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能力提升訓練含答案【考點突破】考點一 透鏡1. 為測量某凸透鏡焦距,小芳先在紙上畫一個小于透鏡大小的圓環,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距透鏡10cm處的白紙上的光斑恰好與圓環重合,該現象表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當將該透鏡靠近白紙垂直移動4cm時,此時白紙上的光斑再次與圓環重合,此過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填“先變小后變大”或“先變大后變小”),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2. 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圖。3. 在圖中畫出與之對應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考點二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4. 如圖所示,點燃的蠟燭及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要在光屏上承接到燭焰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清晰實像,需將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一段時間后,蠟燭燃燒變短了,燭焰在光屏上成的像會向______(填“上”或“下”)移。5. 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剛好成清晰的像(圖中未畫出)。透鏡不動,將蠟燭移至4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觀察到( )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放大的實像C. 正立、放大的實像 D. 光屏上不能呈現像6.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凸透鏡焦距為15cm。(1) 實驗前,一同學調整燭焰、凸透鏡、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2) 該同學固定蠟燭和光屏如圖甲,然后任意移動凸透鏡,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 (3) 如圖乙所示,光屏應在______(填“①”“②”或“③”)區域移動,才能得到倒立、________的實像。 (4) 接下來,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的位置放上一個老花鏡,發現像變得模糊了。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應適當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可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考點三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7. 如圖所示為用放大鏡觀察一只螞蟻的情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螞蟻的像是實像B. 螞蟻的像是虛像C.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 放大鏡靠近螞蟻時,所成的像變大8. 如圖所示為投影儀的結構及原理示意圖。下列關于它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平面鏡起改變光路的作用B. 屏幕表面發生的是光的漫反射C. 鏡頭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D. 若要使屏幕上清晰的像變大,則只需將投影儀遠離屏幕即可9. 如圖為攝影師拍攝的白鷺照片,從圖甲全景照到圖乙特寫,攝影師進行的操作是( )A. 照相機遠離白鷺,鏡頭向后縮B. 照相機靠近白鷺,鏡頭向后縮C. 換焦距更大的鏡頭,鏡頭向前伸D. 換焦距更小的鏡頭,鏡頭向前伸考點四 眼睛和眼鏡10. 正常眼睛觀察物體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勞的距離,約為25cm,叫作明視距離。近視眼的明視距離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眼的明視距離。與近視眼不同,遠視眼需要佩戴______透鏡矯正。11. 促進視力健康是社會關注的“光明工程”。關于遠視眼成像及其矯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應用凹透鏡矯正B.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應用凹透鏡矯正C. 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應用凸透鏡矯正D.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應用凸透鏡矯正考點五 自制望遠鏡12. 某天文愛好者為了研究“超級月亮”這一現象,于是自制了一臺天文望遠鏡做進一步觀察。如圖所示,關于該望遠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的物鏡是平面鏡B. 它的目鏡是凹透鏡C. 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縮小的像D. 遠處景物通過物鏡成放大的像【能力提升】13. 要使光線發生如圖所示的偏折,則可使用的光學元件( )A. 一定是平面鏡 B. 一定是凸透鏡C. 一定是凹透鏡 D. 三者均有可能14. 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下列器材中沒有應用到凸透鏡的是( )A. 望遠鏡 B. 近視眼鏡C. 照相機 D. 教室監控攝像頭15. 如圖所示,小明通過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觀察到郵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通過凸透鏡觀察到的像是實像B. 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15cmC. 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小于15cmD. 郵票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30cm16. 在“愛眼日”宣傳活動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擬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來下列操作可模擬近視眼的是( )A. 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B. 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C. 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D. 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17. 小明同學找來一個薄壁圓柱形玻璃杯,并將畫有箭頭的白紙靠在玻璃杯后,觀察結果如圖甲所示。向杯中加水,使得水面高過箭頭位置,透過玻璃杯觀察紙上的“箭頭”;將白紙逐漸遠離杯子的過程中,可依次觀察到情景 ( )A. 丁、乙、丙 B. 乙、丙、丁C. 丙、丁、乙 D. 丁、丙、乙18. 小李利用紙筒M、N,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半透明薄膜,制成一個模型照相機,如圖所示。在較暗的室內,先將凸透鏡對著室外的景物,再將凸透鏡對著室內點燃的蠟燭,兩次均要調節薄膜和凸透鏡的距離,使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下列關于成像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 室外景物在薄膜上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像B. 室外景物在薄膜上成的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0cmC. 點燃的蠟燭在薄膜上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D. 為使薄膜上出現蠟燭清晰的像,需拉長凸透鏡和薄膜的距離19. 如圖所示為光刻技術的原理簡化圖,掩膜上的電路圖通過縮圖透鏡成像在涂有光刻膠的硅片上。若圖中掩膜上的電路圖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硅片上成實像B. 掩膜位于縮圖透鏡的兩倍焦距以內C. 要縮小硅片上的像,可將掩膜上移D. 要縮小硅片上的像,可換焦距更小的縮圖透鏡20. 教室內的投影儀,其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使電腦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儀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想讓屏上的文字變大一些,應將鏡頭適當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發光元件。 21.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廣告投影燈,其內部結構如圖所示。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廣告圖標,可使投影燈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地面,同時凸透鏡應該________(填“向外伸”“向內縮”或“保持不動”)。22. 小海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內的成像規律。他先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后應將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的______(填“A”“B”或“C”)處,再從透鏡的______(填“左”或“右”)側用眼睛可觀察到燭焰的像;生活中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23. 如圖所示,請完成光線通過凸透鏡的光路圖。(F是凸透鏡的焦點)24. 如圖所示,請分別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CO的折射光線。25. 同學們利用凸透鏡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操作如下:(1) 小明所在的小組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調整到如圖甲所示位置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該小組所用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______。A. 5cm B. 7cm C. 12cm D. 15cm(2) 若將凸透鏡換成直徑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鏡,則需將光屏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動,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3) 如圖乙,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e點時,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此時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e點的距離為L;在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某點,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透鏡向右移動的距離s=__________(用L0、L表示)。 (4) 小華所在小組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得到了如圖丙所示的圖像,線段為凸透鏡的物距倒數1/u和像距的倒數1/v對應關系,根據圖像信息可知,該小組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參考答案【考點突破】1、會聚;先變小后變大;8;2、如圖所示;3、如圖所示;4、倒立;右;上;5、D;6、同一高度;不可能;③;放大;左;7、B;8、D;9、C;10、小于;凸;11、C;12、C;【能力提升】13、D;14、B;15、C;16、B;17、D;18、D;19、B;20、倒立;靠近;21、遠離;向內縮;22、C;右;放大鏡;23、如圖所示;24、如圖所示25、C;向左;L0-2L;10;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