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F/N白鷺洲中學2025~2026學年上學期高二年級開學作業檢測(物理)A.木塊先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后做勻速直線運動B.木塊運動0~5m的過程中,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00J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共46分。第1-7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C.木塊運動0~5m的過程中,合力做的功為50J求,每小題4分:第8-10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D.木塊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一直變大→xm0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6.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科學探索,其后將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1.下列關于電場的說法正確的是()連續的月球探測和相關技術試驗。假設飛船在距離月球表面的高度等于月球半徑處繞月球做勻速圓A,由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E可知E與F成正比,與9成反比周運動,周期為T;已知月球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點電荷是一個帶有電荷的點,它是實際帶電體的抽象,任何帶電體都可以當作點電荷處理A.該飛船在軌的速度大小為2πRB.月球的第一字宙速度為4W2πRT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元電荷不是電子D.電場是庫侖首先提出來的,電荷A對電荷B的作用力就是電荷A的電場對B的作用C.月球的質量為4rRGT2D.月球兩極的重力加速度為32T22.如圖所示,Q為一帶正電的點電荷,P為原來不帶電的枕形金屬導體,α、b為導體內的兩點.當7.風速儀結構如圖()所示.光源發出的光經光纖傳輸,被探測器接收,當風輪旋轉時,通過齒導體P處于靜電平衡狀態時()輪帶動凸輪圓盤旋轉,當圓盤上的凸輪經過透鏡系統時光被擋住.已知風輪葉片轉動半徑為”,每A.a、b兩點的場強大小Ea、Eb的關系為Ea>Eb (·ab·轉動n圈帶動凸輪圓盤轉動一圈.若某段時間△:內探測器接收到的光強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b)PB.a、b兩點的場強大小Ea、E6的關系為Ea所示,則該時間段內風輪葉片()C.感應電荷在a、b兩點產生的場強大小E。'和E6的關系是E。'>ErD.感應電荷在a、b兩點產生的場強大小Ea'和Eb'的關系是E。'=Eb'A.轉速逐漸減小,平均速率為4、風輪403.“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地球上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在落地之前,它在地球大氣層打B.轉速逐漸減小,平均速率為8mm凸輪圓盤個光強個“水漂”,如圖所示為返回器跳躍式返回過程示意圖,虛線圓為大氣層的外邊界,返回器從點進△t光源入大氣層,經a、b、c、d、e回到地面,其中a、c、e為軌跡和大氣層外邊C.轉速逐漸增大,平均速率為4白探測器Al透鏡系統光纖界的交點,c→d→e過程中返回器僅受萬有引力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a)圖(b)A.返回器經過b、d兩點時加速度方向不同D.轉速逐漸增大,平均速率為8π△tB.返回器經過a、c兩點時速度可能相同地球8.如圖是某次網球的飛行軌跡,圖中A、B為軌跡上等高的兩點,P為最高點。若空氣阻力大小與大氣層C.返回器從c到e點速率先增大后減小瞬時速度大小成正比,則該網球()D.返回器在這幾個點中經過b點時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最小A.在空中的運動為勻變速曲線運動4.如圖所示,輕彈簧上端固定在光滑斜面頂端,自由伸長時下端在B點(圖中未畫出),下端連接B.經過P點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某物體時物體恰能靜止于斜面的A點。現對物體施加一個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使物體沿斜面緩C.經過A點的速度大于經過B點的速度0慢向上移動到B點,此過程中力F做功為W。則此過程中()D.在AP段的飛行時間小于在PB段的飛行時間A.物體機械能守恒9.如圖所示,實線為兩個點電荷Q,和Q2產生的電場中的電場線(方向未標出),一帶正電的離子B.彈簧和物體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w■(不計重力)沿a0b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力F的大小始終等于彈簧彈力的大小AA.2帶正電,Q,帶負電D.彈簧彈性勢能減小量等于WB.9的電荷量大于Q2的電荷量5.如圖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木塊,其質量m=10kg,木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運動,推C.離子從a到b的運動過程中,O點的電勢能最大力F的大小隨位移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4=0.2,重力加速度D.離子從a到b的運動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g取10m/s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1頁共4頁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