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單選題1.二胡是中華民族樂器中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如圖所示是中學生表演拉二胡的情景,根據圖片信息,請你估測二胡的高度約為( )A. B. C. D.2.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國組合陳芋汐/全紅嬋以領先第二名43.2分的絕對優勢奪得該項目金牌,如圖所示是她們比賽時的同步場景。在兩人同步跳水的過程中,一名看臺上的觀眾說全紅嬋是靜止的,則他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陳芋汐 B.水面 C.跳臺 D.看臺上的觀眾3.要測量(嶄新)1角硬幣的厚度且使測量結果誤差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選擇是( )A.用刻度尺仔細測量硬幣的厚度一次B.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別測出10個1角硬幣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測10個1角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個1角硬幣的厚度4.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公路上每相鄰兩根電線桿之間的距離都是20m,車上的人從某根電線桿記為“1”開始計時,當數到“6”時,時間恰好過了10s,則汽車的速度為( )A.12m/s B.10km/h C.10m/s D.43.2km/h5.下列物體的運動可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緩慢進站的火車B.從樹上掉下的蘋果C.站在商場自動扶梯上的乘客D.繞赤道上空勻速轉動的北斗同步衛星6.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min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1.6kmC.0~10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km/minD.10~13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7.一物體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做直線運動,其速度時間圖像如下圖所示,則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A.10m/s B.12m/s C.12.5m/s D.15m/s8.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時刻,甲、乙兩車相距,經過后,兩車距離變為,兩車的圖像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b中的圖像Ⅱ表示的是甲車的運動情況B.圖b中的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的速度相等C.時刻一定在圖b中的時刻之前D.圖b中的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相遇二、填空題9.測量細銅絲的直徑:如圖甲所示,小明把細銅絲緊密排繞在鉛筆上,共纏繞了25圈,他測得細銅絲的直徑D= mm;如圖乙所示,小麗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粗細不均勻的筷子上,她測細銅絲直徑方法是 (正確/錯誤)的。10.一次初三體能檢測,在浩學班小強的男子1千米測試成績為3分40秒,則小強在本次測試中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一位小數)。11.2023年12月6日3時24分,我國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實驗衛星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發射升空。在進入地球同步軌道后,以地面為參照物,該衛星是 的,以太陽為參照物,該衛星是 的。12.許多人在跑步時會戴著智能運動手環,以記錄自己的運動情況。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的。(均選填“運動”或“靜止”)因此,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具有 性。13.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在20s內通過的路程是160m,則它在第30 s內的速度是 m/s,它40s內通過的路程是 m。三、作圖題14.一輛汽車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勻速行駛,請你在圖上畫出汽車行駛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v﹣t圖像。四、實驗題15.如圖甲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該實驗原理是 ,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 (選填“大”或“小”);(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 AB段的距離 ,則AB段的平均速度(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 B 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選填“小”或“大”);(5)根據你的實驗,你認為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6)圖乙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運動情況的s-t圖像是 (選填序號)。16.某小組同學分別測出了甲、乙、丙電動小車做直線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并依據數據做出了相應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觀察甲、乙、丙車的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分析圖C丙車圖象可知,丙車在AB段處于 狀態(選填“運動”或“靜止”);(2)觀察分析甲、乙、丙車運動圖象,在前5秒鐘內 車運動的較快,它的速度 m/s。《第一章 機械運動》參考答案1.C【詳解】根據圖片信息,二胡的高度大于人上半身的長度,人上半身的長度約70~80cm,則二胡的高度最接近100cm。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2.A【詳解】因為陳芋汐和全紅嬋10米雙人跳臺賽上同步,所以以陳芋汐為參照物,全紅嬋與陳芋汐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所以全紅嬋是靜止的,相當于水面、跳臺和看臺上的觀眾,全紅嬋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D【詳解】硬幣的厚度很小,直接測量誤差較大,故應采用累積法,測量多枚硬幣疊加起來的總厚度,再除以硬幣數量,可得一枚硬幣的厚度。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C【詳解】從某根電線桿記為“1”開始計時,當數到“6”時,通過的距離為汽車的速度為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5.C【詳解】A.正在緩慢進站的火車速度越來越慢,速度減小,所以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從樹上掉下的蘋果速度越來越快,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站在商城自動扶梯上顧客的運動速度和方向保持不變,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D.繞地球勻速轉動的北斗同步衛星方向在不斷改變,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6.C【詳解】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為故A錯誤;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故B錯誤;C.0~10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D.10~13min內,根據圖線平行t軸,則派送車靜止不動,故D錯誤。故選C。7.A【詳解】由圖像分析可知0~3s內,物體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路程為3~4s物體靜止,4~6s內物體以1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路程為那么0~6s內,汽車運動的總路程為則0~6s內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8.D【詳解】A.由題和圖a可知,甲、乙兩車最初的位置不同,乙車在前,甲車在后,甲、乙兩車相距,由圖b可知,兩車同時出發,在時間內,兩車的距離逐漸減小,說明是甲車的速度快,由圖像可知,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斜線的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圖線Ⅰ的傾斜程度大,表示甲車的運動情況,則圖線Ⅱ表示乙車的運動情況,故A錯誤;BD.圖b中的時刻,說明兩車的位置相同,表示甲、乙兩車相遇,但兩車的速度并不相等,甲車的速度快,故B錯誤,D正確;C.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所以,兩車距離變為,有兩種情況:一是甲車尚未追上乙車,二是甲車超過乙車;所以,時刻可能在圖b中的時刻之前,也可能在時刻之后,故C錯誤。故選D。9. 2.0 正確【詳解】[1]線圈左側與10.00cm對齊,右側與15.00cm對齊L=15.00cm﹣10.00cm=5.00cm細銅絲的直徑為[2]雖然將細銅絲緊密排繞在粗細不均勻的筷子上,但是測量的長度還是25個細銅絲組成的,故小麗測細銅絲直徑的方法是正確的。10.【答案】4.5【解析】【解答】測試男子1km,用時3分40秒,則測試的平均速度是:。故第1空填:4.5。【分析】根據路程和時間,利用,計算平均速度。11.【答案】靜止;運動【解析】【解答】衛星繞地球同步運動時,與地球自轉速度相同,以地面為參照物,衛星沒有位置變化,則衛星是靜止的,但衛星隨地球一起圍繞太陽轉動,以太陽為參照物,衛星有位置變化,衛星是運動。故第1空填:靜止;第2空填:運動。【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12.【答案】靜止;運動;相對【解析】【解答】人佩戴運動手環跑步時,智能運動手環與佩戴者的沒有位置變化,以手腕為參照物,運動手環是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有位置變化,則運動手環是運動的。可見,同一個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可能是運動的,也可能是靜止的,則物體的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故第1空填:靜止;第2空填:運動;第3空填:相對性。【分析】相對于參照物,有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參照物不同,運動情況不同,則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13. 8 320【詳解】[1]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整個過程中速度都保持不變,所以在第30s內的速度[2]40s內通過的路程s1=vt1=8m/s×40s=320m14.【詳解】汽車以20m/s速度勻速直線運動,v﹣t圖像中速度不隨時間而變化,是一條水平的直線,如圖所示:15.(1)秒表(2) 小(3) 40.0 0.25(4)小(5)小于(6)②【詳解】(1)根據公式計算小車的速度,所以該實驗需要測出通過的路程和時間,則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1]該實驗原理是[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減小測量時間時造成的誤差,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3)[1][2] AB段的路程tAB=1.6s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4)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知道,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小。(5)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時,做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因此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6)根據上半段的時間1.6s是下半段的0.8s的2倍,上半段的速度比下半段小,小車在做加速運動,即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是速度越來越大,①是過原點傾斜向上的直線表示勻速運動,②中路程增加比勻速時越來越快,說明做加速運動。故選②。16.(1)靜止(2) 乙 3【詳解】(1)如圖(C),AB段丙車的路程保持不變,所以處于靜止狀態。(2)前5s內,甲車的速度為乙車的速度為丙車的速度為可知前5s內,乙車運動較快,它的速度為3m/s。答案第8頁,共9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