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課堂檢測知識精練新知梳理1.4 嘗試科學探究1.基于________和實驗提出物理問題是進行科學探究的第一步。2.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在科學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亂想,它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基礎作出的一種探究性解釋。3.科學探究的過程是由提出問題、____________、設計實驗與制定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評估與反思七個要素組成。觀察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猜想與假設獲取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論證4.懸線長度相等時,擺球擺動的快慢與擺球的輕重(材料)________,擺球擺動一次的時間只與懸線的________有關;懸線越長,擺球的擺動________。5.控制變量法:一個物理量同時跟多個因素有關,在探究這個物理量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只讓該因素發生變化,保持其他因素________的研究方法。6.科學探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獲取證據、進行解釋和交流反思等,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交流與合作、實事求是、尊重他人。無關長度越慢不變知識點 探究擺的奧秘例1 某同學在做“影響鐘擺擺動快慢的因素”實驗。實驗中,用小球代替鐘擺。如圖1所示,懸線長度相同,擺角(小球擺動的最大角度)相同,擺重不同(用兩個體積相同但重量不同的銅球和鋁球),實驗數據如表1;如圖2所示,擺重相同(用同一個鋁球),擺角相同,懸線長度不同,實驗數據如表2。 表1 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重的關系 表2 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懸線長度的關系鐘擺的材料 銅球 鋁球 小球來回擺動的次數 10 20 10 20時間/s 15 30 15 30小球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s 1.5 1.5 1.5 1.5懸線長度/cm 80 160 小球來回擺動的次數 10 20 10 20小球來回擺動的時間/s 18 36 20 40小球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s 1.8 1.8 2 2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鐘擺擺動的快慢可能跟擺重、____________和擺角有關。(2)對表1中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在懸線長度和擺角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時,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重無關。本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應用了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表1 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重的關系 鐘擺的材料 銅球 鋁球 小球來回擺動的次數 10 20 10 20時間/s 15 30 15 30小球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s 1.5 1.5 1.5 1.5懸線長度相同控制變量(3)對表2中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在擺角和擺重相同時,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懸線長度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懸線長度越短,鐘擺的擺動越________(選填“快”或“慢”)。(4)通過本實驗可以知道,當家里的擺鐘走快了,可以適當________(選填“減少”或“增加”)擺線的長度使擺鐘走時準確。表2 鐘擺擺動的快慢與懸線長度的關系懸線長度/cm 80 160 小球來回擺動的次數 10 20 10 20小球來回擺動的時間/s 18 36 20 40小球來回擺動1次的時間/s 1.8 1.8 2 2有關快增加知識點 科學探究的過程例2 小明想知道自己脈搏跳動一次需要多長時間。由于脈搏跳動速度較快,一次跳動的時間難以直接測量,于是他打算“先測出自己1 min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計算出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過程中的 ( )A.提出問題B.猜想與假設C.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D.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C例3 小明和小華分別買了兩種橡膠球,小明認為他的球比小華的彈性好。以下方案中能驗證小明的觀點的是 ( )A.手觸摸球,比較哪一個球較硬B.把兩球向地面擲下,比較它們的反彈高度C.將兩球向墻扔去,比較它們反彈后離墻的距離D.讓兩球在離地等高處由靜止下落,比較它們反彈的高度D1.(知識點2)在學習物理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B.要善于合作與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C.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D.發現實驗數據差距較大時,應進行修改D2.(知識點2)王老師在課堂上發現一位同學精神不振、臉色緋紅,同時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計該同學可能在發燒,要求該同學測量體溫。從科學探究的角度上講,老師的“估計”屬于 ( )A.提出問題 B.制定實驗方案 C.猜想和假設 D.獲取事實與證據C3.(知識點1)小明在一條長線的一端系一個鐵球做成了一個如圖3所示的單擺,小明發現鐵球來回擺動的過程中,每擺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幾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這樣一個問題:鐵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猜想A:可能跟鐵球擺動的最大角度θ有關;猜想B:可能跟懸線長度L有關。圖3(1)小明在不同條件下,測出鐵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后,得到一些數據如下表。 序號 懸線長度L/cm 鐵球擺動的最大角度θ 鐵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s1 100 20° 2.02 140 20° 2.43 140 30° 2.4①對比1、2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鐵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__________有關,且懸線長度越長,鐵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越________(選填“長”或“短”)。②對比2、3兩次實驗,可驗證猜想________(填字母),得出結論:鐵球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鐵球擺動的最大角度θ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序號 懸線長度L/cm 鐵球擺動的最大角度θ 鐵球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s1 100 20° 2.02 140 20° 2.43 140 30° 2.4懸線長度長A無關(2)在探究過程中,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變,這種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明發現家里的擺鐘變慢了,要把它調準,小明應將擺鐘的擺長調________(選填“長”或“短”) 。控制變量法短(共18張PPT)課堂檢測知識精練新知梳理1. 1 神奇的物理學1.物理學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2.17—18世紀,由于生產的需要和________學、________學的發展,促進了____________的研制和改進,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基于電磁學研究的巨大成就,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20世紀以來,______________的普及,互聯網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__________的利用,以及空間技術的發展等,人類開始步入一個智能化、信息化的__________新時代。聲光熱力電力熱蒸汽機電子計算機原子能高科技3.(1)伽利略通過______________,發現了物理學中的許多重要規律。(2)牛頓在繼承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科學的物理概念,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總結出物體運動的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觀察和實驗歸納和數學分析(3)愛因斯坦是____________的代表,他建立的相對論使人們對時空有了全新的認識。(4)我國老一輩物理學家,如錢學森、鄧稼先、任新民、郭永懷、趙忠堯、錢三強、王淦昌、于敏等,研制“____________”和培養科技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理性思維兩彈一星4.________和________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認識自然規律的重要途徑。5.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知道物理________的來源,經歷物理________的探究過程,還要學習用______的方法進行探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含義,并會運用它們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6.學習物理學,既離不開觀察和實驗,也離不開____________。7.“物理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科學態度與責任”,構成了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觀察實驗概念規律科學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理性思考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知識點 認識物理學例1 生活在自然之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與聲、光、熱、力、電等有關的現象。在自然科學中誕生的物理學就是研究這些現象的。觀察圖1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將它們分類。(均填序號)圖1(1)屬于聲現象的有______________; (2)屬于光現象的有______________;(3)屬于熱現象的有______________; (4)屬于力現象的有______________;(5)屬于電現象的有______________。圖1⑤②④⑥③①知識點 物理學推動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 例2 17—18世紀,隨著蒸汽機的應用,人類社會進入“________時代”;19世紀,各種電氣設備的應用使人類社會進入“________時代”;20世紀以來,人類又開始步入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時代。下列不屬于我國高科技新時代成就的是________(選填字母)。A.我國大亞灣核電站B.載人飛船“神舟十九”號升空C.天宮空間站D.火藥D蒸汽電氣知識點 如何學習物理例3 關于學習物理的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對物理現象,要重視觀察和實驗,并用科學方法來探究其中的奧秘B.要會從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中概括和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律C.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并運用它們解釋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D.學習物理就是只背概念,背規律,背實驗E.要學習愛因斯坦,有獨立理性思考的精神D1.(知識點1)下列現象中屬于力現象的是 ( )B2.(知識點2)如圖2所示,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 ( )A.力學、光學的發展B.光學、熱學的發展C.熱學、電學的發展D.力學、熱學的發展D圖23.(知識點2)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極大地推進了科學和技術的進步。關于物理學發展的先后過程,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A.電氣時代、蒸汽時代、高科技新時代B.蒸汽時代、高科技新時代、電氣時代C.高科技新時代、電氣時代、蒸汽時代D.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高科技新時代D4.(知識點3)下列科學家及其科學成就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愛因斯坦——相對論B.牛頓——構建經典力學體系C.錢學森——兩彈一星D.伽利略——萬有引力定律D5. (知識點3)關于圍繞物理課程的核心素養來學習物理的方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注重觀察和實驗,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B.實驗時不必親自動手,認真看別人做,記住實驗結論即可C.要用科學思維來思考和分析問題D.要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B6.(知識點1)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確診屬于________現象;路燈下人的影子屬于________現象;裝開水的玻璃杯很燙手屬于________現象;用手拉彈簧,彈簧變長,這屬于________現象。(均選填“聲”“光”“熱”“力”或“電”)聲光熱力(共33張PPT)課堂檢測知識精練新知梳理1.2 測量長度和時間課標要求 1.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會根據生活經驗估測長度和時間。2.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1.比較有________比較和________比較兩種。測量就是一種________比較。(均選填“定量”或“定性”)2.在測量時,必須要有一個公認的標準量作為比較的依據,這個標準量叫做________。定性定量定量單位3.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______),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毫米(________)、微米(________)、納米(________)等。長度單位的換算關系:1 km=1 000 m=________m3,1 dm=0.1 m=________m,1 cm=0.01 m=________m,1 mm=0.001 m=________m,1 μm=0.000 001 m=________m,1 nm=0.000 000 001 m=________m。米mkmdmcmmmμmnm10310-110-210-310-610-94.________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的量程是指尺上最________值和最________值之間的差。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指________刻度線之間的距離表示的測量值。刻度尺小大相鄰5.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1):(1)認:先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認清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2)選:所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________,根據要求選擇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圖1量程分度值量程(3)放:刻度尺要________被測量的物體并與被測量的一邊________,零刻度線對準被測量物體的一側。(4)看:讀數時,視線要________刻度線,不能斜視;(5)讀:讀數時一定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________位;(6)記:記錄的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既要記錄________,又要記錄________,還要注明________。圖1緊靠平行正對一準確值估計值單位6.物理學中,把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7.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比秒大的單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比秒小的單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見的測量時間的工具。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1 h=3 600 s=3.6×________s,1 min=________s,1 ms=0.001 s=________s,1 μs=0.000 001 s=________s,1 ns=0.000 000 001 s=________s。誤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秒s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納秒(ns)秒表1036010-310-610-9知識點 長度的單位與估測例1 小明在物理學習中認識了長度,請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填空:(1)0.024 km=______m=______dm=2.4×______cm=2.4×______mm=2.4×______μm=2.4×______nm。(2)18.6 mm=1.86×______m=1.86×______km。(3)0.3 nm=3.0_______m;3×105 cm=3×______m。24240103104107101010-210-510-10103(4)同學們寫出了幾種單位換算的過程,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字母)。A.4.2 mm=4.2 mm×10-3=4.2×10-3 mB.4.2 m=4.2×106=4.2×106 μmC.420 km=420 km×103 m=4.2×105 mD.42×103 μm=4.2×103×10-6 m=4.2×10-3 mD例2 結合生活經驗,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單位符號:(1)萬里長城的長度為21 196.18______;(2)一層教學樓的高度約為3______;(3)課桌的高度約為8______;(4)一名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60______。知識點撥 單位換算遵循的規則:①大單位變小單位,乘以進率;②小單位變大單位,除以進率。kmmdmcm知識點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例3 (1)下圖是小明測量物體長度時所用的幾種方法,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字母)。B(2)圖2是同組的小紅測量鉛筆長度時的場景,其中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此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_cm,此鉛筆的長度是_________________cm。圖2b0~50.13.34(3.34~3.36)例4 小華用兩個不同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如圖3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m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cm。甲刻度尺的測量結果是________cm,乙刻度尺的測量結果是________cm,使用________(選填“甲”或“乙”)刻度尺測量的結果更準確。圖3112.002.0甲知識點撥 1.在量程相同的情況下,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結果越準確。2.正確使用刻度尺,如圖所示。3.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數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準確值就是能夠測量出來或能夠讀出來的該物體長度的數值;估計值是讀出準確值后,余下的一位數要進行估讀,其結果為估計值。上圖中測量數值是3.30,其中準確值為3.3,估計值為0,測量結果應記為3.30 cm。注意:(1)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物體的一端不一定對準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若沒有對準,被測物體的長度=物體末端對應的讀數-物體起始端對應的讀數。(2)物體末端若對準整刻度線時,估計值是0且不能省略。知識點 測量誤差例5 小明與組內同學用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1)其中測量結果出現明顯錯誤的是________同學,這種情況是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小組成員 小明 小李 小黃 小吳 小剛所測數據 12.82 cm 12.83 cm 12.8 cm 14.82 cm 12.81 cm小吳可以(2)若小黃的測量過程是正確的,則其測量結果的精準程度與其他同學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________不同,相比其他三位正確測量的同學,小黃的測量誤差________(選填“更大”或“更小”)。分度值更大小組成員 小明 小李 小黃 小吳 小剛所測數據 12.82 cm 12.83 cm 12.8 cm 14.82 cm 12.81 cm(3)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正確測量的各位同學的測量結果不同,是因為測量時存在________,這是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避免的。用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得該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cm。誤差不可12.82小組成員 小明 小李 小黃 小吳 小剛所測數據 12.82 cm 12.83 cm 12.8 cm 14.82 cm 12.81 cm知識點撥 誤差 錯誤產生的原因 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的限制 錯誤的操作、讀數特點 可以減小,不可避免 可以避免改進的方法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規范實驗操作知識點 時間的單位與估測例6 請在下列橫線上填寫合適的數值或單位符號。(1)0.25 h=________min=________s;720 s=________min=________h。(2)一節物理課的時間約為40________;認真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約為5________;演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間為46________。15900120.2minmins知識點 時間的測量例7 小明用如圖4所示的電子秒表測量脈搏跳動的時間,先按下“啟動”按鈕開始計時,當脈搏跳動80次時迅速按下“暫停”按鈕,記錄圖中的時間為______min______s,則脈搏跳動1次的時間為______s,最后按下“歸零”按鈕。圖4140.8例8 小剛在一次長跑比賽中到達終點時所用的時間如圖5-甲所示,則他所用的時間=小表盤(________min)+大表盤(________s)=________s。小睿從走廊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時間如圖5-乙所示,則她所用的時間=小表盤(________min)+大表盤(________s)=________s。圖5325205210130知識點撥 機械秒表通常有兩個表盤,小表盤讀分,大表盤讀秒;讀數結果=分針所對讀數+秒針所對讀數。讀數方法如下:1.(知識點1)下列關于長度的估測,比較接近實際的是 ( )A.一支新鉛筆的長度大約是17.5 dmB.學生課桌的高度大約是8 dmC.教室門的高度大約是2 dmD.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 848.86 kmB2.(知識點2)某同學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C3.(知識點3)關于誤差與錯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讀數時,多估讀幾位數字,可以減小誤差B.錯誤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誤差是不可以消除的C.測量認真仔細,工具精密,仍不會消除誤差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常用的減小誤差的方法A4.(知識點1、4)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約為360 m,合____________km,小明步行去學校用時約 5________。考試時一張試卷的厚度約為70 μm=__________m;3 600 s=__________min=____________h。0.36min7×10-56015.(知識點2)圖6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一金屬片長度的情形,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此金屬片的長度是_________________cm,這一測量結果的準確值是________cm,估計值是_______________cm。圖60.12.85(2.84~2.86)2.80.05(0.04~0.06)6.(知識點5)小廣某次跳繩所用時間如圖7所示,則小廣該次跳繩所用的時間是______min________s,合________s。圖7537.5337.5(共29張PPT)課堂檢測知識精練新知梳理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1.先測出多張紙的厚度,再算出一張紙的厚度,這種測量方法叫__________法。將曲線看成是由許多小段線段組成的,用這些小段線段的總長度代表曲線的長度,這種測量方法叫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也可以用來測量曲線的長度。累積以直代曲滾輪2.在實驗室里常用________或________來測量物體的體積。使用量筒前要先看清________和________;讀數時量筒應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視線應與凹液面的________相平。1 mL=________cm3。3.量筒粗細是均勻的,量杯上粗下細。量筒的刻度____________,量杯的刻度__________。(均選填“上疏下密”“上密下疏”或“上下均勻”)量筒量杯量程分度值底部1上下均勻上密下疏知識點 長度的間接測量例1 (1)為測某課本的紙張厚度,小明用刻度尺測得100頁紙的厚度為L,則每張紙的厚度為d=________。(2)把細銅絲緊密地排繞在粗細均勻的圓棒上,形成一個銅絲圈,如圖1所示。①圖中的細銅絲在鉛筆上繞了n圈,用刻度尺測得銅絲圈的長度為L,由此可知細銅絲的直徑d為________。圖1②若在繞圈時細銅絲之間有空隙,則所得結果將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③這種測量方法為________法。利用此方法間接進行測量,體現了轉化的物理思想。圖1偏大累積例2 (1)如圖2所示是用圓規測曲線長度的一種方法,先將圓規兩腳分開,再用圓規兩腳分割曲線記下分割的總段數n,然后再用刻度尺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d,那么曲線的長度L=________,此方法的測量值總是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圖2nd小于(2)甲、乙兩同學用上述的方法各自測量同一曲線的長度,分別選取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5 mm、10 mm。他們的測量方法、讀數、記錄、計算都正確,但兩人測得的結果卻不同,那么________的測量結果較準確。圖2甲例3 有關圖3所示長度的測量,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圖3A.圖甲中,記下自行車車輪轉過的圈數,乘以車輪的圓周長即可得出自行車通過的距離B.圖乙中,使用兩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可測出紀念幣的直徑C.圖丙中,用一根有彈性的棉線與圖中路線重合,拉直棉線后即可測量出路線的長度D.圖丁中,用棉線圍繞硬幣一周,在棉線重疊的地方做上標記;然后將棉線拉直,并測量兩個標記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硬幣的周長答案 C知識點撥 常見的長度的特殊測量方法累積法 把若干相同的微小量累積起來,使其變得可直接測量;將測量出的總量除以累積的個數,便可得到微小量。滾輪法 車輪從一端滾動到另一端時,記下滾動的圈數;用車輪滾動的圈數乘以車輪的圓周長,即可得到車輪通過的距離。輔助法 借助輔助器材(如三角板)把不可(或不方便)直接測量的長度平移到刻度尺上,從而間接測出該長度。如圖3-乙,將紀念幣的直徑平移到刻度尺上。以直代曲法 借助輔助器材(如圓規、無彈性的細線)把不可直接測量的曲線變為直線,再用刻度尺測量。圖4知識點 量筒的使用與讀數例4 學習了量筒、量杯的使用后,老師讓同學們進行練習。(1)如圖4-甲所示,量杯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所測液體的體積為________mL。0~50 mL5 mL15(2)如圖4-乙所示,實驗室中有四種規格的量筒,若小明想量取85 mL的水,則他應該選擇其中的__________(選填字母);該量筒的量程為______________,分度值為________。圖4C0~100 mL5 mL圖4(3)同桌小華用量筒和水測量金屬塊的體積時,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如圖4-丙所示,讀數時視線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A”“B”或“C”),量筒中水的體積為________mL;用細線系住金屬塊將其緩慢放入量筒中,如圖4-丁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是________cm3。B6020知識點撥 1.量筒或量杯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一般以mL為單位。1 mL=1 cm3,1 L=1 dm3。2.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明確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如下圖所示)。若液面是凹形的(例如水),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底部相切;若液面是凸形的(例如水銀),讀數時視線要與凸液面的頂部相切。3.用量筒測量固體的體積時,固體的體積等于將固體放入量筒前后液面的示數差,即V固=V后-V前。知識點 你身上的“尺”與“表”例5 (1)跟你的同學合作,測出你身上的“尺”與“表”(均填合適的單位符號)。①你的身高是160______;你一拃(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間的距離)的長度是17______;你食指的寬度是1.5______;你拳頭的寬度是1______;你手掌的寬度大約為1______;你走一步的距離為0.5______;你臂展的長度是1.65______。cmcmcmdmdmmm②通常情況下,你的脈搏跳動75次所用的時間是1______;你1 min呼吸20次,則呼吸一次所用的時間是3______;你的眼睛正常眨一次的時間約為0.3______。minss(2)如圖5所示,小紅坐在凳子上學習,請根據小紅身體上的“尺”粗略估計凳子的高度h約為________(選填字母)。A.0.4 cmB.4 cmC.4 dmD.4 m 圖5C1.(知識點1)500張打印紙的總厚度為5 cm,則一張紙的厚度為______mm。2.(知識點1)如圖6是用刻度尺測量1元硬幣直徑的情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mm,該硬幣的直徑為______cm。圖60.112.50 3.(知識點2)小明用量程為0~10 mL的量筒測量某液體的體積,讀數時視線如圖7所示,該量筒的分度值為________mL,小明讀出的液體體積與真實值相比偏________,該液體體積的真實值為________mL。圖70.2大54. (知識點3)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如圖8是地面工作人員登到艙頂工作的情景。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估測:返回艙的實際高度最接近 ( )A.2.5 cmB.2.5 dmC.2.5 mD.2.5 mm圖8C5.(知識點3)在教室里學習時,小明的胳膊肘不小心將橡皮從課桌上擠落,一眨眼的工夫橡皮就掉到了地上。文具從桌面落到地面的時間最接近 ( )A.1 minB.10 sC.3 sD.0.3 sD6.(知識點1)小紅想知道如圖9-甲所示的地圖上M、N兩個城市的高鐵路線的實際長度。她準備的器材有棉線、刻度尺和記號筆。請你幫她將實驗的方法與步驟補充完整。 圖9(1)小紅應選用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彈性的棉線。沒有(2)小紅將棉線與曲線MN完全重合后,用筆在棉線上標出起點和終點,把棉線拉直后測量的結果如圖9-乙所示,則曲線MN的長度為________cm。若地圖上1 cm長度代表80 km,則這兩個城市的高鐵路線的實際里程為________km。圖94.1032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神奇的物理學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1.4 嘗試科學探究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