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岳中學高2024級強基班第一學期半期考試物 理 試 卷一、單選題(7×4分=28分)1.下列圖中各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圖中畫出了小球A所受彈力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2.《論衡》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東漢時期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智慧結晶。其《效力篇》中有如下描述:“是故車行于陸,船行于溝,其滿而重者行遲,空而輕者行疾”“任重,其進取疾速,難矣”,由此可見,王充對運動與力的理解( )A.與亞里斯多德的觀點相近 B.與牛頓第一定律相近C.與牛頓第二定律相近 D.與牛頓第三定律相近3.某中學開展了跑操大比武,旨在提升學生體質和意志,增強集體榮譽感。圖為同學們跑操時的場景,假設在直線跑道上時,前后兩個方隊跑操速度大小始終一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方隊加速直線跑動時,速度變化率可能減小B.在直線跑道上時,后一方對相對于前一方隊是運動的C.方隊跑動時,某同學的慣性比靜止時的慣性大D.舉旗的同學加速跑動時,手對旗桿的作用力大于旗桿對手的作用力4.每個小朋友或許都有一個飛行夢,現在夢想就能成為現實。由一家重力工業公司研發的噴氣飛行背包已經過測試,最快可達到。假設消防員利用噴氣飛行背包在某次高樓火災現場觀測時,從地面開始豎直向上飛行然后又返回地面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消防員上升的最大高度為B.消防員在內正處于下降階段C.消防員在內處于失重狀態D.消防員在內處于失重狀態5.如圖所示,一質量為的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物塊時,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重力加速度為,,則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B. C. D.6.一同學在桌面的白紙上勻速劃一道豎直線,如圖所示。在劃線的過程中另一位同學水平向左加速抽動了白紙,白紙上的劃痕圖樣可能是( )B.C. D.7.在某次軍事演習中,兩枚炮彈自山坡底端O點斜向上發射,炮彈分別水平命中山坡上的目標、,運動時間分別為、,初速度分別為、。如圖所示,已知位于山坡正中間位置,位于山坡頂端,山坡與地面間的夾角為,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兩枚炮彈飛行時間B.兩枚炮彈的發射速度方向相同C.兩枚炮彈的發射速度大小之比D.兩枚炮彈的發射速度大小之比二、多選題(3×5分=15分,漏選得3分,錯選得0分)8.如圖所示,輕彈簧的兩端各受拉力作用,穩定后彈簧伸長了cm(在彈性限度內);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彈簧的勁度系數B.若將該彈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拉力作用,則穩定后彈簧將伸長cmC.若將此彈簧均分成兩段,每段彈簧的勁度系數為N/mD.根據公式,彈簧的勁度系數將會隨彈簧彈力的增大而增大9.如圖,快遞員工通過傾斜傳送帶將包裹從A處運往較低的B處,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且始終以一定速度v逆時針轉動。在某時刻將小包裹(看作質點)輕放在傳送帶的A處,小包裹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關于小包裹從A運動到B的說法正確的是( )A.若μC.若μ>tanθ,則可能先加速再勻速 D.若μ>tanθ,則可能先加速再減速10.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著四個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塊,長度分別是L、2L、3L、4L一子彈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塊,若子彈在木塊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穿透第四個木塊時速度恰好為0,則( )A.子彈通過所有木塊的平均速度和初速度之比B.子彈穿出第一個木塊和第三個木塊時的速度之比C.子彈通過第二個木塊和第三個木塊的時間之比D.通過前二個木塊和前三個木塊的時間之比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16分)11.某同學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如圖甲所示為某次實驗中用手通過兩個彈簧測力計共同拉動小圓環的示意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標記出的小圓環的位置,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該次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本實驗主要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控制變量法 B.等效替代法C.理想實驗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圖甲所示的操作過程是:用兩個規格相同的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沿平行木板平面的不同方向同時拉掛在橡皮筋一端的小圓環,將小圓環拉至某點O,記下O點位置和兩細繩的方向,并讀出兩個拉力的大小。左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圖可讀出右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N。(3)圖乙中的力F和力,一定沿橡皮條AO方向的是 (選填“F”或“”)。(4)在另一次實驗中,該同學用兩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對小圓環施加平行木板平面的拉力作用,兩個拉力的方向如圖丙所示。如果小圓環可視為質點,且小圓環、橡皮條和細繩的重力可忽略不計,小圓環平衡時,橡皮條AO、細繩OB和OC對小圓環的拉力的分別為、和,關于這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____。A. B. C. D.12.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該同學在鉤碼上方加裝了一個力傳感器,可以顯示上方細線拉力的大小。圖乙是某一次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取計數點A、B、C、D、E,且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標出,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電源的頻率為50Hz。①實驗中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滿足所掛鉤碼的質量m遠小于小車的質量M;②由圖乙可求得C點的瞬時速度大小 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 (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③該同學在實驗前,沒有測量小車的質量M,也忘記平衡摩擦力,在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進行了多次實驗,得到了如圖丙所示的圖像,則根據圖像可求得小車的質量M=_________kg。四、解答題13.(12分)如圖所示,一名跳臺滑雪運動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加速滑行后從O點水平飛出,經過3 s落到斜坡上的A點。已知O點是斜坡的起點,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θ=37°,運動員的質量m=50 kg,不計空氣阻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A點與O點的距離L;(2)運動員離開O點時的速度大小;14.(12分)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母,該艦配備的電磁彈射器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艦載機起飛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艦載機自身發動機啟動的同時,彈射裝置也啟動,艦載機從靜止開始加速;第二階段,艦載機離開電磁彈射區域后,僅靠自身發動機的推力繼續加速至離開甲板起飛。在某次起飛過程中,第一階段加速時間與第二階段的加速時間均為t,艦載機自身發動機提供的推力恒為F,彈射器提供的推力恒為2F,艦載機的質量為m,忽略一切阻力,起飛過程艦載機可視為質點。求:(1)艦載機離開電磁彈射區域時的速度大小;(2)艦載機在甲板上加速的距離L。15.(17分)避險車道是避免惡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設施,由制動坡床和防撞設施等組成,如圖5豎直平面內,制動坡床視為與水平面夾角為θ的斜面。一輛長12m的載有貨物的貨車因剎車失靈從干道駛入制動坡床,當車速為23m/s時,車尾位于制動坡床的底端,貨物開始在車廂內向車頭滑動,當貨物在車廂內滑動了4m時,車頭距制動坡床頂端38m,再過一段時間,貨車停止。已知貨車質量是貨物質量的4倍,貨物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貨車在制動坡床上運動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為貨車和貨物總重的0.44倍,貨物與貨車可分別視為小滑塊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m/s2)求:(1)貨物的加速度大小和貨車的加速度大小;(2)制動坡床的長度。第2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