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章 相互作用—力 達標強化題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一、選擇題。1、(雙選)關于下面四幅圖中的彈力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由于桌面的形變,對書產生了向上的支持力F2B.乙圖中,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C.丙圖中,碗對筷子彈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圖中箭頭所示D.丁圖中,繩的拉力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2、如圖所示,運動員使冰壺以初速度v0開始,在水平面上做向左減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壺在運動過程中受到4個力的作用B.冰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隨冰壺的運動速度減小而減小D.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隨冰壺的運動速度減小而增大3、下列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的受力分析圖示中,正確的是( )4、(雙選)如圖所示,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作用在水平橡皮條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長到一定長度;改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該橡皮條,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長到相同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是F1、F2的合力B.F1、F2是F的分力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條在圖示位置,可以只改變圖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變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圖示位置,可以只改變圖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變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計,物重G=1 N,則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 )A.1 N,0 B.0,1 N C.2 N,1 N D.1 N,1 N6、某同學做“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先把彈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刻度尺測出其長度L0,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掛上鉤碼,平衡后測出其長度L,令x=L-L0。改變鉤碼數,進行多次測量,用F表示彈簧下端受到的鉤碼的拉力,則下列F-x圖線,你認為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7、臺燈的燈頭與燈座通過一根能彎曲的白色塑料細桿相連,甲、乙、丙三個圖中白色塑料細桿的彎曲程度各不相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最小B.丙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最大C.乙圖水平地面對臺燈有摩擦力作用D.三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一樣大8、(雙選)如圖所示,是探究某根彈簧的伸長量x與所受拉力F之間的關系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 N/m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103 N/mC.當彈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時,彈簧伸長量x2=40 cmD.當彈簧伸長量x1=20 cm時,彈簧產生的拉力是F1=200 N9、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規律,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在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下輕放一個小紙團,它只能被指針向左推動.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拉力由零緩慢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開始運動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f=μFN計算B.該實驗裝置可以記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C.木塊開始運動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當拉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木塊開始移動,運動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會越來越大10、(雙選)如圖所示,水平力F把一個物體緊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作用力F跟墻壁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B.作用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物體的重力跟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11、(雙選)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高大的橋要建很長的引橋,減小斜面的傾角,是為了減小汽車重力沿橋面向下的分力,達到行車方便和安全的目的B.幼兒園的滑梯很陡,是為了增加小孩滑梯時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運動員做引體向上(緩慢上升)動作時,雙臂張開很大的角度時要比雙臂豎直平行時覺得手臂用力大,是因為張開時手臂產生的合力增大的緣故D.帆船能逆風行駛,說明風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進方向的分力12、一個質量為3 kg的物體被放置在傾角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種情況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取g=10 m/s2)( )A.僅甲圖 B.僅丙圖C.僅乙圖 D.甲、乙、丙圖13、如圖所示,吊床用兩根繩子拴在兩根柱子的等高位置上,某人先坐在吊床上(腳已經離開地面)處于靜止狀態這時吊床兩端系繩中的拉力為F1,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為F2;后躺在吊床上處于靜止狀態,這時吊床兩端系繩中的拉力為F1′,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為F2′,則( )A.F1′>F1,F2′>F2 B.F1′=F1,F2′=F2C.F1′14、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中國結懸掛于O點且處于靜止狀態。 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結受到的重力都集中在重心上B.中國結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幾何中心C.中國結的重心一定在通過OA的直線上D.中國結受到的重力大小為15、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貨箱,貨箱所受的重力G=1 000 N.某人用F=400 N的水平力拉貨箱,沒有拉動.則貨箱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是( )A.400 N B.600 N C.1 000 N D.1 400 N16、(雙選)如圖所示,有兩個穿著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當其中一個人A從背后輕輕推另一個人B時,兩個人都會向相反方向運動,這是因為A推B時( )A.A與B之間有相互作用力B.A對B的作用在先,B對A的作用在后C.B對A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對B的作用力大小D.A對B的作用力和B對A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填空與實驗題。17、在做“探究共點力合成規律”的實驗時,可以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 __(填寫相應序號)。①同一次實驗中O點的位置允許變動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要正視彈簧測力計的刻度③實驗中需要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彈簧測力計所施加拉力的方向18、“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在實驗中,如果只將細繩換成橡皮條,其他步驟沒有改變,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生變化?答: 。(選填“變”或“不變”)(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計算題。19、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長度由原來的5.00 cm伸長為6.0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為10.0 N.那么,當這根彈簧伸長到6.2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有多大(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 20、質量為40 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現給物體一水平拉力F。(取g=10 N/kg)(1)當拉力大小為50 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 (2)當拉力大小為300 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 21、如圖所示,質量為5 kg的活塞夾在一個粗糙的豎立汽缸內,活塞與缸壁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0 N。現在利用輕質繩子通過兩個光滑定滑輪將活塞與質量為M的鐵錠相連。問要使活塞相對缸壁靜止,鐵錠質量M的范圍。(g取10 N/kg)22、如圖所示,勁度系數為k1=100 N/m的彈簧A上端固定在光滑木板的頂端,木板豎直放置,彈簧A下端懸掛質量為m=2 kg的物體P,P下面通過勁度系數為k2=200 N/m的彈簧B懸掛另一質量也為m=2 kg的物體Q.P、Q輕靠在木板左側,整個裝置靜止后,將木板繞其下端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60°。穩定后,P、Q相對木板頂端移動的距離各為多少?(g取10 m/s2)第3章 相互作用—力 達標強化題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一、選擇題。1、(雙選)關于下面四幅圖中的彈力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由于桌面的形變,對書產生了向上的支持力F2B.乙圖中,彈簧發生彈性形變時,彈力的大小F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C.丙圖中,碗對筷子彈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圖中箭頭所示D.丁圖中,繩的拉力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答案】AD2、如圖所示,運動員使冰壺以初速度v0開始,在水平面上做向左減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壺在運動過程中受到4個力的作用B.冰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隨冰壺的運動速度減小而減小D.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隨冰壺的運動速度減小而增大【答案】B3、下列處于靜止狀態的物體的受力分析圖示中,正確的是( )【答案】C4、(雙選)如圖所示,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同時作用在水平橡皮條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長到一定長度;改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該橡皮條,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長到相同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是F1、F2的合力B.F1、F2是F的分力C.若保持甲中的橡皮條在圖示位置,可以只改變圖中F1的大小,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變D.若保持甲中的橡皮筋在圖示位置,可以只改變圖中F2的大小,F2的方向和F1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變【答案】AB5、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計,物重G=1 N,則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 )A.1 N,0 B.0,1 N C.2 N,1 N D.1 N,1 N【答案】D6、某同學做“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先把彈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展,用刻度尺測出其長度L0,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掛上鉤碼,平衡后測出其長度L,令x=L-L0。改變鉤碼數,進行多次測量,用F表示彈簧下端受到的鉤碼的拉力,則下列F-x圖線,你認為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答案】C7、臺燈的燈頭與燈座通過一根能彎曲的白色塑料細桿相連,甲、乙、丙三個圖中白色塑料細桿的彎曲程度各不相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最小B.丙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最大C.乙圖水平地面對臺燈有摩擦力作用D.三圖中細桿對燈頭的作用力一樣大【答案】D8、(雙選)如圖所示,是探究某根彈簧的伸長量x與所受拉力F之間的關系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 N/mB.彈簧的勁度系數是2×103 N/mC.當彈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時,彈簧伸長量x2=40 cmD.當彈簧伸長量x1=20 cm時,彈簧產生的拉力是F1=200 N【答案】BC9、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規律,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在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下輕放一個小紙團,它只能被指針向左推動.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使拉力由零緩慢增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開始運動前,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f=μFN計算B.該實驗裝置可以記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C.木塊開始運動前,拉力小于摩擦力D.當拉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木塊開始移動,運動過程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會越來越大【答案】B10、(雙選)如圖所示,水平力F把一個物體緊壓在豎直的墻壁上,靜止不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作用力F跟墻壁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B.作用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物體的重力跟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答案】CD11、(雙選)力的合成和分解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高大的橋要建很長的引橋,減小斜面的傾角,是為了減小汽車重力沿橋面向下的分力,達到行車方便和安全的目的B.幼兒園的滑梯很陡,是為了增加小孩滑梯時受到的重力,使小孩下滑得更快C.運動員做引體向上(緩慢上升)動作時,雙臂張開很大的角度時要比雙臂豎直平行時覺得手臂用力大,是因為張開時手臂產生的合力增大的緣故D.帆船能逆風行駛,說明風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進方向的分力【答案】AD12、一個質量為3 kg的物體被放置在傾角為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種情況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是(取g=10 m/s2)( )A.僅甲圖 B.僅丙圖C.僅乙圖 D.甲、乙、丙圖【答案】C13、如圖所示,吊床用兩根繩子拴在兩根柱子的等高位置上,某人先坐在吊床上(腳已經離開地面)處于靜止狀態這時吊床兩端系繩中的拉力為F1,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為F2;后躺在吊床上處于靜止狀態,這時吊床兩端系繩中的拉力為F1′,吊床對該人的作用力為F2′,則( )A.F1′>F1,F2′>F2 B.F1′=F1,F2′=F2C.F1′【答案】C14、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中國結懸掛于O點且處于靜止狀態。 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結受到的重力都集中在重心上B.中國結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幾何中心C.中國結的重心一定在通過OA的直線上D.中國結受到的重力大小為【答案】C15、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貨箱,貨箱所受的重力G=1 000 N.某人用F=400 N的水平力拉貨箱,沒有拉動.則貨箱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是( )A.400 N B.600 N C.1 000 N D.1 400 N【答案】A16、(雙選)如圖所示,有兩個穿著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當其中一個人A從背后輕輕推另一個人B時,兩個人都會向相反方向運動,這是因為A推B時( )A.A與B之間有相互作用力B.A對B的作用在先,B對A的作用在后C.B對A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對B的作用力大小D.A對B的作用力和B對A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AC二、填空與實驗題。17、在做“探究共點力合成規律”的實驗時,可以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再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之后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使其伸長,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 __(填寫相應序號)。①同一次實驗中O點的位置允許變動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要正視彈簧測力計的刻度③實驗中需要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和彈簧測力計所施加拉力的方向【答案】②③18、“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在實驗中,如果只將細繩換成橡皮條,其他步驟沒有改變,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生變化?答: 。(選填“變”或“不變”)(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答案】(1)F′ (2)不變 (3)B三、計算題。19、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長度由原來的5.00 cm伸長為6.0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為10.0 N.那么,當這根彈簧伸長到6.20 cm時,手受到的彈力有多大(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 【答案】12.0 N【解析】已知彈簧原長l0=5.00 cm=5.00×10-2 m[圖(a)]。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長到l1=6.00 cm=6.00×10-2 m[圖(b)]。根據胡克定律F1=kx1=k(l1-l0)可得k== N/m=1.00×103 N/m.當拉力為F2時,彈簧伸長到l2=6.20 cm=6.20×10-2 m[圖(c)],根據胡克定律得F2=kx2=k(l2-l0)=1.00×103×(6.20-5.00)×10-2=12.0 N,彈簧受到的拉力為12.0 N。20、質量為40 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現給物體一水平拉力F。(取g=10 N/kg)(1)當拉力大小為50 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 (2)當拉力大小為300 N時,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1)50 N (2)200 N【解析】在地面上,FN=mg,則滑動摩擦力(即最大靜摩擦力Fmax)大小為Fmax=μFN=μmg=0.5×40×10 N=200 N。(1)當拉力F=50 N時,F地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的大小F靜=F=50 N(2)當拉力F=300 N時,F>Fmax,物體滑動。則地面對物體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μmg=200 N21、如圖所示,質量為5 kg的活塞夾在一個粗糙的豎立汽缸內,活塞與缸壁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0 N。現在利用輕質繩子通過兩個光滑定滑輪將活塞與質量為M的鐵錠相連。問要使活塞相對缸壁靜止,鐵錠質量M的范圍。(g取10 N/kg)【答案】4 kg≤M≤6 kg【解析】當鐵錠質量最大時,活塞有向上滑的趨勢,則活塞受到向下的最大靜摩擦力,此時Mg=mg+fmax=60 N所以最大質量為6 kg當鐵錠質量最小時,活塞有向下滑的趨勢,則活塞受到向上的最大靜摩擦力,此時Mg=mg-fmax=40 N所以最小質量為4 kg所以鐵錠質量M的范圍為4 kg≤M≤6 kg22、如圖所示,勁度系數為k1=100 N/m的彈簧A上端固定在光滑木板的頂端,木板豎直放置,彈簧A下端懸掛質量為m=2 kg的物體P,P下面通過勁度系數為k2=200 N/m的彈簧B懸掛另一質量也為m=2 kg的物體Q.P、Q輕靠在木板左側,整個裝置靜止后,將木板繞其下端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60°。穩定后,P、Q相對木板頂端移動的距離各為多少?(g取10 m/s2)【答案】0.2 m 0.25 m【解析】應用整體法受力分析,根據胡克定律求上面彈簧的長度,然后應用隔離法對Q受力分析,根據胡克定律求下面彈簧的長度;同理,將木板繞其下端沿順時針方向緩慢旋轉60°后,分別對整體和Q進行受力分析即可.木板豎直時對物體P有:k1x1=2mg代入數據解得:x1=0.4 m對物體Q有:k2x2=mg代入數據解得:x2=0.1 m木板旋轉后對物體P有:k1x′1=2mgsin30°代入數據解得:x′1=0.2 m同理對物體Q有:k2x′2=mgsin30°代入數據解得:x′2=0.05 m所以P相對木板頂端移動的距離:xP=x1-x′1=0.2 mQ相對木板頂端移動的距離:xQ=xP+x2-x′2=0.25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