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學期學生綜合素養階段性練習八年級物理(2)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下列對身邊物理量估測的數據,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A. 一名中學生的重力約為600NB. 泰山頂上的大氣壓強約為1.5×105PaC. 一標準大氣壓能托起760mm高的水柱D. 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所受的重力約為20N2. 2024年巴黎奧運賽場上留下了許多精彩的瞬間,下列場景中力產生的作用效果與其他選項不相同的是( )A 運動員將鉛球擲出 B. 球拍將乒乓球擊出C. 運動員將弓拉彎曲 D. 跳板將運動員彈起3. 宇航員在太空軌道艙中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就像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一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軌道艙中進行體能鍛煉,下列活動中可采用的是( )A. 舉啞鈴 B. 拉彈簧拉力器C. 做俯臥撐 D. 引體向上4. 小明同學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的木塊A,推力F的大小以及木塊A的運動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如圖乙、丙所示,則( )A. 在0~6s時間內,推力大于摩擦力B. 在0~6s時間內,木塊加速向右運動C. 在t=7s時,木塊受到摩擦力為10ND. 在t=10s時,木塊受到非平衡力作用5. 全國速度滑冰錦標賽在北京國家速滑館開賽,陜西選手李廣瑩在女子全能500米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如圖是她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比賽過程中,李廣瑩勻速轉彎時,處于平衡狀態B. 運動員用力向后蹬冰面而向前運動,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運動員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D. 站在水平領獎臺上的運動員受到的支持力和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6.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收藏了一件稀奇的宋代青釉瓷壺(如圖甲),它的壺蓋與壺身渾然一體,無法打開,而壺底卻有一個小洞(如圖乙)。它該如何使用呢?考古學家對它進行了X光“透視”,終于揭開了它的奧秘。此壺就是傳說中的倒灌壺,使用時需將壺倒轉過來(如圖丙),水由壺底的小洞注入壺中,注滿水后,將壺放正(如圖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注水時,倒灌壺的整體結構屬于連通器模型B. 倒灌壺能夠裝水的多少是由隔水管B決定的C. 注水結束(如圖丁),倒轉回正過程中,為了盡量減少水漏出,應沿逆時針旋轉D. 往外倒水過程中,會因為壺內氣壓變小而導致水流不暢7. 中國古代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影響了世界,現代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給人民生活帶來了便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圖1中,高鐵站臺設置黃色安全線是因為“流體流速越小的位置,壓強越小”B. 圖2中,支付盒子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 圖3中,共享單車把手上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手和把手的摩擦D. 圖4中,快遞機器人關閉電源后會很快停下,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8. 下列關于壓強知識的運用,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中,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鐵軌對地面的壓強B. 乙圖中,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玻璃管內頂端混入少量空氣會使大氣壓的測量值偏大C. 丙圖中,排水管的U形“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D. 丁圖中,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9. 如圖所示,實心長方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是,底面積之比是SA:SB=1:3,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的選項正確的是( )A. A和B的密度比是2∶3 B. A和B的質量之比是1∶3C. A和B對地面的壓力之比是1∶3 D. A和B的體積之比是1∶210. 如圖所示,粗糙程度均勻且足夠長的木板B置于粗糙水平地面,物體A置于木板B上,物體A在推力F的作用下勻速向右運動,木板B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A所受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 地面對木板B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僅增大推力F可能使木板B開始運動D. A對B的壓強可能等于B對地面的壓強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11~15題每小題2分,16題4分,共14分)11. 某消防隊舉行高樓滅火演習。如圖甲所示,電動滅火無人機懸停在空中。如圖乙所示,當無人機水平向右猛烈噴射干粉的同時,原本懸停的無人機水平向左飄移,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使原本懸停的無人機發生飄移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_____。12. 如圖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塊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過一不可伸長的輕繩固定在直立墻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動B,使B以0.5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則A受到水平向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的__________(選填“靜”或“滑動”)摩擦力。13. 如圖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見的塑料瓶,瓶蓋上的豎條紋是為了__________;往塑料瓶里倒入適量熱水并晃一晃,然后把熱水倒出,迅速蓋上瓶蓋,如圖乙所示,過一會兒瓶子變癟了,證明了________的存在。14. 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重力分別為16N和10N,不計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和一切摩擦,且物體A和B都保持靜止,則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__________N,物體A對地面的壓力為__________N。15. 如圖(a)所示,建造水電站時要在河道中修筑大壩。大壩的下部應當比上部更為厚實,主要原因是水的壓強隨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如圖(b)所示,大壩邊上的船閘是__________應用的實例。16.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物體在流體(氣體或液體)中運動時,會受到阻力作用,該阻力叫做流體阻力。流體阻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有關,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體阻力大小還跟物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橫截面積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體阻力跟物體的形狀有關,頭圓尾尖(這種形狀通常叫做流線型)的物體受到的阻力較小,比如戰斗機就要設計成流線型,從而減小流體阻力。物體從高空由靜止下落,速度會越來越大,所受阻力也越來越大,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個速度通常被稱為收尾速度。跳傘運動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開傘后一段時間后,流體阻力足夠大,使跳傘運動員做勻速直線運動。(1)戰斗機能夠飛行,是因為機翼__________流速較大,從而獲得升力。(選填“上表面/下表面”)(2)跳傘運動員下落過程中隨著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當運動員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時,跳傘運動員開始勻速直線下落。(3)開傘后運動員下落時的流體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阻=kv2,其中k=36N/(m/s)2,若人加全部裝備總質量為90kg的跳傘運動員勻速下落時的速度約為__________m/s。(g取10N/kg)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7.(1)如圖所示,A物體重力大小為10N,手指壓A物體的力為8N,請你用力的圖示法畫出A物體對豎直墻面的壓力F;(2)物體A與彈簧連接,靜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畫出物體A所受彈簧的彈力F和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8題8分,第19題4分,第20題8分,第21題4分,共24分)18.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科學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1)實驗前我們應該在__________方向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零。(2)實驗過程中,根據__________的知識,為了讓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物塊所受摩擦力,在拉動物塊時應使彈簧測力計始終處于水平方向且保持__________運動。(3)比較__________兩個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4)小組同學還想探究一下摩擦力的大小與面積是否有關,于是進行了如圖2的實驗,這樣的實驗是不合理的。你認為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5)在實驗時小組成員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非常不穩定,讀數十分不方便。一部分同學認為是因為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另一部分同學認為是拉動時沒有做到勻速直線運動導致的。于是他們共同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在實驗中只需要拉動木板B就可以了,非常便于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此實驗方案的優點是木板B__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__________(選填“保持穩定”或“仍然不穩”),說明之前實驗時示數不穩定的原因是沒有做到勻速直線運動。(6)實驗方案經過改進后,小組重新做了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序號 木塊放置方式 是否放砝碼 接觸面材質 彈簧測力計示數/N1 平放 不放 木板 1.62 平放 放 木板 2.73 平放 放 棉布 3.24 側放 不放 木板 1.65 豎放 不放 木板 1.619. 大量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質量不同的物體所受的重力不同,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想通過實驗,探究物體的重力大小與它的質量的關系。(1)本實驗用到的測量器材有彈簧測力計,其原理是∶在一定的范圍內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__________(選填“越大”或“越小”)。(2)如圖所示,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當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此時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__N。(3)以下四個圖象中,關于物體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__。A. B. C. D.(4)本實驗更換不同物體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20. 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1)實驗前,如圖甲所示,U形管左右兩邊的液面不相平,這種情況______(是/不是)由于裝置漏氣造成的,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______(填字母);A.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B.拔掉軟管重新安裝 C.向U形管內添加適量水(2)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的兩端液面的______來顯示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在圖乙中,將金屬盒先后放在a、b位置處,是為了探究______對液體內部壓強的影響;為了探究液體密度對液體內部壓強的影響,還應將金屬盒放在圖丙中______(c/d)位置處;(3)小華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液體壓強的特點,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當容器左、右兩側分別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鹽水時,會看到橡皮膜向______(左/右)側凸出。小華向容器的左側繼續加水,直到橡皮膜恰好相平,此時容器左側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容器右側鹽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4)為探究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壓強的大小關系,用圖______(甲/丁)裝置更適合。21. 某小組同學在學習了大氣壓的知識后,回顧了如圖(a)所示的“覆杯”實驗,他們將塑料薄片覆蓋在裝滿水的杯口后,將杯子往各個方向轉動,發現薄片始終沒有落下。(1)小敏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大氣存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小明認為該實驗無法證明大氣存在豎直向下的壓強。你是否支持小明的觀點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2)小剛認為薄片沒有下落,并不是因為大氣“頂”住了薄片,而是杯中的水“粘”住了薄片。于是他設計了如圖(b)所示實驗∶將裝滿水并覆蓋有薄片的杯子倒掛在密封玻璃罩中(玻璃罩內的氣壓與罩外大氣壓相同),用一根橡膠管將玻璃罩與抽氣機相連(橡膠管與玻璃罩、抽機器的連接口均密封),啟動抽氣機進行抽氣。請選出下列你認為正確的觀點:___________。A. 若薄片落下,可證明小剛的觀點是錯誤的B. 若薄片沒有落下,可證明小剛的觀點是正確的C. 該實驗無法證明小剛的觀點是否正確五、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22. 兩個完全相同的圓臺形密閉容器甲和乙,自重均為1kg,內部均裝滿質量為11kg的同種液體。甲、乙容器的上底面積分別為,,均靜止于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取)求:(1)裝滿液體的任一容器受到的總重力為多少?(2)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多少?(3)已知甲容器中液體對底部壓強為,則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多少?23. 如圖所示,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屬容器,其質量為0.5kg,底面積為,容器高為45cm,它們分別裝有的水和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g取10N/kg)求:(1)水的質量。(2)A容器對水平桌面壓強。(3)依據題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現:當兩個容器中的液體在增大同一深度后,容器中的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能否達到?請計算后說明理由。2025年春季學期學生綜合素養階段性練習八年級物理(2)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8-10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B【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ACD【9題答案】【答案】BC【10題答案】【答案】AB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11~15題每小題2分,16題4分,共14分)【11題答案】【答案】 ①. 相互 ②. 噴射出的干粉【12題答案】【答案】 ①. 左 ②. 滑動【13題答案】【答案】 ①. 增大摩擦 ②. 大氣壓【14題答案】【答案】 ①. 10 ②. 6【15題答案】【答案】 ①. 深度 ②. 連通器【16題答案】【答案】(1)上表面 (2) ①. 增大 ②. 等于(3)5三、作圖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7題答案】【答案】(1) (2)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8題8分,第19題4分,第20題8分,第21題4分,共24分)【18題答案】【答案】(1)水平 (2) ①. 二力平衡 ②. 勻速直線(3)甲、乙 (4)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等(5) ① 不需要 ②. 保持穩定 (6)見解析【19題答案】【答案】(1)越大 (2)1(3)A (4)見解析【20題答案】【答案】 ①. 不是 ②. B ③. 高度差 ④. 液體深度 ⑤. c ⑥. 左 ⑦. 小于 ⑧. 甲【21題答案】【答案】(1)見解析 (2)AB五、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9分,共18分)【22題答案】【答案】(1)120N(2)2×104Pa (3)130N【23題答案】【答案】(1)3kg (2)3500Pa(3)不能,見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