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5-2026學年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全章習題課件(共10份打包)2025-2026學年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19張PPT)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第3課時 生活中的透鏡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課標要求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1.放大鏡的原理:當物體位于凸透鏡的焦點以內,即物距________一倍焦距時,對著凸透鏡觀察,可以看到物體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通常選用焦距比較________的凸透鏡作為放大鏡。
小于

放大


2.(1)照相機的結構: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膠片相當于________。
(2)照相機的成像原理:離鏡頭二倍焦距外(u>2f)的物體發出的光經過鏡頭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一個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3.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時,成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凸透鏡
光屏

縮小


放大

知識點 放大鏡
例1  微雕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袖珍藝術品。小明利用焦距為20 cm的放大鏡在鉛筆芯上進行雕刻練習,如圖1所示。小明用這個放大鏡雕刻時 (  )
A.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實像
B.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倒立的像
C.鉛筆芯與放大鏡的距離小于20 cm
D.鉛筆芯距放大鏡越遠,鉛筆芯的像越小
C
圖1
知識點撥 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要使所成的像變大,放大鏡應適當遠離物體。原理如下圖:
知識點 照相機
例2   圖2為照相機的工作原理圖,照相機的鏡頭是________透鏡,照相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u和鏡頭的焦距f的關系為________,底片上成的是景物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圖2

u>2f

縮小

例3  如圖3所示,是創新小組的同學們自制的照相機。在較暗的室內,把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半透明膜”)對著明亮的
圖3
室外,移動紙筒,改變凸透鏡和半透明膜間的距離,就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景物清晰的像。如果想使半透明膜上的這個像更大一些,應將自制相機________景物,同時向__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靠近”或“遠離”)半透明膜方向移動紙筒。
凸透鏡
靠近
遠離
知識點撥 若要使照相機拍攝的像變大,具體的調節方法如下:
物近(靠近景物)→像遠(鏡頭前伸,遠離底片)→像變大(底片上的像變大)。
知識點 投影儀(幻燈機)
例4 圖4為投影儀的工作原理圖,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透鏡,投影片通過鏡頭在屏幕上成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像。為了使觀眾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要__________(選填
圖4
“正著”或“倒著”)放置。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應將投影儀的鏡頭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屏幕并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投影片到鏡頭的距離。

放大
倒著
 遠離
減小
知識點撥 若要使投影儀所成的像變大,具體的調節方法如下:
物近(鏡頭后縮,靠近投影片)→像遠(遠離光屏)→像變大(光屏上的像變大)。
1.(知識點1)小明在家嘗試自制一個“昆蟲觀察盒”:找一個透明瓶子,把瓶蓋中央部分摳掉,將一個凸透鏡放在蓋子里并用熱熔膠固定(如圖5)。小明手邊只有一個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在家里找到了下面四個瓶蓋大小合適、高度不同的瓶子,他最好選用 (  )
A.高度為8 cm的瓶子
B.高度為10 cm的瓶子
C.高度為15 cm的瓶子
D.高度為25 cm的瓶子
A
圖5
2.(知識點2)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常常需要在高空飛行的飛機上對地面照相,稱為航空攝影。若使用的照相機鏡頭焦距為50 mm,則底片與鏡頭的距離應 (  )
A.略大于50 mm
B.略小于50 mm
C.等于50 mm
D.等于100 mm
A
3.(知識點3)圖6所示是一個自制投影儀模型。將手機和凸透鏡分別固定在紙盒的兩端,調整“投影儀”到墻面的距離,可在墻上看到手機屏幕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墻上看到的畫面是手機屏幕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虛像
B.此自制投影儀的凸透鏡焦距一定大于20 cm
C.凸透鏡到墻面的距離一定大于手
機屏幕到凸透鏡的距離
D.適當縮短紙盒的長度,并將“投
影儀”靠近墻面,清晰的像會更大
圖6
C
4. (知識點2)圖7所示是一款二維碼掃描收銀盒。該收銀盒的攝像頭對光有________作用。二維碼經攝像頭掃描成倒立、________(選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________像,像到鏡頭的距離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維碼到鏡頭的距離。當手機上的二維碼遠離收銀盒時,二維碼通過收銀盒的攝像頭所成的像________(選填“變小”或“變大”)。
圖7
會聚
縮小

小于
變小
5. (知識點1) 我國青銅器時代約始于公元前21世紀,青銅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如圖8所示,考古學家正在用放大鏡觀察出土的青銅器件,此時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青銅器件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為了能看到更多細節,應將放大鏡適當________(選填“遠離”或“靠近”)青銅器件。
圖8

放大

遠離(共23張PPT)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3.7 眼睛與光學儀器
知識體系圖
課標要求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1.眼睛中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眼球后部的視網膜相當于________。眼睛的成像原理類似于________(選填“放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
凸透鏡
光屏
照相機
2.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
近視眼 遠視眼
表現 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成因 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 晶狀體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_






近視眼 遠視眼
成因 圖示 像成在視網膜之________
像成在視網膜之________
矯正 圖示 用________透鏡矯正
用________透鏡矯正




3.顯微鏡和普通望遠鏡
(1)顯微鏡:主要由物鏡和目鏡兩組凸透鏡組成。物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微小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________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把物鏡所成的像放大。通過物鏡和目鏡可成物體的放大的________像。
(2)普通望遠鏡:物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遠處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________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________,把物鏡所成的像放大。
投影儀
放大
放大鏡

照相機
縮小
放大鏡
知識點 眼睛的構造與調節
例1 如圖1所示,人眼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光學器官。下列關于人眼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眼球的結構類似于照相機
B.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C.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
縮小的實像
D.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時,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D
圖1
例2 圖2是正常眼睛觀看不同距離的物體時的調節情況,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  )
A.眼睛能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
B.晶狀體的厚度不同時,對光的偏折能力相同
C.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較厚,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強
D.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較薄,對光的偏折能力較弱
B
圖2
知識點 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例3 如圖3所示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是遠視眼,應配戴凹透鏡矯正
B.甲是遠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C.乙是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矯正
D.乙是近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B
圖3
例4 如圖4所示,請你根據近視眼的矯正方法,完成光路圖。
圖4
答圖1
如答圖1所示
知識點 顯微鏡與望遠鏡
例5 一般的放大鏡放大的倍數有限,要想看清動植物的細胞等非常小的物體,就要使用圖5所示的顯微鏡。關于顯微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鏡是凹透鏡,目鏡是凸透鏡
B.靠近被觀測物體的透鏡叫目鏡,靠近眼睛的透鏡叫物鏡
C.物鏡的作用相當于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C
圖5
例6 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超級月亮”這一現象,架設了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如圖6所示。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它的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
B.它的物鏡和目鏡都成放大的像
C.它的物鏡相當于照相機
D.它的目鏡與顯微鏡的目鏡成像原理相同
B
圖6
1.(知識點1)對于正常的眼睛來說,外界的物體不管是遠處的還是近處的,在視網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B
2.(知識點2)在圖7所示的示意圖中,分別表示近視眼成因和遠視眼矯正的是 (  )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
圖7
C
3.(知識點2)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防治青少年近視工作刻不容緩。近視眼患者看遠處物體時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前,要使像成在視網膜上,人應該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物體,或配戴一個由合適的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制成的眼鏡,這種透鏡對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靠近

發散
4.(知識點2)小彤的爺爺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卻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是因為來自近處某點的光會聚在他的視網膜的________(選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斷爺爺可能患上了________(選填“近”或“遠”)視眼,需要配戴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進行矯正,這種透鏡對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會聚
5.(知識點3)圖8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細胞通過物鏡成放大的________像,然后這個像通過目鏡又成放大的__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實”或“虛”)像。人眼通過目鏡看到的像相對于洋蔥內表皮細胞是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
圖8


倒立
6.(知識點3)當物體在普通望遠鏡物鏡的2倍焦距以外時,物體通過物鏡成一個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然后這個像再經過目鏡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觀察者就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
縮小

放大
凸透鏡
凹透鏡
縮小(共24張PPT)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第1課時 探究實驗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課標要求 探究并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凸透鏡所成像的性質由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決定,這個距離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把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物距
u
像距
v
2.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請將下表補充完整):
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 像距v與焦距f的關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物、像同側或異側
u>2f
u=2f
fu=f 不成像 uf倒立
縮小
實像
異側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異側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異側
正立  放大  虛像  同側
知識點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例1 小明同學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如圖1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時,光屏上恰好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
圖1
10.0
(2)實驗前,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調節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上。
(3)調整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多次找到清晰的像,如圖2所示。觀察并記錄像的大小和正倒,同時讀出此時的物距和像距。小明將探究情況記錄在下表中。請將表格補充完整。
圖2
同一高度
(4)第4次實驗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小明應該在凸透鏡的________側觀察,看到的像在凸透鏡的________側。(均選填“左”或“右”)
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
1 30.0 15.0 倒立、①________的實像
2 20.0 20.0 倒立、等大的②________像
3 15.0 30.0 倒立、③________的實像
4 5.0 / ④________、放大的⑤________像
縮小

放大
正立



(5)當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互換,光屏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一段時間后,蠟燭燃燒變短,像會向________移動。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小明可將蠟燭向________調節,或同時將凸透鏡、光屏向________調節。(均選填“上”或“下”)

光路是可逆的



(7)當光屏上出現倒立、放大的像時,小明用不透光的硬卡片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此時光屏上的像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選填字母)
A.像的大小、形狀不變,像的亮度變暗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D.像縮小一半
A
知識點撥 1.凸透鏡成像特點: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異側倒,虛像同側正。
2.在實驗中,若凸透鏡被遮擋或殘缺,不會影響成像的完整性,但通過凸透鏡的光減少,會導致像變暗。
注意:當像與物體等大時,u=v=2f,利用此方法可測焦距。
例2  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此凸透鏡前20 cm處,在凸透鏡另一側調節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燭焰清晰的 (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倒立、放大的實像
C
例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光屏位于圖3所示的位置時,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實像(未畫出)。該實像的性質是 (  )
A.倒立、縮小
B.倒立、放大
C.正立、放大
D.正立、等大
圖3
B
知識點撥 判斷實像的大小有兩種方法(如下表):
(1)焦距已知時,根據物距u與焦距f的關系判斷;
(2)焦距未知時,根據物距u與像距v的關系判斷。
物距u與焦 距f的關系 像距v與 物距u的關系 實像的性質
u>2f vu=2f v=u 倒立、等大
fu 倒立、放大
知識點 凸透鏡成像的作圖
例4 請畫出圖4所示的兩種情況下A點發出的兩束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圖,并由此確定物體AB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A′B′。
圖4
答圖1
如答圖1所示
知識點撥 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以利用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中的任意兩條畫出相應的光路圖,即可得出不同物距對應的像距和像的性質。
1.(知識點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首先需要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主光軸上,下列情況中已經調整好了的是 (  )
C
2.(知識點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小明所選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當燭焰(如圖5所示)離凸透鏡40 cm時,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可能是下圖中的 (  )
   
B
圖5 
3.(知識點1)關于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成實像時,像一定是正立的
B.成實像時,像距不可能小于透鏡的焦距
C.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則像放大
D.物體與像一定分居凸透鏡兩側
B
4.(知識點1)請根據圖6回答下列問題。
(1)當物體在A區時,所成的像在________區,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2)當物體在B區時,所成的像在________區,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3)當物體在C區時,所成的像在凸透鏡的________(選填“左”或“右”)側,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圖6
E

縮小

F

放大



放大

5.(知識點2)(1)如圖7所示,A′B′是物體AB經凸透鏡所成的像。請你通過光路圖確定凸透鏡的光心O,以及兩個焦點F的位置,并畫出凸透鏡。
圖7
答圖2
如答圖2所示
(2)請在圖8中畫出物體AB經凸透鏡折射后成的像A′B′。
圖8
答圖3
如答圖3所示(共28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3.4 光的折射規律
知識體系圖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光的折射現象及其特點。
1.光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________。
2.圖1是一條光線從空氣斜射到水面后發生折射的光路圖,其中,入射光線是________,折射光線是________,∠α是________,∠β是________,法線是________。
圖1
折射
AO
OB
入射角
折射角
NN′
3.光的折射規律:
(1)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者在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兩側。
(2)當光從空氣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折射光線向________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當光從水或玻璃表面斜射到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法線的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同一平面內
法線
法線
小于
遠離
大于
(3)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時,光的傳播方向____________。
(5)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__(選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4.池水看起來比實際上________些,水中魚兒看起來比實際位置________些,人眼看到水中的鉛筆向________偏折,以及海市蜃樓,這些現象都是由光的________產生的。
不變
可逆



折射
知識點 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例1 某同學為探究光的折射規律,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在玻璃水槽中豎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兩個半圓形光屏組成,其中光屏F可前后折轉。
圖2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已知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內,使激光貼著光屏E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線,此時將光屏F向后折轉,發現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線,這說明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________。
圖2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同一平面內
(2)該同學通過實驗得到了上表的數據,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會同時發生________和________現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且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③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________°。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反射
折射
增大
小于
0
(3)使激光沿BO方向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發現折射光線沿OA方向射出,這說明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4)該同學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展開了進一步分析:若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則會發生折射現象,此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知識點撥 折射規律的巧記:①三線共面;②兩線分居;③空氣角大(發生光的折射時,空氣中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比較大,即光從空氣中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從其他介質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④光路可逆。
可逆
大于
知識點 利用光的折射規律作圖
例2 (1) 如圖3所示,光線AO與水面成45°的角斜射到水面。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大致的折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圖1
圖3
如答圖1所示
(2)圖4-甲是漁民叉魚的情景,請在圖4-乙中完成漁民看到魚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圖,同時標出入射角i(B點代表漁民看到的魚,A點代表魚的實際位置)。
答圖2
圖4
如答圖2所示
知識點撥 
注意 1.作圖規范:光線均用實線表示(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法線、反向延長線均用虛線表示。
2.入射角與折射角大小的判斷:發生光的折射時,空氣中的角總是大于其他介質中的角。
知識點 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例3 如圖5所示,光斜射到空氣和玻璃界面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則________是入射光線(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的大小為________,分界面的________(選填“左邊”“右邊”“上邊”或“下邊”)是玻璃。
圖5
AO 
38°
下邊
例4 (1)如圖6所示,潛水員在水下看到的岸上的樹梢是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樹梢的像比實際位置要________(選填“高”或“低”),這是光的________現象。
圖6
虛像

折射
(2)如圖7-甲所示的碗起初看起來是空的,但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會發現碗底還藏著一枚硬幣(如圖7-乙所示)。一開始看不到硬幣,是因為光的____________;后來看到硬幣,是因為光從________(填介質名稱)中射入________(填介質名稱)中時發生了折射,此時,折射角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圖7
知識點撥 無論從空氣中看水中的物體,還是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像都在物體上方。
直線傳播

空氣
大于
1.(知識點3)下列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

D
2.(知識點3)清澈見底的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為了安全千萬不要貿然下水。下圖中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光路圖是 (  )

C
3.(知識點1)小明用如圖8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折射規律,其中E、F是兩塊可以繞MN轉動的白色硬紙板,實驗時讓一束激光AO沿著硬紙板E的表面斜射到水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將硬紙板F向后彎折,折射光會消失
B.保持入射角不變,多次實驗,可得出光的折射規律
C.光若沿CO方向入射,折射光將沿OB方向
射出
D.為了顯示光路,可在空氣中噴些煙霧,在
水里滴一些牛奶
D
圖8
4.(知識點3)圖9是海市蜃樓現象,站在地面上的人之所以能看到地平線下的城堡,是因為光在不均勻的空氣中發生了________(選填“反射”或“折射”),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城堡實際上是城堡形成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圖9
折射

5.(知識點3)小明給弟弟變了個魔術,他將裝有一枚硬幣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圖10所示,弟弟在A處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光沿________傳播。小明向杯中緩緩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幣了,這是由光的________產生的現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幣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圖10
直線
折射

6.(知識點2)如圖11所示,一束光斜射到空氣和玻璃磚的交界面上,請畫出光經過玻璃磚并再次進入空氣中的大致光路。
答圖3
圖11
如答圖3所示
(2)如圖12所示,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了折射,OA為折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大致的入射光線,并標出折射角的度數。
答圖4
圖12
如答圖4所示
折射(共16張PPT)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3.6 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成像規律巧記(如圖1所示)
(1)兩個分界點:________焦距分虛實,________焦距分大小。即①uf成實像,u=f不成像。②成實像時:u>2f,成縮小的像;f圖1
一倍
二倍
(2)像的位置:實像________倒,虛像________正。(均選填“同側”或“異側”)即凡實像必倒立且物像異側,凡虛像必正立且物像同側。
(3)成實像時,物距變化引起的成像變化:物近像遠像變________,物遠像近像變________。
圖1
異側
同側


知識點 凸透鏡成像的動態分析
例1 如圖2-甲所示,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蠟燭通過凸透鏡成的像依次是圖2-乙中的____________(填序號)。當蠟燭的位置從a→b→c移動的過程中,物距變小,像距變________,像變________(后兩空均選填“大”或“小”)。
圖2
②③⑥⑤


例2 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3所示),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變小一些,下列調節方法可行的是 (  )
A.僅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
B.僅將凸透鏡適當遠離光屏
C.將蠟燭適當靠近凸透鏡,光
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D.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光
屏適當靠近凸透鏡
D
圖3
例3 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置于圖4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將凸透鏡更換為焦距更小的凸透鏡后,若保持物距不變,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同時像變________(選填“大”或“小”);若保持光屏的位置不變,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蠟燭應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圖4
靠近

靠近
知識點撥 1.凸透鏡成實像時,移動物體,像的移動方向與物體的移動方向相同(即物像同向移動)。
2.凸透鏡的焦距變化后,利用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或凸透鏡的焦距與折光能力的關系(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強),可以確定像的移動情況(如下圖),從而確定光屏的移動情況。
知識點 凸透鏡焦距的相關計算
例4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圖5所示的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的焦距 (  )
A.一定小于8 cm
B.一定在8 cm到10 cm之間
C.一定在10 cm到16 cm之間
D.一定大于20 cm
B
圖5
例5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當他把發光物體移到距凸透鏡20 cm處時,在光屏上觀察到倒立、放大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 cm
知識點撥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以確定物距或像距與焦距的關系,由此可以求出凸透鏡焦距的取值范圍。
B
1.(知識點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凸透鏡的焦點為F,要想使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最大,蠟燭應放在圖6中凸透鏡左側的 (  )
A.a處
B.b處
C.c處
D.F處
C
圖6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一束平行光經過凸透鏡,調節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當物體距凸透鏡18 cm 時,重新調節光屏的位置,光屏上可得到 (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等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圖7
C
3.(知識點2)如圖8所示,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則此時像距可能是 (  )
A.8 cm
B.16 cm
C.28 cm
D.無法判定
圖8
C
4.(知識點2)小明想制作一個昆蟲標本觀察器,設計方案如圖9所示,透過盒頂凸透鏡可以觀察到盒底標本放大的像。若塑料盒的高度h=10 cm,則所選凸透鏡的焦距f應滿足條件 (  )
A.f<5 cm
B.f=5 cm
C.f=10 cm
D.f>10 cm
圖9
D(共22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第2課時 應用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課標要求 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1.平面鏡的應用:
(1)改變光路,如__________、牙醫口鏡等。
(2)利用平面鏡來成像,如穿衣鏡、練功房(或商店)的大平面鏡等。
2.球面鏡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兩類。利用球面________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凹面鏡,利用球面________表面作反射面的鏡子叫做凸面鏡。凸面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凹面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潛望鏡
凸面鏡
凹面鏡


發散
會聚
知識點 平面鏡的應用
例1 如圖1所示,小明正在檢查視力,要求小明與視力表在鏡中的像相距5 m。
(1)視力表在平面鏡中成_______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
圖1
正立
虛像
(2)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________m,圖中L的長度應為________m。
圖1
2.7
0.4
(3)視力表中的“ ”圖案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選填字母)
(4)與不用平面鏡的方法相比,這樣安排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
D
節約空間
例2 如圖2所示,某同學利用兩塊平面鏡和紙筒制作了一個潛望鏡,他在室內窗戶下方用潛望鏡看到了窗外的風景。他通過潛望鏡看到的像是________(選填“正”或“倒”)立的、________(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
圖2

等大

知識點 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
例3 (1)在圖3中作出物體ABC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
      
答圖1
圖3
如答圖1所示
(2) 有些車內安裝了如圖4-甲所示的抬頭顯示器,通過前擋風玻璃可呈現水平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方便司機查看。請在圖4-乙中畫出司機在C處通過擋風玻璃看見顯示器上A點的光路圖。
答圖2
圖4
如答圖2所示
(3)小明在某商場買鞋,他選了一雙新鞋在傾斜放置的“試鞋鏡”前試穿,他在鏡中看到了新鞋的像,如圖5-甲所示。圖5-乙中點A′是鞋上一點A在平面鏡中的像,請在圖5-乙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作出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點A的光路圖。

答圖3
圖5
如答圖3所示
知識點撥 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的規范:(1)實物、平面鏡和實際光線用實線表示,虛像、法線、光線的反向延長線、輔助線和鏡面延長線用虛線表示;(2)光線要標注箭頭方向,物和像要按要求標注字母,有垂直關系的要標注直角符號。
知識點 凸面鏡與凹面鏡
例4 在一些車流量較大、車速較低的路段,經常會看到如圖6-甲所示的街道拐角鏡,它是________鏡,對光有________(選填“發散”或“會聚”)作用,能________(選填“擴大”或“縮小”)駕駛員的視野;圖6-乙為采集奧運圣火的情景,圣火采集器是一個________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選填“發散”或“會聚”)作用,因此能把火炬點燃。
圖6
凸面
發散
擴大
凹面
會聚
1.(知識點1)許多水果商店正對大門的整面墻上鑲有平面鏡,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  )
A.讓房間更明亮
B.增大房間的空間感
C.使平面鏡中的“水果”更美觀
D.方便人們選購水果
B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舞蹈演員在平面鏡前訓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舞蹈演員在平面鏡中成實像
B.舞蹈演員遠離平面鏡時,像也遠離平面鏡
C.舞蹈演員遠離平面鏡時,像會變小
D.舞蹈演員能看到像,是因為像發出的光進
入了她的眼睛
圖7
B
3.(知識點3)(1)圖8所示是汽車的后視鏡,它是________(選填“平面鏡”“凹面鏡”或“凸面鏡”),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它對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圖8
凸面鏡
擴大視野
發散
(2) 圖9所示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由許多個反射面組成,其外形相當于一個________(選填“凸面鏡”或“凹面鏡”),它對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圖9
凹面鏡
會聚
4.(知識點2)(1)如圖10所示,A′是人眼從平面鏡中看到燭焰上一點A的像,請完成人眼看到A點的光路圖。
答圖4
圖10
如答圖4所示
(2)如圖11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答圖5
圖11
如答圖5所示(共22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第1課時 探究實驗
3.3 平面鏡成像特點
課標要求 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1.我們把反射面為____________的鏡子叫做平面鏡。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2)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_;(3)像與物關于鏡面________;(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簡記為“等距、等大、對稱、虛像”)
3.物理學中,把能夠呈現在光屏上的像叫做________像;把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的像叫做________像。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光滑平面
相等
相等
對稱




知識點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例1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器材有帶支架的透明玻璃板、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刻度尺、白紙、光屏、火柴和鉛筆等。
(1)為了便于觀察,本實驗最好在較________(選填“暗”或“亮”)的環境中進行。
圖1

(2)實驗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好處是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_。
(3)如圖1-甲所示,將玻璃板豎直放置在水平紙面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蠟燭A的像是光射到玻璃板上發生________而形成的。
圖1
位置
反射
(4)玻璃板的前后兩個面都能成像,為避免重影影響實驗,應選用較________(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5)在玻璃板后移動__________(選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發現蠟燭B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該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里運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未點燃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6)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三次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記錄像和物的位置,并將它們分別連接起來,如圖1-乙所示,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________,用刻度尺測得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________。結合(5)中的結論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______。
圖1
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垂直
相等
對稱
(8)在實驗過程中,若移去蠟燭B,并在其原位置放一個光屏,則透過玻璃板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直接觀察光屏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知識點撥 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本實驗中主要運用的實驗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①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鏡;②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時,用蠟燭B替代蠟燭A;③確定像的位置時,用蠟燭B替代蠟燭A的像。

不能

知識點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例2 如圖2所示,身高1.6 m的小麗站在平面玻璃制成的地鐵安全門前1 m處候車。她在安全門中的像高是________m,她到像的距離是________m。地鐵到站后,小麗走近安全門,她在安全門中的成像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當安全門向右打開時,她在安全門中像的位置________(選填“向左移動”“向右移動”或“不變”)。
圖2
1.6
2
不變
不變
例3 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當他向右轉頭時,鏡中的像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轉。若他在平面鏡中看到掛鐘的指針如圖3所示,則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________(12小時制)。
知識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的大小相等(與距離無關),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即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
圖3

7:50
知識點 虛像的形成原因
例4 如圖4所示,光源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___________后進入人眼,由于人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經驗來判斷物體的位置,所以會感覺這些光好像是平面鏡后的S′點發出的。實際上平面鏡后面
圖4
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光源,S′點是進入人眼的光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交點,所以S′為________像,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反射
光沿直線傳播
沒有
反向延長線

不能
知識點撥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虛像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實際上并不存在,不能在光屏上呈現。
1.(知識點1)圖5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亮的環境中進行
B.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將遠離玻璃板
C.選擇大小相等的蠟燭A、B,是為了比較
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D.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
屏,發現光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
C
圖5
2.(知識點2)下列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正確的是 (  )
B
3.(知識點2)如圖6-甲所示,一枚硬幣放在豎直的茶色玻璃板前,硬幣的像在a處;將玻璃板向右平移至圖6-乙的位置時,硬幣通過玻璃板 (  )
A.不成像
B.成像在a處,像不變
C.成像在b處,像變小
D.成像在c處,像變大
B
圖6
4.(知識點2)如圖7所示是小王通過豎立的平面鏡看到的身后墻上電子計時器的像,此時的實際時間是 (  )
A.15:02
B.20:15
C.05:21
D.21:05
D
圖7
5.(知識點3)如圖8所示,人通過平面鏡觀察到蠟燭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蠟燭比其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要大一些
B.進入人眼的光是由蠟燭所成的像發出的
C.若想讓像豎直向上移動,可將平面鏡豎
直向上提升
D.若在平面鏡背面放一不透明擋板,蠟燭
的像仍然存在
圖8
D
6.(知識點2、3)如圖9所示,一架無人機從湖面上方飛過,無人機在平靜湖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選填“影子”“實像”或“虛像”);若水深3 m,無人機距水面 6 m,則該“倒影”距無人機______m。在無人機從低處飛向高處的過程中,它的倒影將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面,倒影的大小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圖9
反射
虛像
12
遠離
不變(共33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3.1 光的傳播與色散
知識體系圖
課標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
1.能________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開啟的電燈和點燃的蠟燭都是光源。
2.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
3.光線:用一條帶________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________和________。有一定關系的光線的集合叫做________。例如,太陽光可視為相互________的光線的集合。
發光
同一種均勻介質
箭頭
路徑
方向
光束
平行
4.在物理學中,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____________m/s,即____________km/s。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________,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稍微慢一點;光在水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約是真空中的________;光在玻璃中每秒傳播的距離約是真空中的________。
5.光在真空中1年里傳播的距離叫做1光年。光年的符號為1.y.。天文學上常用光年來表示天體間的________。
c
3.0×108
3.0×105

距離
6.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一條按________、橙、黃、綠、藍、靛、________的順序排列的彩色光帶,這種現象叫做光的________。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復色光。
7.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散



知識點 光源
例1 下列物體中,不屬于光源的是 (  )
知識點撥 判斷物體是不是光源要看物體能否自行發光,即在沒有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物體依然發光。 如鉆石、月亮、平面鏡等在黑暗中不發光,所以都不是光源。
B
知識點 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例2  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經歷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過程。
圖1
(1)在實驗①中,將激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現光路發生了偏折;在實驗②中,將激光直接射入水中,觀察到光路是一條直線。這說明光在____________(選填“同一種”或“不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圖1
同一種
(2)在實驗②的基礎上,沿缸壁輕輕注入濃糖水,接著進行實驗③,觀察到光路發生了彎曲;攪拌缸中的糖水使其變均勻,再進行實驗④,觀察到光路又變直了。這說明光在______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
(3)綜上可知,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沿直線傳播。
圖1
均勻
同一種均勻介質中
例3 日食和月食是兩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當月球遮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時,就會形成日食;反之,當地球遮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時,就會形成月食。日食和月食現象都是由光的____________造成的。圖2中,能正確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
知識點撥 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或應用):手影(皮影戲)、日(月)食、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射擊瞄準、站隊看齊等。
圖2
直線傳播

例4 圖3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圖,以蠟燭為光源,使燭焰透過木板上的小孔,在光屏上成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選填“實”或“虛”)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若保持木板和蠟燭的位置不變,使光屏靠近木板,則在此過程中,光屏上的像的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圖3
倒立

光的直線傳播
變小
知識點撥 小孔成像的特點:(1)像是倒立的實像。(2)像的形狀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小孔的形狀無關。(3)像的大小與物體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物體與小孔間的距離一定時,光屏離小孔越遠,像越大;光屏與小孔間的距離一定時,物體離小孔越近,像越大。
知識點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作圖
例5 (1)如圖4所示,S為點光源,請在圖中畫出直桿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并用A、B表示影子左、右兩端點。
圖4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 小剛坐在開著天窗的轎車里,通過天窗能看到天空的景色,如圖5-甲所示。請在圖5-乙的簡化圖中畫出小剛看到天窗外天空范圍的光路圖,A點表示小剛的眼睛。
圖5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3)請作出圖6中發光體AB通過小孔在光屏MN上成像的光路圖。
圖6
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知識點撥 1.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為了便于研究而構建的物理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
2.應用光的直線傳播作圖時,應注意:(1)光線用實線表示;(2)沿著光的傳播方向畫箭頭,從光源指向傳播方向或從被看見的物體指向眼睛。
知識點 光速與光年
例6 (1)電閃雷鳴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光速比聲速________(選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約為____________m/s。
(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織女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24.5光年,即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織女星的星光是由織女星在24.5年前發出的。光年是________單位,它的物理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8
長度
光在真空中1年里傳播的距離
(3)已知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1.5×1011 m,則光從太陽傳播到地球所需的時間約為________s。若地面觀測站朝月球方向發出一束脈沖激光,1.28 s后月球上的“玉兔二號”月球車接收到這束激光,則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約為____________km。
知識點撥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但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是最快的;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c;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c。
500
3.84×105
知識點 光的色散現象
例7 (1)夏日雨后初晴時,常常能看到美麗的彩虹,這一現象屬于光的________。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_用玻璃三棱鏡分解了太陽光,如圖7所示,光屏上形成了一條彩色的光帶,光帶的顏色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這說明太陽光是一種__________(選填“復色光”或“單色光”)。
圖7
色散
牛頓
復色光
(2)彩色電視機屏幕上的艷麗色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色光通過適當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我們把這三種色光叫做光的“____________”。
知識點撥 白光通過光的色散被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這七種色光叫做單色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復色光。太陽光屬于復色光。



三原色
1.(知識點1)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 (  )
A.人的眼睛
B.發光的電燈
C.閃亮的鉆石
D.皎潔的月亮
B
2.(知識點2、4)下列關于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B.光年是一個非常大的時間單位
C.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D.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0×108 m/s
A
3. (知識點2)如圖8所示,在有霧的天氣,可以看到透過樹叢的光束是直的,這說明此時光在空氣中是沿________傳播的。
圖8
直線
4. (知識點2)《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現象(如圖9):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窗外飛鳶的影子會呈現在室內的紙屏上,可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紙屏上的像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說明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__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
圖9
光的直線傳播
相反
5.(知識點5)如圖10所示的光的三原色示意圖中,區域1應為________色光,區域2應為________色光。
圖10


6. (知識點3)(1)日晷是古代的一種“時鐘”,它利用太陽光下指針的影子來指示不同的時刻(如圖11所示)。請根據指針的影子AB,畫出此時太陽光的傳播方向(太陽光視為平行光)。
圖11
如答圖4所示
答圖4
(2)如圖12所示,室內的光源S通過墻上的兩個孔分別透出兩束光。請根據這兩束光的方向確定光源S的位置,并補全光路圖。
圖12
如答圖5所示
答圖5
沿直線傳播
3.0×108 m/s
長度
紅、綠、藍(共26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3.5 奇妙的透鏡
知識體系圖
課標要求 了解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1.透鏡改變光路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
2.透鏡有兩類,中間比邊緣________的叫做凸透鏡,中間比邊緣________的叫做凹透鏡。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折射


會聚
發散
3.與透鏡相關的概念
(1)光心和主光軸:透鏡的中心(如圖1中的點O)叫做________,凡是經過這一點的光都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改變”)傳播方向。通過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____________。
圖1
光心
不改變
主光軸
(2)焦點:________________的光(如太陽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一點(如圖1-甲中的點F),這一點也是光斑________、________的一點,該點叫做凸透鏡的________;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向外散開,將發散的光線________________也會相交于主光軸上的一點(如圖1-乙中的點F),該點叫做凹透鏡的____________。
圖1
平行于主光軸
最小
最亮
焦點
反向延長
虛焦點
(3)焦距:從________到________的距離叫做焦距,用字母________表示。凸透鏡兩側的兩個焦距相等。
圖1
焦點
光心
f
知識點 透鏡的類型
例1 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規律制成的。圖2是幾個透鏡的截面圖,其中________是凸透鏡,________(后兩空均填序號)是凹透鏡。
圖2
折射
①③⑤
②④⑥
知識點 透鏡對光的作用
例2 如圖3所示,兩束光原來相交于主光軸MN上的b點。
(1)在虛線框內放入甲透鏡后,兩束光相交于a點,說明光經甲透鏡折射后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主光軸,甲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圖3
靠近

會聚
(2)在虛線框內放入乙透鏡后,兩束光相交于c點,說明光經乙透鏡折射后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主光軸,乙透鏡是__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圖3
遠離

發散
知識點撥 1.透鏡的“會聚”和“發散”作用均是折射光相對于入射光而言的。凸透鏡會聚光,使折射光偏向主光軸;凹透鏡發散光,使折射光偏離主光軸。
2.經凸透鏡會聚后的光束不一定相交,如圖甲;經凹透鏡發散后的光束有可能相交,如圖乙。
知識點 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例3 小明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一張白紙平行放置在它的下方,如圖4所示。
圖4
(1)小明適當調整白紙的位置后,白紙上出現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該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鏡________的位置。若測得該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20 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圖4
(2)若在測量過程中,白紙上呈現一個較大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為L,使白紙慢慢地遠離凸透鏡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_(選填“大于”或“小于”)L。
焦點
20 
小于
知識點撥 1.凸透鏡的焦距大小反映了凸透鏡對光會聚作用的強弱。焦距越小,凸透鏡的會聚作用越強。
2.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可以粗略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太陽光近似于平行光,用手電筒的光代替平行光在光具座上進行測量更容易操作。
知識點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例4 請完成圖5中的光路圖。 
圖5
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知識點撥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入射光線 過光心 過焦點(或延長線過虛焦點) 平行于主光軸
折 射 光 線 凸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過焦點
凹透鏡 傳播方向不變 平行于主光軸
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
1. (知識點1)如圖6所示,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意思就是把冰削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形狀,對著太陽,可以點燃艾草生火。這種冰透鏡屬于________(選填“凸”或“凹”)透鏡,它對光線有________作用;要得火,應把“艾”放在透鏡的________位置。
圖6

會聚
焦點
2.(知識點2)圖7是小軍透過小孔中的某個光學元件(未畫出)觀察另一側的情景,可以判斷該光學元件是________(選填“凹透鏡”“凹面鏡”“凸面鏡”或“凸透鏡”)。
圖7
凹透鏡
3.(知識點1、2)烈日下,汽車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應盡快擦干,這是由于小水珠相當于一個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對太陽光有________(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可能使車內某處溫度升高而引發火災。
凸透鏡
會聚
4.(知識點3)讓凸透鏡正對著平行光,拿一個光屏在凸透鏡的另一側來回移動,直到光屏上呈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時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8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cm。凸
圖8
透鏡的焦距大小能反映凸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的強弱,現有兩個尺寸相同的凸透鏡,它們的焦距分別為4 cm和6 cm,那么焦距為________cm的凸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更強一些。
11.0
4
5.(知識點4)請完成圖9中的光路圖。
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圖9
凸透鏡
凹透鏡
折射(共28張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課堂檢測
知識精練
新知梳理
3.2 光的反射定律
知識體系圖
課標要求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1.光在兩種介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介質中的現象,叫做____________。
2.圖1是光在平面鏡上發生反射的示意圖,圖中入射光線是________,反射光線是________,ON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AON是__________。
圖1
光的反射
AO
OB
法線
∠NOB
入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____________、入射光線和________三者在______________;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兩側;________角等于________角。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________。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反射光線
法線
同一平面內
法線
反射
入射
增大
可逆
4.鏡面反射:當平行光射向________的鏡面時,其反射光也是________的。
漫反射:當平行光射向____________的物體表面時,其反射光射向________方向。
漫反射__________(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光纖利用光的________傳輸信息。
平滑
平行
粗糙不平
各個
遵循
反射
知識點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  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圖2
序號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實驗前,應將紙板________放置于平面鏡上;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應在較________(選填“亮”或“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實驗時,讓入射光貼著紙板入射是為了____________。
(2)使入射光緊貼紙板A,沿EO方向射到平面鏡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OF的方向。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光的徑跡,并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的大小,實驗數據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實驗中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進行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

顯示光路
相等
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3)在實驗中,當入射光沿NO方向射到O點時,發現紙板上只出現一條光束,且該光束變亮,說明在入射角為0°時,____________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反射光。
圖2
存在
(4)在圖2的基礎上,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B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紙板B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__________________,此時反射光________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
(5)若使光沿FO方向射到O點,反射光將沿OE方向射出,說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圖2
在同一平面內
存在
可逆
知識點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
例2 (1)如圖3所示,入射光與反射面的夾角為42°,請畫出其對應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
圖3
答圖1
如答圖1所示
 (2)如圖4所示,小明利用一塊平面鏡,將正午時分直射的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請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并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圖4
答圖2
如答圖2所示
知識點撥
作圖規范:(1)光線應畫成實線,并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2)法線應用虛線表示,并在垂足處畫直角符號;(3)平面鏡應用實線表示,并在非反射面上畫短斜線。
知識點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
例3 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B
例4 圖5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圖甲表示漫反射,圖乙表示鏡面反射
B.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
C.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見講
臺上的粉筆盒,這是因為光在粉筆盒上
發生了漫反射
D.黑板“反光”導致部分同學看
不清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光在黑板表面發生了漫反射
圖5
C
知識點撥 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區別:
鏡面反射 漫反射
反射面 光滑 粗糙
特點 入射光線平行時,反射光線也平行 入射光線平行時,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射出
舉例 黑板“反光”、鏡子刺眼、車尾燈反光 從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書本
注意 (1)我們能夠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知識點1)如圖6所示,光射到物體的表面會發生________現象。我們能夠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物體表面________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圖6
反射
反射
2.(知識點1)如圖7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小明將硬紙板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硬紙板上的直線ON垂直于鏡面,右側紙板可繞ON向后轉動。如圖7-甲所示,入射角等于________(選填“30°”或“60°”);若增大入射角,則反射角__________(選填“增
圖7
大”“減小”或“不變”)。若將右側紙板向后轉動,如圖7-乙所示,在右側紙板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反射光,則此時________(選填“不存在”或“仍存在”)反射光線。
30°
增大
不能
仍存在
3.(知識點1)如圖8所示,被隔板隔開的兩個人偶不能直接“看到”對方,但人偶A可以從平面鏡中“看到”人偶B的像,人偶B通過平面鏡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人偶A的像,這是因為光路是________。

圖8

可逆的
4. (知識點3)如圖9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甲同學迎著月光走,乙同學背著月光走,甲同學看到水面比路面________(選填“亮”或“暗”),這是因為月光在水面上發生了__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為了不踩到水坑,乙同學應該踩到較________(選填“亮”或“暗”)的地方。
圖9

鏡面

5.(知識點3)城市高樓大廈采用玻璃幕墻,當太陽光照射玻璃幕墻時會發生________反射,引起光污染;坐在電影院內不同位置的觀眾都能看到銀幕上的畫面,是由于光發生了________反射,因此銀幕表面應盡量________(選填“光滑”或“粗糙”)。
鏡面

粗糙
6.(知識點2)(1)如圖10-甲是我國在敦煌建成的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的塔式光熱電站。它通過平面鏡(定日鏡)把太陽光反射后會聚到吸熱塔,其中某束光的傳播路徑如圖10-乙所示,請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入射光線,并標出入射角的度數。
圖10
答圖3
如答圖3所示
(2)小明外婆家所在的小山村被群山包圍,難以獲得陽光照射。小明想在A處安裝一個超大的平面鏡,用來反射太陽光照亮村子中心的B處。太陽位于圖11中所示位置時,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在A處畫出平面鏡。
圖11
答圖4
如答圖4所示
反射
反射
入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潜山县| 洛阳市| 宁陵县| 石阡县| 东安县| 洛宁县| 子洲县| 崇左市| 宝坻区| 琼中| 新沂市| 星座| 博爱县| 体育| 申扎县| 广南县| 常熟市| 顺平县| 阳泉市| 府谷县| 玉龙| 丁青县| 东阿县| 启东市| 乐业县| 兴业县| 鄂托克旗| 鲜城| 远安县| 廊坊市| 锡林浩特市| 盈江县| 青冈县| 梁平县| 吉木萨尔县| 文安县| 平安县| 故城县| 普兰县|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