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安徽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安徽阜陽市太和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物理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八年級物理(人教版)
(試題卷)
注意事項:
1.物理試卷共四大題26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是無效的;
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__________m;__________。
2. 某種蝴蝶每分鐘振動翅膀的次數為360次,這種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被我們聽到。
3. 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刻度尺測量一塊橡皮的寬度,該同學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__cm,該橡皮的寬度為__________cm。
4. 如圖所示的是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賈湖骨笛,由丹頂鶴尺骨制成。吹奏骨笛時發出的聲音是由__________振動發出的,骨笛上有多個氣孔,按壓不同的氣孔,吹奏骨笛時發出的聲音的__________不同。
5. 在使用導航系統時,我們可以設置不同明星的聲音來為我們導航,這里的聲音大多都是通過AI合成的,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的__________,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__________,使其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兩空均填聲音的特性)
6. 2021年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成功對接后,以空間站組合體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飛船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7. 小安同學用同一刻度尺三次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長度分別為12.36cm、12.34cm、12.34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作__________cm。
8. 如圖所示,我國運動員潘展樂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以46秒40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冠軍,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他在比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m/s。(保留一位小數)
9. 小明在戶外跑步時,手機某APP上記錄了他運動的相關信息,其中有一項顯示配速為6min40s/km,該配速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此次跑步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m/s。
10. 圖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__________cm。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1. 關于長度的測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在選擇刻度尺時,分度值越小越好 B. 沒有零刻度線的刻度尺不能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
C. 測量的結果必須要標注單位 D.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測量誤差
12. 以下在部分比賽中取得的成績你認為不可能的是( )
A. 男子撐竿跳高的成績為6.25m B. 男子百米賽跑的成績為9.79s
C. 男子三級跳遠的成績為17.86m D. 男子萬米賽跑的成績為16min40s
13. 下表是聲音在一些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介質 聲速/() 介質 聲速/()
空氣(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氣(15℃) 340 冰 3230
空氣(25℃) 346 銅(棒) 3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
水(常溫) 1500 鐵(棒) 5200
A. 介質不同,聲音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
B. 聲音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一定相同
C.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溫度有關
D. 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可能比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
14. 關于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定相等
B.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路程和時間有關
C. 物體每秒通過的路程都相等,該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D.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可以看成是勻速直線運動
15. 很多成語都與聲音的特性有關,下列成語中體現的聲音的特性與其他幾個不同的是( )
A. 如雷貫耳 B. 低聲細語 C. 抑揚頓挫 D. 聲如洪鐘
16. 關于運動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參照物的選取不同,物體運動的描述一定不同
B. 描述物體的運動時,一定要選擇地面或者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
C. 物體運動的描述具有相對性
D. 描述物體的運動有時可以不用選取參照物
17. 如圖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戰國時期的編鐘,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樂曲、音域寬廣?!耙粲颉泵枋龅氖锹曇舻模ā 。?br/>A. 響度 B. 音色 C. 音調 D. 速度
18. 如圖所示為小汽車運動的頻閃照片,其中拍攝間隔為10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運( )
A. 小汽車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B. 小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大
C. 小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小 D. 從A運動到E的平均速度為24m/s
19. 小麗一家去黃山游玩,在路上看到一交通標志牌如圖甲所示,此時車內速度表顯示的速度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此地距離黃山還有120km
B 該路段限速100m/s
C. 不超速的情況下,此地到黃山至少需要72min
D. 以目前速度行駛,到達黃山還需要80min
20. 甲、乙兩車同時、同地沿同一方向在平直公路上運動,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0~10s內,兩車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B. 0~15s內,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C. 15s時,兩車相遇
D. 甲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一直在乙車的前面
三、實驗題(第21小題4分,第22小題6分,第23小題10分,共20分)
21.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小明在鼓面上撒上紙屑,用鼓錘敲擊鼓面,鼓面發聲,同時鼓面上的紙屑跟著跳動起來;如圖乙,再用鼓錘敲擊音叉,音叉發聲,將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周圍濺起了很多水花。這說明發聲的物體都在__________;
(2)實驗中通過紙屑和水來放大鼓面和音叉的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__________。
22. 小華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
(1)小華把正在響鈴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此過程中聽到聲音的響度會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于是他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結論。該結論是__________(填字母)得出的。
A.通過日常生活經驗 B.用實驗直接 C.在實驗基礎上加以科學地推理
(2)小華還想知道聲音能不能在水中傳播,他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如果__________(選填“聽到”或“聽不到”)鬧鐘鈴聲,就說明水可以傳聲。
23.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除了圖中所示裝置外,完成本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__________;
(2)為了減小測量小車運動時間的誤差,除了可以減小斜面的坡度外,還可以__________;
(3)為了測量小車通過全程AB過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該同學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讓小車從A點由靜止出發,測出通過AB段的路程和時間分別為和,再次讓小車從A點由靜止出發,測出通過AC段的路程和時間分別為和;
方案二:直接測出CB段的路程為,讓小車從C點由靜止出發,測出通過CB段的時間為;
你認為方案__________是正確的,小車通過全程AB過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表達式為__________(用測量出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4)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小車通過全程AB過程中的運動情況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四、計算題(第24小題6分,第25小題6分,第26小題8分,共20分)
24. 如圖所示為G8348次高速列車從安慶站到合肥南站的運行信息表,請根據該信息表回答以下問題:
站次 途徑車站 到達時間 停留 開車時間 天數 運行時間 里程
1 安慶站 始發站 - 06:55 1 - -
2 桐城東站 07:20 2分鐘 07:22 1 25分 66km
3 廬江西站 07:33 2分鐘 07:35 1 38分 98km
4 舒城東站 07:47 2分鐘 07:49 1 52分 130km
5 肥西站 08:01 2分鐘 08:03 1 1小時6分 160km
6 合肥南站 08:15 - 終點站 1 1小時20分 257km
(1)列車由桐城東站到舒城東站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2)列車由安慶站到合肥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5. 一輛汽車以20m/s速度正對著山崖勻速行駛,在距離山崖540m處鳴笛,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
(1)從鳴笛到聽見回聲所用的時間;
(2)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山崖的距離。
26. “區間測速”是指在兩個監測點安裝監控和測速探頭,測出同一輛車通過兩個監測點的時間,再根據兩點間的距離算出該車在這一區間路段的平均車速,如果這個平均車速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如圖所示,為某高速公路上區間測速提示牌,若某輛轎車進入區間測速路段后先以108km/h的速度行駛了3min,司機意識到可能會超速,后以90km/h的速度通過了剩下的區間測速路段,求:
(1)圖中提示牌上“100”表示的含義;
(2)該轎車通過剩下的區間測速路段所用的時間;
(3)通過計算說明該轎車在區間測速路段是否超速。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答案】 ①. 2.5×10-6 ②. 54
【解析】
【詳解】(1)[1]由于1m=106μm,所以
2.5μm=2.5×10-6m
(2)[2]由于1m/s=3.6km/h,所以
15m/s=15×3.6km/h=54km/h
2.【答案】不能
【解析】
【詳解】頻率為每秒振動的次數,某種蝴蝶每分鐘振動翅膀的次數為360次,則每秒振動的次數約為6次,所以振動發出聲音的頻率約為6Hz,人耳的聽覺范圍在20Hz~20000Hz,則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的頻率低于人耳的聽覺范圍,所以人耳不能聽到這個聲音。
3.【答案】 ①. 0.1 ②. 1.60
【解析】
【詳解】[1]如圖,刻度尺一大格長度為1cm,一大格中有10小格,所以一小格的長度為0.1cm,故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
[2]橡皮左端與3.00cm對齊,右端與4.60cm對齊,所以該橡皮的長度為
L=4.60cm-3.00cm=1.60cm
4.【答案】 ①. 空氣柱 ②. 音調
【解析】
【詳解】[1][2]吹奏骨笛時:空氣柱振動發聲,用手按住不同的孔,空氣柱的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5.【答案】 ①. 音色 ②. 響度
【解析】
【詳解】[1]不同明星的聲音的音色不同,AI合成的聲音主要是模擬了明星聲音音色。
[2]音量鍵控制聲音的強弱,調節音量鍵來改變聲音的響度。
6.【答案】靜止
【解析】
【詳解】成功對接后,以空間站組合體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沒有位置變化,所以神舟十三號飛船是靜止的。
7.【答案】12.35
【解析】
【詳解】為減小長度測量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
8.【答案】2.2
【解析】
【詳解】潘展樂在比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9.【答案】 ①. 見解析 ②. 2.5
【解析】
【詳解】[1]6min40s/km表示每千米用時6min40s。
[2]此次跑步1km用時為
t=6min40s=400s
故此次跑步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10.【答案】182
【解析】
【詳解】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超聲波從感應器到人的頭部的傳播時間為該時間的,則感應器到人頭部的距離為
人的身高為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11.【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選擇刻度尺時,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故A錯誤;
B.沒有零刻度線的刻度尺可以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在測量時只需要減去物體起始處對應的刻度值,故B錯誤;
C.測量的結果包括數值和單位,所以結果必須要標注單位,故C正確;
D.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測量誤差,但誤差不可能避免,故D錯誤。
故選C。
12.【答案】D
【解析】
【詳解】A.男子撐竿跳高的世界紀錄的成績為6.26m,因此這個成績是可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
B.男子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為9.58m,因此這個成績是可能的,故B不符合題意;
C.男子三級跳遠的世界紀錄為18.29m,因此這個成績是可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男子萬米賽跑的世界紀錄是26分17秒53,16min40s遠低于世界紀錄,因此這個成績是不可能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3.【答案】B
【解析】
【詳解】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介質不同,聲音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音在同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一定相同,如聲音在不同溫度的空氣中,傳播速度不相同,B錯誤,符合題意;
C.從不同溫度空氣中的聲速可以看出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溫度有關,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可能比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大,如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軟木中大,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4.【答案】A
【解析】
【詳解】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不變,由s=vt知,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一定相等,故A正確;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不變,與路程、時間都無關,故B錯誤;
C.物體每秒通過的路程都相等,但在某1秒內速度可能是變化的,此時物體就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蘋果速度越來越大,做加速運動,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A。
15.【答案】C
【解析】
【詳解】A.如雷貫耳,體現了聲音的響度大;
B.低聲細語,體現了聲音的響度小;
C.抑揚頓挫,體現了聲音的音調高低變化;
D.聲如洪鐘,體現了聲音的響度大;
綜上所述,C與其他幾個所描述的聲音特性不同,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6.【答案】C
【解析】
【詳解】A.根據運動的描述,參照物的選取不同,物體運動的描述不一定不同,故A錯誤;
B.根據運動的描述,描述物體的運動時,不一定要選擇地面或者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故B錯誤;
C.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所以物體運動的描述具有相對性,故C正確;
D.描述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取參照物,故D錯誤。
故選C。
17.【答案】C
【解析】
【詳解】編鐘的制造材料一樣,厚薄和質量不同,不同的鐘在敲擊后振動的快慢不同,即頻率不同,所以能夠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因此編鐘的音域寬廣指的是音調變化范圍大,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18.【答案】B
【解析】
【詳解】ABC.如圖,在相等的時間內,小車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小車的速度越來越大,可知小車做加速運動,故AC錯誤,B正確;
D.小車從A運動到E的路程為s=1200m,時間為
t=4×10s=40s
所以平均速度為
故D錯誤。
故選B。
19.【答案】B
【解析】
【詳解】A.標志牌上,“黃山 120km”表示此處到黃山的距離為120k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標志牌上,“100”為限速標志,是指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100km/h,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由可知,不超速的情況下,此地到黃山需要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目前的速度為90km/h,以目前的速度行駛,到達黃山還需要
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0.【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圖可知,甲車的s-t圖像是傾斜直線,說明甲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10~15s內乙車的s-t圖像是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此段時間內乙車的路程無變化,說明乙車處于靜止狀態,乙車沒有一直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0~15s內,甲車與乙車通過的路程相同均為15m,由可知,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B錯誤;
C.甲、乙兩車同時、同地沿同一方向在平直公路上運動,15s時甲車與乙車通過的路程相同均為15m,此時兩車相遇,故C正確;
D.由圖可知,0~15s內,乙車的路程比甲車的大,這段時間乙車在甲車前面,故D錯誤。
故選C。
三、實驗題(第21小題4分,第22小題6分,第23小題10分,共20分)
21.【答案】(1)振動 (2)轉換法
【解析】
【小問1詳解】
將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音叉周圍濺起了很多水花,可知音叉在振動,從而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小問2詳解】
實驗中由于音叉的振動是非常微小的,無法直接觀察,通過紙屑的跳動和水濺起水花來判斷音叉的振動,這種方法叫做轉換法。
22.【答案】(1) ①. 變小 ②. C
(2)聽到
【解析】
【小問1詳解】
[1][2]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將聽到響鈴的聲音逐漸變小,即由于傳聲介質的減少,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會減??;進一步推理可知,若玻璃罩內被抽成真空,將聽不到鈴聲,這表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該該結論是在實驗基礎上加以科學地推理得出的,故選C。
【小問2詳解】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聽到鈴聲,說明水可以傳聲。
23.【答案】(1)刻度尺和秒表
(2)便于測量時間 (3) ①. 一 ②.
(4)B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實驗目的,完成本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小問2詳解】
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大,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短,不方便測量時間,因此為了方便計時,應調整斜面使坡度較小。
【小問3詳解】
[1]方案二重測出的時間不等于全程過程運動中小車在CB段的時間,故方案一是正確的。
[2]根據可得,小車通過全程中CB段平均速度為
【小問4詳解】
因小車在斜面做加速運動
A.v-t圖像水平,水平線段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
B.v-t圖像為過原點的傾斜的直線,表示加速運動,故B符合題意;
C.s-t圖像水平,表示靜止,故C不符合題意;
D.s-t圖像為過原點的傾斜的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四、計算題(第24小題6分,第25小題6分,第26小題8分,共20分)
24.【答案】(1)25min
(2)192.75km/h
【解析】
【小問1詳解】
列車由桐城東站到舒城東站一共用了
t=t2-t1=07:47-07:22=25min
【小問2詳解】
由運行信息表可知,列車由安慶站到合肥南站的路程s=257km,列車由安慶站到合肥南站的時間
列車由安慶站到合肥南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5.【答案】(1)3s (2)480m
【解析】
【小問1詳解】
設從鳴笛到聽見回聲所用的時間是t,則
解得
【小問2詳解】
設聽到回聲時汽車離山崖的距離是s,則
26.【答案】(1)車輛在此路段行駛的速度最高不得超過100km/h
(2)
(3)超速
【解析】
【小問1詳解】
解:如圖標識牌的含義是,車輛在此路段行駛的速度最高不得超過100km/h。
【小問2詳解】
已知某輛轎車以108km/h的速度行駛了3min,由可知,轎車行駛的路程為
已知測量路段全長,則剩余路段的長度為
由于轎車以90km/h的速度通過了剩下的區間測速路段,則該轎車通過剩下的區間測速路段所用的時間為
【小問3詳解】
該轎車在區間測速路段的平均速度為
由于轎車在區間測速路段的平均速度大于車輛在此路段限制行駛的最大速度,所以超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临夏县| 青岛市| 乐平市| 隆德县| 京山县| 太谷县| 清新县| 阿图什市| 嘉义县| 怀安县| 芷江| 镇赉县| 鸡东县| 城市| 屏边| 高唐县| 尚义县| 威远县| 洪泽县| 昭平县| 扎赉特旗| 曲水县| 沁水县| 桂阳县| 澄城县| 大港区| 右玉县| 呼和浩特市| 海城市| 抚顺县| 双辽市| 土默特左旗| 旌德县| 佳木斯市| 柏乡县| 福贡县| 平原县| 茶陵县| 友谊县|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