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物質的密度知識點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為探究物體的某種屬性,某同學將測得的四組數據填在下表中。實驗次數 物體 m/g V/cm3 /(g·cm-3)1 鋁塊1 54 20 2.72 鋁塊2 108 40 2.73 松木1 108 216 4 松木2 10 20 0.5(1)表中空格處的數據應為 。(2)比較1、2兩次數據可得:同種物質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3)比較2、3兩次數據可得: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 (選填“相同”或“不同”)。(4)比較1、2、3、4四次數據可得:不同物質的 一般不同,該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屬性,稱為 。2.如圖1所示是甲、乙兩物質的m-V圖像。分析圖像可知:當甲、乙兩物質的體積相同時, 的質量較大;乙物質的密度為 kg/m3;圖線的傾斜程度越大,物質的密度越 。圖1知識點密度3.下列對密度公式ρ=的理解正確的是( )A.物質的密度與它的質量成正比B.物質的密度與它的體積成反比C.物質的密度由它的質量、體積所決定D.用ρ=可以計算物質的密度,但物質的密度與它的質量、體積無關4.甲物質的密度為2.5 g/cm3,乙物質的密度為250 kg/m3,丙物質的密度為2.5 t/m3,丁物質的密度為2.5 kg/dm3。它們中密度最小的物質是( )A.甲 B.乙 C.丙 D.丁5.通常我們說“鋁比鐵輕”是指鋁的 (選填“密度”“質量”或“體積”)比鐵的小。某鋼瓶內裝有氧氣,在一次氣焊中用去其中的一半,則鋼瓶內氧氣的質量 ,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 (后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26.如圖2-甲所示是由某種物質制作的邊長為10 cm的固態立方體。測得該立方體的質量為900 g,這個立方體的密度為 g/cm3。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把該立方體雕刻成如圖2-乙的形狀后,相對于原來的立方體,其質量 ,體積 ,密度 (以上三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7.青少年可以通過喝牛奶來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和鈣。若一個杯子里裝有200 mL的牛奶,牛奶的質量是210 g,則牛奶的密度是 g/cm3;牛奶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高速鋼,又稱白鋼,是一種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熱性的工具鋼。如圖3所示是一款白鋼水龍頭,它的質量為0.237 kg,體積為30 cm3,則白鋼水龍頭的密度為多少?圖39.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的質量、體積、密度之間關系的是( )10.如圖4所示是我國研發團隊經過一千多天的日夜奮戰,生產出的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鋼”。“手撕鋼”的密度為7.9 g/cm3,其厚度比紙還要薄,被譽為“鋼鐵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圖4A.“手撕鋼”的密度為7.9×10-3 kg/m3B.將一片“手撕鋼”高溫加熱變為鋼水,其質量變大C.用“手撕鋼”做的手術刀輕薄靈活,“輕”是指密度小D.“手撕鋼”的溫度升高時,質量不變,體積變大,密度變小11.兩個完全相同的瓶子內裝有不同的液體。把它們放在橫梁已水平平衡的天平上后的情形如圖5所示,則甲瓶液體的質量 乙瓶液體的質量,甲瓶液體的密度 乙瓶液體的密度。(均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圖512.體積相同的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3∶2,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 ;把甲、乙兩物體都截去一半,兩物體剩余部分的質量之比為 。13.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 kg/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五分之一,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kg/m3。容積是10 L的瓶子裝滿了煤油,已知瓶內煤油的質量是 8 kg,則煤油的密度是 kg/m3;將煤油倒去一半后,瓶內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g/cm3。5.2 物質的密度1.(1)0.5 (2)正比 (3)不同 (4)質量與體積之比 密度2.甲 0.5×103 大 3.D 4.B5.密度 變小 變小6.0.9 變小 變小 不變 7.1.05 不變 8.解:白鋼水龍頭的密度:ρ===7.9 g/cm39.C 10.D 11.等于 小于12.3∶2 3∶213.4 0.8×103 0.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