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中學實驗學校2025-2026學年高三上學期入學考試物理試卷一、單選題1.在一次施工中,塔吊將重物從點吊起,從起吊開始計時,以為原點,設水平向右為方向、豎直向上為方向,重物、方向的運動規律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則重物( ) A.在水平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運動軌跡為拋物線C.內的位移大小為D.在相等時間內的速度變化量不相等2.石墩路障在生活中很常見,對于保障行車安全和管制交通秩序發揮重要作用。如圖甲所示,工人用叉車將一球形石墩路障運送至目的地,拉動裝置的結構簡易圖如圖乙所示,,兩叉車臂相互平行且間距等于石墩半徑。在水平勻速拉動叉車的過程中,叉車臂與水平方向夾角維持為。不計球形石墩表面摩擦,則單個叉車臂受到石墩的壓力大小為(石墩重力為)( )A. B.C. D.3.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質量分別為m和2m的四個物塊,物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上面的兩物塊用不可伸長、可承受足夠大拉力的水平輕繩相連。現對右邊質量為m的物塊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使四個物塊一起向右運動。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使物塊之間不發生相對滑動,則F的最大值為( )A. B. C. D.4.“打水漂”是一項古老而有趣的戶外活動,通過讓扁平的石頭在水面彈跳,追求最多的跳躍次數或最遠距離,目前該活動最多彈跳次數記錄達88次,最遠距離為121.8米,法國科學家Lyderic Bocquet曾計算,理論上水漂彈跳次數可高達350次(但現實中幾乎不可能)。現將一薄鐵片從距離水面高度為處水平拋出,當鐵片水平方向運動距離為時恰與水面發生第一次作用,此后薄鐵片會多次與水面作用,反復在水面上彈跳前進。假設薄鐵片每次和水面作用前后,水平速度不變,豎直速度大小變為原來的,方向相反。已知重力加速度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薄鐵片從拋出到第一次與水面接觸所用時間為B.薄鐵片拋出的初速度大小為C.薄鐵片每次剛要接觸水面時速度方向與水面的夾角逐漸變小D.薄鐵片第一次與水面接觸后上升的最大高度為5.如圖所示,長為的懸線固定在點,在點正下方處有一釘子,把懸線另一端的小球拉到跟懸點同一水平面上無初速度釋放,小球到最低點懸線碰到釘子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的線速度突然增大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減小C.小球受到懸線的拉力突然減小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6.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載人登月。設想登月載人飛船的運行軌跡如圖所示。飛船在圓形“停泊軌道”的P 點加速進入橢圓“過渡軌道”,該軌道離地球表面最近距離為,飛船到達離P 點最遠距離為L 的Q 點時,被月球引力“俘獲”后,在距月球表面的圓形“繞月軌道”上飛行。已知地球半徑為 R,月球半徑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 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飛船在“過渡軌道”運行時忽略月球引力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船的發射速度必須大于B.飛船在“過渡軌道”上 P 點加速度大于“停泊軌道”上P 點的加速度C.飛船在“過渡軌道”上的 P 點運行速度為D.飛船從P 點運動到Q 點的時間為7.如圖所示,一小物塊由靜止開始沿傾角為的斜面向下滑動,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和地面平滑連接,且物塊與斜面、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0.25,取地面為零勢能面,已知。該過程中,物塊的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摩擦產生的熱量與水平位移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二、多選題8.跳臺滑雪是利用跳臺進行的一種跳躍滑雪比賽,是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如圖是簡化后的跳臺滑雪的雪道示意圖,運動員從助滑雪道AB上由靜止開始滑下,到達C點后水平飛出,落到滑道(足夠長)上的D點,E是運動軌跡上的一點,在該點運動員的速度方向與CD平行。設運動員從C到E與從E到D的運動時間分別為t1、t2,EF垂直于CD,不計空氣阻力,則關于運動員離開C點后的飛行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t2,且CFB.在空中飛行時間與運動員離開C點的速度成正比C.CD的長度與運動員離開C點的速度成正比D.若運動員離開C點的速度大小改變,則其落在CD上的速度方向與CD的夾角也改變9.如圖所示,一水平框架繞豎直轉軸以角速度勻速轉動。框架的水平橫桿上穿有兩個質量相等的圓球A和B,圓球與橫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球A到中心轉軸的距離為d,球B到中心轉軸的距離為2d,球A、B之間用一根長度為3d的輕繩連接,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時,繩子無拉力B.當時,繩子無拉力C.當時,橫桿對球A無摩擦力D.當時,橫桿對球A無摩擦力10.如圖所示,豎直固定的光滑細圓環的半徑為R,AB是圓環的水平直徑,C為圓環的最低點,在B點有一光滑的小滑輪,質量均為m的小球a、b用繞過定滑輪且不可伸長的細線連接,a球套在圓環上,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和滑輪的大小不計,將a球在A 點由靜止釋放,則在a球從A 運動到C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釋放a球的瞬間,a、b球的加速度都等于gB.a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C.a球運動到C 點時速度大小為D.b球的機械能減少量為三、實驗題11.如圖所示為研究曲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中間處有一轉軸,轉軸上安有力傳感器,力傳感器與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輕繩另一端拴著一小物體,小物體可視為質點。現讓小物體繞轉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物體剛運動到A點時,繩子斷裂,然后經過桌面邊緣B點飛出做平拋運動,落到沙坑中的D處,AB與桌面邊緣垂直。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1)研究小物體從離開桌面到落到沙坑的運動過程,運用的思想方法是 。A.微元法 B.放大法 C.控制變量法 D.化曲為直法(2)測出小物體質量為,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小物體到點間的距離為,沙坑平面到桌面間的距離為,D點到桌面邊緣B點正下方的距離為,請推導出小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力傳感器的示數的表達式 。(3)若桌面AB部分粗糙,保持力傳感器讀數不變,細繩仍然在A點斷裂,請定性分析小物體在AB段的運動情況 。12.一位同學用光電計時器等器材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如圖甲所示,通過電磁鐵控制的小球從B點的正上方A點自由下落,下落過程中經過光電門B時,光電計時器記錄下小球過光電門時間t,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1)為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該實驗還需要測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_______。A.AB之間的距離H B.小球的質量為m;C.小球從A到B的下落時間 D.小球的直徑d(2)小球通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 (用(1)中測量物理量表達)(3)多次改變AB之間距離H,重復上述過程,作出隨H的變化圖象如圖乙所示,當小球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時,該直線斜率的理論值 。(用(1)中測量物理量表達)(4)在實驗中根據數據實際繪出的圖乙直線的斜率為則實驗過程中小球所受的平均阻力與小球重力的比值為 (用、表示)。四、解答題13.電動機通過一繩吊起一質量為8kg的物體,繩的拉力不能超過120N,電動機的功率不能超過1200W。求:(1)電動機吊升該物體的最大速度;(2)吊升該物體允許的最大加速度;(3)電動機將該物體由靜止吊升90m所需的最短時間(已知該物體上升90m前已達最大速度),取。14.如圖所示,傾角為的粗糙斜面通過一小段光滑水平面與光滑豎直半圓軌道相連,C點和D點分別為半圓軌道的最低點和最高點。現有一質量的小物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恰好能通過半圓軌道的最高點D,最后落回到傾斜軌道上,物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為,已知半圓軌道半徑,斜面A點與水平面的高度差,不計空氣阻力,小物塊可以看作質點,滑塊通過B點時無能量損失,,求:(1)小物塊運動到C點時,對半圓軌道壓力的大小;(2)物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3)要使物塊沿斜面經過半圓形軌道的最高點后垂直打在斜面的E點,E點與圓心O等高,那么需要在A點給物塊沿斜面向下多大的初速度。15.某研學小組設計了一個輔助列車進站時快速剎車的方案。如圖所示,在站臺軌道下方埋一勵磁線圈,通電后形成豎直方向的磁場(可視為勻強磁場)。在車身下方固定一矩形線框,利用線框進入磁場時所受的安培力,輔助列車快速剎車。已知列車的總質量為m,車身長為s,線框的短邊ab和cd分別安裝在車頭和車尾,長度均為L(L小于勻強磁場的寬度),整個線框的電阻為R。站臺軌道上勻強磁場區域足夠長(大于車長s),車頭進入磁場瞬間的速度為v0,假設列車停止前所受鐵軌及空氣阻力的合力恒為f。已知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車尾進入磁場瞬間,列車恰好停止。(1)求列車車頭剛進入磁場瞬間線框中的電流大小I和列車的加速度大小a;(2)求列車從車頭進入磁場到停止所用的時間t;(3)請你評價該設計方案的優點和缺點。(優、缺點至少一種)。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C D D A AB AD BD11. D 若桌面AB部分粗糙,小物體在AB段將做勻減速直線運動12.(1)AD(2)(3)(4)13.(1)15m/s;(2)5m/s2;(3)7.75s【詳解】(1)當牽引力等于重力時速度達到最大,則有(2)物體先以最大加速度向上加速,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最大加速度為(3)物體加速階段達到的最大速度為所以勻加速時間為運動的位移為額定功率下根據動能定理可得解得t2=5.75s故經歷總時間t=t1+t2=7.75s14.(1);(2);(3)【詳解】(1)恰能通過最高點D,重力提供向心力有機械能守恒在C點有代入數據聯立接得有牛頓第三定律可得物塊對軌道壓力為;(2)由動能定理,可得代入數據解得(3)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豎直方向速度為則由動能定理可得求得15.(1), (2) (3)見解析【詳解】(1)車頭進入磁場時線框ab邊切割磁感線,有 ①線框中的電流為 ②聯立①②式可得線框所受的安培力為 ③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④聯立①②③④式可得 (2)設列車前進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可得 其中 ,代入上式得 ⑤其中 ⑥聯立⑤⑥式可得 (3)該方案的優點:利用電磁阻尼現象輔助剎車,可以使列車的加速度平穩減小;可以減小常規剎車的機械磨損等。該方案的缺點:沒有考慮列車車廂和內部線路等也是金屬材質,進入磁場時會產生渦流對設備產生不良影響;勵磁線圈也需要耗能;線框固定在列車上增加負載且容易出現故障;列車出站時也會受到電磁阻尼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