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7張PPT)現代文閱讀Ⅰ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應考之“脈”2.摩擦力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學習目標]1.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區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2.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及其計算方法。3.知道靜摩擦力及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4.會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判斷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知道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教用·問題初探]——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來了解預習教材的情況問題1 滑動摩擦力與靜摩擦力產生條件的區別是什么?問題2 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運動的嗎?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靜止嗎?問題3 滑動摩擦力計算公式Ff=μF壓中F壓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嗎?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知識點一 滑動摩擦力【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是教材中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實驗,該實驗對物體的運動有什么要求?發現了什么定性關系?提示:物體必須做勻速運動;摩擦力大小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知識梳理】 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____________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__________________的力,這種力叫作滑動摩擦力。2.產生條件:(1)物體相互接觸且____________。(2)接觸面粗糙。(3)兩物體間有____________。3.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相對滑動阻礙相對運動相互擠壓相對運動相對運動4.大?。篎f=μF壓,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成______。式中μ為_______________,沒有單位,它的數值跟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______和接觸面的____________有關。正比動摩擦因數材料粗糙程度提示:滑動摩擦力。【思考討論】 北京時間2024年11月3日,2024年泛大陸冰壺錦標賽在加拿大拉康比收官,中國男隊以6∶4戰勝日本隊奪冠。冰壺比賽過程中涉及許多力學問題。問題1 冰壺在冰面上運動的阻力主要是什么力?問題2 比賽中,運動員為什么有時要用毛刷在冰壺前方擦地?提示:因為擦地可以使冰面溫度升高,使冰面融化,從而形成水層,水層會減小滑動摩擦力,可以讓冰壺滑得更遠。【知識歸納】 1.滑動摩擦力的方向(1)沿著接觸面,且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2)“相對運動”與“運動”意義不同,因此,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1)公式法:根據公式Ff=μF壓計算。①正壓力F壓是物體與接觸面間的壓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其大小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②動摩擦因數μ與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與物體間的壓力、接觸面的大小無關。(2)二力平衡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勻速運動或靜止)時,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求解。【典例1】 (對滑動摩擦力的理解)有關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B.有滑動摩擦力必有彈力C.物體在支持面上的滑動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也一定越大D.公式Ff=μFN中的壓力FN的大小一定等于物體重力的大小√B [滑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但不一定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故A錯誤;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是有彈力,接觸面粗糙,有相對運動,故B正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μFN,與物體在支持面上的滑動速度無關,其中FN為壓力,FN與接觸面垂直,FN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故C、D錯誤。]【典例2】 [鏈接教材P64例題](滑動摩擦力的計算)有的地方,人們常用狗拉雪橇載人及物品。已知雪橇與雪地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02,雪橇(包括所載人及物品)的總質量為300 kg。若近似認為狗以水平拉力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求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9.8 N/kg)[思路點撥] 以雪橇為研究對象,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如圖所示。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二力平衡可知,狗拉雪橇的拉力與雪橇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由此可求出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解析] 由題意可知,μ=0.02,m=300 kg雪橇做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則F=Ff,FN=mg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知F=μmg=0.02×300×9.8 N=58.8 N故狗拉雪橇的拉力大小為58.8 N。[答案] 58.8 N[母題變式] 如果雪地的情況不變,當狗拉著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加速前進時,雪橇所受的摩擦力是否改變?請簡述理由。[解析] 雪橇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f=μFN,因狗以水平拉力拉雪橇,無論勻速運動,還是加速運動,雪橇對地面的壓力均為FN=mg,故滑動摩擦力Ff=μmg=58.8 N,不會改變。[答案] 不變,理由見解析規律方法 求解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思路(1)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有無:根據接觸面的性質和物體間是否產生相對運動,確定物體之間是否存在滑動摩擦力。(2)求解滑動摩擦力大小方法的選?。?br/>①如果物體做非勻速直線運動,可根據公式Ff=μFN求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②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根據二力平衡法和公式法求解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教材原題P64例題】 在我國東北寒冷的冬季,有些地方用雪橇作為運輸工具。一個有鋼制滑板的雪橇,連同車上木料的總質量為4.9×103 kg。在水平的冰道上,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夠拉著雪橇勻速前進?g取10 N/kg。分析 將雪橇抽象為一個物體,如圖,雪橇在重力mg、支持力FN、馬的拉力F和滑動摩擦力Ff四個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勻速前進。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拉力F與滑動摩擦力Ff的大小相等,而Ff與FN有關,FN的大小又等于mg,故可以求得拉力F。解 雪橇所受重力mg=4.9×104 N,查表得μ=0.02。雪橇勻速運動,拉力F與滑動摩擦力Ff大小相等,即F=Ff由于FN=mgFf=μFN=μmg故F=μmg=0.02×4.9×103×10 N=980 N馬要在水平方向用980 N的力,才能夠拉著雪橇勻速前進。【鏈接教材】 如圖所示是教材中利用傳感器探究靜摩擦力大小得到的F-t圖像,通過圖像獲取哪些信息(提供1~2條) 知識點二 靜摩擦力提示:靜摩擦力的大小隨外力增大而增大;靜摩擦力存在一個最大值;靜摩擦力的最大值略大于滑動摩擦力。【知識梳理】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只有____________的趨勢,而沒有____________時,這時的摩擦力叫作靜摩擦力。2.產生條件:(1)物體相互接觸且____________。(2)接觸面粗糙。(3)兩物體間相對靜止但有__________________。3.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跟物體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相對運動相對運動相互擠壓相對運動趨勢相對運動趨勢4.大小(1)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增大有一個限度,即物體間即將開始____________時的摩擦力。(2)靜摩擦力大小范圍:物體間實際產生的靜摩擦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相對運動0與最大靜摩擦力Fmax【思考討論】 如圖所示,用手握住裝有水的水杯,使其靜止在空中。問題1 手對水杯的靜摩擦力大小是多少?提示:手對水杯的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水杯和水的重力大小。提示:小孩會下意識地用更大的力握緊水杯;此過程中,水杯所受的靜摩擦力大小不變。問題2 如果換一小孩握住同一水杯,為了仍保持水杯靜止在空中,小孩通常會怎么做?此過程中,水杯所受靜摩擦力大小是否發生變化?【知識歸納】 1.判斷靜摩擦力有無的兩種方法(1)條件判斷法:接觸面之間有壓力、粗糙且有相對運動趨勢。(2)假設法2.靜摩擦力的方向(1)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與物體運動方向無直接關系。(2)判定靜摩擦力方向的兩種方法①假設法:假設接觸面是光滑的,判斷物體將向哪個方向滑動,從而確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②狀態法:當物體受力處于平衡狀態時,根據二力平衡,判斷出靜摩擦力的方向。3.靜摩擦力的大小(1)范圍:0<F≤Fmax。一般情況下,最大靜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動摩擦力,為分析問題方便,可認為二者相等。(2)計算: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時,根據二力平衡條件求解。(3)靜摩擦力大小與正壓力無關,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典例3】 (對靜摩擦力的理解)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一定有靜摩擦力的作用B.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D.在壓力一定的條件下,靜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有一定限度√D [靜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接觸面粗糙,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有彈力且有相對運動趨勢,A錯誤;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例如人在行走時腳掌和地面的靜摩擦力即為動力,B錯誤;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是和所接觸的物體間保持相對靜止,與實際運動狀態無關,C錯誤;在壓力一定的條件下,靜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變化的,變化范圍是從零到最大靜摩擦力,D正確。]【典例4】 (源自魯科版教材改編)(靜摩擦力有無及方向的判斷)(多選)如圖所示,物體A、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之間無摩擦力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靜摩擦力,水平向右√√[思路點撥] BC [對A,由于A勻速運動,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B對A的摩擦力必與F等大反向,故A錯誤,B正確;對A、B整體分析,由于A、B一起向左勻速運動,則地面對B的摩擦力一定為滑動摩擦力,且水平向右,對B由二力平衡條件分析可知,A對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C正確,D錯誤。][母題變式] [典例4]中,若將“二者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改為“二者一直靜止不動”,其他條件不變,分析A、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 A受到B向右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B受到A向左的靜摩擦力和地面向右的靜摩擦力,大小均為F。[答案] 見解析【典例5】 (靜摩擦力的計算)如圖所示,木塊甲、乙中間夾有一壓縮的輕彈簧,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300 N/m,壓縮量為3 cm,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乙上,甲、乙均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7 N,方向水平向右B.木塊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9 N,方向水平向右C.木塊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11 N,方向水平向右D.木塊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左√B [甲靜止不動,木塊甲所受摩擦力與彈簧彈力大小相等,則木塊甲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f1=kx=300×3×10-2 N=9 N,方向水平向右,故A錯誤,B正確;乙靜止不動,則木塊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f2=kx+F=11 N,方向水平向左,故C、D錯誤。]【典例1】 如圖所示,A、B、C三個物體質量相等,它們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也相同。三個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三個物體中只有A不受摩擦力C.B受到的摩擦力沿傳送帶向下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B [A物體做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A錯誤;假設接觸面光滑,B、C物體均相對傳送帶向下滑動,故均受到沿傳送帶向上的靜摩擦力,故B正確,C、D錯誤。]【典例2】 (多選)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木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長木板上向右滑行,質量為M的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Ff2,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Ff1,則( )A.Ff2大小為μ2mg,方向向左B.Ff2大小為μ2Mg,方向向左C.Ff1大小為μ1(m+M)g,方向向左D.Ff1大小為μ2mg,方向向左√√AD [由于質量為m的木塊對質量為M的木板的正壓力等于自身重力,則所受質量為M的木板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2=μ2FN=μ2mg,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確,B錯誤;質量為M的木板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受到質量為m的木塊的滑動摩擦力和地面的靜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知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Ff1=Ff2=μ2mg,方向向左,故D正確,C錯誤。]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接觸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與彈力方向垂直B.有摩擦力必有彈力,有彈力必有摩擦力C.摩擦力的大小與彈力的大小總是成正比D.彈力有時是動力,有時是阻力,而摩擦力總是阻力應用遷移·隨堂評估自測√A [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而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故彈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故A正確;要產生摩擦力,需要滿足兩物體相互擠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發生相對運動,還需要接觸面粗糙三個條件,但有彈力可能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發生相對運動,或者接觸面不粗糙,所以可能沒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兩物體間一定會相互擠壓,即有彈力,故B錯誤;根據f=μFN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彈力的大小總是成正比,但靜摩擦力與彈力的大小沒有直接關系,故C錯誤;彈力有時是動力,有時是阻力,摩擦力也是有時是動力,有時是阻力,故D錯誤。]2.(多選)如圖甲、乙所示,物體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勻速運動,接觸面均粗糙,關于物體A、B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物體A受摩擦力,且方向與F相同B.圖甲中物體A不受摩擦力C.圖乙中物體A受摩擦力,且方向與F相同D.圖乙中物體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且方向和F相反√√√BCD [因為物體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勻速運動,所以物體A所受合力為0,對題圖甲而言,物體A水平方向沒有受到力,所以不受摩擦力,故A錯誤,B正確;而對題圖乙中的物體A受力分析可知,物體A沿斜面方向合力為0,則摩擦力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大反向,即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即摩擦力方向與F相同,故C正確;題圖乙中,物體B沿斜面向上運動,斜面對物體B有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即摩擦力方向和F相反,故D正確。]3.把一個重為G的物體,用一個水平力F=kt(k為恒量,t為時間)壓在豎直的足夠高的粗糙墻壁上,物體與墻壁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如圖所示,從t=0開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f隨t的變化關系正確的是( )A BC D√B [由于物體受到的水平推力為F=kt,由二力平衡得,墻壁與物體間的彈力FN=kt。當摩擦力Ff小于物體的重力G時,物體將沿墻壁下滑,此時物體與墻壁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大小Ff=μkt,當摩擦力Ff大小等于重力G大小時,物體有速度,不能立即停止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仍然是滑動摩擦力,當摩擦力Ff大于重力時,物體繼續下滑,當物體靜止時,滑動摩擦力將變為靜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無關,跟重力始終平衡,靜摩擦力大小為Ff=G,故選B。]4.一本書重約5 N,有316頁,書本正面朝上。現將一張A4紙夾在第158頁與第159頁間,A4紙能夠覆蓋幾乎整個書頁,如圖所示。若要將A4紙抽出,至少需用約 2 N 的拉力。不計書皮及A4紙的質量,則A4紙和書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最接近( )A.20B.30C.0.40D.0.50√C [A4紙抽出時,A4紙上下表面都受到書本的滑動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書共316頁,A4紙夾在158頁與159頁之間,可知A4紙上邊部分是整本書的一半,有Ff=2μFN=μG,解得A4紙和書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40,故選C。]提示: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回歸本節知識,完成以下問題:1.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靜止的物體總受靜摩擦力,運動的物體總受滑動摩擦力,這種說法正確嗎?提示:不正確。例如黑板擦在桌面上滑動,靜止的桌面受到黑板擦對它的滑動摩擦力;人走路,人與地面之間為靜摩擦力。提示:不正確。摩擦力與物體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阻力。3.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摩擦力總是阻力,這種說法正確嗎??題組一 滑動摩擦力1.(多選)有關滑動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互接觸并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間必有摩擦力B.兩物體之間有滑動摩擦力,則其間必有彈力C.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D.滑動摩擦力一定與壓力的方向垂直題號13524687910111213課時分層作業(十)√√題號13524687910111213BD [滑動摩擦力的產生需要滿足條件:接觸、擠壓、相對運動、不光滑,接觸擠壓時一定存在彈力,A錯誤,B正確;滑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而不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C錯誤;滑動摩擦力沿著物體接觸面,而壓力垂直于物體接觸面,兩者一定垂直(同一接觸面處),D正確。]2.如圖所示,汽車B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對于地面的速度v1向右運動,車上的貨物A以相對于地面的速度v2向右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v1<v2,貨物A受到了汽車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B.若v1<v2,汽車B受到了貨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C.若v1>v2,貨物A受到了汽車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D.若v1>v2,汽車B受到了貨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題號13524687910111213√題號13524687910111213B [若v1<v2,貨物A相對汽車向右滑動,貨物A受到汽車B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汽車B受到貨物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A錯誤,B正確;若v1>v2,貨物A相對汽車B向左滑動,貨物A受到汽車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動摩擦力,汽車B受到貨物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動摩擦力,C、D錯誤。]3.關于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公式中的壓力FN一定等于物體重力的大小B.由μ=可知,動摩擦因數μ與滑動摩擦力Ff成正比,與壓力FN成反比C.由Ff=μFN可知,若μ一定,Ff與FN成正比D.Ff的大小是由μ和FN決定的,還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題號13524687910111213√題號13524687910111213C [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FN是物體受到的彈力,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故A錯誤;μ只與接觸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有關,與摩擦力Ff、壓力FN無關,故B錯誤;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μ一定時,Ff與FN成正比,故C正確;由滑動摩擦力公式Ff=μFN可知,摩擦力Ff的大小是由μ和FN決定的,與接觸面的大小無關,故D錯誤。]4.一塊質量均勻分布的長方體木塊按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種方式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其中甲圖中木塊做勻速運動,乙圖中木塊做勻加速運動,丙圖中木塊側立在水平面上做與甲圖相同的運動,木塊各面粗糙程度相同。則下列關于甲、乙、丙三圖中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關系的判斷正確的是( )A.f甲=f乙B.f甲=f丙C.f甲=f乙=f丙D.f丙題號13524687910111213√題號13524687910111213C [由題意可知,三種情況下,木塊與水平面間都發生了相對滑動,根據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μFN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大小和運動狀態無關,只與木塊與接觸面的正壓力大小以及木塊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由于三種情況下,木塊與接觸面的正壓力大小均等于木塊重力的大小,則有f甲=f乙=f丙,故選C。]5.所受重力為500 N的雪橇,在平坦的雪地上用10 N的水平拉力恰好可以拉著空雪橇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雪橇再載500 N的貨物,那么,雪橇在該雪地上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10 N B.20 NC.510 N D.500 N題號13524687910111213√題號13524687910111213B [由題意可知,μ====0.02,如果雪橇再載500 N的貨物,則雪橇在該雪地上滑行時受到的摩擦力Ff′=μ(mg+m′g)=0.02×1 000 N=20 N,故選B。]?題組二 靜摩擦力6.某同學在學習靜摩擦力后構建了知識結構圖,下列對圖中①、②兩空依次填寫的內容全部正確的是( )A.擠壓、地面B.形變、地面C.形變、施力物體D.彈力、施力物體題號13524687910111213√題號13524687910111213D [根據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知產生靜摩擦的兩個物體間必須粗糙、相互擠壓有彈力,且有相對運動趨勢,“相對”指的是受力物體相對施力物體。故選D。]題號135246879101112137.(源自魯科版教材改編)如圖所示,用大小為100 N的握力握住一個重為40 N的瓶子。瓶子豎直,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手掌與瓶子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則(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40 NB.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50 NC.當握力進一步增大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將成正比增大D.當握力持續減小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將持續減小√題號13524687910111213A [瓶子重力為40 N,處于靜止狀態,則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為40 N,故A正確,B錯誤;當握力再增大時,瓶子受到的重力不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故C錯誤;當握力逐漸減小時,導致瓶子的最大靜摩擦力減小,但只要瓶子仍處于靜止狀態,則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8.如圖所示,A、B兩物體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觸面間動摩擦因數都等于0.3,F1=1 N和F2=2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和B上,A、B均靜止,則A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對B的摩擦力大小分別為( )A.3 N,6 NB.1 N,2 NC.1 N,1 ND.0,1 N√題號13524687910111213C [因兩個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故所受的摩擦力均為靜摩擦力。對物體A受力分析可知fA=F1=1 N;對A、B組成的整體,由平衡條件可知F2=F1+fB,解得fB=1 N,故C正確。]題號135246879101112139.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8 kg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F1和F2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其中F1=10 N,F2=3 N。已知木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為0.1,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則關于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F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撤去F1保留F2,則Ff=8 N,方向向左B.若撤去F1保留F2,則Ff=3 N,方向向右C.若撤去F2保留F1,則Ff=3 N,方向向左D.若撤去F2保留F1,則Ff=10 N,方向向左√題號13524687910111213B [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F1和F2作用而處于靜止狀態,可知Ff=F1-F2=7 N,木塊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左。若撤去F1保留F2,由于F2=3 NFfmax=8 N,可知木塊將向右運動,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2=μmg=8 N,方向向左,故C、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0.如圖所示,小李同學將一重力為G的厚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紙的一部分伸出桌邊,在白紙上放一本重力為4G的物理書,再在物理書上放上一瓶重力為3G的墨水瓶。用水平拉力F將白紙從物理書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書未從桌面滑落),白紙被抽出過程中物理書與墨水瓶沒有發生相對滑動,所有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則在白紙被抽出過程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桌面對白紙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白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5μGC.白紙對物理書的摩擦力大小為8μGD.拉力F越大物理書與白紙間的摩擦力越大√題號13524687910111213B [白紙相對于桌面向右運動,則桌面對白紙施加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錯誤;白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μ·8G+μ·7G=15μG,故B正確;白紙對物理書的摩擦力大小為f1=7μG,故C錯誤;將白紙從物理書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書未從桌面滑落),物理書與白紙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拉力F增大,摩擦力不變,故D錯誤。]題號1352468791011121311.(源自魯科版教材改編)重為2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4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做勻速運動。求:(1)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2)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f大??;(3)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4)如果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靜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題號13524687910111213[解析] (1)由題意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45 N。(2)用40 N的水平推力,可以使木箱做勻速運動,則木箱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f=40 N。(3)因Ff=μF壓=μG,故μ===0.2。(4)當推靜止木箱的水平推力為15 N時,由于推力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木箱仍保持靜止,故此時木箱所受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f′=15 N。[答案] (1)45 N (2)40 N (3)0.2 (4)15 N題號1352468791011121312.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疊放著物塊A和木板B,物塊A被固定在墻上的水平輕質彈簧拉著。已知物塊A的質量mA=5 kg,木板B的質量mB=10 kg,物塊與木板之間、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2,彈簧的勁度系數k=200 N/m。g取10 N/kg,若要將木板B從A的下方勻速拉出。求:(1)輕質彈簧的伸長量x;(2)作用在木板B上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題號13524687910111213[解析] (1)對物塊A分析,根據二力平衡有F彈=μmAg=0.2×50 N=10 N,根據胡克定律得,彈簧的伸長量x== m=0.05 m。(2)對木板B分析,F=μmAg+μ(mA+mB)g=0.2×50 N+0.2×150 N=40 N。[答案] (1)0.05 m (2)40 N題號1352468791011121313.打印機是現代辦公不可或缺的設備,正常情況下,進紙系統能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紙”,進紙系統的結構如圖所示。設每張紙的質量均為m,搓紙輪按圖示方向轉動時帶動最上面的第1張紙勻速向右運動,搓紙輪與紙張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紙張與紙張之間、紙張與底部摩擦片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工作時搓紙輪給第1張紙壓力大小為F。重力加速度為g,打印機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題號13524687910111213A.任意1張紙對下1張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最底層的1張紙沒有受到摩擦片的摩擦作用C.第2張與第3張紙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μ2(2mg+F)D.只要滿足μ1<μ2,“每次只進一張紙”一定能做到√題號13524687910111213A [第1張紙與第2張紙之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根據滑動摩擦力的公式,其大小為Ff12=μ2(mg+F),除第1張紙與第2張紙之間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外,其余任意兩張紙之間包括最底層的1張紙與摩擦片之間均受靜摩擦力作用,根據平衡條件,這些靜摩擦力大小均相等,其大小為Ff靜=Ff12=μ2(mg+F),A正確,B、C錯誤;搓紙輪對第1張紙的摩擦力最大值為Ff搓1=μ1F,第一張紙受到第二張紙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f12=μ2(mg+F)≈μ2F,要做到“每次只進一張紙”,需滿足Ff搓1>Ff12,解得μ1>μ2,D錯誤。]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