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素能測評含答案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蓋形狀各異,其中在陽光下最容易引發火災的是( )2. 如圖所示是小軍透過某個光學元件(未畫出)觀察的情景,可以判斷該光學元件是( )A. 凹透鏡 B. 凹面鏡 C. 凸面鏡 D. 凸透鏡3. 如圖所示,虛線框內有一透鏡,讓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該透鏡的鏡面,在墻壁上得到了一個較大的光斑。關于虛線框內的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定是凹透鏡,它對光有發散作用B. 一定是凸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C. 可能是凹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D. 可能是凸透鏡,它對光有會聚作用4. “愛護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其成像原理與凸透鏡類似,要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可位于圖中的( )A. A點 B. B點 C. C點 D. D點5. 如圖所示為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的空間站組合體全景照片。若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f,拍照時像距( )A. 略小于f B. 略大于f C. 略小于2f D. 略大于2f6. 如圖所示,小宇同學正在用“自拍神器”攝影留念。與用手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增大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B. 減小物距,減小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減小取景范圍D. 減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7. 用眼睛長時間盯著近處的手機看,容易導致的后果及矯正方法是 ( )A. 遠視眼,需戴凸透鏡矯正 B. 遠視眼,需戴凹透鏡矯正C. 近視眼,需戴凸透鏡矯正 D. 近視眼,需戴凹透鏡矯正8.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當蠟燭在圖示位置時,小明在光屏沿主光軸遠離透鏡的過程中,發現光屏上一直出現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若他再將蠟燭移至距透鏡12cm處,移動光屏,則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 放大的像 B. 等大的像C. 縮小的像 D. 正立的像9. 如圖所示,凸透鏡位于P處(圖中未畫出)且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和光屏,光屏先后在P同側的甲、乙兩處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且甲處的像比乙處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甲、乙兩處所成的都是虛像B. 甲處像可能是放大的C. P的位置在甲的右側D. 蠟燭的移動方向向左10. 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圖(a)所示的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蠟燭向右移動距離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鏡乙的像距和物距的關系如圖(b)所示,則( )A. 透鏡乙的焦距為10cmB. 蠟燭移動的距離s>10cmC. 若不移動蠟燭,則需向右移動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D.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 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個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凸透鏡有______個焦點。一個透明均勻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如圖所示,其中_________(填序號)屬于凸透鏡,_________(填序號)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2. 如圖,西漢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削冰令圓”就是把冰塊做成______透鏡,對光有_________作用,若要“火生”應把“艾”放在冰透鏡的_________位置處。13. 用鐵絲圍成一個內徑約為4mm的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的水膜猶如透鏡,用這個水膜透鏡貼近課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_________(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_________(填“照相機”或“幻燈機”)成像原理相同;此類透鏡可以做_________(填“近視”或“遠視”)眼鏡。14. 如圖所示為簡易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遠處的物體經過物鏡成一個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此像落在目鏡____________的位置;經過目鏡折射后成一個正立、_________的虛像。15. 如圖,若a、b是通過凸透鏡看到的小熊的像,且凸透鏡從遠處逐漸靠近小熊,則先看到的小熊的像是______(填字母);若a、b是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在與小熊距離相同時看到的畫面,則看到a所用的凸透鏡焦距較______(填“大”或“小”);若a、b是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看到的小熊的像,則______(填字母)是通過凸透鏡看到的像。三、 作圖題(4分)16. 在圖中,根據給出的入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四、 實驗探究題(共22分)17. (12分)小濱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1) 如圖甲所示,小濱讓凸透鏡正對平行光,調整凸透鏡到光屏的距離,光屏上會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cm。(2) 小濱在組裝器材時,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并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讓燭焰的像成在_______________。 (3) 如圖乙所示,小濱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當蠟燭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利用該成像規律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____(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此時,若在凸透鏡與光屏之間放置一遠視鏡片,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應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動。 (4) 實驗過程中,小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飛蟲落到了凸透鏡表面上,則光屏上出現______(填字母)。 A. 飛蟲的像 B. 飛蟲的影子 C. 燭焰完整的像18. (10分)如圖所示,在“探究近視眼的矯正”課外實驗中:(1) 調整燭焰(模擬遠處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其凸起程度可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量來調節)、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_________的______像。 (2) 向水凸透鏡內_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適量的水來模擬近視眼,發現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 ① 若將光屏向_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② 若光屏不移動,在燭焰和水凸透鏡間加一個焦距合適的______(填“凸”或“凹”)透鏡,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五、 綜合應用題(14分)1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人類的眼睛人類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實像;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由眼睛的調節作用所能看清的最遠的點,叫遠點,正常眼的遠點在極遠處。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點,叫近點,正常眼的近點約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長時間的用眼,比如看書、看電視、玩電腦,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勞,眼睛疲勞常見癥狀是頭疼腦漲、眼睛發干。看物體時間較長也不易感到疲勞的距離叫明視距離,正常眼的明視距離為25cm。(1) 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_________(填“凹透鏡”或“凸透鏡”)。(2) 人的眼睛是通過改變晶狀體的_________來獲得清晰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填“放大”或“縮小”)的像。 (3) 如果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過晶狀體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之______(填“前”或“后”),這就是近視眼,應戴 鏡來矯正。 (4) 根據上文,你認為正常人的眼睛的觀察范圍是______(填字母)。 A. 0~10cm B. 10~25cmC. 0~25cm D. 10cm~極遠處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B;2、A;3、D;4、D;5、B;6、A;7、D;8、A;9、B;10、B;二、 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1、2;①③;②;12、凸;會聚;焦點;13、虛像;照相機;遠視;14、倒立;焦點以內;放大;15、b;小;b;三、 作圖題(4分)16、如圖所示;四、 實驗探究題(共22分)17、10.0;光屏的中央;放大;投影儀;左;C;18、縮小;實;注入;靠近;凹;五、 綜合應用題(14分)19、凸透鏡;焦距;倒立;縮小;前;凹透;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