1 N;同理,B彈簧測力計兩端受的拉力都是1 N,示數也應為1 N。根據F=kΔx,得Δx==0.01 m=1 cm,所以A和B的彈簧伸長量均為1 cm,故選D。]9.為了研究口罩彈性繩對耳朵的彈力大小,某物理探究小組測量圖(a)所示口罩兩側彈性繩的勁度系數。①將兩條彈性繩A、B端拆離口罩并如圖(b)在水平面自然平展,總長度為51 cm;②如圖(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緩慢拉A、B端,當兩個彈簧測力計示數均為2.0 N時,總長度為81 cm。不計一切阻力,根據以上數據可知( )A.圖(c)中,每條彈性繩的形變量為30 cmB.圖(c)中,口罩兩側均受到4.0 N的彈力C.每條彈性繩的勁度系數為 N/mD.每條彈性繩的勁度系數為 N/mD [每條彈性繩的形變量為Δx= cm=15 cm,故A錯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 N,故口罩兩側均受F=2.0 N的拉力,故B錯誤;由胡克定律可得每條彈性繩的勁度系數為k== N/m,故D正確,C錯誤。]10.(多選)某人用來鍛煉身體的拉力器并列裝有三根相同的彈簧,每根彈簧的自然長度都是40 cm,一次鍛煉時,他用600 N的力把彈簧拉長至 1.4 m,則( )A.每根彈簧產生的彈力大小為600 NB.每根彈簧產生的彈力大小為200 NC.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為200 N/mD.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為600 N/mBC [由題意知,每根彈簧產生的彈力相等,彈力之和等于600 N,則每根彈簧產生的彈力大小均為 200 N,故A錯誤,B正確;每根彈簧的伸長量為x=1.4 m-0.4 m=1.0 m,彈力F=200 N,則由胡克定律F=kx得,勁度系數k== N/m=200 N/m,故C正確,D錯誤。]11.請在圖中畫出桿或球所受的彈力方向。[解析] 題圖甲中桿在重力作用下對A、B兩處都產生擠壓作用,故A、B兩處對桿都有彈力,彈力方向過接觸點與平面垂直,如圖(a)所示。題圖乙中桿對C、D兩處都有擠壓作用,因C處為曲面,D處為支撐點,所以C處彈力垂直于圓弧切面指向球心,D處彈力垂直于桿斜向上,如圖(b)所示。題圖丙中球擠壓墻壁且拉緊細線,所以墻對球的彈力與墻面垂直向右,細線對球的彈力沿細線向上,如圖(c)所示。題圖丁中當球的重心不在球心處時,彈力的作用線也必通過球心,如圖(d)所示。應注意不要錯誤地認為彈力作用線必定通過球的重心。[答案] 見解析圖12.三個質量均為2 kg的相同木塊a、b、c和兩個勁度系數均為500 N/m的相同輕彈簧p、q用輕繩連接,如圖所示,其中a木塊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開始時p彈簧處于原長,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F用水平力F緩慢地向左拉p彈簧的左端,直到c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g取10 m/s2,則該過程中p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多少?[解析] 剛開始q彈簧處于壓縮狀態,設其壓縮量為x1,則根據胡克定律有x1== m=0.04 m最終c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q彈簧處于拉伸狀態,設其伸長量為x2,則x2== m=0.04 m最終緩慢向左拉p彈簧的水平力大小為F=(mb+mc)g=4×10 N=40 N則p彈簧的伸長量為x3== m=0.08 m所以所求距離為x=x1+x2+x3=(0.04+0.04+0.08) m=0.16 m。[答案] 0.16 m20/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6 第三章 1.第1課時 重力與彈力 (學生版).docx 16 第三章 1.第1課時 重力與彈力.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