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安徽省 A10聯盟高二(上)學情調研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 8小題,共 32分。1.捕蠅草的葉片在受到觸碰時,細胞膜外的鈣離子( 2+)內流,導致電位發生變化,葉片會迅速閉合。若某次觸碰時,流入細胞的鈣離子( 2+)數目為1012個,則這些鈣離子( 2+)攜帶的總電荷量為( )A. 1.6 × 10 7 B. 3.2 × 10 7 C. 1.6 × 10 6 D. 3.2 × 10 6 2.若將地球和火星的公轉視為勻速圓周運動,公轉軌道半徑用 表示,公轉周期用 表示,忽略行星自轉影響。根據下表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行星 軌道半徑 / 質量 / 半徑 / 6.4地球 1.5 × 1011 6.0 × 1024 × 106火星 2.3 × 1011 6.4 × 1023 3.4× 1063A. 由 2 = 知地球和火星公轉對應的 值不同B.火星做圓周運動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C.地球的平均密度比火星的小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地球的小3.將一個小球豎直向上拋出,一段時間后,小球落回拋出點。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小球的動能 隨高度 (相對于拋出點)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若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恒定,重力加速度 = 10 / 2,則小球的質量 和空氣阻力 的大小正確的是( )A. = 2.5 B. = 5 C. = 2 D. = 4 4.棕熊喬伊因白化病被誤認為是北極熊,曾兩次被送到北極,還有一次被送到位于赤道的北極館,差點被凍僵,被稱為史上最慘棕熊。若喬伊質量始終為 ,它在北極和北極館的重力差為 。已知地球半徑為 ,則地球自轉周期為( )A. 2 B. 2 C. 2 D. 2 第 1頁,共 12頁5.甲、乙兩輛小車分別在平行的兩條直軌道上沿同一方向運動,從它們并排時開始計時,二者的 圖像如圖所示。兩車可視為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在 4 末距初始計時點最遠 B.甲車在第 5 末的加速度大小為 2 / 2C.相遇前兩車的最大距離為 10 D.甲、乙兩輛小車在 10 未相遇6.如圖,球形容器內部固定有三根光滑細桿 1、2、3,細桿 2 頂端與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為容器最低點。將三個可視為質點的相同小環套在細桿上,依次從細桿的頂端由靜止釋放,小環都可到達最低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環沿細桿 1 運動加速度最小B.小環對細桿 3 的壓力最小C.小環從三個細桿頂端下滑到 點所用時間相同D.小環從三個細桿頂端下滑到 點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等7.如圖,一根細線下端拴一個金屬小球 ,細線穿過桌面上的光滑小孔,上端與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金屬塊 連接,小球 在水平面Ⅰ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圓錐擺)。現使小球上升到一個更高一些的水平面Ⅱ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兩次金屬塊 都靜止在同一點。 、 均可視為質點,則小球 升高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受到桌面的作用力不變 B.小球 運動的角速度變小C.小球 運動的線速度變大 D.小球 運動的向心加速度變小8.光滑水平面上靜止疊放著物體 和足夠長的木板 , = 0 時刻給木板施加一個隨時間變化的水平拉力 ,拉力 與時間 關系為 = (1 + 2 ) 。已知 和 質量分別為 1 和 3 , 和 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最第 2頁,共 12頁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 10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5 末 、 即將相對滑動 B. 2 末 、 5間摩擦力大小為3 C. 4 末 的加速度大小為 2.25 / 2 D. 5 末 的速度大小為 6.9375 /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 2小題,共 10分。9.如圖,一對等量異種點電荷固定在同一水平線上, 是兩電荷連線的中點, 、 是連線中垂線上關于 點對稱的兩點, 、 和 、 也關于 點對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E、 兩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A、 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C. B、 、 三點中, 點的電場強度最小D. 點的電場強度大于 點10.如圖,一水平圓轉臺上放有質量均為 的物塊 和 ,兩物塊間用輕繩連接,輕繩伸直但無彈力,分別放置在轉臺同一直徑的兩側,物塊 和 距離轉臺中心轉軸的距離分別為 2 和 ,物塊 、 與轉臺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 。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物塊 和 均可視為質點。現逐漸增大轉臺的轉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當轉臺的角速度大于 時,繩子才會產生張力B.當兩物塊都將要相對轉臺滑動時,轉臺的角速度為 2 C.當兩物塊都將要相對轉臺滑動時,繩子的拉力大小為 2 D. 當轉臺的角速度等于 時,物塊 不受摩擦力三、實驗題:本大題共 2小題,共 16分。第 3頁,共 12頁11.為了測量重力加速度,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輕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小鋼球接觸而不連接,桌面右端有一個光電門連接數字計時器,緊貼桌面右端放置一傾角為 且足夠長的斜面,斜面頂端與桌面等高。已知小鋼球直徑為 ,開始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小球可視為質點。(1)向左推小球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現由靜止釋放小球,小球通過光電門的擋光時間為 ,則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 ;(2)標記小球在斜面上的落點,測量落點到桌面右端的水平距離 。重復上述操作,根據實驗數據作 ( ( )2 1填“ ”“ ”或“( )2”)的圖像如圖乙所示;(3)若圖乙的斜率為 ,則重力加速度大小 = 。12.某同學設計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如圖甲所示,一根輕繩一端連接固定的拉力傳感器,另一端連接質量為 的小鋼球,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拉起小鋼球使輕繩自然伸直至某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使小鋼球在豎直平面內擺動,記錄鋼球擺動過程中拉力傳感器示數的最大值 max和最小值 min,改變小鋼球的初始釋放位置,重復上述過程。根據測量數據在直角坐標系中繪制 max min圖像是一條直線,如圖乙所示。(1)該實驗系統誤差的主要來源是 ;A.小鋼球擺動角度偏大B.小鋼球初始釋放位置不同第 4頁,共 12頁C.小鋼球擺動過程中有空氣阻力(2)若小鋼球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 max = (用 min、 、 表示),由圖乙數據可知小鋼球的重力為 ;(3)考慮到上述實驗誤差的影響,實驗得到的 max min圖像縱截距真實值與理論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四、計算題:本大題共 3小題,共 42分。13.如圖,兩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 、 均可視為質點,電荷量分別為+ 和+2 , 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 恰好靜止在 正上方高為 處的 點。現將小球 鎖定,讓一個與 、 完全相同的不帶電的金屬小球 ,先后與小球 、 接觸一下,然后移走小球 ,再解除小球 的鎖定。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在小球 下落過程中,求:(1)解除小球 鎖定的瞬間, 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 的速度達到最大時距水平面的高度。14.在一次籃球運動訓練中,籃球在空中劃出完美的弧線,現在籃球運動所在的豎直平面內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圖所示。籃球從 點投出,最后到達地面上的 點, 、 是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 為籃球運動的最高點。 、 、 、 四點的坐標分別為( , 0)、(0, )、( , 0)、(2 , )。不計空氣阻力,籃球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求:(1)籃球從 運動到 的時間;(2) 點的縱坐標 的值;(3)籃球從 點投出時的初速度大小。第 5頁,共 12頁15.如圖,輕質彈簧左端固定在豎直墻面上,右端與一質量 = 2 的小滑塊接觸,滑塊與彈簧不栓接,光滑水平面 的右端 與傾角 = 37 的傳送帶平滑連接,傳送帶以恒定速率 = 10 / 順時針轉動,傳送帶上端 與半徑 = 1 的光滑的圓弧軌道相切,圓弧軌道上 點與圓心 等高。已知傳送帶 長 = 5 ,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 0.5,重力加速度 = 10 / 2,sin37 = 0.6,所有裝置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彈簧原長小于 間距。(1)向左推動滑塊壓縮彈簧并鎖定,此時彈簧儲存的彈性勢能 1 = 20 ,解除鎖定,滑塊在彈簧作用下向右運動,求滑塊到達 點的速度大小;(2)求(1)問中滑塊通過傳送帶由 到 的過程中,因摩擦產生的熱量 ;(3)調節輕彈簧鎖定的位置,小滑塊仍緊靠彈簧右端,當彈簧鎖定后儲存的彈性勢能為 2時,釋放滑塊,滑塊恰好在圓弧上 ( ⊥ )點脫離軌道,求彈簧的彈性勢能 2。第 6頁,共 12頁答案解析1.【答案】 【解析】單個鈣離子( 2+)帶 2 個元電荷的電荷量,則單個離子的電荷量為 = 2 = 3.2 × 10 19 ,總電荷量為 = = 3.2 × 10 7 。故 B 正確,ACD 錯誤。2.【答案】 【解析】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公轉軌道半長軸三次方與周期的平方比值 是一個僅與太陽質量有關的常數,即二者對應的 值相同,故 A 錯誤; 對于任一行星,設太陽的質量為 ,行星的軌道半徑為 ,根據 2 = 得加速度 = 2 ,則知火星做圓周運動的加速度較小,故 B 錯誤; 在行星表面,由 = 4 3代入表格數據可知,火星的平均密度較小,故 C 錯誤;3 ′ 2 設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為 ,則 2 = ′ 得 = ,代入數據可得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較小,故 D正確。3.【答案】 【解析】上升階段 = 0 50 ,下降階段 = 30 0,解得 = 2.5 , = 1 。故 A正確。4.【答案】 【解析】解:喬伊在北極時有 2 = 1,2喬伊在北極館時有 4 2 = 2 + 2 ,其中△ = 1 2, 解得 = 2 △ ,故 BCD 錯誤,A 正確。故選 A。5.【答案】 【解析】甲車 4 末的速度達到最大,方向未發生變化,4 末還在前進,故 A 錯誤;△ 根據圖像的斜率可知,甲車在第 5 末的加速度大小為 = | △ | = 4 / 2,故 B 錯誤;當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經分析當 = 5 時兩者速度相等,根據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代表位移1可知,此時兩車相距的距離為 = 2 × 5 × 4 = 10 ,故 C 正確;第 7頁,共 12頁4+8 1甲車從計時開始到停下運動的位移為 甲 = 2 × 4 + 2 × 2 × 8 = 32 ,乙車運動 32 需要的時間為 = 甲 = 32 乙 4 / = 8 ,故 8 末甲、乙兩車相遇,故 D 錯誤。乙6.【答案】 【解析】設球形容器的半徑為 ,軌道與水平面的傾角為 ,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 sin ,解得 = sin ,由題意可知,細桿 1 與水平面的傾角最大,則小環沿細桿 1 運動加速度最大,故 A 錯誤;在垂直細桿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可得小環受到的支持力 = cos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得小環對細桿的′壓力 = = cos ,則小環對細桿 1 的壓力最小,故 B 錯誤;1 4 根據幾何關系,可得小環沿細桿下滑的位移為 = 2 sin ,由位移公式可知 = 2 2,解得時間為 = ,即小環沿三根細桿下滑的時間相等,故 C 正確;小環從細桿 1 下滑到 點時的速度 = 2 = 2sin ,重力的瞬時功率 = sin = 2 sin2 ,所以小環從細桿 1 下滑到 點時重力做功的瞬時功率最大,故 D 錯誤。7.【答案】 【解析】設細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細線拉力大小為 ,細線長為 , 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有 = cos ,小球上升后, 增大,可知 增大。金屬塊 保持在桌面上靜止,根據平衡條件得知,在豎直方向上,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保持不變;水平方向上,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等于細線的拉力,增大;所以 受到桌面的作用力變大,故 A 錯誤; 水平面上小球做圓周運動,有 tan = 2 sin ,解得角速度 = cos , 增大,cos 減小,角速度增大,故 B 錯誤;2小球做圓周運動,有 tan = ,解得線速度 = tan sin , 增大,tan sin 增大,線速度增大, sin 故 C 正確;小球做圓周運動,有 tan = , 增大,tan 增大,向心加速度增大,故 D 錯誤。第 8頁,共 12頁8.【答案】 【解析】A、 即將相對滑動時,對 有 = , = 2 / 2,對 有 = ,解得 = 8 ,所以 = 3.5 時 、 即將相對滑動,故 A 錯誤; = 2 < 3.5 , 、 5相對靜止,對整體分析 2 = ( + ) 2,對 分析 = 2,所以 = 4 ,故 B錯誤; = 4 > 3.5 ,4 末 、 已經相對滑動, 加速度大小為 2 / 2,故 C 錯誤;如圖是物體 的 圖像,由圖像面積得 5 末 的速度大小為 6.9375 / ,故 D 正確。9.【答案】 【解析】由于 、 是連線中垂線上關于 對稱的兩點,則其電場強度大小、方向均相同,故 A 錯誤;根據對稱性可知, 、 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同,故 B 正確;B、 、 三點比較, 點的電場線最稀疏,電場強度最小,故 C 正確;兩電荷連線上 點和 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點、 點電場強度大于 點,所以 點電場強度大于 點,故 D 正確。10.【答案】 【解析】A.兩物塊向心力大小分別為 22 、 2 ,故物塊 先達到最大靜摩擦力,繩子將產生張力,則有 22 = = 得 2 ,故 A 錯誤; .當物塊 也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時,對 有 + = 22 對 有 = 2 得 = 2 , = 3 故 C 錯誤,B 正確;D. 不受摩擦力時,對 有 + = 22 ,對 有 = 2 第 9頁,共 12頁得 = ,故 D 正確。11. 【答案】 1( )22 2tan 【解析】(1) 小球平拋的初速度大小為 0 = 。2(2) 1 2 tan 1根據平拋運動規律有 = 0 , = 22 ,tan = ,由以上解得 = (△ )2,所以 (△ )2的圖像如圖乙所示。2 2(3) = 2 tan = 2 tan 由圖乙直線斜率 ,求得重力加速度 。12.【答案】 3 2 min0.54偏小【解析】(1)該實驗系統誤差主要來源是小鋼球擺動過程中有空氣阻力,使機械能減少,選 C;(2)設初始位置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釋放時傳感器示數最小,運動到最低點傳感器示數有最大值, min = cos ①,從釋放到最低點由動能定理 (1 cos ) = 12 2 ②, 2在最低點 max = ③,由 ① ② ③得 max = 3 2 min。由圖乙及 max min關系式可知 3 = 1.62 ,所以 = 0.54 。(3)考慮空氣阻力則有 (1 cos ) 1 2 = 2 ④, 2由 ① ③ ④得 max = 3 2 min ,2截距變為 3 ,故選偏小。第 10頁,共 12頁13. 2 【答案】(1)設 球質量為 , 恰好靜止在 上方,對 分析有: = 2 ①1 5讓一個與 、 完全相同的不帶電的小球 ,先后與小球 、 接觸一下后: = 2 , = 4 ,1 5 解除鎖定瞬間對 分析有: 2 4 2 = ②由 ① ②得: = 1116 ;1 5 (2)小球 速度達到最大時合力為零,對 分析有: = 2 4 2 ③由 ① ③得: = 54 。【解析】詳細解答和解析過程見【答案】14.【答案】(1)由 運動到 的過程,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 = = = ,所以籃球在 、 、 段運動的時間相等,設每段運動的時間為 ,有: = = = ,1由 到 豎直方向有: = 2 2,解得: = 2 ,籃球從 運動到 的時間: = 3 = 32 。(2) 1運動到 的過程,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由于兩段時間相等, 到 豎直方向有: + = 2 (2 )2,解得: = 3 。(3)由 運動到 ,根據逆向思維法有: = , = 2 , 2 2 = + ,5 聯立可得: = 2【解析】詳細解答和解析過程見【答案】15. 1【答案】解:(1)對滑塊在 段有: 1 = 2 2 ,解得: = 2 5 / ,因 < = 10 / , < tan ,所以滑塊在傳送帶上一直減速運動,1從 到 由動能定理: sin + cos = 2 2 1 2 2 ,解得: = 0。(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sin cos = ,第 11頁,共 12頁解得: = 2 / 2, = 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 = 5 ,傳送帶運動的位移: 傳 = ,則滑塊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為: = 傳 ,因摩擦產生的熱量: = cos ,解得: = (80 5 40) = 40(2 5 1) 。(3) 2對物塊在 點受力分析有: sin = ,解得: = 6 / , 1 1從 到 由動能定理: (cos + sin ) = 2 2 2 ′2 ,解得: ′ = 34 / ,假設由 到 物體所受摩擦力一直沿傳送帶向上,由動能定理有: sin + cos = 12 ′2 12 ′2 ,解得 ′ = 54 / < 10 / ,所以假設成立,彈簧的彈性勢能為: 2 =1 22 ′ = 54 .【解析】詳細解答和解析過程見【答案】第 12頁,共 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