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 響度與音色知識點響度及其影響因素1.正字戲是汕尾市地方傳統戲劇,并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正字戲常用大鼓伴奏來襯托氣氛。敲鼓時,用力越大,鼓面振動的幅度越大,則鼓聲的( )A.音調越高B.音調越低C.響度越大D.音色越好2.“公共場所,禁止大聲喧嘩”,其中“禁止大聲喧嘩”指的是控制聲音的( )A.傳播速度 B.音調C.響度 D.音色3.耳廓有匯集聲波的作用,聽力不好的人對著聲源的方向常把手掌卷曲起來,放在耳廓旁,如圖1所示。這樣做,可以使聽到的聲音( )圖1A.音調升高 B.響度增大C.音色發生改變 D.頻率變大4.如圖2所示,手機與音叉的位置保持不變,敲擊音叉后,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出的聲音從40 dB逐漸變為20 dB。這說明音叉振動的________(選填“頻率”或“振幅”)變小,聲音的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變小。此過程中,手機所測到的聲音是通過__________傳播的。圖2知識點音色5.陶弘景在《答謝中書書》中寫道:“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分辨猿聲和鳥聲的依據是聲音的( )A.音調 B.響度C.音色 D.振幅6. 圖3是我國古代的計程車——記里鼓車。車每行一里,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車每行十里,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鈴鐺。人們聽聲音判斷車行駛了一里還是十里,是根據鼓和鈴鐺發聲時有不同的( )圖3A.響度 B.音調C.音色 D.速度7.古詩詞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很多詩句中都蘊含著物理知識。“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鐘聲”是根據聲音的________判斷出來的;“小弦切切如私語”是指聲音的________小;“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彈琵琶之前“轉軸”是為了改變弦的張緊程度,從而改變弦發出聲音的________。(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知識點用波形圖比較聲音的特性8.關于圖4所示的聲音的波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圖4A.響度相同的有甲、乙、丙B.音調相同的只有甲、乙C.丁的響度最小D.甲、丁的音調相同9.圖5所示是A、B兩種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中的波形圖。則A聲音與B聲音相比( )圖5A.音調更低,響度更大B.音調更低,響度更小C.音調更高,響度更大D.音調更高,響度更小10.古代樂曲有宮、商、角、徵、羽等五音,五音是指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C.音色 D.分貝11.如圖6所示的賈湖骨笛是我國考古發現的古老的笛子,其由鳥類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個氣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6A.骨笛發聲是由骨的振動產生的B.吹奏時要按壓不同的氣孔,主要是改變音調C.骨笛聲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一樣的D.用力吹奏骨笛,骨笛的音色會發生改變12.圖7所示是我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關于編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7A.悠揚的編鐘聲是由空氣的振動產生的B.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鐘,發聲的音調相同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編鐘時,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D.人能區分編鐘和其他樂器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13.把大小和材質都不同的甲、乙(如圖8所示)兩個水杯分別放在圖9中O點處。小凱用木筷敲水杯發出聲音,用專業儀器在P點測得的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8 圖9 頻率f/Hz 聲音強弱等級/dB甲 400 50乙 600 30A.與甲相比,乙發聲的音調較低B.與乙相比,甲發聲的響度較大C.甲、乙發聲的音色相同D.甲每秒振動的次數比乙多2.3 響度與音色1.C 2.C 3.B 4.振幅 響度 空氣5.C 6.C 7.音色 響度 音調 8.B 9.B 10.B 11.B 12.C 13.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