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4 動能和勢能2022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知道動能、勢能和機械能,通過實驗,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2.舉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 1.能結合實例,說出物體什么時候具有動能、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2.【重點】通過探究,了解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3.【重點】知道機械能的概念。4.【重點】通過分析實例,知道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知道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是守恒的。知識點1 能1. 問題:如圖所示,一輛車停在某高層住宅的樓下,車頂遭到損毀,警察在現場只看到了一些碎的西瓜皮。經過分析,原來罪魁禍首正是這些西瓜皮。堅固的車頂居然能被西瓜皮擊壞,這是什么原因呢?2. 分析:處于高處的西瓜皮 (選填“能”或“不能”)對外做功,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 。3. 小結:(1)一個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表示這個物體具有的能量越 (選填“大”或“小”)。(2)能與功的單位相同,都是 ,用符號 表示。能 能 大 焦耳 J 1. 問題: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輛向前運動的小車,它推動木塊前進了一段距離。運動的小車推動木塊前進,小車對外做了功,表明小車具有 。這小車是因為什么才具有這種能量的呢?2. 分析:這是因為小車在 ,因此具有了這種能量。能量 運動 知識點2 動能4. 猜想:物體的動能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3. 概念: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 。 的物體都具有 。運動 動能 一切運動 動能 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速度 5. 演示:如圖所示,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問題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速度的關系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器材 斜槽、木塊、 個鋼球 斜槽、木塊、2個質量 的鋼球實驗方法 法和 法(觀察木塊移動的 來比較鋼球的動能大小) 1 不同 控制變量 轉換 距離 探究問題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速度的關系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步驟 1.如圖甲,把木塊放置在水平面固定的位置,把鋼球放在斜槽上高為h1處靜止釋放,記錄木塊移動的距離s1; 1.如圖丙,把木塊放置在水平面固定的位置,把小鋼球放在斜槽上高為h處靜止釋放,記錄木塊移動的距離s3;探究問題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速度的關系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步驟 2.如圖乙,把木塊放回水平面原來的位置,把鋼球放在斜槽上高為h2處靜止釋放,記錄木塊移動的距離s2。 2.如圖丁,把木塊放回水平面原來的位置,把大鋼球放在斜槽上高為h處靜止釋放,記錄木塊移動的距離s4。探究問題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速度的關系 探究物體的動能與其質量的關系實驗現象 與分析 鋼球從高處滾下,高度越高,鋼球運動到水平面時速度越 ,木塊被撞得越 ,鋼球具有的動能越 (選填“大”或“小”)。 鋼球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運動到水平面時 相同,鋼球的質量越大,木塊被撞得越,鋼球具有的動能越(選填“大”或“小”)。實驗結論 1.物體動能的大小跟 和 有關; 2.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 ; 3.運動的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物體的動能也越 。 大 遠 大 速度 遠 大 速度 質量 大 大 【典例1】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影響因素實驗,將小球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釋放,能將水平面的物體從B處推到C處,如果要將物體推到D處,應該讓小球從 (選填“高于”或“低于”)A點的位置由靜止釋放。高于 【變式1】如圖所示,某段道路的標志牌顯示:小型客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0 km/h,大型客車、載貨汽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0 km/h。請你用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要對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進行限制?為什么在同樣的道路上,對不同車型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答:對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進行限制,是因為同一輛汽車質量不變時,速度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當不同車型的汽車的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汽車,它具有的動能越大,剎車阻力相同時,滑行的距離就越長,容易與前面的物體相撞,相撞時沖擊力也更大,所以要對不同車型的汽車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一)重力勢能1. 問題:如圖所示,打樁機工作時,先把重錘高高舉起,重錘落下能把石樁打入地下,重錘對石樁做了功,這說明重錘具有 。重錘是因為什么原因才具有這種能量的呢?2. 分析:這是因為重錘離地面有 ,因此具有了這能量。能量 高度 知識點3 勢能3. 概念: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由于受到 并處在一定 時所具有的能,叫做 。4. 問題:如圖所示是一枚雞蛋從高空落下的殺傷力情況圖。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重力 高度 重力勢能 5. 分析:(1)因為雞蛋所在樓層越高,掉下來對人的傷害越 ,所以質量相同時,物體的位置越高,所具有的重力勢能越 。(2)如果把質量大的西瓜皮和質量小的易拉罐從相同高度掉下來,那么 造成的傷害更大,所具有的重力勢能更 。6. 小結:(1)重力勢能的大小跟 和 有關。(2)質量相同時,物體的位置越高,所具有的重力勢能越 。(3)高度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所具有的重力勢能越 。大 大 西瓜皮 大 高度 質量 大 大 (二)彈性勢能1. 問題:如圖甲、乙、丙所示,發生形變的網球拍能將網球彈出,拉彎的弓能將箭射出,被壓彎的跳板能將運動員彈起,網球拍、弓和跳板具有 。它們是因為什么原因才具有這種能量的呢?能量 2. 分析:網球拍、弓和跳板因為發生了 形變,因此具有了這種能量。3. 概念:物體由于發生 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 。4. 問題:輕輕拉弓和用力拉弓,哪種情況下箭射出的距離較遠?5. 分析:用力拉弓時,弓的形變越 ,箭射出的距離也越 (兩空均選填“大”或“小”)。6. 小結:彈性勢能的大小跟 有關,彈性物體的彈性越強,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越 。彈性 彈性 彈性勢能 大 大 彈性形變程度 大 【典例2】如圖所示是運動員參加射箭比賽時的場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 運動員將弓拉開的過程中,弓的重力勢能增大B. 運動員射箭過程中,其重力勢能不變C. 弓被拉得越彎,產生的彈力越小D. 弓被拉得越彎,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C【變式2】我國的烏東德水電站的攔河拱壩高270 m(如圖)。水電站滿負荷發電時,一天的發電量就可以滿足30萬人1年的生活用電。我國葛洲壩水電站的攔河壩高 70 m。有人說前者水的重力勢能比后者的大,能夠這樣簡單地得出結論嗎?為什么?答:不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跟質量和高度有關,單從高度上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是不全面的。答:不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跟質量和高度有關,單從高度上比較重力勢能的大小是不全面的。(一)機械能的概念1. 問題:如圖所示,飛機在高空中飛行,飛機具有哪些能量呢?2. 分析:由于飛機在運動,所以具有 能,又因為它處于高空,所以還具有 能,把這兩種能量加在一起,就得到它的總機械能。動 重力勢 知識點4 機械能及其轉化3. 結論:在物理學中,把 能、 能和 能統稱為機械能。動 重力勢 彈性勢 (二)機械能的轉化1. 問題: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嗎?2. 演示:讓一個物體從高處下落,忽略空氣阻力,請分析其勢能和動能的變化情況。3. 分析:下落時,物體的高度 ,重力勢能 ;物體速度 ,動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 問題:減少的重力勢能去哪里了?5. 分析:物體的 能轉化為它的 能。變小 變小 變大 變大 重力勢 動 6. 演示:彎弓把箭射出的過程中,弓和弦逐漸恢復原狀,箭的速度變大。7. 分析:這個過程中弓和弦的彈性勢能 ,箭的動能 (前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說明,弓和弦的 能轉化為箭的 能。8. 結論: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 。變小 變大 彈性勢 動 轉化 (三)機械能的守恒1. 演示:(1)如圖甲,觀察滾擺的運動,討論滾擺在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轉化的。滾擺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滾擺上升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滾擺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滾擺上升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2)如圖乙,小球做單擺運動,分析小球在擺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轉化的。小球從A點到B點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從B點到C點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小球從A點到B點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從B點到C點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2. 問題:以上兩實驗,我們都看到滾擺和小球上升的高度越來越 ,最后停在最低點,這是什么原因呢?3. 分析:在實際情況中,無論是單擺還是滾擺,在運動的過程中都會受到 的影響,機械能都會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4. 結論: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 ,即機械能是守恒的。小 阻力 不變 【典例3】皮球在地上來回反彈,皮球下降的過程中,其動能 ,重力勢能 (前兩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能轉化為 能。皮球上升的過程中,其動能 ,重力勢能 (以上兩空均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能轉化為 能。皮球最后停在地上,這說明皮球的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這是因為 。增大 減小 重力勢 動 減小 增大 動 重力勢 不守恒 皮球落到地上時能量有損耗 【變式3】如圖所示,把一個鐵鎖用繩子懸掛起來,將鐵鎖拉到你的鼻子附近,穩定后松手,鐵鎖向前擺去。你認為鐵鎖擺回時會打到你的鼻子嗎?請說明理由。答:不會,因為鐵鎖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阻力的影響,機械能不守恒,所以鐵鎖不能回到原來高的位置打到鼻子。答:不會,因為鐵鎖在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阻力的影響,機械能不守恒,所以鐵鎖不能回到原來高的位置打到鼻子。1. 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 ,簡稱能。單位: 。2. 動能和勢能能量 焦耳(J) 種類 定義 影響因素動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 動能的大小與 和 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 的,動能越 ;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 的,動能也越 動能 質量 速度 大 大 大 大 種類 定義 影響因素勢能 重力 勢能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由于受到 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做 重力勢能的大小與 和 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位置越 的,重力勢能越 ;位置相同的物體,質量越 的,重力勢能也越 彈性 勢能 物體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 彈性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 有關:物體的彈性越強,形變越 ,彈性勢能越 重力 重力勢能 高度 質量 高 大 大 大 彈性形變 彈性勢能 彈性形變程度 大 大 3. 在物理學中,把 、 和 統稱為 ,即機械能=動能+勢能。4. 和 可以相互轉化。5. 如果只有 和 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即 。動能 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機械能 動能 勢能 動能 勢能 機械能守恒 1. 鋼球從高為h的斜槽上由靜止滾下,在水平面上將木塊撞出了一段距離,如圖所示,為了探究物體動能與質量的關系,實驗中要( A )A. 改變木塊在水平面上的位置B. 改變鋼球在斜槽上靜止釋放的位置C. 換用質量不同的木塊D. 換用質量不同的鋼球D2. 判斷下列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如何變化(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并說明理由。(1)在空中上升的足球,足球的動能 ,重力勢能 ,理由: 。(2)飛機在空中水平勻速飛行,并不斷地空投物資,飛機的動能 ,重力勢能 ,理由: 。(3)運動員彎弓將箭射出時,弓的彈性勢能 ,理由: 。減小 增大 上升的足球質量不變,速度減小,所以動能減小;其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勢能增大 減小 減小 飛機水平勻速飛行,速度和高度不變,空投物資使其質量減小,所以動能和重力勢能都減小 減小 弓的彈性形變減小,所以弓的彈性勢能減小 3. 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將甲球豎直向下拋出,將乙球豎直向上拋出,最后落在地面上(不考慮反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拋出時,甲球的動能大于乙球的動能B. 拋出時,甲球的重力勢能小于乙球的重力勢能C. 此過程,乙球的動能一直減少D. 此過程,甲球的動能一直增大 方法點撥 分析物體在整個過程或某個片段的速度和高度的變化情況,并結合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來進行分析判斷。D4. 某小球被水平拋出,其部分運動軌跡如圖甲所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過M、N兩點(圖中未標出),其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參數如圖乙所示。通過數據分析,可得小球在M點時的機械能為 J;小球在M點時的動能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在N點時的動能。在圖甲中,若位置①和②分別代表上述兩點,則M最有可能在位置 (選填“①”或“②”),依據是 。400 小于 ② N點的重力勢能比較大,說明N點的高度較高 方法點撥 分析物體在整個過程的機械能是否守恒,并仔細判斷每個過程或某個位置的動能和勢能情況。(共23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章末復習【重點知識提煉】一、功1. 一個 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 ,在物理學中就說這個力做了 。2. (1)做功的兩個要素(缺一不可):①作用在物體上的 ;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 。(2)如圖所示,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力與距離的方向 力 移動了一段距離 功 力 移動的距離 垂直 ②有 無 ③無 有 力 距離 力 距離 3. 功的公式、符號和單位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變形式力 F= 距離 s= 功 W= FN sm WJFs 二、功率1. 在物理學中,用 表示做功的快慢。2. 功率的公式、符號和單位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功率 P= 功 W= 時間 t= 功率 PW WJPt ts 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常用單位換算 公式功率 1 kW= W P= 力 / F= 速度 1 m/s= km/h v= PW1 000 Fv FN vm/s3.6 三、機械效率1. 有用功和額外功:① :提升重物時,將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② :克服機械的自重和摩擦力等因素而做的功。③ :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公式表示為 。有用功 額外功 總功 W總=W有+W額 2. 機械效率:(1)定義: 跟 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2)計算公式:機械效率η= ;η 1,用百分數表示。3. 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 。有用功 總功 ×100% < 減小動滑輪重量、增加被提升的物重、減小繩重、減小摩擦阻力 四、動能、勢能和機械能1. 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A點靜止滑下,若忽略阻力:(1)小球從A點到B點的過程,分析以下問題:①小球由于 而具有了動能,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 、 有關。因為小球的 在增大而 不變,所以小球的動能在 。運動 速度 質量 速度 質量 增大 ②小球在斜面運動時,小球處在一定 ,還具有 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小球的 、 有關。因為小球的 在減小,而 不變,所以其重力勢能在 。③此過程中,小球的 轉化為 。機械能=動能+ ,如果只有 和 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即 。此時,小球的機械能 。高度 重力勢 高度 質量 高度 質量 減小 重力勢能 動能 勢能 動能 勢能 機械能守恒 守恒 1. 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A點靜止滑下,若忽略阻力:(2)當小球到達C點時與彈簧片接觸并使彈簧片發生 ,彈簧片具有了 能,當彈簧片的彈性形變程度變大,其彈性勢能 ,此時 轉化為 。因此, 和 可以相互轉化。彈性形變 彈性勢 變大 動能 彈性勢能 動能 彈性勢能 1. 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A點靜止滑下,若忽略阻力:【典例解題提升】1. 如圖所示,小孩推著大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小孩用40 N的力水平推著大人前進10 m后松手,小孩松手后,冰車又滑行了2 m才停下。(1)孩子推著大人時,此小孩對大人和冰車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若有做功請計算出其大小,若沒有,請說明理由。小孩所做的功為W=Fs=40 N×10 m=400 J有 小孩所做的功為W=Fs=40 N×10 m=400 J(2)松手后,小孩對大人和冰車 (選填“有”或“沒有”)做功,若有做功請計算出其大小,若沒有,請說明理由。無力有距離。沒有 無力有距離。1. 如圖所示,小孩推著大人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小孩用40 N的力水平推著大人前進10 m后松手,小孩松手后,冰車又滑行了2 m才停下。2. (1)如圖所示,小明和小青兩位同學進行搬物體上樓的比賽,已知他們把同樣的物體從1樓搬到3樓。從圖中信息可知( B )A. 小青做功多 B. 兩人做功一樣多C. 兩人做功一樣快 D. 小明做功慢(2)要知道兩位同學做功的功率,還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呢?物體的質量m(或重量G)和樓層的高度h。B物體的質量m(或重量G)和樓層的高度h。(3)已知物體重100 N,每層樓的高度為3 m,請用兩種方法計算出小明做功的功率。解:方法一: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為W=Gh=100 N×6 m=600 J小明做功的功率為P===15 W方法二:小明上樓的速度為v===0.15 m/s小明做功的功率為P=Fv=100 N×0.15 m/s=15 W解:方法一: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為W=Gh=100 N×6 m=600 J小明做功的功率為P===15 W方法二:小明上樓的速度為v===0.15 m/s小明做功的功率為P=Fv=100 N×0.15 m/s=15 W3.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不同(m甲<m乙)的彈力球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1)忽略空氣阻力,甲球下落過程中經過A、B兩點,A點的動能 (選填“>”“<”或“=”)B點的動能。此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乙球在下落過程中經過與A點等高的C點,兩球在這三點的重力勢能分別為EA、EB、EC,其大小關系是 。< 守恒 EC>EA>EB (2)不忽略空氣阻力,甲球反彈到達最高點M,M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比起點高;要讓乙球反彈到比起點更高的位置的方法有 。不可能 給乙球一個向下的初速度 (3)若把乙球以速度v斜向上拋出,下列能反映其動能Ek變化的圖像是( A )A3.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不同(m甲<m乙)的彈力球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4. 道路救援車對故障車輛拖移時可構建成如圖所示的模型,將重力為1×104 N的車輛A沿斜面勻速拉至斜面頂端,用時10 s,鋼繩對車輛的拉力為5 000 N,已知斜面高為2 m,斜面長為5 m,則有用功是 J,拉力的功率是 W,斜面的機械效率為 。2×104 2 500 80%5. 如圖所示,小明分別使用甲、乙、丙、丁四種機械勻速提升物體(繩長不變),測得拉力和物體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則( A )F甲 F乙 F丙 F丁 GM GN5.5 N 12 N 5.5 N 8 N 5 N 10 NAA. 甲的機械效率比丙的大B. 乙、丁的機械效率相同C. 使用丙提升物體M時可以省力D. 實驗測得的數據無法算出機械效率【科技與物理】6. 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過山車 當你在游樂場乘過山車奔馳之際,你是否會想到:過山車為什么不需要引擎來推動就能“翻山越嶺”呢? 過山車在開始旅行時,是靠一個機械裝置推上最高點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沒有任何裝置為它提供動力了。從這時起,帶動它沿軌道行駛的唯一“發動機”就是重力勢能。過山車的重力勢能在處于最高點時達到最大值,當它開始下行時,它的重力勢能不斷減小,〗動能不斷增大。由于摩擦,損耗了少量的機械能,所以隨后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如圖所示)。像所有列車一樣,過山車也安裝了機械制動裝置,使它在結束行程或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準確地停下來。(1)過山車要通過A點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動能 ,重力勢能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后面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是由于過山車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在過山車旅行的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能夠準確地停下來,是由于 。變小 變大 變小 安裝了機械制動裝置 (4)過山車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 能作為“發動機”的動力。(5)小明坐在高速運行的過山車上,感到“天旋地轉”,這時他是選擇 作為參照物的。重力勢 過山車 (共16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2 功率2022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知道功率,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知識點1 做功的快慢1. 問題:(1)要把幾百塊磚從地面送到房頂,用人工搬運和用起重機搬運,對磚塊做的功相同嗎? (2)人工搬運需要幾個小時,而用起重機只需要幾分鐘,兩者做功的快慢相同嗎? 2. 小結:生活中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方法有兩種。(1)物體做相同的功,比較所用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 ;(2)物體做功的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 。相同 不相同 快 快 【典例1】爸爸帶著5歲的兒子一起爬相同的樓梯,他們同時到達頂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兩人做功一樣多 B. 爸爸做功較快C. 他們做功一樣快 D. 兒子做功較快【變式1】工人把10 t的貨物搬到貨車上所用的時間是叉車做同樣的事的20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工人和叉車做功一樣快 B. 工人做功較快C. 工人和叉車做功一樣多 D. 無法判斷做功的快慢BC1. 問題:甲、乙同學進行把礦泉水從地面搬運到桌面的做功比賽,若把一瓶礦泉水(500 mL)搬到桌面所做的功約為4 J,甲、乙同學做功情況如表所示,則如何比較哪位同學做功快?同學 甲 乙做功W/J (8瓶) (5瓶)時間t/s 10 832 20 知識點2 功率的定義及公式2. 分析:(1)就像用路程與時間之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一樣,我們可以用 與 來表示做功的快慢。(2)請根據以上方法,通過計算來比較甲和乙誰做功更快。解:甲:==3.2 J/s乙:==2.5 J/s所以 同學做功快。功 做功所用時間之比 解:甲:==3.2 J/s乙:==2.5 J/s甲 3. 意義:在物理學中,用 表示做功的快慢,其符號為 。4. 公式: 。5. 單位:(1)國際單位: ,符號是 。(2)其他單位: ,符號是 。(3)單位換算:1 kW= W。功率 P P= 瓦特 W 千瓦 kW 103 6. 梳理: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變形式功率 P= 功 W= 時間 t= 1 W的物理意義:某物體做功的功率為1 W,表示物體在 s內做功為 J。 PW WJPt ts 1 1 【典例2】小明用40 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紙箱上,讓紙箱沿水平方向前進了10 m,用時5 s,小明對紙箱做功為 J,其功率為 W。【變式2】功率是36 kW的拖拉機,它1 min做的功由功率是400 W的耕牛去完成,需要的時間為 s。400 80 5 400 1. 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1)做相同的功,比較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2)相同的時間,比較做功,做功多的做功快。2. 功率的公式、符號和單位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變形式功率 P= 功 W= 時間 t= PW WJPt ts 3. 功率的單位換算:1 kW=103 W。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功率越大,做功一定越多B. 做功越多的機械,功率一定越大C. 功率越小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少D. 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一定越大D2. 如圖所示,小宇同學從一樓走到五樓用了30 s,此過程中的功率大約是( A )A. 2 000 W B. 200 W C. 20 W D. 2 WB3. 小芳用200 N的水平推力把在水平地面上重300 N的箱子沿推力的方向勻速前進3 m,所用時間為6 s,此過程,小芳對箱子做功是 J,此過程的功率是 W。600 100 方法點撥 認清此過程是哪個力在做功,并把其做功的大小算出來,根據公式P=代入計算。1.08×104 4. 某建筑工地上一臺升降機的廂體連同貨物的質量為1.2 t,在10 s內從2樓勻速上升到5樓。如果每層樓高3 m,升降機電動機的功率為 W。5. 學習了《功率》這節課后,小玉同學想估算自己從一樓爬樓梯到三樓的功率,請按要求填寫:實驗原理: 。實驗步驟:(1)用體重計測出 (填物理量與其對應字母);(2)用卷尺測出 (填物理量與其對應字母);(3)用 (填測量器材)測出小玉同學從一樓勻速爬樓梯到三樓所用的時間t;P= 小玉同學的質量m 一層樓的高度h 秒表 (4)小玉同學爬樓梯的功率的表達式為 (用上述物理量表示)。 方法點撥 根據原理公式P=,W=Gh,找出測量各物理量的方法即可。(共24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3 機械效率2022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途徑。 1.【重點】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并能正確陳述它們之間的關系。2.【難點】能說出機械效率的含義,并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識點1 有用功和額外功1. 問題:分析下列兩種機械做功的情況中,哪些是我們需要的有用功,哪些是我們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哪些是我們做的總功。2. 分析:圖(a)中,提起重物時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有用功;這個過程中動滑輪也被隨之提起,且滑輪與繩子之間存在摩擦,因此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和摩擦所做的功,是我們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動力來自于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因此拉力所做的功,是我們做的總功。圖(b)中,挖掘泥土時克服泥土重力所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有用功;克服機械臂的重力和機械之間的摩擦所做的功,是我們不得不做的額外功;動力來自于發動機,因此發動機輸出的動力所做的功是總功。3. 小結:(1)機械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我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叫做 ,記作 。(2)克服機械部件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無利用價值卻不得不做的功,叫做 ,記作 。(3)動力對機械做的功,叫做 ,記作 。(4)W總= 。有用功 W有用 額外功 W額外 總功 W總 W有用+W額外 【典例1】當你用桶從井中提水時,你對水做的功是 ,對桶做的功是 ;如果桶掉進井里,從井中撈桶時,桶里帶著一些水,這時你對水做的功是 。(均選填“總功”“額外功”或“有用功”)有用功 額外功 額外功 【變式1】質量是40 kg的小王同學用重10 N的水桶,提起重力為100 N的水,沿樓梯送到三樓,每層樓高3 m,完成這一次提水,她對水做的功為有用功,則她做的有用功和額外功分別是( B )A. 600 J 2 400 J B. 600 J 2 460 JC. 600 J 60 J D. 3 000 J 60 J 方法點撥 有用功指為了達成某種 至少要做的功,比如為了得到水還是為了得到水桶。額外功指在達成某種目的時,并非我們需要但又 的功。B工作目的 不得不做 1. 定義:在物理學中,將 跟 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2. 符號: 。3. 公式:η= 。有用功 總功 η ×100% 知識點2 機械效率4. 理解:(1)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即總功)總是 機械對外所做的功(即有用功)。(2)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故機械效率總是 1。(3)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知識補充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40%~50%,抽水機的機械效率一般為60%~80%。大于 小于 5. 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設計實驗裝置 彈簧測力計、滑輪組、鉤碼、刻度尺、鐵架臺、棉線實驗步驟實驗結論 1.三次實驗中測得的機械效率一樣嗎? 。實驗 鉤碼所受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總功W總/J 機械效率η123不一樣實驗結論 2.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至相同高度,重物的重力越大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有關嗎? 。4.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繞線方法有關嗎? 。越大 無關 無關 【典例2】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為6 N。(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可知,拉力大小為 N,若鉤碼上升的高度為10 cm,則有用功是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結果精確到0.1%);勻速 2.4 0.6 83.3% (2)若增加鉤碼的個數(每個鉤碼一樣重),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選填“增大”或“減小”)。增大 【變式2】如圖所示,用滑輪組幫助汽車脫困時,滑輪A的作用是 ;汽車被勻速拉動時,作用在繩子上的拉力F為1 000 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則汽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N。寫出一條可以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措施: 。改變力的方向 2 400 加潤滑油減小機械間摩擦等 1. 動滑輪可以省力,但 。2. 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之間的關系為 。3. 使用機械做功時,將 叫做機械效率η,即 。4.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等。5. 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 等。不能省功 W總=W有+W額 有用功W有跟總功W總的比值 η=×100% 動滑輪自身重力、繩子重力及摩擦 增加被拉物體的質量、使用輕質的動滑輪和繩子、機械經常保養和定期潤滑 1. 下列關于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B )①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力對物體做功就越多;②做功越快的機械,功率越大;③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④使用機械效率越高的機械,完成一定量的功就越快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②④B2. 用相同的滑輪和細繩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用它們分別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乙的大B. 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樣大C. 甲滑輪組做的額外功小于乙滑輪組的額外功D. 甲滑輪組做的有用功小于乙滑輪組的有用功B3. 如圖所示,A物體受到的重力是100 N,在5 N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1 m,物體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N,有用功為 J,總功為 J,機械效率是 。第3題圖12 15 80% 4. 如圖甲所示,斜面靜置于水平面上,小明同學將A、B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沿左、右兩側斜面由底端拉到頂端,做功情況如圖乙所示。則小明對A做的總功為 J,有用功為 J,小明對B做功的機械效率為 。第4題圖3 2 80% 5. 兩位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下表是他們實驗中的一組數據。請將表格中的數據補充完整并回答下面問題:鉤碼所受的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η甲同學 1.0 1.0 0.5 3.0 乙同學 3.0 1.0 1.2 3.0 1.01.566.7%3.03.683.3%(1)機械效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 提升物體的質量不同、動滑輪的質量不同、摩擦和繩重不同。(2)有沒有機械效率為100%的機械?為什么?答: (3)舉例說明,通過什么途徑可以提高機械效率。答: 沒有機械效率為100%的機械。這是因為使用任何機械時,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如克服機械重力、摩擦力等,因此總功一定大于有用功,機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增加每次提起的重物質量、減輕動滑輪本身的質量、減輕繩子的質量、加潤滑油減小摩擦等。 5. 兩位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下表是他們實驗中的一組數據。請將表格中的數據補充完整并回答下面問題:6. 如圖,塔式起重機上的滑輪組將重為1.6×104 N的重物勻速吊起2 m時,用時20 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1)求鋼絲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解:(1)由圖可知,動滑輪的繩子段數n=3,鋼絲繩移動的距離s=3 h=3×2 m=6 m鋼絲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v===0.3 m/s解:(1)由圖可知,動滑輪的繩子段數n=3,鋼絲繩移動的距離s=3 h=3×2 m=6 m鋼絲繩自由端的移動速度v===0.3 m/s(2)求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解:(2)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1.6×104 N×2 m=3.2×104 J(3)求繩端拉力做的總功。解:(2)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1.6×104 N×2 m=3.2×104 J解:(3)由η=可知,拉力做的總功W總===4×104J6. 如圖,塔式起重機上的滑輪組將重為1.6×104 N的重物勻速吊起2 m時,用時20 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4)若克服摩擦和鋼絲繩重所做的功是7 000 J,求動滑輪的重力。解:(4)額外功W額=W總-W有=4×104 J-3.2×104 J=8 000 J則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W動=W額-Wf=8 000 J-7 000 J=1 000 J由W動=G動h可知,動滑輪的重力G動===500 N(5)說出一個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方法。解:(5)換用更輕的動滑輪、增大物體重力等。解:(4)額外功W額=W總-W有=4×104 J-3.2×104 J=8 000 J則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W動=W額-Wf=8 000 J-7 000 J=1 000 J由W動=G動h可知,動滑輪的重力G動===500 N解:(5)換用更輕的動滑輪、增大物體重力等。答:(略)6. 如圖,塔式起重機上的滑輪組將重為1.6×104 N的重物勻速吊起2 m時,用時20 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共17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專題 機械效率的相關計算一、滑輪(組)1. 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900 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0.5m,已知工人所用的拉力為600 N,求:(1)工人的拉力做的總功;解:(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0.5 m=1 m工人的拉力做的總功W總=Fs=600 N×1 m=600 J解:(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2×0.5 m=1 m工人的拉力做的總功W總=Fs=600 N×1 m=600 J(2)提升物體做的有用功;解:(2)提升物體做的有用功W有=Gh=900 N×0.5 m=450 J(3)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3)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75%解:(3)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75%答:(略)1. 如圖所示,工人利用滑輪組將重900 N的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升0.5m,已知工人所用的拉力為600 N,求: 方法點撥 滑輪組豎直向上拉動重物時,有用功為克服重物重力做的功W有=Gh,總功為繩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W總=Fs。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為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W額=G動h。η====2. 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搬運貨物,用F=1 000 N的力拉繩子自由端,貨物A以0.1 m/s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20 s,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求:(1)貨物A在20 s內移動的距離;解:(1)貨物A在20 s內移動的距離s物=v物t=0.1m/s×20 s=2 m解:(1)貨物A在20 s內移動的距離s物=v物t=0.1m/s×20 s=2 m(2)這個過程中拉力F做的總功;解:(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繩=ns物=2×2 m=4 m拉力F做的總功W總=Fs繩=1 000 N×4 m=4 000 J(3)水平地面對貨物A的摩擦力大小。解:(3)拉力F做的有用功W有=ηW總=75%×4000 J=3 000 J由W=Fs可得,水平地面對貨物A的摩擦力f===1 500 N答:(略)解:(3)拉力F做的有用功W有=ηW總=75%×4 000 J=3 000 J由W=Fs可得,水平地面對貨物A的摩擦力f===1 500 N答:(略)2. 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搬運貨物,用F=1 000 N的力拉繩子自由端,貨物A以0.1 m/s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20 s,整個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求: 方法點撥 滑輪組水平拉動重物時,有用功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fs物,總功為繩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W總=Fs繩。注意此時重力不做功。η====3. 如圖甲,從深井中勻速提取泥土,動滑輪和筐的總重力為30 N。圖乙是某次提取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W隨繩自由端拉下的長度s變化的關系圖像。不計繩重和摩擦,則(1)當s為10 m時,由圖乙可知拉力做了 J的功,筐和泥土上升了 m;(2)拉力F為125 N,筐中泥土的重力是 N;(3)本次提升泥土的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1250 5 220 88% 二、斜面4. 如圖,一輛貨車勻速從山底A開到山頂B。貨車重力為2.0×104 N,發動機的功率為100 kW保持不變,山坡AB長2 000 m,高h為800 m,所用時間為4 min,不計空氣阻力。求:(1)汽車從山底開到山頂所做的有用功;解:(1)有用功W有用=Gh=2.0×104 N×800 m=1.6×107 J解:(1)有用功W有用=Gh=2.0×104 N×800 m=1.6×107 J(2)山坡的機械效率(精確到0.1%);解:(2)汽車從山底開到山頂所做的總功W總=Pt=100×103 W×4×60 s=2.4×107 J 山坡的機械效率η=×100%=×100%≈66.7%解:(2)汽車從山底開到山頂所做的總功W總=Pt=100×103 W×4×60 s=2.4×107 J 山坡的機械效率η=×100%=×100%≈66.7%4. 如圖,一輛貨車勻速從山底A開到山頂B。貨車重力為2.0×104 N,發動機的功率為100 kW保持不變,山坡AB長2 000 m,高h為800 m,所用時間為4 min,不計空氣阻力。求:(3)汽車在山坡上行駛時的摩擦力和牽引力。解:(3)額外功W額=W總-W有用=2.4×107 J-1.6×107 J=0.8×107 J由W額=fs可得,汽車在山坡上行駛時的摩擦f===4×103 N由W總=Fs得F===1.2×104 N答:(略)解:(3)額外功W額=W總-W有用=2.4×107 J-1.6×107 J=0.8×107 J由W額=fs可得,汽車在山坡上行駛時的摩擦f===4×103 N由W總=Fs得F===1.2×104 N答:(略)4. 如圖,一輛貨車勻速從山底A開到山頂B。貨車重力為2.0×104 N,發動機的功率為100 kW保持不變,山坡AB長2 000 m,高h為800 m,所用時間為4 min,不計空氣阻力。求: 方法點撥 利用斜面拉動重物時,有用功為克服重力做的功W有=Gh,總功為拉力做的功W總=Fs,機械效率為η==。5. 某盤山公路全長10 km,海拔高度差為1 000 m,如圖所示。一輛滿載的新能源客車從山底勻速行駛至山頂,期間客車受到的牽引力恒為2×104 N。已知客車滿載時總質量為6 000 kg,g取10 N/kg。求:(1)客車做的有用功;解:(1)客車滿載時的總重力G=mg=6 000 kg×10 N/kg=6×104N客車做的有用功W有=Gh=6×104 N×1 000 m=6×107 J解:(1)客車滿載時的總重力G=mg=6 000 kg×10 N/kg=6×104 N客車做的有用功W有=Gh=6×104 N×1 000 m=6×107 J(2)盤山公路的機械效率。解:(2)牽引力做的總功W總=Fs=2×104N×10×103 m=2×108 J盤山公路的機械效率η=×100%=×100%=30%答:(略)解:(2)牽引力做的總功W總=Fs=2×104N×10×103 m=2×108 J盤山公路的機械效率η=×100%=×100%=30%答:(略)5. 某盤山公路全長10 km,海拔高度差為1 000 m,如圖所示。一輛滿載的新能源客車從山底勻速行駛至山頂,期間客車受到的牽引力恒為2×104 N。已知客車滿載時總質量為6 000 kg,g取10 N/kg。求:6×104N客車做的有用功W有=Gh=6×104 N×1 000 m=6×107 J三、其他機械設備6. 如圖所示,挖掘機在從水中挖掘、運送泥沙過程中,用鏟斗在4 s內將重為1.8×104 N的泥沙從最低點A移到最高點B,接著再用2 s沿水平方向移動4 m將泥沙卸到汽車上。如果挖掘機在上述運送泥沙過程中的平均功率為60 kW。求此過程挖掘機的機械效率。解:提升過程中,克服泥沙重力做的功W泥沙=G泥沙h=1.8×104 N×(3 m+5 m)=1.44×105 J水平方向運送過程中,泥沙的重力不做功,因此整個過程中,挖掘機對泥沙做的有用功W有=W泥沙=1.44×105 J整個過程中,挖掘機做的總功W總=Pt總=6×104 W×(4 s+2 s)=3.6×105 J挖掘機的機械效率η=×100%=×100%=40%解:提升過程中,克服泥沙重力做的功W泥沙=G泥沙h=1.8×104 N×(3 m+5 m)=1.44×105 J水平方向運送過程中,泥沙的重力不做功,因此整個過程中,挖掘機對泥沙做的有用功W有=W泥沙=1.44×105 J整個過程中,挖掘機做的總功W總=Pt總=6×104 W×(4 s+2 s)=3.6×105 J挖掘機的機械效率η=×100%=×100%=40%答:(略) 方法點撥 不同機械設備中額外功的來源可能不同,但對于各類機械設備,只要找準并計算出有用功和總功,均可代入公式η=×100%計算出其機械效率。(共19張PPT)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1 功2022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結合實例,認識功的概念。 1.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2.知道做功的兩個要素并能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能列舉生活中關于做功的實例。3.【重點】知道功的計算公式并能進行應用計算。知識點1 做功的定義1. 問題:對比下列做功和不做功的四種情況,找出做功和不做功的不同點。(1)不做功:(2)做功:2. 分析:不做功的兩種情況中,雖然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是沒有移動;而做功的兩種情況中,物體不僅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3. 小結:(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 ;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有力無距離;②有距離無力;③力和距離垂直。力 移動的距離 4. 判斷下列情況中力對物體是否做功。白鷺將魚從水里叼起來 人將桶推到倉庫中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不動 做功做功不做功【典例1】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扔實心球的情景(包含四個過程)。其中,手對球做功的是( A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B【變式1】下列實例中,力對物體做功的是( A )A. 跳水運動員從跳臺跳下B. 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滾動C. 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向前走了一小步D. 運動員用力拉弓不動A1. 問題:(1)將書包和物理書放在課桌旁地面(已知書包比物理書更重),分別把它們勻速提到桌面上,哪次做的功多一些呢?對書包做功多(2)將書包分別勻速提到桌面上和凳子上(已知桌面比凳子高),哪次做的功多一些呢?提到桌面上做功多對書包做功多提到桌面上做功多知識點2 功的計算2. 小結:(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所做的功就越 。(2)力學中,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 ,即功= 。多 乘積 力×距離 3. 梳理: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變形式力 F= 距離 s= 功 W= 1 J的物理意義:某個力對物體做功1 J,表示物體在 N的力作用下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 m FN sm WJ(焦耳)Fs 1 1 【典例2】叉車把質量為200 kg的貨物緩慢舉高0.8 m,然后又沿水平方向緩慢移動2 m到車廂旁。請分析整個過程中叉車對貨物做功的情況并計算功的大小。(g取10 N/kg)解: 叉車把貨物緩慢舉高0.8 m時對貨物做了功,而沿水平方向緩慢移動2 m時,因為水平方向上沒有力,所以沒有做功。G=mg=200 kg×10 N/kg=2 000 NW=Fs=Gh=2 000 N×0.8 m=1 600 J答:(略)【變式2】馬拉著質量為2 000 kg的車在水平路上前進400 m,馬的水平拉力做了3×105 J的功,馬的水平拉力是多大?解:馬的水平拉力為F===750 N答:(略)解:馬的水平拉力為F===750 N答:(略)1. 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在物理學中就說這個力做了 。2. (1)做功的兩個要素(缺一不可):①作用在物體上的 ;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 ;② ;③ 。功 力 移動的距離 力與距離的方向垂直 有力無距離 無力有距離 物理量 符號 單位 公式/變形式力 F N距離 s m功 W J(焦耳) W=FsN·m(牛·米) 3. 功的公式、符號和單位1. 下列情景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A )A. 冰壺離手后,在冰面滑行一段距離B. 人撿起地上的書本C. 人推箱子,箱子不動D. 手提滑板車水平移動一段距離B2. 小明用40 N的推力把重為120 N的箱子沿水平地面前進了3 m,推力做了多少功?如果把這箱子勻速舉高1 m,則重力做了多少功?解: 根據題意信息, 可得推力做功為W推=Fs=40 N×3 m=120 J把箱子勻速舉高1 m,則重力做功為W重=Fs=Gh=120 N×1 m=120 J答:(略)解: 根據題意信息, 可得推力做功為W推=Fs=40 N×3 m=120 J把箱子勻速舉高1 m,則重力做功為W重=Fs=Gh=120 N×1 m=120 J答:(略)3. 如圖所示,起重機勻速吊起重為1 000 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了10 m后,又使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2 m,在整個過程中,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是 N,拉力對物體做的功是 J。1 000 104 4. 物體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別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上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s,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W1<W2 B. W1>W2C. W1=W2 D. 無法判斷 方法點撥 力學中,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 ,即功= ,做功的多少只與這兩因素有關。C乘積 力×距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 功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11.2 功率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11.3 機械效率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11.4 動能和勢能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專題 機械效率的相關計算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章末復習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