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 嘗試科學探究知識點探究擺的奧秘某同學做“探究擺球擺動的快慢與懸線長度、擺球的輕重、擺角的關系”實驗時,用圖1所示的甲、乙、丙、丁4個單擺做了4次實驗,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已知懸線長度L1>L2,擺球1比擺球2輕(m1圖1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丁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s 1.2 1.2 1.0 1.2(1)分析比較甲和乙兩次實驗,可得到初步結論:當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時,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球的輕重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2)分析________和________兩次實驗,可得到初步結論:當懸線長度和擺球的輕重相同時,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擺角無關。(3)分析丙和丁兩次實驗,可探究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和__________的關系,得到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使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變為2 s,應該________(選填“增加”或“縮短”)懸線長度到合適的長度。知識點科學探究的過程2.小華發現很多食品包裝袋的袋口被設計成“鋸齒”形狀,如圖2所示。他猜想將袋口做成“鋸齒”形狀可減小撕開時用力的大小。為驗證猜想,以下方案最佳的是 ( )圖2A.撕開袋口“鋸齒”形狀不同的包裝袋,比較所用力的大小B.多位同學從包裝袋袋口的任意位置撕開,交流比較所用力的大小C.先后從“鋸齒”和“平邊”處撕開同一包裝袋,比較所用力的大小D.分別撕開袋口為“鋸齒”狀的不同材質的包裝袋,比較所用力的大小3.物理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降落傘在空中下落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把預先制作好的降落傘(降落傘的其他條件相同)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實驗中相關的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 傘的形狀 傘的面積 傘繩長度 下落時間1 正方形 400 cm2 30 cm 3 s2 正方形 400 cm2 20 cm 3 s3 圓形 400 cm2 30 cm 3 s4 圓形 300 cm2 30 cm 2 s(1)對比分析1和2兩次實驗,探究的問題是降落傘下落的時間與____________是否有關。(2)對比分析__________兩次實驗,可探究“降落傘在空中下落的時間與傘的面積是否有關”。(3)分析表中實驗數據能夠得出的結論是:降落傘在空中下落的時間與傘繩長度和傘的形狀________,與傘的面積________。(均選填“有關”或“無關”)1.4 嘗試科學探究1.(1)懸線長度 擺角 無關 (2)甲 丁 (3)懸線長度 當擺球的輕重和擺角相同時,擺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與懸線長度有關 (4)增加2.C 3.(1)傘繩長度 (2)3、4 (3)無關 有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