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知識點長度的間接測量1.一本書除去封面封底,共有200個頁碼,測得這部分總厚度為8 mm,則每張紙的厚度約為( )A.0.04 cm B.0.04 mmC.4 mm D.80 μm2.小蓉想要測量一枚紐扣的周長,她在紐扣邊上做了個標記,然后讓紐扣在刻度尺上滾動一周,如圖1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____,該紐扣的周長為________mm。圖13.如圖2所示,將一粗細均勻的金屬絲在圓柱形桿上緊密排繞30圈,則線圈的總長度是________cm,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___cm。第二次測量時,將金屬絲緊密排繞50圈,比較兩次測出的金屬絲的直徑,第________次測量誤差較小。圖24.如圖3所示,這是一種測量曲線長度的方法,測量步驟如下:圖3①將圓規兩腳分開一小段距離,用刻度尺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如圖3-甲;②曲線可以看成是由許多段小線段組成,記錄用圓規量取小線段的數量,如圖3-乙。(1)步驟①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cm,測得每段小線段的長度為 ________cm。(2)步驟②中得到曲線的小線段數恰好為15段,則曲線的長度為________cm。知識點量筒的使用與讀數5.為了準確地量取215 mL的水,下列四種量筒中,最合適的是( )A.量程為100 mL,分度值為1 mLB.量程為500 mL,分度值為10 mLC.量程為300 mL,分度值為1 mLD.量程為250 mL,分度值為5 mL6.在用量筒測小石塊的體積實驗中,應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含義是指( )A.水的體積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B.水的體積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C.水的體積能使小石塊完全浸入,并且放入小石塊后水面不超過最大刻度值D.水的體積能使小石塊完全浸入,并且放入小石塊后水不溢出量筒7.如圖4所示,小明在用量筒測量物體的體積。請回答以下問題:圖4(1)該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mL,量程為____________。(2)該量筒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來測體積約為1 cm3的鐵塊的體積。(3)量筒在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____________;若按圖中小明同學的方法讀數,則測量值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大”或“小”)。知識點你身上的“尺”與“表”8. 我國古代把女子一拃長稱為“咫”,男子一拃長稱作“尺”,如圖5。“咫尺之間”用來比喻相距很近,實際“咫”與“尺”的長度相差大約為( )圖5A.3 mm B.3 cmC.3 dm D.3 m9.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商鞅規定:單腳邁出一次為“跬”,雙腳相繼邁出為“步”。若按此規定,一名普通中學生正常行走時,1“步”的距離最接近( )A.1 mm B.1 cmC.1 dm D.1 m10.對于1 s的長短,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讀書,1 s能讀50個字左右B.正常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1 sC.人們呼吸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 sD.1 s就是眨一下眼的時間11. 某同學為了測量甲、乙兩地間鐵路線的實際長度,用無彈性細棉線沿著地圖上甲、乙兩地之間的鐵路線擺放,做好標記;再將細棉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鐵路線的長度為2.2 cm。已知地圖的比例尺為1∶3 000 000,則甲、乙兩地間鐵路線的實際長度為________km。圖612. 圖6-甲的量筒中裝有水,小華將玻璃彈珠用細線系著慢慢放入量筒中,如圖6-乙所示,則玻璃彈珠的體積為________cm3。若小華測量玻璃彈珠的體積時,把圖6-甲、乙中的操作順序顛倒了,則測得玻璃彈珠的體積將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大”或“小”);若用圖6-丙所示的量筒來測量,則放入玻璃彈珠后,液面將上升到________mL刻度線處(細線的體積忽略不計)。13.正常情況下,小華走1步的距離是0.5 m,他的脈搏1 min 跳動75次,則他的脈搏跳動1次的時間為________s。小華數著脈搏從教學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在這個過程中小華共走了128步,小華的脈搏跳動了100次,則教學樓的長度約為________m,小華所用的時間約為________s。14.某同學想測量一下墻紙的厚度,實驗步驟如下:(如圖7所示)圖7(1)用刻度尺測出圓柱形鉛筆的直徑為D1;(2)把墻紙緊密地環繞在圓柱形鉛筆上,數出圈數為n;(3)用刻度尺測出紙筒的直徑為D2。(4)墻紙的厚度是____________。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1.D 2.0.1__cm(1__mm) 31.0 3.5.10 0.17 二4.(1)0.1 1.00 (2)15.00 5.C 6.C7.(1)2 0~100mL (2)不可以 (3)相平 小8.B 9.D 10.B 11.66 【解析】圖上距離和比例尺已知,利用“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即可求得兩地的實際距離。甲、乙兩地間鐵路線的實際長度:L=2.20 cm÷=2.20 cm×3×106=6.6×106 cm=66 km。12.10 大 50 13.0.8 64 80 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