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2 熱量與熱值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熱量。 2.知道熱值的概念。 3.會進行熱值的簡單計算。 1.知道熱量的概念及單位。2.體會不同燃料燃燒釋放熱量本領的不同,了解熱值的概念。3.【重點】能簡單計算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4.【難點】能辨析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知識點1 熱量1. 定義:閱讀課本第27頁,完成以下內容的填寫。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叫做 。2. 符號: ,單位: 。 方法點撥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只能說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而不能說含有熱量。熱量 Q 焦耳(J) 【典例1】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B. 物體吸收了熱量,其溫度一定升高C. 相同質量的30 ℃的水比20 ℃的水所含熱量多D. 質量﹑溫度相同的物體具有的內能一樣多A【變式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A. 物體的內能越大,含有的熱量就越多B. 一個物體內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熱量C. 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它的內能一定增加D. 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間也能傳遞熱量C 重難點撥 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理解如下: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可能是物體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等。(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理解如下:如果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則溫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變,如晶體熔化、水沸騰時,物質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需注意的是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不一定增加,例如,帶有活塞的氣缸從外界吸收熱量的同時,又對外界做功(3)內能是一個狀態量。理解如下:物體內能增加了,但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也不一定吸熱,因為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功造成的。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4) 下列各物理名詞中“熱”的含義:熱傳遞中的“熱”是指熱量。熱現象中的“熱”是指溫度。熱膨脹中的“熱”是指溫度。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內能。知識點2 比較相同物質的吸熱情況1. 實驗:探究水的吸熱與其溫度變化、質量的關系。【實驗目的】 (1)保證水的質量不變,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對比所用的時間; (2)改變水的質量,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對比所用的時間。【實驗器材】鐵架臺、量筒(或天平) 、酒精燈、燒杯、溫度計、鐘表。【實驗方法】 法和 法(用 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 。控制變量 轉換 加熱時間 【實驗步驟】 (1)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稱取100 ml (即100 g )水于燒杯中。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選取一個溫度作為起始溫度,開始計時,并將水每升高相同的溫度所用的時間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3)改變水的質量,重復上述操作。水的質量m/g 100 200 300 水升高的溫度Δt/℃ 3 6 9 3 6 9 3 6 9累計加熱的時間t/min【實驗結論】當質量一定時,水吸收的熱量與升高的溫度成 ;當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水吸收的熱量跟它的質量成 。正比 正比 知識點3 燃料的熱值1. (1) 1 kg的干木柴和 10 kg的干木柴在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選填“相同”或“不同”) 。(2)相同條件下,1 kg干木柴和1 kg煤, (選填“干木柴”或“煤” )能燒開更多的水。(3)燒開同一壺水,用干木柴和用天然氣所需要的質量 (選填“相同”或“不同”) 。(4) 1 kg的干木柴完全燃燒和未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選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 煤 不同 不同 結論1 1.我們把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 與其 之比,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2. 影響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因素:燃料的 、燃料的 和燃料燃燒的狀況。熱量 質量 質量 種類 【典例2】關于燃料及其熱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沒有燃燒的燃料,熱值等于零B. 燃料完全燃燒時,它的熱值最大C. 燃料的熱值與質量和燃燒狀態無關D. 燃料燃燒時溫度越高,放出的熱量越多C【變式2】下列關于熱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 燃料燃燒時,用的燃料越多,燃料的熱值越大B. 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燃料的熱值越大C. 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較多的燃料,熱值較大D. 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較多的燃料,熱值較大D知識點4 熱值的相關計算1. 有一箱木炭,它的質量為10 kg。(1)查閱相關資料,木炭的熱值是 。它的物理意義是 。(2)若用掉一半,剩下木炭的熱值是 。(3)剩下一半的木炭燃燒最多可以放出 熱量。(4) 如果燒開一壺水需要熱量3.4×107 J,不計熱量損失,需要完全燃燒 木炭。3.4×107 J/kg 1 kg木炭完全燃燒放出3.4×107 J的熱量 3.4×107 J/kg 1.7×108 J 1 kg 結論2 熱值的計算公式: (一般用于氣體和液體燃料) 。( 1 )其中:m為燃料的質量,V為燃料的體積,q為燃料的熱值。( 2 )公式變形:Q放=qm,m=。q=或q= 【典例3】某學校鍋爐用天然氣做燃料給水加熱。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0×107 J/m3,不計熱量損失。[c水=4.2×103 J/ ( kg·℃ )]問:( 1 )完全燃燒4.2 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多少熱量?解:(1)完全燃燒4.2 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熱量Q放=Vq=4.2 m3×4.0×107 J/m3=1.68×108 J解: ( 1 )完全燃燒4.2 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熱量Q放=Vq=4.2 m3×4.0×107 J/m3=1.68×108 J( 2 )這些熱量可以使1 000 kg的水從30 ℃升高到多少?解:(2)由題意可知,Q吸=Q放=1.68×108 J,則水升高的溫度Δt===40 ℃則水的末溫t=t0+Δt=30 ℃+40 ℃=70 ℃答:(略)解: ( 2 )由題意可知,Q吸=Q放=1.68×108 J,則水升高的溫度Δt===40 ℃則水的末溫t=t0+Δt=30 ℃+40 ℃=70 ℃答: (略)【典例3】某學校鍋爐用天然氣做燃料給水加熱。已知天然氣的熱值為4.0×107 J/m3,不計熱量損失。[c水=4.2×103 J/ ( kg·℃ )]問:解:(1)完全燃燒4.2 m3的天然氣可以獲得熱量Q放=Vq=4.2 m3×4.0×107 J/m3=1.68×108 J1. 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 改變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用字母Q表示,單位: 。2. 當質量一定時,水吸收的熱量與升高的溫度成 ;當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水吸收的熱量跟它的質量成 。3. 熱值: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 與其 之比,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用字母q表示,單位 。4. 影響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因素:燃料的 、燃料的 和燃料燃燒的狀況。內能 焦耳(J) 正比 正比 熱量 質量 J/kg或J/m3 質量 種類 5. 熱值的計算公式: 。q=或q= 1. 對“溫度、內能、熱量”的認識,下列觀點中正確的是( B )A. 物體吸收熱量越多,溫度越高B.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可能不變C. 物體的溫度不變,它的內能也不變D. 熱量可以從溫度低的物體轉移給溫度高的物體B2. 詩人陸游的筆記中曾記載如圖所示的省油燈,燈油燃燒時燈油質量在不斷減小,熱值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 ;夾層注水,利用水的 大的特點,降低油溫,減少了油的蒸發,以此達到省油的目的。不變 比熱容 3. 通常情況下,燒開同一壺水需要消耗質量最少的燃料是( A )A. 熱值為7.1×107 J/kg的液化石油氣B. 熱值為3.4×107 J/kg的煤C. 熱值為1.2×107 J/kg的木柴D. 一樣多A4. 艾灸是中華醫學的瑰寶,利用艾條燃燒產生的熱量刺激人體穴位,能夠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根質量為50克的艾條,完全燃燒能放出1.4×106 J的熱量,則該艾條的熱值為 J/kg,燃燒一半后,艾條的熱值為 J/kg。2.8×107 2.8×107 5. 小剛同學家購買了一款如圖甲所示的戶外分體式燃氣爐,準備去戶外野炊。該燃氣爐的銘牌如圖乙所示,其中“功率4 500 W”是指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燃氣爐每秒放出4 500 J的熱量。(1)氣體燃料在常溫下是通過 的方式液化存儲在儲氣罐內的。使用過程中,罐體溫度變低,是因為燃料發生汽化時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 )熱量。壓縮體積 吸收 (2)小剛注意到爐頭上標有“××參數:15”字樣,他查閱說明書得知,該參數表示的是燃氣爐功率[單位:瓦( W )]與耗氣量[單位:克每時( g/h )]之比的數值為15,則該燃氣爐所使用燃料的熱值是 J/kg。5.4×107 5. 小剛同學家購買了一款如圖甲所示的戶外分體式燃氣爐,準備去戶外野炊。該燃氣爐的銘牌如圖乙所示,其中“功率4 500 W”是指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燃氣爐每秒放出4 500 J的熱量。( 3 )小剛同學打算展示在勞動課上學習的烹飪技能,為家人做頓可口的飯菜,下表是他出發前做的規劃,則小剛至少應攜帶 個如圖丙所示的新儲氣罐。內容 每次耗時/min 次數/次炒菜 8 3煮湯 10 1燒水 3 22 5. 小剛同學家購買了一款如圖甲所示的戶外分體式燃氣爐,準備去戶外野炊。該燃氣爐的銘牌如圖乙所示,其中“功率4 500 W”是指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燃氣爐每秒放出4 500 J的熱量。(共18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3 物質的比熱容第2課時 比熱容的相關計算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 2.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 能根據吸熱公式Q吸=cm(t-t0)和放熱公式Q放=cm(t0-t)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知識點1 熱量的計算1. 問題:我們已經知道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即1 kg的水溫度升高1 ℃,所吸收的熱量為4.2×103 J。那么1 kg的水溫度升高2 ℃,所吸收的熱量是多少呢?2 kg的水溫度升高1 ℃,所吸收的熱量是多少呢?那2 kg的水溫度升高2 ℃,所吸收的熱量又是多少呢?2. 分析:1 kg的水溫度升高1 ℃,所吸收的熱量為4.2×103 J。那么1 kg的水溫度升高2 ℃,所吸收的熱量為 J;2 kg的水溫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為 J;2 kg的水溫度升高2 ℃,所吸收的熱量為 J。8.4×103 8.4×103 1.68×104 3. 小結:如果有m kg水,升(降)溫前初始溫度為t0 ℃,升(降)溫后溫度為t ℃,那么它吸收(放出)的熱量就是:吸收(放出)熱量=比熱容×質量×溫度的變化量 Q吸=cm(t-t0),Q放=cm(t0-t),t0表示初溫,t表示末溫如果改變的溫度用Δt表示,則熱量計算公式: 。其中: . 表示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表示物質的比熱容, 表示物質溫度的變化量。Q=cmΔt Q c Δt 【典例1】在標準大氣壓下,將0.5 kg溫度為20 ℃的水燒開,需要吸收多少熱量?[c水=4.2×103 J/(kg·℃)]解: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水加熱到開始沸騰時水的末溫是100 ℃,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 J/(kg·℃)×0.5 kg×(100 ℃-20 ℃)=1.68×105 J答:(略)解:在標準大氣壓下,將水加熱到開始沸騰時水的末溫是100 ℃,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 J/(kg·℃)×0.5 kg×(100 ℃-20 ℃)=1.68×105 J答:(略)解:Q放=c酒精m(t0-t)=2.4×103 J/(kg·℃)×3 kg×(50 ℃-30 ℃)=1.44×105 J答:(略)解:Q放=c酒精m(t0-t)=2.4×103 J/(kg·℃)×3 kg×(50 ℃-30 ℃)=1.44×105 J答:(略)【變式1】質量為3 kg的酒精,溫度從50 ℃降到30 ℃,放出了多少熱量呢?[c酒精=2.4×103 J/(kg·℃)]知識點2 溫度的計算由熱量的公式Q=cmΔt 得:Δt=。【典例2】質量為5 kg的酒精,吸收4.8×105 J的熱量后,其溫度升高了多少?[c酒精=2.4×103 J/(kg·℃)] 解:酒精的溫度變化量Δt===40 ℃答:(略)【變式2】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質量為2 kg、初溫為20 ℃的水吸收6.72×105 J的熱量后,其溫度是多少?[c水=4.2×103 J/(kg·℃)]解:水的溫度變化量Δt===80 ℃水的末溫t=Δt+t0=80 ℃+20 ℃=100 ℃答:(略)解:水的溫度變化量Δt===80 ℃水的末溫t=Δt+t0=80 ℃+20 ℃=100 ℃答:(略)知識點3 比熱容或質量的計算由熱量的公式Q=cmΔt可得,求比熱容:c=,求質量:m=。【典例3】質量為2 kg的某種物質溫度從20 ℃升高到40 ℃時,吸收的熱量是1.88×104 J,該物質的比熱容是多少?解:由題意可知,溫度的變化量為 Δt=t-t0=40 ℃-20 ℃=20 ℃該物質的比熱容c===0.47×103 J/(kg·℃)答:(略)【變式3】某太陽能熱水器的水箱內水吸收了8.4×106 J,水溫從15 ℃升高到55 ℃。求水箱內水的質量。[c水=4.2×103 J/(kg·℃)]解:由題意可知,溫度的變化量為Δt=t-t0=55 ℃-15 ℃=40 ℃水的質量m===50 kg答:(略)解:由題意可知,溫度的變化量為Δt=t-t0=55 ℃-15 ℃=40 ℃水的質量m===50 kg答:(略)1. 吸、放熱公式:(1)吸熱公式: 。(2)放熱公式: 。(3)吸、放熱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Q=cmΔt 2. 導出公式:(1)求比熱容: 。(2)求質量: 。(3)求溫度差: 。注意:(1)計算時單位統一;(2)“升高了”和“升高到”;“ ”指物體的末溫;“ ”指物體溫度的變化量。c= m= Δt= 升高到 升高了 1. 質量為2 kg、溫度為30 ℃的水,吸收3.36×105 J的熱量后,溫度升高了 ,升高到 。[c水=4.2×103 J/(kg·℃)]2. 如圖所示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漢代鐵劍,古代工匠鍛造時,先將一塊質量為500 g的鐵塊加熱到620 ℃,然后反復鍛打,在此過程中鐵塊的比熱容 (選填“會”或“不會”)發生改變,鍛打成型后,將620 ℃的鐵劍放入水中淬火,冷卻到20 ℃,此過程鐵劍放出的熱量為 J。[c鐵=0.46×103 J/(kg·℃)]40 ℃ 70 ℃ 不會 1.38×105 3. 為了給同學解釋“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而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這一現象,小明采用計算的方法來解釋。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干泥土的比熱容為0.84×103 J/(kg·℃)。(1)求10 kg的水升高了5 ℃需要吸收的熱量;解:(1)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c水mΔt=4.2×103 J/(kg·℃)×10 kg×5 ℃=2.1×105 J解:(1)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c水mΔt=4.2×103 J/(kg·℃)×10 kg×5 ℃=2.1×105 J(2)若這些熱量全部被等質量的干泥土完全吸收,求干泥土升高的溫度。解:(2)由題意可知,Q吸土=Q吸水=2.1×105 J,干泥土升高的溫度Δt===25 ℃答:(略)解:(2)由題意可知,Q吸土=Q吸水=2.1×105 J,干泥土升高的溫度Δt===25 ℃答:(略)3. 為了給同學解釋“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而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這一現象,小明采用計算的方法來解釋。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干泥土的比熱容為0.84×103 J/(kg·℃)。4.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質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們繪制出沙子和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1)哪個是沙子吸熱升溫的圖像?解:(1)由圖像可知,在加熱過程中甲物質的溫度一直升高(會超過250 ℃),而乙物質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就不再升高(遠低于250 ℃),因水的沸點約為100 ℃,且水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所以圖乙是水吸熱升溫的圖像,圖甲是沙子吸熱升溫的圖像。解:(1)由圖像可知,在加熱過程中甲物質的溫度一直升高(會超過250 ℃),而乙物質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就不再升高(遠低于250 ℃),因水的沸點約為100 ℃,且水沸騰時溫度不再升高,所以圖乙是水吸熱升溫的圖像,圖甲是沙子吸熱升溫的圖像。4.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質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們繪制出沙子和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2)加熱滿2 min時,求水吸收的熱量;解:(2)加熱2 mim,水的溫度變化量Δt水=t-t0=70 ℃-20 ℃=50 ℃,水吸收的熱量Q水吸=c水m水Δt水=4.2×103J/(kg·℃)×0.2 kg×50 ℃=4.2×104 J解:(2)加熱2 mim,水的溫度變化量Δt水=t-t0=70 ℃-20 ℃=50 ℃,水吸收的熱量Q水吸=c水m水Δt水=4.2×103J/(kg·℃)×0.2 kg×50 ℃=4.2×104 J(3)求沙子的比熱容(保留一位有效數字)。解:(3)相同時間內酒精燈燃燒放出相同的熱量,在2 min的時間內Q沙吸=Q水吸= 4.2×104 J,又因為加熱滿2 min,沙子的溫度變化量為Δt沙=t'-t0'=250 ℃-20 ℃= 230 ℃,m沙=200 g=0.2 kg,所以沙子的比熱容c沙==≈0.9×103J/(kg·℃)4.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大”時,選用了兩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給質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熱。他們繪制出沙子和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答:(略)答:(略)(共25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1 內能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了解內能。 1.【重點】(1)內能的概念。(2)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與熱傳遞。2.【難點】對分子勢能和內能的理解。3.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4.知道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知識點1 內能1. 問題:我們知道運動的物體有動能,物體內分子也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那它是否有動能呢?彈簧因為力的作用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彈性勢能,分子之間也存在相互作用力,那它是否也具有勢能呢?2. 分析:運動的足球有 能,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有 能。發生形變的彈簧有 能,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間有 能。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和叫做 能,物體內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叫做 能。動 動 勢 勢 機械 內 3. 問題:物體的內能大小與什么有關?4. 分析: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 ,分子動能越 ,內能越 ;一大杯熱水與一小杯溫度相同的熱水相比,大杯水的質量更 ,其中分子的數量更 , (選填“大杯水”或“小杯水”)的內能更大。一塊0 ℃的冰吸收熱量剛熔化成水, 和 不變, 熱量,內能變 。5. 問題:物體的內能有可能為零嗎?劇烈 大 大 大 多 大杯水 質量 溫度 吸收 大 6. 分析:構成物質的所有分子都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此有 能;而且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因此有 能,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之和叫做 能。綜上所述,一切物體的內能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 )為零。分子動 分子勢 內 不可能 7. 結合分子動理論的知識,學生交流實驗現象并回答問題:一輛汽車把一罐天然氣從A地運送到B地,在路上以60 km/h的速度行駛起來后,罐內天然氣的內能是否增加?答:不增加。物體的內能體現在微觀層面,物體的機械能體現在宏觀層面,兩者沒有直接關系。物體機械能增加,內能不一定增加。答:不增加。物體的內能體現在微觀層面,物體的機械能體現在宏觀層面,兩者沒有直接關系。物體機械能增加,內能不一定增加。8. 小結: ( 1 )內能:構成物體所有分子的 和 的總和,內能的單位:焦耳( J ) 。( 2 )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 3 )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質量和狀態等因素有關。分子動能 分子勢能【典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10 ℃的冰既沒有機械能,也沒有內能B. 靜止的汽車一定沒有機械能,但有內能C. 在空中飄動的白云只有機械能,沒有內能D. 靜止的汽車可能沒有機械能,但一定有內能D【變式1】如圖所示,仔細觀察甲、乙、丙三杯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甲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B. 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C. 丙杯中水的內能最大 D. 乙、丙杯中水的內能一樣大C知識點2 物體內能的改變1. 問題:利用鐵絲、熱水、酒精燈、砂紙、鐵錘等器材,嘗試用多種方法使鐵絲的溫度升高,增大鐵絲的內能,看看有多少種方法?2. 分析:方法記錄:A. 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B. 反復彎折 C. 用熱水加熱 D. 太陽曬 E. 用砂紙打磨 F. 用鐵錘不斷敲打利用以上方法的共同點進行分類:方法 分類依據 結果A. 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酒精燈、⑤ 、⑥ 是高溫物體,鐵絲是低溫物體,鐵絲吸收了它們的熱量,溫度升高 鐵絲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加① ② B. 反復彎折 沒有高溫和低溫物體,鐵絲的溫度升高是通過彎折、⑦ 、⑧ 這些動作實現的 ③ ④ 熱水 太陽 C D 打磨 敲打 E F (一)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1. 實驗:用酒精燈加熱金屬棒時,水的溫度會升高熱傳遞方式: 傳導 燒水時,壺中的水會慢慢升高熱傳遞方式: 對流 水吸收太陽能,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熱傳遞方式: 輻射 2. 分析:在熱傳遞過程中:低溫物體→ 熱量→內能 →溫度 ;高溫物體→ 熱量→內能 →溫度 。內能從 物體轉移到 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轉移到低溫部分。吸收 增加 升高 放出 減少 降低高溫 低溫 3. 小結: ( 1 )熱傳遞的條件:要有溫度差。( 2 )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 、 。( 3 )熱傳遞的實質: (選填“內能”或“溫度” )的轉移。傳導 對流 輻射 內能 【典例2】下述各種現象中,屬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是( B )A. 鋸條鋸木頭,鋸條發燙 B. 冬天對著手呵氣,手變暖C. 擦劃火柴,火柴頭著火 D. 冬天通過搓手,手變暖【變式2】兩個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當熱傳遞停止時( B )A. 兩個物體的內能相等 B. 兩個物體的溫度相等C. 兩個物體的熱量相等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BB(二)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1. 問題:下面甲、乙兩幅圖中有內能的改變嗎?如果有的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嗎?2. 分析:內能有改變,不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的。( 1 )實驗現象: 。( 2 )實驗中棉花球的作用是 。( 3 )實驗中 對 做功。活塞壓縮空氣 空氣內能 空氣溫度 達到棉花的著火點燃燒棉花球燃燒起來 利用轉換法顯示空氣溫度升高 活塞 空氣 增加 升高 3. 實驗:如圖丙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塊浸透乙醚的棉花球,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發生的現象。4. 分析:從上面的實驗我們可知: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 (選填“增加”或“減少” ) ,溫度 (選填“升高”或“降低” )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 (選填“增加”或“減少” ) ,溫度 (選填“升高”或“降低” ) 。增加 升高 減少 降低 5. 小結: ( 1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2 )做功的實質: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 方法點撥 ( 1 )物體溫度的變化 (選填“會”或“不會” )引起內能的變化。( 2 )物體溫度不變,其內能 (選填“可能”或“不可能” )改變。( 3 )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 )會引起內能的變化,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 )會引起物體溫度的變化。會 可能 不一定 不一定 【典例3】下列屬于通過做功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C )A. 在火爐上燒水,水溫升高B. 感冒發燒,用冷毛巾敷額頭C. 用氣筒給輪胎打氣,氣筒壁發熱D. 炎熱的夏天,柏油路面溫度升高C【變式3】如圖所示,在放有一支溫度計的瓶內盛少量水,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再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瓶內氣壓達到足夠大時,塞子從瓶口沖出,且原來透明的瓶內充滿了白霧。塞子飛出的過程中,空氣的( B )A. 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B. 溫度降低,內能減少C. 溫度升高,內能減少 D. 溫度降低,內能增加B1. 內能:構成物體所有分子的 和 的總和,內能的單位:焦耳( J)。2. 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3. 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質量和狀態等因素有關。4.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 和 ,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 、 。分子動能 分子勢能 熱傳遞 做功 傳導 對流 輻射 1. 下述各種現象中,屬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是( B )B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對物體加熱,物體溫度一定升高B. 溫度高的物體一定比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大C. 物體的內能由溫度的高低來決定D. 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存在溫度差D3. 關于物體的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A. 0 ℃的冰沒有內能B. 水蒸發時雖然溫度保持不變,但它的內能增加C. 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的內能越多D. 只要物體的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B4. 如圖是古人鍛造鐵器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 把鐵放入爐中加熱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的B. 鍛打鐵器的過程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的C. 成型的高溫鐵器進行淬火,鐵器的內能增加D. 成型的高溫鐵器進行淬火,水的內能增加D(共20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4 熱機與社會發展第1課時 認識熱機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 2.了解熱機對人類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對環境的影響。 1.【重點】知道熱機的概念,初步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2.【重點】了解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3.了解柴油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知識點1 熱機請同學們觀察實驗現象,分析這個過程中能量的轉化情況。1. 問題:如圖,在試管內裝些水,若用橡膠塞塞住試管口,用酒精燈加熱,會看到什么現象?答:橡皮塞被沖出,試管口出現大量白霧。答:橡皮塞被沖出,試管口出現大量白霧。2. 分析:實驗過程中,燃料的 能通過燃燒轉化為水和水蒸氣的 能;水蒸氣又通過對塞子做功,把水蒸氣的 能轉化為塞子的 能。3. 小結:(1)利用 做功的機械叫做熱機。(2)燃料直接在發動機氣缸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做 。化學 內 內 機械 內能 內燃機 【典例1】用酒精燈給試管內的水加熱至一定程度,發現塞在試管口的木塞被沖出,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D )DA. 試管中的水是靠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的B. 水蒸氣對木塞做功,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 水蒸氣對木塞做功,水蒸氣內能增加D. 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木塞的機械能【變式1】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五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運載火箭的發動機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熱機,燃料燃燒后通過做功,把 能轉化為 能。屬于 內 機械 知識點2 汽油機1. 如圖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的結構剖面圖。其中:①氣缸;② ;③ ;④ ;⑤活塞;⑥連桿;⑦曲軸。火花塞 進氣門 排氣門 2. 四沖程的工作特點(1)吸氣沖程特點: 活塞:向 運動。 進氣門: 。 排氣門: 。(2)壓縮沖程特點:活塞:向 運動。進氣門: 。排氣門: 。能轉化為 能。下 打開 關閉 上 關閉 關閉 機械 內 (3)做功沖程特點: 活塞:向 運動。 進氣門: 。 排氣門: 。 氣體的 能轉化為活塞的 能。(4)排氣沖程特點:活塞:向 運動。進氣門: 。排氣門: 。下 關閉 關閉 內 機械 上 關閉 打開 3. 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有 個沖程,飛輪轉動 周,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 次,其他沖程靠飛輪的 完成。4. 在壓縮沖程中, 能轉化為 能;在做功沖程中, 能轉化為 能。 沖程使汽車獲得了動力, 沖程排出了汽車的廢氣。 結論 1.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四個沖程,分別是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除了做功沖程外,其他三個沖程是依靠飛輪的 完成的。4 2 2 慣性 機械 內 內 機械 做功 排氣 慣性 2. 飛輪轉動1周,活塞往復運動1次,完成 個沖程。2 【典例2】如圖所示為古人發明的一種活塞式點火器。該點火器以牛角作套筒,木質推桿前端黏附艾絨。取火時,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桿,艾絨即燃,隨即將桿拔出,口吹立見火苗。手推推桿入筒的過程中,筒內密封氣體的內能 (選填“增加”或“減少”),該過程的能量轉化與內燃機的 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增加 壓縮 方法點撥 要求會看圖識別哪個沖程(技巧:一看氣門,二看活塞,三看火花塞,點火一定是做功沖程)【變式2】一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飛輪轉速為1 200 r/min,如圖所示為它工作循環的 沖程,該汽油機每秒對外做功 次。做功 10 知識點3 柴油機1. 問題:將下表中汽油機和柴油機的不同點填寫完整。項目 汽油機 柴油機頂部構造 ① 噴油嘴吸入物質 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 ② 點火方式 ③ 壓燃式2. 小結:柴油機比汽油機笨重的原因:由于柴油機工作的過程中壓強較大,要求各有關零件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因此柴油機比較笨重。火花塞 空氣 點燃式 3. 知識補充:柴油機的應用:載重汽車、拖拉機、坦克、火車、輪船、發電機等重型機械。汽油機的應用:汽車、摩托車、轎車等較小型車輛。【典例3】如圖所示是內燃機某一沖程的示意圖,其中噴油嘴正在噴油,由圖可知:(1)這種內燃機是 (選填“汽油機”或“柴油機”)。柴油機 (2)它在吸氣沖程吸入的物質是 (選填“空氣”“汽油”“柴油”或“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3)內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活塞往復運動 次。空氣 2 【變式3】關于熱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和柴油機吸入的都是空氣B. 做功沖程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C. 柴油機有噴油嘴卻沒有火花塞D. 做功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完成的C1. 利用 做功的機械叫做熱機。2. 燃料直接在發動機氣缸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做 。3. 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四個沖程,分別是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除了做功沖程外,其他三個沖程是依靠飛輪的 完成的。4. 飛輪轉動1周,活塞往復運動1次,完成 個沖程。內能 內燃機 慣性 2 1. 如圖所示為汽油機工作過程的示意圖,按照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 )A. 丙丁甲乙 B. 乙丙甲丁C. 甲丙丁乙 D. 甲丁丙乙B2. 下列是小普同學跟爺爺學習氣功的四個基本動作,由此他聯想到熱機的四個沖程,以下與做功沖程最相似的是( C )C3. 如圖所示,在試管里盛適量的水,用帶玻璃管的橡膠塞塞住試管口,加熱試管使水沸騰,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氣”推動管口處的小葉輪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升高B. 實驗過程中通過熱傳遞使試管內水的內能增大C.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氣D. “白氣”使小葉輪轉動的過程相當于汽油機的壓縮沖程B4. 如圖A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團干燥的棉花,快速壓下活塞,觀察到棉花燃燒,此過程中活塞對筒內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這與四沖程汽油機的 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圖B、C、D、E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與圖A原理相同的沖程是圖 。增加 壓縮 D 5.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溫化”,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于外圍郊區的現象。城市內擁有大量鍋爐、加熱器等耗能裝置以及各種機動車輛,這些機器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并排放熱量,怎樣減少熱機對環境的影響?請任寫兩條措施: 、 。提高燃料燃燒的效率 使用通過國家環保要求的燃油 (共18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4 熱機與社會發展第2課時 熱機的效率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熱機效率的概念以及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 2.會進行熱機效率的簡單計算。 1.能說出熱機工作時的能量流向,知道什么是熱機效率。2.【難點】會計算熱機效率。知識點1 熱機的效率1. 思考1:用煤氣灶燒水時,煤氣能完全燃燒嗎?煤氣燃燒放出的熱量能全部被水吸收嗎?分析討論:煤氣燃燒放出的熱量。(1)煤氣 完全燃燒,損失了一部分熱量。(2)煤氣灶本身也會 一部分熱量。(3)高溫的 帶走了一部分熱量。(4)還有一部分熱量直接損失掉了。(5)水吸收的 只占煤氣放出熱量的一部分。不能 散失 廢氣 熱量 (6)在燒水的過程中,被水吸收的熱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比值,稱為熱效率。熱效率的計算公式: 。η=×100% 2. 思考2:在內燃機中,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到哪兒去了?(1)對于熱機而言,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 叫做 。(2)蒸汽機的效率只有 ,汽油機的效率為 ,柴油機的效率為 。熱機效率總小于 。(3)設法利用 ,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熱機的效率 6%~15% 20%~40% 30%~45% 100% 廢氣能量 結論 1.定義: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的比值。叫做熱機的效率。計算公式: 。知識補充:熱機的效率表示使用熱機時對燃料的利用率的高低,因此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η=×100% 【典例1】如圖所示是某內燃機工作時的能量流向圖,該內燃機的熱機效率是( B )BA. 25% B. 35% C. 40% D. 75%【變式1】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目前,大部分的傳統動力汽車仍然是使用汽油機提供動力的,某汽油機的能量轉化如圖所示。(1)請你把圖中能量的名稱填寫完整:① ;② 。內 機械 (2)在某一段較短的時間內,這臺汽油機的能量數據如圖所示,則在這段時間內,這臺汽油機的效率是 。25% 方法點撥 熱機效率與功率的區別熱機效率 熱機功率定義 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 單位時間內做的功物理意義 反映熱機對能量的利用率 反映熱機做功的快慢定義式熱機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的比值叫做熱機的效率。計算公式: 。η=×100% 1. 關于熱機的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熱機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越高B. 熱機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C. 在相同條件下,熱機內燃料燃燒越充分,熱機效率就越高D. 熱機的效率能達到 100%C2. 做同樣的有用功,甲、乙柴油機用時和消耗柴油對比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柴油機 完成工作量 時間 消耗柴油甲 相同 3 h 5 kg乙 2 h 6 kgA. 甲的功率較大,熱機效率較低B. 甲的功率較大,熱機效率較高C. 乙的功率較大,熱機效率較高D. 乙的功率較大,熱機效率較低D3. 小明用他家的天然氣爐灶,將質量為2 kg、初溫為20 ℃的水加熱到100 ℃,該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為 J;此過程中共消耗0.04m3天然氣,則這些天然氣完全燃燒能放出 J的熱量,該天然氣灶的效率為 。[q天然氣=4.0×107 J/m3,c水=4.2×103 J/(kg·℃)]6.72×105 1.6×106 42% 4. 熱機的效率是衡量汽車發動機性能的關鍵指標。2020年9月,我國濰柴集團發布全球首款熱機的效率突破50%的商業化柴油機,這一成果的意義猶如人類歷史上百米賽跑首次突破10 s。立志成為汽車設計師的小明,也想設計改造發動機,使熱機的效率達80%。考慮影響熱機效率的因素,小明可以在 方面改進創新,假如小明的設想實現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 。(寫出一條即可)改良發動機結構 可以節省燃料、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等 5. 一輛汽車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了3 km,該過程汽車受到的阻力為1 200 N,共燃燒了0.3 kg汽油。(汽油的熱值q=4.6×107J/kg)求:(1)牽引力做的功;解:(1)已知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f=1 200 N,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汽車的牽引力:F=f=1 200 N則牽引力做的功:W=Fs=1 200 N×3×103 m=3.6×106 J解:(1)已知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f=1 200 N,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汽車的牽引力:F=f=1 200 N則牽引力做的功:W=Fs=1 200 N×3×103 m=3.6×106 J5. 一輛汽車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了3 km,該過程汽車受到的阻力為1 200 N,共燃燒了0.3 kg汽油。(汽油的熱值q=4.6×107J/kg)求:(2)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2)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qm=4.6×107 J/kg×0.3 kg=1.38×107 J(3)發動機的效率。解:(3)發動機的效率:η==≈26.1%答:(略)解:(2)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qm=4.6×107 J/kg×0.3 kg=1.38×107 J解:(3)發動機的效率:η==≈26.1%答:(略)6. 五一期間,小明爸爸利用家中汽車進行了自駕游。小汽車以120 km/h速度行駛了2 h,從油量指示表上估計出消耗汽油約16 L。小明從物理書上了解到汽油的密度ρ=0.75×103 kg/m3,汽油的熱值q=4.5×107J/kg,汽油機的效率約為30%。求:(1)16 L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解:(1)16 L汽油的質量m=ρV=0.75×103 kg/m3×16×10-3 m3=12 kg16 L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放=mq=4.5×107 J/kg×12 kg=5.4×108 J解:(1)16 L汽油的質量m=ρV=0.75×103 kg/m3×16×10-3 m3=12 kg16 L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放=mq=4.5×107 J/kg×12 kg=5.4×108 J(2)汽車發動機輸出的有用功;解:(2)發動機輸出的有用功W有=ηQ放=5.4×108 J×30%=1.62×108 J6. 五一期間,小明爸爸利用家中汽車進行了自駕游。小汽車以120 km/h速度行駛了2 h,從油量指示表上估計出消耗汽油約16 L。小明從物理書上了解到汽油的密度ρ=0.75×103 kg/m3,汽油的熱值q=4.5×107J/kg,汽油機的效率約為30%。求:(3)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所受的阻力。解:(3)汽車行駛的路程s=vt=120 km/h×2 h=240 km=2.4×105 m由W=Fs可知,汽車的牽引力F== =675 N因汽車勻速行駛,所受的阻力f=F=675 N答:(略)解:(3)汽車行駛的路程 s=vt=120 km/h×2 h=240 km=2.4×105 m由W=Fs可知,汽車的牽引力F== =675 N因汽車勻速行駛,所受的阻力f=F=675 N答:(略)(共20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 章末復習【重點知識提煉】一、內能1. 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 能和分子 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 。2.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內能的單位是 。物體溫度降低時內能 ,溫度升高時內能 。物體的內能與 、 、 和 有關。3. 改變內能的方法有 和 ,它們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 。分子動 勢 內能 焦耳(J) 減少 增加 溫度 體積 質量 狀態 熱傳遞 做功 等效的 4. 如圖甲所示,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 ;如圖乙所示,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會 。做功的實質是機械能和內能的相互 。增加 減少 轉化 5. 在熱傳遞過程中, 溫物體放熱,內能 ; 溫物體吸熱,內能 。 相同時,熱傳遞停止。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 。高 減少 低 增加 溫度 轉移 二、熱量、熱值1. 熱量:把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叫做 ,符號: ,單位: 。2. 燃料的熱值(1)我們把某種燃料 燃燒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 ,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的單位是 ,氣體燃料熱值的單位是 。熱值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燒時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的本領大小。(2)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 。熱量 Q 焦耳(J) 完全 之比 焦每千克(J/kg) 焦每立方米(J/m3) Q=mq(Q=Vq) 三、比熱容1. 比熱容是用來表示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強弱的物理量。如右圖所示,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在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不同 2. 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 和升高的 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是 ,單位是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 。3. 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其物理意義是 。水的比熱容大,可以做冷卻劑,原因是跟其他物質對比,吸收或放出同樣多的熱量時,水的比熱容較大,溫度變化較 。4. 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 。質量 溫度 c 焦每千克攝氏度[J/(kg·℃)] 屬性 1 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 ℃所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 J 小 Q=cmΔt 四、熱機1. 熱機(1)熱機是利用 做功的機械,工作時將 能轉化為 能。(2)燃料直接在發動機的氣缸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做內燃機,內燃機分為 和 兩大類。內能 內 機械 汽油機 柴油機 2. 汽油機和柴油機(1)如圖所示,汽油機的構造有進氣門、排氣門、 、活塞、氣缸、連桿和曲軸。多數汽油機是由吸氣、 、 、排氣四個沖程的不斷循環來保證連續工作的。火花塞 壓縮 做功 (2)汽油機的四沖程中,只有 沖程是燃氣對活塞做功,其他三個沖程要靠 來完成。(3)汽油機的壓縮沖程將 能轉化為 能,做功沖程將 能轉化為 能。(4)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曲軸旋轉 圈,做功1次。做功 慣性 機械 內 內 機械 2 (5)將下表中汽油機和柴油機的不同點填寫完整。項目 汽油機 柴油機頂部構造 ① 噴油嘴吸入物質 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 ② 點火方式 ③ 壓燃式火花塞 空氣 點燃式 五、熱機的效率1. 熱機工作時,用來做 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 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熱機效率的計算公式:η= 。2. 如圖所示,在設計和制造熱機時,要不斷改進和創新,以減少各種能量 。在熱機的能量損失中, 帶走的能量最多。有用功 完全燃燒 ×100% 損失 廢氣 【典例解題提升】1. 如圖所示,用注射器對密閉容器內的空氣做功(筒內氣體均未有液化現象)的示意圖,注射器初始狀態如圖甲所示。實驗中緩慢下壓活塞,注射器末狀態如圖乙所示;若注射器對空氣做功10 J,由甲、乙兩圖可判斷注射器內空氣與外界環境 (選填“發生”或“不發生”)熱傳遞,空氣放出 (選填“大于10 J”“10 J”或“小于10 J”)的熱量,空氣的內能 (選填“增加”“不變”或“減少”)。發生 10 J 不變 2. 如圖甲所示是四沖程氣油機剖面圖,已知汽油熱值為 4.6×107 J/kg。(1)在 沖程中,活塞對氣缸內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做功,使其內能增加;在 沖程中,氣缸內氣體對活塞做功,汽油機對外輸出機械能。(2)2 kg 的汽油完全燃燒,能放出 J的熱量。壓縮 做功 9.2×107 (3)如圖乙所示為某汽油機工作時的能量流向圖,該汽油機的效率是 (用圖乙中字母表示)。(4)行駛中的汽車急剎車時,剎車片會發燙,這是通過 的方式增加剎車片的內能。 做功 2. 如圖甲所示是四沖程氣油機剖面圖,已知汽油熱值為 4.6×107 J/kg。3. 甲、乙液體分別置于兩個不同的恒溫封閉環境中,質量保持不變。測得甲、乙液體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1) (選填“甲”或“乙”)液體的分子運動隨時間變化越來越劇烈。甲 (2)甲液體所在環境的溫度 .(選填“小于 1.7 ℃”“等于 20 ℃”或“大于 35 ℃”)。大于35 ℃ (3)乙液體在“1~2 min”段和“8~9 min”段放出的熱量分別為Q1、Q2,則Q1 (選填“>”“=”或“<”)Q2,依據是 。> 由Q放=cmΔt可得,在c和m相同時,“1~2 min”段乙液體的溫度變化量Δt較大,放出的熱量較多 4. 某款新型汽車,其專用1.5 L發動機的熱效率高達43 %,此車每100km消耗汽油4.4 L(質量為3 kg),汽油熱值q=4.6×107 J/kg,求:(1)4.4 L汽油完全燃燒,可釋放的熱量;解:(1) 4.4 L汽油質量為3 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mq=3 kg×4.6×107 J/kg=1.38×108 J(2)專用1.5 L發動機消耗4.4 L汽油對外做的功;解:(2)專用1.5 L發動機消耗4.4 L汽油對外做的功:W=ηQ放=43%×1.38×108 J=5.934×107 J解:(1) 4.4 L汽油質量為3 kg,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mq=3 kg×4.6×107 J/kg=1.38×108 J解:(2)專用1.5 L發動機消耗4.4 L汽油對外做的功:W=ηQ放=43%×1.38×108 J=5.934×107 J(3)此車勻速行駛100 km所受的平均阻力f。解:(3)由W=Fs可知,汽車發動機的牽引力:F===593.4 N由于汽車勻速行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汽車所受的阻力f=F=593.4 N。答:(略)解:(3)由W=Fs可知,汽車發動機的牽引力:F===593.4 N由于汽車勻速行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汽車所受的阻力f=F=593.4 N。答:(略)4. 某款新型汽車,其專用1.5 L發動機的熱效率高達43 %,此車每100km消耗汽油4.4 L(質量為3 kg),汽油熱值q=4.6×107 J/kg,求:【科技與物理】5. 閱讀短文,完成下列問題。牛頓冷卻定律當一個物體表面溫度比周圍環境高時,就會向周圍環境散熱,散熱快慢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散失熱量的多少來表示。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提出:物體散熱快慢與物體和周圍環境的溫度差成正比。后人研究發現,在溫度差不太大的情況下(小于15 ℃),這個結論符合實際散熱規律,稱為牛頓冷卻定律。如果散熱快慢用q表示,則牛頓冷卻定律可以表示為q=k(t物-t環),其中k是散熱系數,與物體的表面性質、表面積、周圍環境性質等因素有關,和物質種類無關,如果上述因素相同,不同物質的散熱系數就相同。由于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同,即使散熱快慢相同,它們降低相同溫度需要的時間也不同,根據降溫時間可以得到兩種物質比熱容的大小關系,從而可以進行比熱容的測量。(1)物體向周圍散熱,內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這種改變內能的方式叫做 。(2)把一杯沸水放在房間里,溫度自然降低的規律是 (填字母)。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均勻降低(3)要喝一杯奶咖啡,可以有以下兩種方式,你認為方式 (填序號)的冷卻效果較好。變小 熱傳遞 A ① ①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冷卻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將燒開的熱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杯中,然后冷卻5 min(4)散熱快慢和下列概念中物理意義最接近的是 (填字母)。A. 路程 B. 密度 C. 功率 D. 熱效率(5)一個物體溫度為30 ℃,周圍環境溫度保持20 ℃不變,此時物體的放熱快慢為q,當物體溫度降低到29 ℃時,散熱快慢為 。C 0.9q (共17張PPT)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12.3 物質的比熱容第1課時 比熱容及其應用2022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 2.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 1.【重點】比熱容的概念。2.根據吸熱和放熱公式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3.【難點】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知識點1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1. 問題:對于不同的物質,例如一種是水,一種是砂石,如果它們的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同,那么它們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實驗目的】相同質量的水和砂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他們 。【實驗器材】鐵架臺、天平、酒精燈、兩只相同燒杯、質量相同的水和砂石、溫度計、玻璃棒、秒表。升高的溫度 2. 實驗: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實驗步驟】(1)用天平稱取相同質量的水和砂石分別放在相同的燒杯中。(2)固定好溫度計,記錄好初始的溫度。(3)用同一盞酒精燈對它們分別加熱,同時攪拌砂石和水,使它們受熱均勻(如圖所示)。觀察在相同的加熱時間內,它們溫度的變化,并分別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方法】 法和 法。【進行實驗】把實驗數據填入表中。加熱的時間t/min 1 2 3 4 5 6 …水升高的溫度Δt/℃砂石升高的溫度Δt/℃控制變量 轉換 現象:相等質量的水和砂石,加熱相同的時間,砂石升高的溫度更 。高 【評估交流】(1)轉換法:用 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2)升高相同溫度時可以用 來比較吸熱能力的強弱。(3)初溫可以不同,但要升高相同的溫度,以保證 相同。(4)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水的吸熱能力比砂石更 。 小結 1.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體的 、物體升高的 、物質種類有關。加熱時間 加熱時間 溫度差 不同 強 質量 溫度 2.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一般 。不同 知識點2 比熱容1. 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 與它的 和升高的溫度乘積 ,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公式: 。2. 符號: ,單位: 。3. 特性:比熱容表示物質的吸熱、放熱性能,是反映物質自身性質的物理量,與物質的種類 (選填“有關”或“無關”),與質量、溫度等 (選填“有關”或“無關”)。熱量 質量 之比 c= c 焦每千克攝氏度[J/(kg·℃)] 有關 無關 4. 水的比熱容c水= J/(kg·℃),表示1 kg水溫度升高1 ℃吸收的熱量是 J。1 kg的水降低1 ℃放出的熱量是 J。4.2×103 4.2×103 4.2×103 【典例1】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比熱容跟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B. 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比熱容越大C. 比熱容是物質自身的性質,與質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均無關D. 物體的溫度越高,它的比熱容越大【變式1】燒杯中裝有酒精,現用去一半,則下列關于剩余酒精的物理量中,發生改變的是( A )A. 質量 B. 密度 C. 比熱容 D. 沸點CA知識點3 比熱容的應用1. 問題:同樣的日照條件,海水的溫度和沙灘不一樣。白天,海水涼,沙灘燙腳;傍晚,沙灘涼了下來,海水卻還是暖暖的,這是為什么呢?2. 分析:這是因為海水比沙子的 大,在白天,海水和沙子吸收同樣多的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更 ,所以白天海水涼,沙灘燙腳;晚上,放出同樣多的熱量,因為水降低的溫度更 ,所以海水還是暖暖的。比熱容 少 少 【典例2】炎炎夏日,小布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湛江。他發現,這里的風常常從陸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并畫出陸地和海面之間空氣流動情況的示意圖,這種風通常( D )DA. 發生在白天,且陸地溫度較高B. 發生在白天,且海水溫度較高C. 發生在夜晚,且陸地溫度較高D. 發生在夜晚,且海水溫度較高【變式2】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質量相等的液體吸收的熱量與溫度變化情況的圖像,如果要你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選擇一種作為汽車的冷卻液,你認為選擇 液體更好。乙 2. 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 與它的 和升高的溫度乘積 ,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公式: 。3. 符號: ,單位: 。4. 特性:比熱容是反映物質自身性質的物理量,與物質的種類 (選填“有關”或“無關”),與質量的大小、溫度的高低等 (選填“有關”或“無關”)。5.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降低)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放出)的熱量更多。熱量 質量 之比 c= c 焦每千克攝氏度[J/(kg·℃)] 有關無關1. 比熱容是表示物質 的強弱的物理量。吸、放熱能力 1. 汽車發動機為何用水來冷卻?北方冬天用的暖氣為何用水作介質取暖?這是因為水的 大,在質量一定的條件下水升高(降低)相同的溫度時, 多,用水作冷卻劑(散熱劑)效果好。第1題圖比熱容 吸收(放出)的熱量 2. 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熱能力。第2題圖(1)在兩箱子中裝入 相等且初溫相同的水和沙子,用規格相同的白熾燈模擬太陽對箱中的水和沙子加熱,是為了保證相同時間內水和沙子 相同。(2)依據實驗數據描繪的水和沙子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可知在相同時間內,沙子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溫度 ,說明 的吸熱能力強。質量 吸收的熱量 高 水 3. 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用同樣的加熱器進行加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熱量多B. 6~8 min甲物質吸熱,乙物質不吸熱C. 8~10 min甲和乙繼續吸熱,但甲和乙溫度保持不變D. 甲的比熱容大于乙的比熱容C4. 將質量相同的三塊金屬甲、乙、丙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把它們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蠟上。經過一段時間后,石蠟不再熔化,觀察到的現象如圖所示。三塊金屬放出的熱量 (選填“相同”或“不同”),三塊金屬中比熱容最大的是 。不同 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內能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2 熱量與熱值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十二章 內能與熱機 章末復習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1課時 比熱容及其應用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2課時 比熱容的相關計算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1課時 認識熱機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2課時 熱機的效率 2025-2026學年物理滬粵版九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