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2028屆高一物理大練習(1)一.選擇題(共12小題,1-10單選,11-12為多選)1.a、b兩輛小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直線向北運動,圖甲是a車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b車運動的v-t圖像。則由圖像可知()A.2~4s內,a車與b車皆處于靜止狀態◆s/m◆y/(mg)60-=--,a車B.2~4s內,a車相對于b車向南運動40b車C.4~6s內,b車相對于a車向北運動116 t/s01234567sD.a車和b車相遇時,a車運動了40m甲乙2.當物體距離凸透鏡8cm時,在透鏡另一側光屏上成一個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物體與光屏的位置不變,把凸透鏡向光屏方向移動2cm,則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縮小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A.f<2cmB.2 cmC.5 cmD.4 cm3,小龍在整理實驗器材時,發現實驗室中密度為0.9gCm3的酒精溶液用完了,他理論分析配制0.9gc3的酒精溶液可以用水和純酒精混合制成(假設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不變)配制了100mL的0.9g/cm3的酒精溶液后,小龍發現剩余的水和純酒精剛好可以配制60度的酒液88g(酒液度數指每100mL的液中所含純酒精的毫升數)(p酒精=0.8×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配制所得的酒精溶液質量為900gB.配制酒液的平均密度為0.6g/cm3C.配制0.9gcm3的酒精溶液,參與配制的水和純酒精的體積之比應為10:9D.實驗前水的總質量與純酒精的總質量之比為45:444.如圖甲所示,一個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著一個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質量為900g的均勻實心長方體木塊A,A的底部與容器底用一根細繩(細繩體積忽略不計)連在一起,已知細繩長度為L=8cm。現慢慢向容器中加水,當加入1.8kg的水時,木塊A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剛好為0,如圖乙所示,若繼續緩慢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細繩被拉斷,然后停止加水,如圖丙所示,細繩拉斷前、后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為50Pa,(整個過程中無水溢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塊A的密度為7.5x103kgm3B.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C.細繩拉斷前物體所受到的浮力為10yD.最后容器中水的總質量為4.5kg5.如圖甲所示,'一磁性板擦靜止吸附在黑板上,后對其施加方向始終向上的拉力F,板擦最終向上運動。過程中板擦所受摩擦力f和板擦移動距離s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分別如圖乙、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f/Ns/mA.板擦的重力為1.5N0.3B.整個過程中拉力F一直增大C.板擦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2.5N16+/s246t/sH丙D.整個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為0.75J6.小明同學利用飲料瓶和薄壁小圓柱形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如圖-1所示(玻璃瓶口開著并倒置),玻璃瓶的橫截面積為S=1.5cm2,此時玻璃瓶內外水面高度差h1=2cm,飲料瓶內水面到玻璃瓶開口處高度差2=8cm,小亮在小明的基礎上給礦泉水瓶安裝了一個打氣筒,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浮沉子”下沉時,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B.用打氣筒向圖-2礦泉水瓶內打氣,“浮沉子”將上浮C空玻璃瓶的質量為3g2D.小明擠壓飲料瓶,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過程中h1減小2不變7.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A點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F為0.N.若杠桿的本身的重力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