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一入學考試物理試題(90min)5.生活中很多現象都蘊含若物理奧秘,下列關于玻璃瓶的小實驗解釋正確的是()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電能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源,每個人都應該有節約用電的意識。下列用電器正常工作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最接近1度電的是()A.臺燈B.智能手機C.家用空調D.筆記本電腦乙丙2.下列現象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玻璃瓶的同一位置,能改變聲音的音調B.乙圖:用力捏玻璃瓶,細管中液面上升,是因為細管發生了微小形變水中“月”空中“橋”C.丙圖:將瓶子從一樓拿到十樓,細管中液面上升,說明大氣壓強隨高度升高而增大D.丁圖:用吸管吸水時,水會沿著吸管進入嘴里,是因為大氣壓強的作用6.干燥的秋冬季節,小明發現當媽媽靠近電視機屏幕時,頭發有時會被屏幕吸引。下列現象與之原理相同的是()地中“魚”墻上“兔”A.教室的風扇扇葉容易吸附灰塵B.樹上的蘋果受到地球的吸引力C.通電后的螺線管能吸引小磁針D.擠壓后的兩鉛塊能吸引在一起3.端午節吃粽子是一項傳統習俗,下列關于粽子的說法正確的是(7.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向地面A.煮粽子是通過做功改變粽子的內能傳回優美的《東方紅》樂曲,開創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日前“東方紅一號”依然沿橢圓形軌B.煮粽子時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道繞地球運行。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C.剛出鍋的粽子很燙是因為粽子含有的熱量多A.《東方紅》樂曲通過電磁波傳到地面上D.剛出鍋的棕子冒的“白氣”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以地球為參照物,東方紅一號是靜止的4.為了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的號召,小明為家人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拉力器,關于圖中的滑輪C.東方紅一號在運行過程中慣性消失分析正確的是()D.東方紅一號在遠地點時重力勢能最小A.是定滑輪,可以省力B.是動滑輪,可以省力8.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人運送巨木的勞動情境示意圖。他C.是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們通過橫桿、支架、石塊等將巨木一端抬起,墊上圓木,D.是動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以便將其移到其他地方。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橫A.巨木下墊圓木是為了增大摩擦B.支架下墊上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增大壓強A速度v=B.密度p=1C.電流I=D.電功率P=IC.人的位置遠離支架可以更容易將巨木抬起D.支架的位置遠離巨木可以更容易將巨木抬起9.如圖所示是“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實驗的裝置,下列關于該實驗說1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處處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下列對古詩詞中涉及的物理現象法正確的是()解釋正確的是()A.該裝置也可以探究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A.“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熱B.該裝置也可以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有關B.“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熱C.揚聲器就是通過本實驗的原理進行工作的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凝華放熱D.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運動一定會產生感應電流D.“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一霧的形成是液化放熱10.如圖所示,小明洗碗時發現,向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加水,碗浸入水的深度越來越大,當水量13.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具有積極意義。下列關于科技應用的原理正確的是(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碗浸沒水中,直至沉底。假如碗里水的質量是緩慢均勻增加的,則下列關于碗受到的浮力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圖像可能是()甲丙A.甲圖:攔河壩上窄下寬的設計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B.乙圖:磁懸浮列車利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實現了車體的懸浮C.丙圖:潛水器主要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實現上浮和下沉D.丁圖:飛機獲得的升力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014.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兩個小燈泡L1和工2均能發光。下列關于該電路的分析正確的是()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均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選錯的得0分,共16分)11.在進行物理研究時,常常利用兩個物理量之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這種方法叫作比值定義法。下列物理量及對應公式能反映比值定義法的是()A.若甲為電流表,則兩燈一定并聯B.若乙為電流表,則乙測L1的電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