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運動的描述 選練2025-206學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一、選擇題。1、有一首很著名的偈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中的“橋流”所選取的參考系是( )A.水 B.橋 C.人 D.河岸2、在有云的夜晚,抬頭望月,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這時選取的參考系是( )A.地面 B.月亮 C.云 D.星3、甲、乙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開始運動的時刻比乙晚t1 B.t=t2時刻,兩物體相距最近C.t=t2時刻,兩物體相距最遠 D.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4、小明同學利用無人機拍攝學校運動會的場景,某次無人機豎直上升過程的位移x與時間t圖像如圖所示。關于無人機在0-20s內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無人機飛行姿態時可視之為質點B.無人機在t=20s時到達最高點C.無人機運動20s內的路程是15mD.無人機運動20s內的平均速度為0.7m/s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來的速度” B.速度為零,加速度也一定為零C.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6、用如圖所示的計時裝置可以近似測出氣墊導軌上滑塊的瞬時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塊上的遮光條的寬度為4.0mm,遮光條經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為0.040 s則滑塊經過光電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 )A.0.10 m/s B.100 m/s C.4.0m/s D.0.40 m/s7、在物理學中,突出問題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是經常采用的一種科學方法,質點就是這種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關質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轉的規律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B.研究地球公轉的規律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C.要研究雄鷹是如何飛翔的,可以將其視為質點D.要研究雄鷹從甲地飛到乙地的時間,不可以將其視為質點8、一質點在x軸上運動(以向右為正方向),各個時刻的位置坐標如下表所示,則位移最大的時間是( )t/s 0 1 2 3 4 5 6 7 8x/m 5 3 1 -3 -5 -3 1 3 5A.第1 s內 B.前4 s內 C.8 s內 D.第4 s內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變化的B.平均速度即為一段時間內初、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在某一位置時的速度D.瞬時速度可看作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10、對于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運動的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零,速度變化也為零B.質點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C.質點某時刻的加速度不為零,則該時刻的速度也不為零D.質點運動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變化越大11、如圖所示為在研究汽車速度變化時所畫出的示意圖,若汽車原來的速度是v1,經過一小段時間Δt之后速度變為v2,在圖中以原來的速度v1的箭頭端為起點,以后來的速度v2的箭頭端為終點,作出一個新的箭頭,用它表示速度的變化量Δv。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中汽車正在做加速運動,圖乙中汽車正在做減速運動B.速度的變化量Δv越大,表示加速度也越大C.速度較小的汽車其加速度也較小,速度較大的汽車,其加速度也較大D.汽車加速時,其加速度方向與Δv方向相同;汽車減速時,其加速度方向與Δv方向相反12、研究下列現象,涉及的物體可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時的地球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與支點位置關系時的撬棒C.研究旋轉的乒乓球旋轉方向D.研究旋轉的電扇扇葉所受阻力大小的影響因素13、A、B兩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兩物體開始時相距100 m,運動方向相同B.A物體沿折線運動,B物體沿直線運動C.A、B兩物體運動8 s時,在距A出發點60 m處相遇D.A物體在運動中停止了6 s14、某人爬山,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v1,下山的平均速率為v2,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別是( )A., B.,C.0, D.0,15、如果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較小,說明該物體的( )A.速度較小 B.速度變化量較小C.運動速度將越來越小 D.速度改變較慢16、一個質點做速度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 )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B.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C.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大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二、填空與實驗題。17、如圖所示為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8、小球以大小為v1=1.5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墻壁經t=0.01s后以大小為v2=0.7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沿同一直線反彈),若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則小球在這0.01s內的平均加速度為______m/s2。三、計算題。19、除打點計時器外,人們還用頻閃照相法來記錄物體運動的時間和位移。下圖所示是采用每秒閃光10次拍攝的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頻閃照片,照片中每兩個相鄰小球的影像間隔的時間就是0.1 s,這樣便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而物體運動的位移可以用尺子量出。根據小球的頻閃照片提供的信息在下圖中作出小球的v-t圖象,并由圖象確定第一次曝光時小球的速度。20、汽車正以54 km/h的速度行駛,司機發現前方一個小孩在橫穿公路,便立即剎車,為使車經3 s停下來,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大?21、研究發現,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作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 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現一人正從路邊出發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 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30 m,若該司機此時的反應時間為 1.8 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行駛,再經過1 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2)若人以1.2 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 m)(3)請你為駕駛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22、A、B兩輛汽車在一條東西方向的直路上向東行駛,A車的速度為6 m/s,B車的速度為10 m/s.(1)上述對A、B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是以什么為參考系?(2)若以A車為參考系,B車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3)若以B車為參考系,A車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第1章 運動的描述 選練2025-206學年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一、選擇題。1、有一首很著名的偈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其中“橋流水不流”中的“橋流”所選取的參考系是( )A.水 B.橋 C.人 D.河岸【答案】A 2、在有云的夜晚,抬頭望月,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這時選取的參考系是( )A.地面 B.月亮 C.云 D.星【答案】C3、甲、乙兩物體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開始運動的時刻比乙晚t1 B.t=t2時刻,兩物體相距最近C.t=t2時刻,兩物體相距最遠 D.甲、乙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答案】B 4、小明同學利用無人機拍攝學校運動會的場景,某次無人機豎直上升過程的位移x與時間t圖像如圖所示。關于無人機在0-20s內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無人機飛行姿態時可視之為質點B.無人機在t=20s時到達最高點C.無人機運動20s內的路程是15mD.無人機運動20s內的平均速度為0.7m/s【答案】D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來的速度” B.速度為零,加速度也一定為零C.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反映速度變化的快慢【答案】D6、用如圖所示的計時裝置可以近似測出氣墊導軌上滑塊的瞬時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塊上的遮光條的寬度為4.0mm,遮光條經過光電門的遮光時間為0.040 s則滑塊經過光電門位置時的速度大小為( )A.0.10 m/s B.100 m/s C.4.0m/s D.0.40 m/s【答案】A7、在物理學中,突出問題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是經常采用的一種科學方法,質點就是這種物理模型之一。下列有關質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轉的規律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B.研究地球公轉的規律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點C.要研究雄鷹是如何飛翔的,可以將其視為質點D.要研究雄鷹從甲地飛到乙地的時間,不可以將其視為質點【答案】B8、一質點在x軸上運動(以向右為正方向),各個時刻的位置坐標如下表所示,則位移最大的時間是( )t/s 0 1 2 3 4 5 6 7 8x/m 5 3 1 -3 -5 -3 1 3 5A.第1 s內 B.前4 s內 C.8 s內 D.第4 s內【答案】B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變化的B.平均速度即為一段時間內初、末速度的平均值C.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在某一位置時的速度D.瞬時速度可看作時間趨于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答案】B10、對于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運動的加速度為零,則速度為零,速度變化也為零B.質點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C.質點某時刻的加速度不為零,則該時刻的速度也不為零D.質點運動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變化越大【答案】B11、如圖所示為在研究汽車速度變化時所畫出的示意圖,若汽車原來的速度是v1,經過一小段時間Δt之后速度變為v2,在圖中以原來的速度v1的箭頭端為起點,以后來的速度v2的箭頭端為終點,作出一個新的箭頭,用它表示速度的變化量Δv。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中汽車正在做加速運動,圖乙中汽車正在做減速運動B.速度的變化量Δv越大,表示加速度也越大C.速度較小的汽車其加速度也較小,速度較大的汽車,其加速度也較大D.汽車加速時,其加速度方向與Δv方向相同;汽車減速時,其加速度方向與Δv方向相反【答案】A12、研究下列現象,涉及的物體可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跡時的地球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與支點位置關系時的撬棒C.研究旋轉的乒乓球旋轉方向D.研究旋轉的電扇扇葉所受阻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答案】A13、A、B兩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兩物體開始時相距100 m,運動方向相同B.A物體沿折線運動,B物體沿直線運動C.A、B兩物體運動8 s時,在距A出發點60 m處相遇D.A物體在運動中停止了6 s【答案】C 14、某人爬山,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v1,下山的平均速率為v2,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別是( )A., B.,C.0, D.0,【答案】D15、如果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較小,說明該物體的( )A.速度較小 B.速度變化量較小C.運動速度將越來越小 D.速度改變較慢【答案】D16、一個質點做速度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 )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B.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C.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大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答案】B二、填空與實驗題。17、如圖所示為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標出,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答案】0.416;1.4818、小球以大小為v1=1.5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碰到墻壁經t=0.01s后以大小為v2=0.7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沿同一直線反彈),若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則小球在這0.01s內的平均加速度為______m/s2。【答案】-220三、計算題。19、除打點計時器外,人們還用頻閃照相法來記錄物體運動的時間和位移。下圖所示是采用每秒閃光10次拍攝的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頻閃照片,照片中每兩個相鄰小球的影像間隔的時間就是0.1 s,這樣便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而物體運動的位移可以用尺子量出。根據小球的頻閃照片提供的信息在下圖中作出小球的v-t圖象,并由圖象確定第一次曝光時小球的速度。【答案】v-t圖象圖如圖所示: 0.40 m/s【解析】可以求出第2,3,4,5次曝光時小球的速度.v2= m/s=0.8 m/s,v3= m/s=1.15 m/s,v4= m/s=1.70 m/s,v5= m/s=2.05 m/s,小球的v-t圖象為直線(如圖所示),延長圖線可知第一次曝光時小球的速度v1=0.40 m/s.20、汽車正以54 km/h的速度行駛,司機發現前方一個小孩在橫穿公路,便立即剎車,為使車經3 s停下來,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大?【答案】5 m/s2【解析】由于54 km/h=15 m/s,所以v0=15 m/s,車最后停下來,則vt=0,所用時間為t=3 s,據加速度公式a=有a==-5 m/s2,則汽車加速度大小為5 m/s221、研究發現,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作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 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現一人正從路邊出發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 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30 m,若該司機此時的反應時間為 1.8 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行駛,再經過1 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2)若人以1.2 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的寬度約1.8 m)(3)請你為駕駛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答案】(1)27 m (2)汽車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行人過馬路要注意看信號燈,不要闖紅燈。【解析】(1)因為司機的反應時間是1.8 s,且這段時間內保持15 m/s的原速前進;所以s車=v車t反=15 m/s×1.8 s=27 m(2)汽車從該點到行人的行走路線用時:t總=t反+t=1.8 s+1s=2.8 s在這段時間內,行人行走的路程:s人=v人t總=1.2 m/s×2.8 s=3.36 m車的遠端距馬路邊緣的距離為:s=3 m+0.9 m=3.9 m車的近端距馬路邊緣的距離為:s=3 m-0.9 m=2.1 m由于:3.9 m>3.36 m>2.1 m,故汽車有可能撞上行人。(3)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嚴禁酒后駕車;行人過馬路要注意看信號燈,不要闖紅燈。22、A、B兩輛汽車在一條東西方向的直路上向東行駛,A車的速度為6 m/s,B車的速度為10 m/s.(1)上述對A、B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是以什么為參考系?(2)若以A車為參考系,B車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3)若以B車為參考系,A車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答案】 (1)地面 (2)4 m/s,向東 (3)4 m/s,向西【解析】(1)題中對A、B車運動情況的描述是相對地面而言的,是以地面為參考系。(2)以A車為參考系,B車的速度大小為4 m/s,方向向東。(3)以B車為參考系,A車的速度大小也為4 m/s,方向向西。(也可以說成A車的速度為-4 m/s,方向向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