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電勢差經典題型》分類訓練題型一:電勢差1.一個帶正電的質點電荷量為q=2.0×10-9C,在靜電場中由a點移到b點,在這過程中,除靜電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為6.0×10-5 J,質點的動能增加了8.0×10-5 J,則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為( )A.3.0×104 V B.1.0×104 V C.4.0×104 V D.7.0×104 V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三點A、B、C是一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已知電場線平行于△ABC所在的平面,一個帶電荷量q=-2×10-6C的點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1.2×10-5J,由B移到C的過程中電場力做功6×10-6J,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兩點的電勢差UBC=3V B.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C.負電荷由C移到A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 D.正電荷由A移到C的過程中,動能增加3.關于電勢差UAB和電勢φA、φB的理解,正確的是( )A.UAB表示B點相對于A點的電勢差,即UAB=φB-φAB.UAB和UBA是不同的,它們有關系UAB=-UBAC.φA、φB都可以有正、負,所以電勢是矢量D.電勢零點的規定是任意的,但人們通常規定大地或無窮遠處為電勢零點4.有一帶電荷量q=-3×10-6 C的點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時,克服靜電力做功6×10-4 J,從B點移到C點時,靜電力做功9×10-4 J。求:(1)AB、BC、CA間電勢差各為多少?(2)如果B點電勢為零,則A、C兩點的電勢各為多少?電荷在A、C兩點的電勢能各為多少?題型二:等勢面5.關于靜電場的等勢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電勢不同的等勢面可能相交B.電場線與等勢面處處相互垂直C.同一等勢面上各點電場強度一定相等D.將一負的試探電荷從電勢較高的等勢面移至電勢較低的等勢面,電場力做正功6.位于A、B處的兩個帶有不等量負電荷的點電荷在平面內的電勢分布如圖所示,圖中實線表示等差等勢線,則( )A.a點和b點的電場強度相同B.正電荷從c點移到d點,靜電力做正功C.負電荷從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正功D.正電荷從e點沿圖中虛線移到f點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7.關于靜電場的等勢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總是不做功B.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零,則電荷一定是沿等勢面移動的C.在同一個等勢面上的各點,電場強度的大小必然是相等的D.電場線的方向總是從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如圖所示實線可能是電場中的電場線,也可能是電場中相鄰電勢差相等的等勢線;虛線是帶正電粒子僅受電場力作用經過A、B兩點運動的軌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論實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線,B點的場強總大于A點的場強B.無論實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線,A點的電勢總高于B點的電勢C.無論實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線,粒子在B點的電勢能總大于A點的電勢能D.無論實線是電場線還是等勢線,粒子在A點的速度總大于B點的速度9.一對等量正點電荷電場的電場線(實線)和等勢線(虛線)如圖所示,圖中A、B兩點電場強度分別是EA、EB,電勢分別是φA、φB,負電荷q在A、B時的電勢能分別是EPA、EPB,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EA>EB,φA>φB,EPA<EPB B.EA>EB,φA<φB,EPA<EPBC.EA<EB,φA>φB,EPA>EPB D.EA<EB,φA<φB,EPA>EPB題型三:常見電場模型的等勢面10.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兩電荷量分別為Q(Q>0)和–Q的點電荷對稱地放置在x軸上原點O的兩側,a點位于x軸上O點與點電荷Q之間,b位于y軸O點上方,取無窮遠處的電勢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的電勢為零,電場強度也為零B.正的試探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零,所受電場力方向向右C.將正的試探電荷從O點移到a點,電勢能減少D.將同一正的試探電荷先后分別從O、b點移到a點,第二次電勢能的變化較大11.如圖所示,在x軸上相距為L的兩點固定兩個等量異種電荷+Q和-Q,虛線是以+Q所在點為圓心、L/2為半徑的圓,a、b、c、d是圓上點四個點。其中a、c兩點在x軸上,b、d兩點關于x軸對稱。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b、d兩處的電勢相同B.四點中c點處的電勢最低C.b、d兩點處的電場強度相同D.將一試探電荷+q沿圓周由a點移至c點,+q的電勢能減小12.在真空中A、B兩點分別放置等量異種電荷,在電場中通過A、B兩點的豎直平面內對稱位置取一個矩形路徑abcd,如圖所示,現將一電子沿abcd移動一周,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由a→b電場力做正功,電子的電勢能減小B.由b→c電場力對電子先做負功,后做正功,總功為零C.由c→d電子的電勢能一直增加D.由d→a電子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加,電勢能變化量為零13.如圖所示,真空中有兩個等量異種電荷,OO′為兩電荷連線的垂直平分線,P點在垂直平分線上,四邊形ONPM為菱形,現在將一個負電荷q,自O點開始沿ONPM移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O到N的過程中電荷電勢能減少 B.由N到P的過程中電場力做負功C.P點與O點電勢相等 D.N點和M點電場強度相同14.如圖所示,在y軸上關于0點對稱的A、B兩點有等量同種點電荷+Q,在x軸上C點有點電荷-Q且CO=OD,∠ADO=60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O點電場強度為零 B. D點電場強度為零C.若將點電荷+q從O移向C,電勢能增大 D.若將點電荷-q從O移向C,電勢能增大15.如圖所示,A、B、C、D是邊長為L的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在A、B、C、D處固定著四個電荷量均為Q的點電荷,其中A、B帶正電,C、D帶負電,a、b、c、d是正方形四條邊的中點,O點為正方形的對角線的交點,取無限遠處電勢為零,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c兩點的場強度相等,電勢相等B.b、d兩點的場強度相同,電勢相等C.a點的場強方向由A指向D,b點電勢大于a點的電勢D.交點O的電場強度不為零,電勢為零16.如圖所示,等邊三角形ABC的頂點A、B、C分別固定三個電荷量相等的點電荷,其中A的中心,取無窮遠電勢為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點和N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B.M點和N點的電勢相等C.O點的電勢低于P點的電勢 D.將電子沿直線從M點移動到O點,電場力做負功17.兩個等量異種電荷,a、b為它們的連線上的兩點,c、d為連線中垂線上的兩點,O為其垂足,a、b、c、d四點到O點的距離都相等,則a、b、c、d、O五點的場強大小和電勢高低的關系為( )a、b、O三點場強O點最大 B.a、b、O三點電勢φa>φb>φOC.c、d、O三點場強O點最小 D.c、d、O三點電勢高低相等18.如圖所示,兩個等量的正點電荷分別置于P、Q兩位置,在P、Q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有M、N兩點,另有一試探電荷q,則( )A.若q是正電荷,q在N點的電勢能比在M點的電勢能大B.若q是負電荷,q在M點的電勢能比在N點的電勢能大C.無論q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q在M、N兩點的電勢能都一樣大D.無論q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q在M點的電勢能都比在N點的電勢能小19.如圖甲所示,兩個點電荷Q1、Q2固定在x軸上距離為L的兩點,其中Q1帶正電位于原點O,a、b是它們連線延長線上的兩點,其中b點與O點相距3L。現有一帶電的粒子q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軸從a點開始經b點向遠處運動(粒子只受電場力作用),設粒子經過a、b兩點時的速度分別為va、vb,其速度隨坐標x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Q1:Q2=4:9 B.b點的場強一定為零C.a點的電勢比b點的電勢高 D.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b點的電勢能小20.如圖,將帶負電的檢驗電荷沿著等量異種點電荷的中垂線從A點移動到B點,再沿連線從B點移動到C點。在此全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場強度先不變后變大 B.所受的電場力逐漸變大C.電勢先變小后變大 D.電勢能先不變后變小21.如圖,真空中電荷量為2q和-q(q>0)的兩個點電荷分別位于M點與N點,形成一個以MN延長線上O點為球心、電勢為零的等勢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P為MN連線上的一點。S為等勢面與直線MN的交點,T為等勢面上一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點電勢低于S點電勢B.T點電場強度方向指向O點C.除無窮遠處外,MN直線上還存在兩個電場強度為零的點D.將正試探電荷q0從T點移到P點,靜電力做正功22.如圖所示,虛線圓是某靜電場中的等勢面,其電勢分別為a、b和c。一帶正電粒子射入電場中,其運動軌跡如實線KLMN所示,由圖可知( )A.粒子從K到L的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B.粒子從L到M的過程中,靜電力做負功C.粒子從K到L的過程中,電勢能增加D.粒子從L到M的過程中,動能減少,電勢能增加23.如圖所示,真空中固定兩個等量同種正點電荷A、B,其連線中點為O。在A、B所形成的電場中,以O點為圓心、半徑為R的圓面垂直AB,以O為幾何中心、邊長為2R的正方形abcd平面垂直圓面且與AB共面,兩平面邊線交點分別為e、f,g為圓面邊緣上一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e、f、g三點電場強度均相同e、f、g三點電勢均相同將一正試探電荷沿線段eOf從e移動到f過程中試探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可能先減小后增大D.將一負試探電荷沿ab邊從a移動到b過程中試探電荷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題型四:電勢差與靜電力做功的關系24.在電場中把2.0×10-9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1.5×10-7J,再把這個電荷從B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4×10-7J.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C三點中電勢最高的是A點B.若把-1.5×10-9C的電荷從A點移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1.875×10-7JC.AB之間的電勢差為75VD.BC之間的電勢差為-20V25.如圖甲所示,有一絕緣圓環,圓環上均勻分布著正電荷,圓環平面與豎直平面重合。一光滑細桿沿垂直圓環平面的軸線穿過圓環,細桿上套有一個質量為m=10g的帶正電的小球,小球所帶電荷量q=1.0×10-4C。小球從C點由靜止釋放,其沿細桿由C經B向A運動的v t圖象如圖乙所示。小球運動到B點時,速度圖象的切線斜率最大(圖中標出了該切線)。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在O點右側桿上,B點場強最大,場強大小為E=6.0V/mB.由C到A的過程中,小球的電勢能先減小后變大C. 由C到A電勢逐漸降低D.C、B兩點間的電勢差UCB=4.5V26.將一電荷量為-3×10-6 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動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 J的功,再將該電荷從B點移動到C點,電場力做了1.2×10-5 J的功,求:(1)A、C間的電勢差為多少?(2)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再從B點移動到C點的過程中,電勢能變化了多少?27.如圖,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A、B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已知該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0,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它運動到B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30°.不計重力。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28.如圖所示,一光滑絕緣細桿與水平地面成30°夾角放置,底部A點固定一帶電荷量為Q的正電荷,桿上有B、C兩點,C為AB的中點,AB兩點相距d。現將一帶電小球穿過桿從B點由靜止釋放,當帶電小球運動到C點時速度恰好為零,帶電小球在B點加速度大小為 g,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靜電力常量為k。求:小球運動到C點時的加速度;B和C兩點間的電勢差UBC。題型五:靜電場中的功能關系29.如圖所示,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一絕緣斜面,一帶電金屬滑塊以Ek0=30J的初動能從斜面底端A沖上斜面,到頂端B時返回,已知滑塊從A滑到B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10J,克服重力做功24J,則( )滑塊帶正電,上滑過程中電勢能減小4J B.滑塊上滑過程中機械能增加4JC.滑塊上滑到斜面中點時重力勢能增加12J D.滑塊返回到斜面底端時動能為15J30.在電場方向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一帶電小球從A點豎直向上拋出,其運動的軌跡如圖所示.小球運動的軌跡上A、B兩點在同一水平線上,M為軌跡的最高點.小球拋出時的動能為9J,在M點的動能為4J,不計空氣的阻力.則( )A.小球的重力和電場力的比值為3:2 B.小球水平位移x1與x2的比值1:4C.小球落到B點時的動能為25J D.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最小動能為4J題型六:粒子運動軌跡與等勢線31.如圖所示,虛線a、b、c是電場中的一簇等勢線(相鄰等勢線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實線為一帶正電的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a、b、c三條等勢線中, a的電勢最高B. 電子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C. 粒子在P點的加速度大小比在Q點的加速度大小大D. 粒子一定是從P點向Q點運動32.如圖,一點電荷固定于O點,兩虛線圓均以O為圓心,兩實線分別為帶電粒子M和N單獨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a、b、c、d、e為軌跡和虛線圓的交點.已知M粒子帶正電荷,不計粒子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電勢比d點的電勢高B.M在b點的動能小于它在a點的動能C.N在d點的電勢能等于它在e點的電勢能D.N在從c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功33.空間中有一范圍足夠大的勻強電場,圖中虛線表示勻強電場的等勢面,相鄰兩條虛線之間的距離為d,一電子經過b時的動能為8eV,從a到f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所做的功為8eV,規定平面c的電勢為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場強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B.a、b之間的電勢差為Uab=-2VC.該電子在電場中具有的總能量為5eV D.該電子經過等勢面a時的動能為10eV34.如圖所示,虛線a、b、c代表電場中三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之間的電勢差相等,即Uab=Ubc,實線為一帶正電的質點僅在電場力作用下通過該區域時的運動軌跡,P、Q是這條軌跡上的兩點,據此可知( )A.三個等勢面中,c的電勢最高B.帶電質點在P點具有的電勢能比在Q點具有的電勢能小C.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動能比通過Q點時小D.帶電質點通過P點時的加速度比通過Q點時小35.如圖所示,虛線O、A、B、C、D是某勻強電場中的5個平行且等距的等勢面,一電子經過O時的動能為10eV,從O到C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所做的功為6eV,已知等勢面A的電勢為2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等勢面B上的電勢為-2VB.該電子一定可以到達等勢面DC.該電子經過等勢面C時,其電勢能為-2eVD.該電子經過等勢面A時的速率是經過等勢面C時的倍36.如圖所示,真空中有一個固定的點電荷,電荷量為Q,圖中的虛線表示該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的四個等勢面。有兩個一價離子M、N(不計重力,也不計它們之間的電場力)先后從a點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該電場,運動軌跡分別為曲線apb和aqc,其中p、q分別是它們離固定點電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M一定是正離子,N一定是負離子B.M在P點的速率一定小于N在q點的速率C.M在b點的速率一定大于N在c點的速率D.M從P→b過程電勢能的增量一定小于N從a→q過程電勢能的增量答案題型一:電勢差1.B 2.D 3.BD 4.(1)200V -300V 100V (2)200 V 300 V -6×10-4 J -9×10-4 J題型二:等勢面5.B 6.CD 7.AD 8.A 9.A題型三:常見電場模型的等勢面B 11.ABD 12.BD 13.ABC 14.BD 15.B 16.BC 17.DAB 19.B 20.BD 21.B 22.AC 23.BCD題型四:電勢差與靜電力做功的關系24.BC 25.ACD 26.(1)5V (2)增加了1.8×10-5 J27.28.(1)大小為,方向沿桿向上 (2)-題型五:靜電場中的功能關系29.AC 30.AC題型六:粒子運動軌跡與等勢線31.C 32.BC 33.D 34.C 35.D 36.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