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東北師范大學連山實驗高中高三年級 2025-2026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初驗收考試物理學科試題物 理第 I卷(選擇題,共 66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共 4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7 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每小題 6 分;第 8-10 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8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4 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 0 分)1.工人卸貨時常利用斜面將重物從高處滑下。如圖,三個完全相同的貨箱正沿著表面均勻的長直木板下滑,貨箱各表面材質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 1、2、3號貨箱與直木板間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Ff 1、Ff 2和Ff 3,則( )A. Ff 1 Ff 2 Ff 3 B. Ff 1 Ff 2 Ff 3C. Ff 1 Ff 3 Ff 2 D. Ff 1 Ff 2 Ff 32.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疊放著 A、B、C 三個完全相同的物塊,今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時,A、B、C 均處于靜止狀態,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地面對 C 的摩擦力等于 FB.A 對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 對 A 的摩擦力等于零D.B 對 C 的摩擦力等于 F,方向向右3.矯正牙齒時,可用牽引線對牙施加力的作用。若某顆牙齒受到牽引線的兩個作用力大小均為 F,夾角為α(如圖所示),則該牙所受兩牽引力的合力大小為( )高二物理 第 1頁 共 8頁高二物理 第 2頁 共 8頁A.2F sin α B.F cos α C.F sin α D.2F cos α2 24.如圖所示,輕彈簧的兩端各受 20 N拉力 F的作用,彈簧平衡時伸長了 5 cm(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彈簧本身發生形變產生的B.該彈簧的勁度系數 k=200 N/mC.彈簧的勁度系數 k會隨彈簧彈力 F的增大而增大D.若將該彈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則穩定后彈簧伸長 2.5 cm5.質量分別為 M和 m的物塊 A和 B形狀、大小均相同,將它們通過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連接,如圖甲所示,輕繩平行于傾角為α的斜面,A恰好能靜止在斜面上,不考慮 A、B與斜面之間的摩擦,若互換兩物塊位置,按圖乙放置,然后釋放 A,斜面仍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輕繩的拉力等于 mgB.輕繩的拉力等于 MgC.A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sin α)gD.A M-m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gM6.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AB、BC均為輕質桿,各圖中桿的 A和 C端都通過鉸鏈與墻連接,兩桿都在 B處由鉸鏈相連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 AB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乙B.圖中的 AB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丙C.圖中的 B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丙D.圖中的 B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丁7.如圖所示,A、B、C三塊質量均為 m的物塊疊放在一起,物塊 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高二物理 第 3頁 共 8頁高二物理 第 4頁 共 8頁0.6,物塊 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4,物塊 C 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物塊 A、C用輕繩通過固定在墻面上的兩個光滑定滑輪連接,物塊與滑輪間輕繩水平。現用逐漸增大的水平力 F向左拉 C,直到使物塊 C發生運動。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拉力 F至少達到( )A.1.6mg B.2.0mgC.1.8mg D.2.2mg8.獨竹漂是我國一項民間技藝。如圖,在平靜的湖面上,獨竹漂選手手持劃桿踩著楠竹,沿直線減速滑行,選手和楠竹相對靜止,則( )A.選手所受合力為零B.楠竹受到選手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下C.手持劃桿可使選手(含劃桿)的重心下移,更易保持平衡D.選手受到楠竹作用力的方向與選手(含劃桿)的重心在同一豎直平面9.如圖所示,輕質不可伸長的晾衣繩兩端分別固定在豎直桿 M、N 上的 a、b 兩點,懸掛衣服的衣架鉤是光滑的,掛于繩上處于靜止狀態,衣服及衣架鉤總質量為 m,重力加速度為 g,如果繩長為 l,兩桿間距為 d,當衣架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glA.繩的拉力大小為2dB.增大兩桿間距,繩的拉力不變C.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中,繩子的拉力不變D.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中,兩繩拉力的合力不變10.如圖甲所示,滑塊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37°斜向上的拉力 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將該桌面傾斜成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37°,保持拉力的方向不變,大小變為 2F,如圖乙所示,滑塊恰好沿傾斜桌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 sin 37°=0.6,cos 37°=0.8,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可能是( )高二物理 第 5頁 共 8頁高二物理 第 6頁 共 8頁A 3 B 4 C 3 D 3. . . .4 3 2 3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34 分)二、計算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34 分)11.(15分)如圖所示,質量為 m的物體與 A、B 兩個輕彈簧相連,其勁度系數分別為 k1和k2,B 彈簧下端與地相連,現用手拉 A 的上端,使 A 緩慢上移,當 B 彈簧的彈力大小為原來2的 時,A上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312.(19分)如圖所示,一質量 m=0.4 kg的物塊,以 v0=2 m/s的初速度,在與斜面成某一夾角的拉力 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 t=2 s的時間物塊由 A點運動到 B點,A 3、B之間的距離 L=10 m。已知斜面傾角θ=30°,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 10 m/s2。(1)求物塊加速度的大小及到達 B點時速度的大小。(2)拉力 F與斜面夾角多大時,拉力 F最小?拉力 F的最小值是多少?高二物理 第 7頁 共 8頁高二物理 第 8頁 共 8頁東北師范大學連山實驗高中高三年級 2025-2026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初驗收考試物理學科試題物 理第 I卷(選擇題,共 66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共 46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 1-7 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要求,每小題 6 分;第 8-10 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要求,全部選對的得 8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4 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 0 分)1.工人卸貨時常利用斜面將重物從高處滑下。如圖,三個完全相同的貨箱正沿著表面均勻的長直木板下滑,貨箱各表面材質和粗糙程度均相同。若 1、2、3號貨箱與直木板間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Ff 1、Ff 2和Ff 3,則( )A. Ff 1 Ff 2 Ff 3 B. Ff 1 Ff 2 Ff 3C. Ff 1 Ff 3 Ff 2 D. Ff 1 Ff 2 Ff 3【答案】D【解析】根據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 FN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由題可知三個貨箱各表面材質和祖糙程度均相同,壓力大小也相同,故摩擦力相同,即Ff 1 Ff 2 Ff 3故選 D。2.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疊放著 A、B、C 三個完全相同的物塊,今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時,A、B、C 均處于靜止狀態,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地面對 C 的摩擦力等于 FB.A 對 B 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 對 A 的摩擦力等于零D.B 對 C 的摩擦力等于 F,方向向右【解析】以 A、B、C 三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平衡條件得到,地面對 C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方向水平向左,A 正確;以 A 為研究對象,根據平衡條件得知,假設 B 對 A有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找不到另一個力與之平衡,所以假設不成立,則 B 對 A 的摩擦力等于零,A對 B也無摩擦,B 錯誤,C 正確;以 A、B 組成的整體為研究對象,根據平衡條件得知,C對 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F,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B 對 C 的摩擦力等于 F,方向向右,D 正確。故選 B.3.矯正牙齒時,可用牽引線對牙施加力的作用。若某顆牙齒受到牽引線的兩個作用力大小均為 F,夾角為α(如圖所示),則該牙所受兩牽引力的合力大小為( D )A.2F sin α B.F cos α C.F sin α D.2F cos α2 2α解析: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知,該牙所受兩牽引力的合力大小為 F 合=2F cos ,故選 D。24.如圖所示,輕彈簧的兩端各受 20 N拉力 F的作用,彈簧平衡時伸長了 5 cm(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彈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彈簧本身發生形變產生的B.該彈簧的勁度系數 k=200 N/mC.彈簧的勁度系數 k會隨彈簧彈力 F的增大而增大D.若將該彈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則穩定后彈簧伸長 2.5 cmF解析:彈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兩邊手的形變產生的,選項 A錯誤;該彈簧的勁度系數 k= =x20 N/m=400 N/m 選項 B 錯誤;彈簧的勁度系數 k是由彈簧本身決定的,與彈簧彈力 F0.05的大小無關,選項 C錯誤;若將該彈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 10 N的拉力,則穩定后x F′ 10彈簧伸長 ′= = m=2.5 cm,選項 D正確。k 4005.質量分別為 M和 m的物塊 A和 B形狀、大小均相同,將它們通過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連接,如圖甲所示,輕繩平行于傾角為α的斜面,A恰好能靜止在斜面上,不考慮 A、B與斜面之間的摩擦,若互換兩物塊位置,按圖乙放置,然后釋放 A,斜面仍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輕繩的拉力等于 mgB.輕繩的拉力等于 MgC.A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1-sin α)gD A M-m. 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gM解析:第一次放置時 A靜止,則由平衡條件可得 Mg sin α=mg。第二次放置時,對 A,有Mg-FT=MaM-m,對 B,有 FT-mg sin α=ma,聯立解得 a=(1-sin α)g= g,FT=mg。M故 A、C、D正確,B錯誤。6.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AB、BC均為輕質桿,各圖中桿的 A和 C端都通過鉸鏈與墻連接,兩桿都在 B處由鉸鏈相連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 AB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乙B.圖中的 AB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丙C.圖中的 B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丙D.圖中的 B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乙、丁【詳解】由圖看出,甲、丙、丁中,AB桿對 B點產生的是拉力,當用輕繩代替時效果不變,仍能使裝置平衡,故圖中的 AB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有甲、丙、丁。同理可知,圖中的 BC桿可以用與之等長的輕繩代替的只有丙。故選 B。7.如圖所示,A、B、C三塊質量均為 m的物塊疊放在一起,物塊 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6,物塊 B、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4,物塊 C 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物塊 A、C用輕繩通過固定在墻面上的兩個光滑定滑輪連接,物塊與滑輪間輕繩水平。現用逐漸增大的水平力 F向左拉 C,直到使物塊 C發生運動。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則拉力 F至少達到( C )A.1.6mg B.2.0mgC.1.8mg D.2.2mg解析:物塊之間產生相對滑動,需要達到對應的最大靜摩擦力,A、B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0.6mg,B、C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0.8mg,所以 A、B間更易產生相對滑動,即拉動 C,系統內物塊間產生滑動時 B、C作為一個整體一起運動。當 C要發生運動時,對 B、C整體受力分析,A對整體是向右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A=0.6mg,地面對整體是向右的摩擦力,為f 地=0.2×3mg=0.6mg,輕繩對整體向右的拉力為 T=0.6mg,所以 F≥T+fA+f 地=1.8mg,故選 C。8.獨竹漂是我國一項民間技藝。如圖,在平靜的湖面上,獨竹漂選手手持劃桿踩著楠竹,沿直線減速滑行,選手和楠竹相對靜止,則( )A.選手所受合力為零B.楠竹受到選手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下C.手持劃桿可使選手(含劃桿)的重心下移,更易保持平衡D.選手受到楠竹作用力的方向與選手(含劃桿)的重心在同一豎直平面【答案】CD【解析】A.選手和楠竹在水里減速滑行,速度在變化,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不為零,故 A錯誤;B.楠竹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選手對楠竹的力在豎直方向有重力,水平方向有摩擦力,所以選手對楠竹的力方向不是豎直向下,故 B錯誤;C.選手和楠竹相對靜止,且減速滑行,選手和楠竹的重心要在同一豎直面上才能保持相對穩定,故 C正確;D.選手和楠竹構成的整體在減速滑行,受到的合力不為零,根據力的作用線和重心的關系可知整體的重心與楠竹受到合力作用線應該在同一豎直面上,故 D正確。9.如圖所示,輕質不可伸長的晾衣繩兩端分別固定在豎直桿 M、N 上的 a、b 兩點,懸掛衣服的衣架鉤是光滑的,掛于繩上處于靜止狀態,衣服及衣架鉤總質量為 m,重力加速度為 g,如果繩長為 l,兩桿間距為 d,當衣架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glA.繩的拉力大小為2dB.增大兩桿間距,繩的拉力不變C.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中,繩子的拉力不變D.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中,兩繩拉力的合力不變【解析】對衣架鉤進行受力分析,假設繩子拉力與豎直方向之間夾角為θ,根據平衡條件可得 mg=2Tcos θ ①,假設兩段繩子長度分別為 l1、l2,滿足 l1sin θ+l2sin θ=lsin θd 1d 2 2mgl= ,解得 sin θ= ,可得 cos θ= l -d ②,②式代入①式可得 T= ,由上l l 2 l2-d2式可得,增大兩桿間距,繩子拉力增大,故 A、B錯誤;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mgl中,由 T= ,可得繩子拉力不變,故 C正確;繩子的 b 端緩慢上移到 b′的過程中,22 l -d2根據平衡條件可得,兩繩拉力的合力始終與重力等大反向,兩繩拉力的合力不變,故 D 正確。故選 CD。10.如圖甲所示,滑塊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37°斜向上的拉力 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將該桌面傾斜成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37°,保持拉力的方向不變,大小變為 2F,如圖乙所示,滑塊恰好沿傾斜桌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 sin 37°=0.6,cos 37°=0.8,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可能是( AB )A 3 B 4 C 3 3. . . D.4 3 2 3解析:根據題意,設滑塊質量為 m,當滑塊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根據平衡條件可得,在水平方向上有 F cos 37°=μFN1,豎直方向上有 F sin 37°+FN1=mg,當滑塊沿傾斜桌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垂直桌面方向上有 FN2=mg cos 37°,沿桌面方向上有 2F=mg sin37°+μF 3 4N2,聯立解得μ= 或μ= ,故選 AB。4 3第Ⅱ卷(非選擇題,共 34 分)二、計算題(本題共 2 小題,共 34 分)11.(15分)如圖所示,質量為 m的物體與 A、B 兩個輕彈簧相連,其勁度系數分別為 k1和k2,B 彈簧下端與地相連,現用手拉 A 的上端,使 A 緩慢上移,當 B 彈簧的彈力大小為原來2的 時,A上端移動的距離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3mg【解析】由題意可知開始時 B彈簧的彈力大小為 mg,則壓縮量為x1 = ......2分k2而 A彈簧無形變。當 B 2彈簧的彈力大小為原來的 時,分以下兩種情況討論:32①B彈簧仍處于壓縮狀態,則壓縮量為x = 3mg2 ......2分k2mg 2mg 1mg此時 A彈簧的伸長量為x 3 33 = = ......2分k1 k1則 A 1 1 1上端移動的距離為lA = x1 x2 + x3 = mg( + )......2分3 k1 k22mg②B彈簧仍處于伸長狀態,則伸長量為x ′2 = 3 ......2分k22mg+mg 5mg此時 A彈簧的伸長量為x ′ 33 = = 3 ......2分k1 k1A 5 1 1則 上端移動的距離為l ′ = x + x ′ + x ′A 1 2 3 = mg( + )......3分3 k1 k212.(19分)如圖所示,一質量 m=0.4 kg的物塊,以 v0=2 m/s的初速度,在與斜面成某一夾角的拉力 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 t=2 s的時間物塊由 A點運動到 B點,A、B之間的距離 L=10 m。已知斜面傾角θ=30° 3,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 。3重力加速度大小 g取 10 m/s2。(1)求物塊加速度的大小及到達 B點時速度的大小。(2)拉力 F與斜面夾角多大時,拉力 F最小?拉力 F的最小值是多少?【解析】 (1)設物塊加速度的大小為 a,到達 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 v,由運動學公式得 L=v 10t+ at2①,......2分2v=v0+at②,......2分 聯立①②式,代入數據得 a=3 m/s2③,......2分 v=8 m/s。④......2分(2)設物塊所受支持力為 FN,所受摩擦力為 Ff,拉力與斜面間的夾角為α,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cos α-mg sin θ-Ff=ma⑤, ......2 分 F sin α+FN-mg cos θ=0⑥,......2分F μF ......1 F mg(sin θ+μcos θ)+ma又 f= N⑦, 分聯立⑤⑥⑦式,可得 = ⑧,......2分cos α+μsin α3由數學知識得 cos α+ sin α 2 3= sin (60°+α)⑨,由⑧⑨式可知對應 F最小時的夾角α=3 330°⑩,......2分13 3聯立③⑧⑩式,得 F的最小值為 Fmin= N。......2分5【答案】 (1)3 m/s2 8 m/s (2)30° 13 3 N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