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章 內能、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章末小練一、選擇題1.(2025·寧德期末)“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在運行過程中,用水做冷卻劑給核反應堆的堆芯降溫,主要是利用水的(B)A.密度大 B.比熱容大C.內能大 D.熱量多2.(2024·常州中考)端午節煮粽子時,廚房飄滿了粽子的清香,這說明(C)A.分子間存在吸引力B.分子間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液體分子連續分布,氣體分子間有間隙3. (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小徐購買了一個恒溫杯墊,在冬天就能喝上溫熱的牛奶了。小徐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等的看法正確的是(B)A.把牛奶放在恒溫杯墊上,杯墊的溫度越高,牛奶所含熱量越多B.牛奶的溫度與恒溫杯墊相同時,不再發生熱傳遞C.牛奶的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D.小徐喝下牛奶,牛奶的溫度傳遞給了他4. (2025·蘇州期末)如圖所示,小明將測溫探頭置于注射器內并密封,向左推動活塞并觀察溫度計示數變化。關于此過程說法正確的是(D)A.溫度計示數變小B.通過熱傳遞改變氣體內能C.保持活塞不動,取下橡皮帽,溫度計示數不變D.撤去外力,活塞快速向右運動,溫度計示數減小5.如圖是一種常用“柴油平板夯機”,廣泛應用于路面施工、場地填土等多個方面。使用時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激蕩器帶動夯板上下運動。下列關于使用該夯機說法正確的是(B)A.可通過火花塞點火啟動B.柴油發動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C.柴油發動機不屬于熱機D.柴油發動機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氣的混合物6.如圖所示是某科技館的一臺“永動機”,由5根輕桿和轉軸構成,輕桿的末端裝有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葉片,進入熱水后因葉片伸展“劃水”而轉動,離開熱水后形狀記憶合金迅速復原。關于該“永動機”的說法正確的是(D)A.科技發展制造出了永動機B.轉動會使水溫升得更高C.“永動機”依靠自身慣性轉動,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D.水的內能轉化為轉輪的機械能二、填空題7. (2025·南昌期末)如圖所示,這是某同學在家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情景。炒菜時放鹽,菜會變咸,這是 擴散 現象;炒菜與腌菜相比,菜會咸得更快。這是因為分子運動快慢與 溫度 有關。 8.如圖所示,“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將酒盞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隨溪水流動,會降低酒的溫度,這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酒的內能;酒盞里質量為100 g的酒在漂流過程中,溫度從30 ℃降低至25 ℃,會放出 1 700 J的熱量。[c酒=3.4×103 J/(kg·℃)] 9.(科學質疑)某手機廠家宣傳某充電器充電效率可以達到100%,小明在使用過程中觸摸了一下充電器,明顯感覺到發熱。請你判斷該廠家的宣傳 不屬實 (選填“屬實”或“不屬實”)。請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出原因: 充電器發熱說明部分電能轉化成了內能 。 三、實驗探究題10.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了實驗。(1)實驗器材:燒杯、水、食用油、電加熱器、溫度計、 天平 、秒表、攪拌器。 (2)在兩燒杯內裝入 質量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選用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同”)規格的電加熱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 熱量 相同。 (3)表格是實驗記錄的數據:物質 質量/g 初始溫度 /℃ 加熱時間 /min 最后溫度 /℃水 50 20 15 50食用油 50 20 15 75實驗中讓水和食用油的加熱時間相同,通過比較它們 溫度 變化的多少,來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 (4)根據記錄的數據還可以發現,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水 加 熱更長的時間,這樣水吸收的熱量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5)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一般 不同 (選填“不同”或“相同”)。 四、計算題11. (2024·常州中考)中國工程師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態燃料,作為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師在科普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為同學們演示模擬實驗,測量該燃料的熱值。①在空酒精燈內加入適量該液態燃料,得到“燃料燈”;②在空燒杯內加入1 kg水,測得水的初溫為31 ℃,點燃“燃料燈”開始加熱;③當水恰好沸騰時,立即熄滅“燃料燈”,測得“燃料燈”消耗燃料30 g。已知實驗時氣壓為1標準大氣壓,c水=4.2×103 J/(kg·℃),用該裝置加熱水的效率為42%。求:(1)此過程中,燒杯內水吸收的熱量。(2)該液態燃料的熱值。解:(1)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c水m(t-t0)=4.2×103 J/(kg·℃)×1 kg×(100 ℃-31 ℃)=2.898×105 J;(2)液態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放===6.9×105 J;則該液態燃料的熱值為:q===2.3×107 J/kg。第十三章 內能、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章末小練一、選擇題1.(2025·寧德期末)“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在運行過程中,用水做冷卻劑給核反應堆的堆芯降溫,主要是利用水的( )A.密度大 B.比熱容大C.內能大 D.熱量多2.(2024·常州中考)端午節煮粽子時,廚房飄滿了粽子的清香,這說明( )A.分子間存在吸引力B.分子間存在排斥力C.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D.液體分子連續分布,氣體分子間有間隙3. (跨學科·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小徐購買了一個恒溫杯墊,在冬天就能喝上溫熱的牛奶了。小徐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等的看法正確的是( )A.把牛奶放在恒溫杯墊上,杯墊的溫度越高,牛奶所含熱量越多B.牛奶的溫度與恒溫杯墊相同時,不再發生熱傳遞C.牛奶的溫度不變,內能一定不變D.小徐喝下牛奶,牛奶的溫度傳遞給了他4. (2025·蘇州期末)如圖所示,小明將測溫探頭置于注射器內并密封,向左推動活塞并觀察溫度計示數變化。關于此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計示數變小B.通過熱傳遞改變氣體內能C.保持活塞不動,取下橡皮帽,溫度計示數不變D.撤去外力,活塞快速向右運動,溫度計示數減小5.如圖是一種常用“柴油平板夯機”,廣泛應用于路面施工、場地填土等多個方面。使用時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激蕩器帶動夯板上下運動。下列關于使用該夯機說法正確的是( )A.可通過火花塞點火啟動B.柴油發動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C.柴油發動機不屬于熱機D.柴油發動機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氣的混合物6.如圖所示是某科技館的一臺“永動機”,由5根輕桿和轉軸構成,輕桿的末端裝有形狀記憶合金制成的葉片,進入熱水后因葉片伸展“劃水”而轉動,離開熱水后形狀記憶合金迅速復原。關于該“永動機”的說法正確的是( )A.科技發展制造出了永動機B.轉動會使水溫升得更高C.“永動機”依靠自身慣性轉動,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D.水的內能轉化為轉輪的機械能二、填空題7. (2025·南昌期末)如圖所示,這是某同學在家做西紅柿炒雞蛋的情景。炒菜時放鹽,菜會變咸,這是 現象;炒菜與腌菜相比,菜會咸得更快。這是因為分子運動快慢與 有關。 8.如圖所示,“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將酒盞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隨溪水流動,會降低酒的溫度,這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酒的內能;酒盞里質量為100 g的酒在漂流過程中,溫度從30 ℃降低至25 ℃,會放出 J的熱量。[c酒=3.4×103 J/(kg·℃)] 9.(科學質疑)某手機廠家宣傳某充電器充電效率可以達到100%,小明在使用過程中觸摸了一下充電器,明顯感覺到發熱。請你判斷該廠家的宣傳 (選填“屬實”或“不屬實”)。請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出原因: 。 三、實驗探究題10.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了實驗。(1)實驗器材:燒杯、水、食用油、電加熱器、溫度計、 、秒表、攪拌器。 (2)在兩燒杯內裝入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選用 (選填“相同”或“不同”)規格的電加熱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 相同。 (3)表格是實驗記錄的數據:物質 質量/g 初始溫度 /℃ 加熱時間 /min 最后溫度 /℃水 50 20 15 50食用油 50 20 15 75實驗中讓水和食用油的加熱時間相同,通過比較它們 變化的多少,來比較它們的吸熱能力。 (4)根據記錄的數據還可以發現,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加 熱更長的時間,這樣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5)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結論: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一般 (選填“不同”或“相同”)。 四、計算題11. (2024·常州中考)中國工程師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態燃料,作為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師在科普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為同學們演示模擬實驗,測量該燃料的熱值。①在空酒精燈內加入適量該液態燃料,得到“燃料燈”;②在空燒杯內加入1 kg水,測得水的初溫為31 ℃,點燃“燃料燈”開始加熱;③當水恰好沸騰時,立即熄滅“燃料燈”,測得“燃料燈”消耗燃料30 g。已知實驗時氣壓為1標準大氣壓,c水=4.2×103 J/(kg·℃),用該裝置加熱水的效率為42%。求:(1)此過程中,燒杯內水吸收的熱量。(2)該液態燃料的熱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三章 內能、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章末小練 - 學生版.docx 第十三章 內能、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章末小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