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秋期暑期驗收九年級物理注意事項:藝火1.本試卷共四個大題,21小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物理學家的貢獻十分巨大,為紀念他們,我們經常以科學家的名字作為物理量的單位,如(填物理量)的國際單位是2.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掛上飛機機翼模型,再用電風扇對著機翼模型吹風。因為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所以增大風速,彈簧測力計示數一一一一一一(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第2題圖3.2022年6月22日10時0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顆天行一號試驗衛星?;鸺l射時,高溫高壓燃氣從尾部噴出,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該推力的施力物體是;當發射到預定軌道后,衛星脫離火箭,由于具有一能夠繼續飛行;衛星沿橢圓形軌道運行時,衛星受(選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4如圖,在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出空氣后把袋口扎緊,放入熱水中,塑料袋鼓起,該過程中酒精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此過程中酒精熱量。5.竹筏漂流是許多地區的旅游項目之一?,F有一竹筏,質量為64kg,竹筏漂浮于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g取10N/kg),人踏上竹筏時,竹筏受到的浮力,竹筏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后兩空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6.王安石曾賦詩詠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梅花的香味,這是現象,說明二、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第7-14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5-16題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7.用機器人免接觸送餐,能有效減少人員交叉感染。送餐途中,機器人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機器人在水平方向只受牽引力作用B.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機器人所受總重力與地面對機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機器人所受總重力與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8.如圖所示的現象利用大氣壓的是A.給肌肉注射藥液B.高壓鍋煮飯C.鋼筆吸墨水D.汽車天窗換氣()9.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但是心急也吃不了冰棒。某同學用舌頭舔剛從冰柜里拿出來的冰棒,舌頭被“粘”在了冰棒上。舌頭被“粘”在冰棒上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華()10.如圖1所示,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隔板其形狀發生改變。在隔板兩側分別裝入橡皮膜兩種不同的液體時,橡皮膜的形狀如圖2所示。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圖1圖2A.甲圖中隔板右側液體的密度一定比左側液體的密度大B.乙圖中隔板左側液體的密度一定比右側液體的密度大C.丙圖中隔板左、右兩側液體的密度可能相等D.丁圖中隔板左、右兩側液體密度可能相等()11.以下工具,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0A.鑷子B撬杠C.扳手D.鋼絲鉗子()古詩《月夜憶舍弟》中,有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中所說的“露”,其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屬于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華()3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為了拯救人類,點燃木星上的可燃氣體,借助燃燒產生的高溫氣體把即將與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開?!案邷貧怏w把地球推開”的過程相當于汽油機的A.吸氣沖程B.壓縮沖程C.做功沖程D.排氣沖程()14.我國航天技術領先世界先進水平。運載火箭采用液態氫作為燃料,可以保護環境,還因為液態氫具有A較大的熱值B較多的熱量C較大的比熱容D.較大的內能()15.如圖,斜面與水平面在M點通過小圓弧相連,彈簧左端固定,原長時右端在N點,小物塊從斜面上P點由靜止滑下,與彈簧碰撞后又返回到P點。則A.小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B.物塊從P向M運動過程中,機械能不變C.小物塊壓縮彈簧至最短過程中,小物塊的機械能不變0000D.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16.將同一個小球先后放人甲、乙兩杯液體中,小球在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C.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D.甲杯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體的密度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份,共19分)17.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提出如下猜想:①可能與深度有關;②可能與方向有關:③可能與液體密度有關。(1)請寫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個生活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