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物理試題一、單選題1.“桂林山水甲天下”,小明乘坐D8202次動車從南寧東站到桂林站全程375公里,只要2小時2分鐘即可到達。下列哪種情況下可將運行的動車看作質點( )A.研究動車出站所用的時間B.研究動車經過某座橋的時間C.研究動車從南寧東到桂林的時間D.由于動車很長,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看作質點2.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中奪得女子網球冠軍,決賽中對手擊打的網球以36km/h的初速度撞上球拍以后,被鄭欽文以54km/h的速度沿相反方向擊回,網球與球拍接觸的時間為0.5s,則網球的加速度( )A.大小為,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B.大小為,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C.大小為,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D.大小為,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3.某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語音導航播報“前方限速60km/h,當前車速58km/h”“ 距離目的地還有4km,預計用時10min,預計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為10點30分”,關于導航中的各項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A.“車速58km/h”是指汽車此時的瞬時速度B.“4km”是指汽車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的位移大小C.“10點30分”是指時間間隔D.根據導航中的信息可以推算出汽車從當前位置行駛到目的地的平均速度4.一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先后經過甲、乙兩地時的速度分別為v和7v,通過甲、乙段的時間是t,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經過甲、乙中間位置的速度是4.5vB.經過甲、乙中間時刻的速度是3vC.甲、乙兩地的位移是4vtD.前一半位移所需的時間是后一半位移所需時間的3倍5.書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會受到書對它的彈力作用,產生這個彈力的直接原因是( )A.書的形變 B.桌面的形變C.地面的形變 D.書受到的重力6.如圖所示,小李同學將一重力為G的厚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紙的一部分伸出桌邊,在白紙上放一本重力為4G的物理書,再在物理書上放上一瓶重力為3G的墨水瓶。用水平拉力F將白紙從物理書本底下向右迅速抽出(物理書未從桌面滑落),白紙被抽出過程中物理書與墨水瓶一起向右移動,但兩者間沒有發生相對滑動,所有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則在白紙被抽出過程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桌面對白紙有向左滑動摩擦力,大小為B.物理書對墨水瓶沒有靜摩擦力C.白紙對物理書有滑動摩擦力向右,大小為D.拉力F越大物理書與白紙間的摩擦力越大7.如圖所示,空中有A、B兩個小球的初始高度差為。先將小球A由靜止釋放,當A下落高度為時,再將小球B由靜止釋放,結果小球B經過時間t,兩小球同時落到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B經過的時間t為( )A. B.C. D.8.如圖所示,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m處時,綠燈還有3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剛好停在停車線處,以車速方向為正方向,則汽車運動的圖像可能是( )A.B.C.D.二、多選題9.一輛摩托車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靜止開始以的加速度行駛了一段時間后,立即又以大小為的加速度作勻減速運動,經過時間后停止;摩托車在這兩個過程中,總歷時40s。在此過程中有( )A.加速過程的平均速度B.勻減速運動過程的時間C.D.全過程中的最大速度10.磚塊夾是一種重要的勞動工具,工人用磚塊夾將四塊并排在一起的磚緩慢提起后靜止。如圖甲所示。將四塊磚依次編號為1、2、3、4,如圖乙所示。已知每塊磚的質量均為3kg,磚塊夾與磚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6,磚與磚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則( )A.當磚塊夾對磚塊的壓力逐漸減小時,磚塊受到的摩擦力也逐漸減小B.1號磚受到2號磚給的摩擦力大小為30NC.相鄰兩塊磚之間的最小壓力為150ND.相鄰兩塊磚之間的最小壓力為100N三、實驗題11.李明同學為了探究彈簧彈力F和長度L的關系,把彈簧上端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記錄彈簧自由下垂時下端所到達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彈簧下端懸掛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每一次懸掛鉤碼的質量和彈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實驗中彈簧始終未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以彈簧受到的彈力F為縱軸、彈簧長度L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依據實驗數據作出圖像,如圖乙所示。(1)由圖像可知:彈簧自由下垂時的長度 cm,彈簧的勁度系數 N/m。(2)某實驗小組在上述實驗中,使用兩根不同的輕彈簧a和b(自重很小),得到彈力F與彈簧總長度l的圖像如圖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______。A.a的勁度系數比b的大B.b的原長比a的長C.施加同樣大的力,a的形變量比b的大D.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總長度成正比12.(1)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 V,頻率為50Hz時,每隔 s打一次點。(2)在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物體運動情況時,接通電源與釋放紙帶(或物體)這兩個操作步驟的先后關系是( )A.應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 B.應先使紙帶運動,再接通電源C.在使紙帶運動的同時接通電源 D.先使紙帶運動或先接通電源都可以(3)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小車帶動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部分計數點如圖所示,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來,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50Hz的低壓交流電。求打點計時器打“3”時,小車的速度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誤差將使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 (填“大”或“小”)。四、解答題13.如圖為“眼疾手快”游戲裝置示意圖,游戲者小明需接住從支架上隨機落下的圓棒。已知圓棒長,圓棒下端距A點0.45m,某次游戲中一未被接住的圓棒下落經過A、B兩點,A、B間距0.40m。圓棒下落過程中始終保持豎直,不計空氣阻力。取。(小明同學做出動作的時間忽略不計)求:(1)圓棒下端到達A點時的速度大小;(2)若小明同學在A處接住棒,求小明同學最長的反應時間;(結果可以保留根號)(3)圓棒經過段所需的時間。14.小明同學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為490N,該人在火星表面的重力為200N。忽略一切阻力。(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求:(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2)如果物體以某一初速度在火星表面豎直上拋,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求:①物體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②物體拋出后7s末的速度15.如圖甲所示,在平直的公路上有一輛長為(車廂與車頭的總長度)的卡車A正以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司機發現正前方的地面C處有一障礙物(視為質點),在反應0.5s后剎車,此后卡車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恰好不與C處障礙物發生碰撞。(1)求司機發現障礙物時車頭前沿與障礙物間的距離;(2)如圖乙所示,清理掉障礙物后,卡車以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某時刻有一架無人機B(可視為質點)正以的速度在卡車的車頭前沿正上方同向勻速直線飛行,若此時卡車立即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剎車,求從該時刻到無人機經過卡車車廂尾端正上方時所經歷的時間。(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1位數)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A A B D AB BC11.(1) 10 50(2)BC【詳解】(1)[1][2]根據胡克定律有結合圖像有,(2)A.根據胡克定律有圖像的斜率表示勁度系數,根據圖像可知,a的斜率比b的小,則a的勁度系數比b的小,故A錯誤;B.結合上述可知,圖像與橫軸交點坐標表示原長,則b的原長比a的長,故B正確;C.根據胡克定律有結合上述可知,a的勁度系數比b的小,則施加同樣大的力,a的形變量比b的大,故C正確;D.圖像沒有經過坐標原點,可知,測得的彈力與彈簧的總長度成線性關系,不成正比,故D錯誤。故選BC。12.(1) 220 0.02(2)A(3) 0.58 0.88(4)大【詳解】(1)[1][2]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為220V,頻率為50Hz時,每隔0.02s打一次點。(2)為了避免紙帶上出現大量的空白段落,實驗應先接通電源,再使紙帶運動。故選A。(3)[1]由于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來,則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勻變速直線運動全程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打點計時器打“3”時,小車的速度[2]根據逐差法,小車的加速度(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而做實驗的同學并不知道,仍然采用50Hz,即處理數據時,頻率偏大,周期偏小,結合上述可知,那么由此引起的誤差將使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大。13.(1)3m/s(2)(3)0.2s【詳解】(1)圓棒下端到達A點過程,根據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式有解得(2)小明同學在A處接住棒,當圓棒上端到達A點時恰好接住,此時反應時間最長,根據位移公式有解得(3)圓棒下端到達A點過程,根據位移公式有解得圓棒上端到達B點過程,根據位移公式有解得則圓棒經過段所需的時間14.(1)(2)①20m/s;②8m/s,方向豎直向下【詳解】(1)人在地球表面有人在地球表面有解得(2)①火星表面豎直上拋,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利用逆向思維,根據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有解得②物體拋出后7s末,根據速度公式有解得即物體拋出后7s末的速度大小為8m/s,方向豎直向下。15.(1)300m(2)0.5s或者【詳解】(1)反應時間內的位移解得剎車過程,利用逆向思維,根據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有解得則司機發現障礙物時車頭前沿與障礙物間的距離(2)卡車停止運動的時間令從該時刻到無人機經過卡車車廂尾端正上方時所經歷的時間為,則有解得時間為10s與0.5s,由于卡車停止運動時間為7.5s,表明第一次無人機經過卡車車廂尾端正上方時間為0.5s,而卡車在10s之前已經停止運動,即有令之后第二次經過卡車車廂尾端正上方時間為,則有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