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第一單元 直線運動第1節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勻變速直線運動均采用國際單位制單位),該質點 ( )A. 運動的初速度為2m/sB. 運動的加速度為1m/s21.(2022·廣西模擬)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考系 C. 在第1s內的位移為6m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考系是運動的;若丙物 D. 在第1s內的平均速度為2m/s體以乙物體為參考系,則丙物體 ( ) 6.(2022年江西模擬)為了測定氣墊導軌上滑塊A. 一定是靜止的 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3.0cm的遮光板,滑B. 一定是運動的 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勻加速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C. 有可能是靜止的,也有可能運動的 的數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時間D. 運動情況無法判斷 為Δt1=0.30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為Δt2=0.102.(2022·南通模擬)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s,遮光板從開始遮住第一個光電門到開始遮住第二個式上,20架直升機組成的“70”字樣編隊飛過天安門上 光電門的時間為Δt=3.0s.試估算:空.飛行員認為自己處于靜止狀態,則他選取的參考系 (1)滑塊的加速度多大 可能是 ( ) (2)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A. 天安門城樓B. 鄰近的直升機C. 飛機上的旋翼D. 天安門廣場上飄揚的紅旗3.(2022·安徽名校聯考)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ts內通過的路程與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高頻題特訓B. 質點一定是體積和質量極小的物體 1.(2022·北京)甲、乙兩車在路口等候綠燈.綠燈ΔxC.速度的定義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因 亮后,兩車同時由靜止加速.甲車經過4.0s加速到10Δt m/s后做勻速運動,乙車經過4.0s加速到15m/s后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做勻速運動.若將兩車的加速過程均視為勻加速直線D. 速度不變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運動,對于兩車加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說法中4.(2022·信陽模擬)中國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 正確的是 ( )機在最大重量的狀態下起飛需要滑跑距離約為3000 A. 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的加速度m,著陸距離大約為2000m.設起飛滑跑和著陸時都是 B. 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勻變速運動,起飛時速度是著陸時速度的1.5倍,則起 C. 甲、乙兩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飛滑跑時間和著陸滑跑時間之比是 ( ) D. 根據已知條件,無法判斷甲、乙兩車加速度的A.3∶2 B.1∶1 大小關系C.1∶2 D.2∶1 2.(2022·南昌檢測)一個朝著某方向做直線運5.(2022·江西南昌調研)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 t動的位置x 與時間t的關系為x=t2+5t+4(動的物體,在時間 內的平均速度是 ,緊接著 內的物理量 t v 25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v 測速儀,可以準確抓拍超速車輛以及測量運動車輛的平均速度是 ,則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是2 加速度.一輛汽車正從A 點迎面駛向測速儀B,若測速( ) 儀與汽車相距355m,此時測速儀發出超聲波,同時車2A.v B. v 由于緊急情況而急剎車,汽車運動到C 處與超聲波相3 遇,當測速儀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時,汽車恰4 5C. v D. v 好停止于D 點,且此時汽車與測速儀相距335m,忽略3 6測速儀安裝高度的影響,可簡化為如(2)圖所示分析3.(2022·廣西模擬)如圖所示,用閃光燈照相的 (已知超聲波速度為340m/s).方法記錄某同學的運動情況,若設定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則下列圖象能大體描述該同學運動情況的是( )(1)A. B.(2)C. D. (1)求汽車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a;(2)此路段有80km/h的限速標志,分析該汽車剎車前的行駛速度是否超速 4.(2022年廣東百校聯考)(多選)物體以速度v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 兩點,所用時間為t.現在物體從A 點由靜止出發,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 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 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t,則物體的 ( )A.vm 與a1、a2的大小有關B.vm 與a1、a2的大小無關C.a1、a2必須是一定的a1a2 2vD.a1、a2必須滿足a =1+a2 t 易錯題特訓5.(2022·安徽示范高中聯考)動車把動力裝置 1.(2022·濰坊模擬)(多選)甲、乙兩個物體在同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 一直線上沿正方向運動,a甲=4m/s2,a乙=-4m/s2,載客,而動車組就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廂(動車)加幾 那么對甲、乙兩物體判斷正確的是 ( )節不帶動力的車廂(拖車)編成一組而成的.若動車組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在勻加速運動過程中,通過第一個60m所用的時間是 B. 甲做加速直線運動,乙做減速直線運動10s,通過第二個60m所用的時間是6s.則 ( )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變化快A. 動車組的加速度為0.5m/s2,接下來的6s內 D. 甲、乙在相等時間內速度變化的大小相等的位移為78m 2.(2022·浙江臺州模擬)在水下潛水器某次海B. 動車組的加速度為1m/s2,接下來的6s內的 試活動中,完成任務后從海底豎直上浮,從上浮速度為位移為78m v時開始計時,此后勻減速上浮,經過時間t上浮到海C. 動車組的加速度為0.5m/s2,接下來的6s內 面,速度恰好減為零,則蛟龍號在t0(t0的位移為96m 海平面的深度為 ( )D. 動車組的加速度為1m/s2,接下來的6s內的 vt t0位移為96m A. 2 B.vt0(1- )2t6.(2022·山西省山大附中期中)如(1)圖所示, vt20 v(t-t0)2在太原塢城路某處安裝了一臺500萬像素的固定雷達 C.2t D. 2t6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3.(2022·唐山一中高考仿真試卷)一質點做勻 A. 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a1∶a2等加速直線運動時,速度變化Δv時發生位移x1,緊接著 于2∶1速度變化同樣的Δv 時發生位移x2,則該質點的加速 B. 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度為 ( ) 1∶11 1 C. 加速、2 減速中的位移之比( )( ) x1∶x 等于2∶1A. Δx + 2x1 x2 D.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Δv)2B.2 1∶2x1-x2 2.(2022·珠海二模)(多選)甲乙兩輛汽車在平C.(Δv)2(1 1- ) 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x x t=0時刻1 2( )2 同時經過公路旁的同一路標,下表是每隔1s記錄的兩ΔvD.x -x 車的速率.關于兩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 24.(2022·蒙山縣模擬)“10米折返跑”的成績反 時間t/s 0 1 2 3 4應了人體的靈敏素質.測定時,在平直跑道上,受試者 甲車的速率以站立式起跑姿勢站在起點終點線前,當聽到“跑”的 /( · -1) 18.0 16.0 14.0 12.0 10.0v1 m s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處的折返線,測試員同時開始計時.受試者到達折返線處時,用手觸摸折返線 乙車的速率-1 3.0 4.0 5.0 6.0 7.0處的物體(如木箱),再轉身跑向起點終點線,當胸部到 v2/(m·s )達起點終點線的垂直面時,測試員停表,所用時間即為 A. 乙車的速度變化較快“10米折返跑”的成績.設受試者起跑的加速度大小為 B. 在0~4s內,乙車的平均速度較大4m/s2,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4m/s,快到達折返 C. 在0~4s內,甲車相對乙車行駛了36m線處時需減速到零,減速的加速度大小為8m/s2,返回 D. 在乙車追上甲車之前,t=5s時兩車相距最遠時達到最大速度后不需減速,保持最大速度沖線.求: 3.(2022·山東省濰坊模擬)如圖,一木塊通過長度忽略不計的繩固定在小車的前壁上,小車表面光滑.某時刻小車由靜止開始向右勻加速運動,經過2s,細繩斷裂.細繩斷裂后,小車的加速度不變,又經過一段時間,滑塊從小車左端剛好掉下,在這段時間內,已知(1)該受試者在前10米的過程中勻速運動的時 滑塊相對小車前3s內滑行了4.5m;后3s內滑行了間; 10.5m.(2)該受試者“10米折返跑”的成績為多少秒 (1)小車的加速度多大 (2)從繩斷到滑塊離開車尾所用時間是多少 (3)小車的長度是多少 拓展題特訓1.(2022·浙江東陽模擬)(多選)在一次救災活動中,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勻減速運動經4s停在巨石前.則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7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第2節 運動圖象 自由落體運動1.(2022·武清區校級模擬)一個質點做直線運動,它的x-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 A.b車運動方向始終不變B. 在t1時刻a車的位移大于b車C.t1到t2時間內a車的平均速度小于b車D.t1到t2時間內某時刻兩車的速度可能相同5.(2022·湖北武漢質檢)甲、乙兩輛汽車在一條平直的單行道上同向行駛,乙在前、甲在后t.=0時刻,兩車同時剎車,結果發生了碰撞.如圖所示為兩車剎車A. 質點沿x 軸正方向做勻速運動 后的v-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 質點沿x 軸負方向做勻速運動C.t=0時,質點的速度是5m/sD.t=0時,質點的速度是-5m/s2.(2022·漳州一中高三期末)A、B、C、D、E 五個小球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同時釋放,從A 球碰到地面的瞬間開始計時,每隔相等的時間間隔,B、C、D、E 四個小球依次落到地面.下列給出的四幅圖中能恰 A. 兩車剎車時的距離一定小于90m當表示五個小球剛釋放時離地面高度的是 ( ) B. 兩車剎車時的距離一定等于112.5mC. 兩車一定是在t=20s之前的某時刻發生相撞的D. 兩車一定是在t=20s之后的某時刻發生相撞的6.(2022·南昌市模擬)一只氣球以10m/s的速A B 度勻速豎直上升,某時刻在氣球正下方距氣球s0=-6m處有一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g 取10m/s2,不計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1)不考慮上方氣球對小球運動的可能影響,求小球拋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時間 (2)小球能否追上氣球 若追不上,說明理由;若C D 能追上,需要多長時間 3.(2022·山東濱州質檢)一輛電動小車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汽車在0~1s和1~3s兩段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運動方向相反B. 平均速度相同C. 加速度相同D. 位移相同( 高頻題特訓4. 2016廣東省韶關市屆高三調研考試)在平直 公路上行駛的a 車和b車,其位移—時間圖象分別為 1.(2022·山西四校聯考)(多選)伽利略為了研圖中直線a和曲線b,由圖可知 ( ) 究自由落體的規律,將落體實驗轉化為著名的“斜面實8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驗”,對于這個研究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A、B 可能在空中相撞B.A、B 落地時的速度相等C. 下落過程中,A、B 速度變化的快慢相同D. 從開始下落到落地,A、B 的平均速度相等A. 斜面實驗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測量小球運 6.(2022·湖 北 黃 岡 期 末)某人在相距10m 的動的路程 A、B 兩點間練習折返跑,他在A 點由靜止出發跑向BB. 斜面實驗“沖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運動 點,到達B 點后立即返回A 點.設加速過程和減速過時間的測量 程都是勻變速運動,加速過程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C. 通過對斜面實驗的觀察與計算,直接得到自由 小分別是4m/s2和8m/s2,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落體的運動規律 4m/s,從B 點返回的過程中達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D.根據斜面實驗結論進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 該速度運動到A 點,求:落體的運動規律 (1)從B 點返回A 點的過程中以最大速度運動的2.(2022·河南洛陽統考)設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時間;為a、速度為v、位移為x、所受合外力為F.現有4個不 (2)從A 點運動到B 點與從B 點運動到A 點的平同物體的運動過程中某物理量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 均速度的大小之比.圖所示,已知t=0時物體的速度均為零,則其中表示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的圖象是 ( )A B 易錯題特訓1.(2022屆浙江嚴州中學高三一月階段測試)一汽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然后剎車做勻減C D 速直線運動,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關系3.(2022·南京市四校高三調研)拋球機將小球 圖像中,能描述該過程的是 ( )每隔0.2s從同一高度拋出,小球做初速為6m/s的豎直上拋運動,設它們在空中不相碰.在第7個小球拋出時,拋出點以上的小球數為(取g=10m/s2) ( )A.3個 B.4個 C.5個 D.6個4.(2022·揚州模擬)如圖是質點做直線運動的 A Bv-t圖象.關于該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D2.(2022屆內蒙古一機一中高三12月)某質點做A.0~t1時間內質點做勻速運動 直線運動,運動速率的倒數1/v 與位移x 的關系如圖B.t1~t2時間內質點保持靜止 所示,關于質點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質點先做勻加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D.t1時刻質點的運動方向改變5.(2022·連云港模擬)如圖所示,A、B 兩物體從地面上某點正上方不同高度處,同時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A 的質量比B 的質量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9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A. 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拓展題特訓B.1v-x 圖線斜率等于質點運動加速度C. 四邊形AA'B'B 面積可表示質點運動時間 1.(2022·云南玉溪一中質檢)(多選)從地面豎D. 四邊形BB'C'C 面積可表示質點運動時間 直上拋一物體A,同時在離地面某一高度處有一物體3.(2022年湛江質檢)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從 B 自由下落,兩物體在空中同時到達同一高度時速度同一點出發的位移—時間(x-t)圖象,由圖像可以看 大小均為v,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出在0~4s這段時間內 ( ) A.A 上拋的初速度與B 落地時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B. 兩物體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C.A 上升的最大高度與B 開始下落時的高度相同D. 兩物體在空中同時達到的同一高度處一定是A. 甲、乙兩物體始終同向運動 B 開始下落時高度的中點B.4s時甲、乙兩物體之間的距離最大 2.(2022·甘肅第一次診考)一滑塊以初速度v0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從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已知斜面足夠長,則該D. 甲、乙兩物體之間的最大距離為3m 滑塊的速度-時間圖象不可能是下面的 ( )4.(2016山東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學高三5月份模擬訓練 理 綜)2014年12月26日,我國東部14省市ETC聯網正式啟動運行,ETC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簡稱.汽車分別通過ETC通道和人工收費通道的流程如圖所示.假設汽車以v =15m/s朝收費站正常沿 A B1直線行駛,如果過ETC通道,需要在收費站中心線前10m處正好勻減速至v2=5m/s,勻速通過中心線后,再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如果過人工收費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線處勻減速至零,經過20s繳費成功后,再 C D啟動汽車勻加速至v1正常行駛.設汽車加速和減速過 3.(2022·西安質檢)如圖所示,一圓管放在水平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為1m/s2.求: 地面上,長為L=0.5m,圓管的上表面離天花板距離h=2.5m,在圓管的正上方緊靠天花板放一小球(可看成質點),讓小球由靜止釋放,同時給圓管一豎直向上大小為5m/s的初速度,g 取10m/s2.(1)求小球釋放后經多長時間與圓管相遇;(2)試判斷在圓管落地前小球能不能穿過圓管 如果不能,小球和圓管落地的時間差多大 如果能,小球穿過圓管的時間多長 (1)汽車過ETC通道時,從開始減速到恢復正常行駛過程中的位移大小;(2)汽車通過ETC通道比通過人工收費通道節約的時間是多少 10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綜合特訓(一)B.在t=0時,甲車在乙車前7.5mC.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t=2sD.甲、乙兩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1.(2022·上海)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相繼經 向的距離為40m過兩段距離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時4s,第二段用時2s,則物體的加速度是 ( )2A. m/243 s B.3 m/s2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8 16C. m/s2 D. m/s2 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9 9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2.(2022·新課標Ⅲ)一質點做速度逐漸增大的勻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加速直線運動,在時間間隔t內位移為s,動能變為原 1.(2022·河北省正定模擬)對做勻變速直線運來的9倍,該質點的加速度為 ( ) 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s 3sA. B. A. 在1s內、2s內、3s內物體通過的位移之比是t2 2t21∶3∶54s 8sC.2 D.2 B. 一質點的位置坐標函數是x=4t+2t2,則它運t t( 動的初速度是 /,加速度是 /23.2022·江蘇)小球從一定高度處由靜止下落,與 4ms 2ms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位移一定隨時間均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復上述運動,取小球 C.勻減小的落地點為原點建立坐標系,豎直向上為正方向,下列速任意兩個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物體的位移之度v和位置x的關系圖象中,能描述該過程的是 ( ) D.差都相等2.(2022·河北衡水模擬)“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主研制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如圖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潛水器.假設某次海試活動中,“蛟龍號”完成海底任務后豎直上浮,從上浮速度為A B v時開始計時,此后蛟龍號勻減速上浮,經過時間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減為零,則蛟龍號在t0(t0刻距離海平面的深度為 ( )C D4.(2022·新課標Ⅰ)(多選)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其v—t圖象如圖所示.已知兩車在t=3s時并排行駛,則 ( )vt t0A. 2 B.vt0(1- )2tvt20 v(t-t0)2C.2t D. 2t3.(2022·福建福州模擬)一質點沿坐標軸Ox 做變速直線運動,它在坐標軸上的坐標x 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為x=5+2t3,速度v 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為v, =6t2,其中v、x 和t的單位分別是m/s、m和s.設該質A.在t=1s時 甲車在乙車后11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點在t=0到t=1s內運動位移為s,平均速度為v,則 7.(2016遼寧省沈陽鐵路實驗中學檢測)一質點( ) 自x 軸原點O 出發,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 運動,經過A.s=6m,v=6m/s t0 時間速度變為v0,接著以-a加速度運動,當速度變B.s=2m,v=2m/s v為 0- 時,v加速度又變為a,直至速度變為 0時,加速C.s=7m,v=7m/s 2 4D.s=3m,v=3m/s v度再變為-a,直至速度變為 0- ……,其v-t圖象如4.(2022·浙江寧波模擬)杭新景高速公路限速 8120km/h,一般也要求速度不小于80km/h.冬天大霧 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天氣的時候高速公路經常封道,否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車禍.如果某人大霧天開車在高速上行駛,設能見度(觀察者與能看見的最遠目標間的距離)為30m,該人的反應為0.5s,汽車剎車時能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為5m/s2,為安全行駛,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是( )A.10m/s B.15m/s A.質點一直沿x 軸正方向運動質點將在 軸上一直運動,永遠不會停止C.103m/B. xs D.20m/sC. 質點最終靜止時離開原點的距離一定大于5.(2015安徽淮北師范大學模擬)一個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 、 、v0t0依次經過A B C 三點,B 為AC 的中點,D. 質點運動過程中離原點的最大距離為v0t0物體在AB 段的加速度恒為a1,在BC 段的加速度恒 (, 、 、 、 、 8. 2022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檢測)在某次軍事為a2 已知物體經過 A B C 三點的速度為vA vB 演習中,空降兵從懸停在高空的直升機上跳下,當下落, vA+vv CC 有vA( ) 面,空降兵從跳離飛機到安全到達地面過程中在豎直為方向上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則以下判斷中正確A.a1的是 ( )C.a1>a2 D. 條件不足無法確定6.(2016重慶市巴蜀中學高三月考)從地面上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一質量為m 的小球,若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與其速率成正比,球運動的速率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t1時刻到達最高點,再落回地, 空降兵在 時間內做自由落體運動面 落地速率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經做勻速運動,則A. 0~t1, ( ) B. 空降兵在t1~t2時間內的加速度方向豎直向在整個過程中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上,大小在逐漸減小1C. 空降兵在0~t1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2v21D. 空降兵在t1~t2時間內的平均速度v> (2 v1+v2)9.(2016江西省高安中學期中)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t=0時汽車從A 點由靜止開始勻加速直線運動,運動到B 點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A.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過程中逐漸減小,在下降 C 點停止.測得每隔2s的三個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記過程中逐漸增加 錄在下表中,由此可知 ( )B. 小球被拋出時的加速度值最大,到達最高點的 t/s 0 2 4 6加速度值最小v/(m·s-1) 0 8 12 8vC. 小球拋出瞬間的加速度大小為(01+ )v g1 A. 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12m/sv B.t=3s的時刻物體恰好經過B 點D. 小球下降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12 C.t=10s的時刻物體恰好停在C 點12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D.A、B 間的距離大于B、C 間的距離 路面上以36km/h的速度朝該路口停車線勻速前進,10.(2022·鄭 州 模 擬)利用傳感器與計算機結 在車頭前端離停車線70m 處司機看到前方綠燈剛好合,可以自動作出物體運動的圖象.某同學在一次實驗 顯示“5”.交通規則規定:綠燈結束時車頭已越過停車中得到運動小車的v-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圖象可知 線的汽車允許通過.( ) (1)若不考慮該路段的限速,司機的反應時間1s,司機想在剩余時間內使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以通過停車線,則汽車的加速度a1至少多大 (2)若考慮該路段的限速,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s,司機反應過來后汽車先以a2=2m/s2的加速度沿直線加速3s,為了防止超速,司機在加速結束時立即踩剎車使汽車做勻減速直行,結果車頭前端與停車線相齊A.18s時的加速度大于13s時的加速度 時剛好停下來,求剎車后汽車加速度a3大小.(結果保B. 小車做曲線運動 留兩位有效數字)C.13s末小車距離出發點最遠D. 小車前10s內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內的大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11.(2022·江西南昌 模 擬)(12分)“30m 折返跑”中.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學生站立在起點線處,當聽到起跑口令后(測試員同時開始計時),跑向正前方30m處的折返線,到達折返線處時,用手觸摸固定的折返處的標桿,再轉身跑回起點線,到達起點線處時,停止計時,全過程所用時間即為折返跑的成績.學生可視為質點,加速或減速過程均視為勻變速,觸摸桿的時間 13.(2022·安徽淮南模擬)(14分)某些城市交通不計.該學生加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1=2.5m/s2,減 部門規定汽車在市區某些街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v0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2=5m/s2,到達折返線處時速 =30km/h.一輛汽車在該水平路段緊急剎車時車輪抱度需減小到零,并且該學生全過程最大速度不超過vm 死,沿直線滑動一段距離后停止.交警測得車輪在地面=12m/s.求該學生“30m折返跑”的最好成績. 上滑行的軌跡長為s0=10m.從手冊中查出該車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7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假如你是交警,請你判斷汽車是否違反規定超速行駛.(在下面寫出判斷過程)(2)目前,有一種先進的汽車制動裝置,可保證車輪在制動時不被抱死,使車輪仍有一定的滾動,安裝了這種防抱死裝置的汽車,在緊急剎車時可獲得比車輪抱死更大的制動力,從而使剎車距離大大減小.假設汽車安裝防抱死裝置后剎車制動力恒為f,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t,汽車的質量為m,汽車行駛的速度為v,試推出剎車距離s(反應距離與制動距離之和)的表達式.(3)根據剎車距離s的表達式,試分析引發交通事故的原因的哪些 12.(2022·陜西西安模擬)(14分)機場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計時顯示的時間顯示燈.有一輛汽車在平直13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參考答案第一單元 直線運動 4. 答案:BDv v v解析:由 m m m第1節 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勻變速直線運動 AB=vt=2t1+2t2= t,得2 vm=2v,與a1、a2的大基礎特訓 v v v v小無關,故選項A錯誤,m m m mB正確;由t1= ,a t2=,得t= + ,1. 答案:B 1 a2 a1 a2解析: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考系是靜止的,說明甲相對于乙的位 a1a2 2v即得 = ,故選項D正確.置沒有改變.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考系是運動的,說明甲相對于丙的 a1+a2 t位置是改變的,則以乙物體為參考系,丙物體的位置一定是改變的, 5. 答案:A即丙物體一定是運動的. 解析:設通過第一個60m的平均速度為v1,可以表示中間時刻2. 答案:B 的瞬時速度, x所以5s末的速度1v1= ,解得v1=6m/s;通過第二解析:直升機相對于太陽、天安門、云彩的位置不斷改變,以他們 t1為參照物,直升機是運動的;以別的直升機為參照物,它們之間的位 個60m的平均速度為v2,可以表示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所以13s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故B正確. x末的速度 2v2= ,解得t v2=10m/s.由v2=v1+at得a=0.5m/s2,3. 答案:D 2解析:只有做單向直線運動的物體,ts內通過的路程與位移的 由再接下來的6s和前面的6s,是連續相等的時間,則有Δx=aT2,2大小才一定相等,選項 A錯誤;質點不一定是體積和質量極小的物 即x-60=aT ,解得x=78m.Δx 6. 答案:(1)10m/s2 (2)不超速體,選項B錯誤;速度的定義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v= ,但是速Δt 解析:(1)設超聲波往返的時間為2t,汽車在2t時間內,剎車的度是指平均速度在時間趨近于零時的極限值,選項C錯誤;速度不變 1位移為s= a(2t)2=20m,當超聲波與A 車相遇后,A 車繼續前進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選項D正確. 24. 答案:B 1的時間為t,位移為s2=2at2=5m,則超聲波在2t內的路程為2×: v解析 由x=vt= t,解得起飛滑跑時間和著陸滑跑時間之比 (335+5)m=680m,由聲速為340m/s,得2 t=1s,解得汽車的加速2t x v1 1v2 , 度 /2 ()由 車剎車過程中的位移 0,解得剎車前的是t =選項 正確 a=10ms.2 A s=xv =1∶1 B . 2a2 2 1: 速度v0=20m/s=72km/h,車速在規定范圍內,不超速5. 答案 C .易錯題特訓1解析: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位移公式為x'=v0t+ at2 1. 答案:BD2 解析:加速度是矢量,+、-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因速度方與位置x 與時間t的關系式x=t2+5t+4對比可得:質點的初速度 向為正,故甲做加速運動,乙做減速運動,A錯,B正確;因加速度大v0=5m/s,加速度a=2m/s2,選項A、B錯誤;質點在第1s內的位 小一樣,速度變化快慢相同,C錯;由Δv=at可知,D正確.移x10=x1-x0=(x1010-4)m=6m,其平均速度v= =6m/s,選 2. 答案:Dt v項C正確,選項D錯誤. 解析:潛水器上升的加速度為a= ;研究潛水器從t0時刻到水t6. 答案:見解析 面的逆過程,則由勻變速運動的規律可知,蛟龍號在t0 時刻距離海解析:() L 0.031 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v ( )21= / 1 v t-t0Δt =1 0.30ms 平面的深度為h= a(t-t0)2= ,選項2 2t D正確.=0.10m/s,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 3. 答案:DL 0.03 v2-v1v2=Δt =0.10m/s=0.30m/s,故滑塊的加速度a= Δt ≈ 解析:20.067m/s2. 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由A 到B:(v0+Δv)2-v20=2ax1,由(2)v +v方法一:兩個光電門之間的距離 1 2x= Δt=0.6m. A 到C:(v0+2Δv)2-v20=2a(x1+x2),由以上兩式解得加速度a=2 (Δv)2方法二:由v2-v2=2ax,得x=0.6m. ,故D正確.2 1 x1-x2能力特訓 4. 答案:(1)1.75s (2)6.25s高頻題特訓 解析:(1)對受試者,由起點終點線向折返線運動過程中:1. 答案:B 加速階段:運動時間:解析:甲的加速度為為: Δv甲 10a甲= Δt =4 m/s2=2.5m/s2 vm 4t1=a =4 s=1s,加速位移:1Δv乙 15乙的加速度為:a乙= = m/s2=3.75m/s2 1Δt 4 x1=2vmt1=2m故甲車的加速度小于乙車的加速度,故B正確. 減速階段:運動時間:2. 答案:D vm 4x t2= = s=0.5s,減速位移: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義式v= 可得物體在這段時間內的平 a2 8t總 1 1v t x2=2vmt2=2×4×0.5m=1mvt+ ·2 2 5 所以:勻速階段的位移為: (均速度v v,故 正確 x3= 10-2-1)m=7m,勻減速運= t =6 D . xt 7+ 動的時間為 32 t勻=v =4=1.75s.m3. 答案:A (2)由折返線向起點終點線運動的過程中:解析:從圖片看出,此人向左運動,速度始終為負. : v, , 加速階段 運動時間m ,在運動過程中 相鄰位置的距離先逐漸減小后逐漸增大 因頻閃 t3=a =1s1照相每次拍照的時間間隔相同,所以可知人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能 1加速階段位移:大致反映該同學運動情況的速度-時間圖象是A. x4=2vmt3=2m83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L-x4 10-2 相撞,A、B均錯誤;兩車相撞一定發生在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時,勻速階段的時間:t4= v s= 4 s=2sm 即t=20s之前,C正確,D錯誤.所以受試者的總成績為:t=t1+t2+t勻+t3+t4=6.25s. 6. 答案:見解析拓展題特訓 解析:(1)設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時間為t,則h=v20/2g,得h1. 答案:BC =20m,又t=v0/g,得t=2s.(2)設小球達到與氣球速度大小相等、解析:設加速過程的加速度為a1,8s末的速度為v,則v=a1t1,同 方向相同,經過的時間是t1,則v氣球=v小球=v0-gt1,t1=1s,在這理減速階段有:v=a2t2,則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t2∶t1=1∶2.故 段時間內氣球上升的高度為x氣球,小球上升的高度為x小球,則x氣球v +v錯誤 0 tv 2A .根據平均速度v= 可知,加速階段的平均速度v = , =vt1=10m,x小球=v0t1-gt/1 2=15m,由于x氣球+6m>x氣球,2 1 2 所以小球追不上氣球.v減速階段的平均速度v = ,則平均速度之比為1∶1.故B正確,D錯 能力特訓2 2 高頻題特訓誤.根據x=vt,則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的位移大小之比為x1∶x2=t1 1. 答案:BD∶t2=2∶1.故C正確.故選:BC. 解析:“斜面實驗”中小球運動的加速度較小,便于運動時間的測2. 答案:CD 量,A錯誤、B正確;斜面傾角增大到90°時,斜面運動外推為自由落解析:由于兩車做勻變速運動,據表求得:a甲=-2m/s2,a乙= 體運動,C錯誤、D正確.1m/s2,利用勻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求得0~4s 2. 答案:C: 18+10 3+7解析:由A、B圖象可直接看出,圖象中兩物體均做往返運動, 、的平均速度 v甲 = m/A2 s=14m/s,v乙 = 2 =5m/s,在 B均錯誤,畫出C、D的v-t圖,可知C正確,D錯誤.0~4s內兩車的位移為:x甲=14×4m=56m,x乙=5×4m=20m, 3. 答案:C所以,甲車相對乙車的位移為:x=56m-20m=36m,當兩車的速 : 2v0 ,度相同時, ,解析 小球在空中運動的總時間為 因小球每隔兩車相距最遠 即v甲=v乙,代入數據解得:t=5s,由以上 t= g =1.2s解析可知,甲車的速度變化快;0~4s內甲車的平均速度較大,甲車 0.2s從同一高度拋出,故在第7個小球拋出時,拋出點以上的小球數相對乙車的位移為36m;相距最遠時,經歷的時間為5s,故 A、B錯 1.2,、 為 -1=5個,選項C正確,A、B、 錯誤誤 CD正確. 0.2 D .3. 答案:(1)1m/s2 (2)5s (3)12.5m 4. 答案:C解析:(1)設小車加速度為a,斷裂時,車和物塊的速度為v1=at 解析:0~t1時間內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表示質點做初速度為=2a,斷裂后,小車的速度v=v1+at,小車的位移為:s1=v1t+ 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t1~t2時間內平行時間軸的直線表1 示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根據 AB分析,直線先做勻加速at2,滑塊的位移為:2 s2=v1t,前3s相對位移有關系:Δs=s1-s2 直線運動,然后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正確;整個過程速度均為正,表1 示運動方向沒發生改變,故D錯誤.=2at2=4.5m,得:a=1m/s2.(2)細線斷開時小車和物塊的速度: 5. 答案:Cv1=2a=2×1=2m/s,設后3s小車的初速度為v1',則小車的位移 解析:由于不計空氣的阻力,故物體僅受重力,則物體的加速度a為: 1s1'=v1't+ at2,mg滑塊的位移為:s2'=v1t,得:2 s1'-s2'=3v1'+ = =g,故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無關,下落過程中,A、m B速4.5-3v1=10.5m,解得:v1'=4m/s,由此說明后3s實際上是從繩 度變化的快慢相同,A、B 不可能在空中相撞.故A錯誤,C正確.根據斷后2s開始的,滑塊與小車相對運動的總時間為:t總=5s.(3)小車 v2=2gh 可得物體落地時的速度v= 2gh,由于兩物體從不同高度: 1底板總長為 L=s -s =vt + at2 -vt =12.5m. 開始自由下落,故到達地面時速度不相同.故B錯誤.自由落體運動是車 滑 1 總 2 總 1 總 0+v v初速度等于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所以平均速度:v= = 即平第2節 運動圖象 自由落體運動 2 2均速度是落地速度的一半,兩個物體落地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基礎特訓 度也不相等.故D錯誤.1. 答案:B: 12解析 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變,說明質點做勻速 6. 答案:(1)2s (2), , 13直線運動 因斜率是負值 說明質點沿x 軸負方向做勻速運動.故A錯 解析:(1)設此人從靜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時所用的時間為t1,誤, ΔxB正確.根據斜率等于速度得,t=0時刻質點的速度為v= = 加速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1,從B 點返回A 點的過程中做勻速運動的Δt 時間為t2,A、B 兩點間的距離為L,由運動學公式可得,vm=a1t ,-5 15 m/s=-1m/s.故CD錯誤. vmx1= t1,L-x1=vmt2,聯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數據可得t2=2s.2. 答案:2A: , (2)設此人從 A 點運動到B 點的過程中做勻速運動的時間為解析 由于每隔相等的時間間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假設A 球經 ,, 、 、 、 、 、 t3 減速運動的位移大小為x2,減速運動的時間為 ,由運動學方程過T 時間落地 則 B C D E 四個小球落地時間分別為 T T t2 3 44T、5T,逆過來看,可知一個小球每經過相等時間間隔內的位移越來 可得,vm=a2t4,vm , ,vAB t1+t2x2= ,越大,因此從下而上,相鄰兩個小球之間的豎直位移越來越大,所以 2t4 L-x1-x2=vmt3v =BA t1+t3+t4正確選項為A. v 12聯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數據可得 AB= .3. 答案:B vBA 13解析:由圖象知速度始終為正,故車的運動方向不變,A項錯誤; 易錯題特訓v +v 1. 答案:A由 1 2v= 知,兩時間段的平均速度相同,B項正確;由兩段圖象的 解析:開始時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2斜率比較知加速度不同,C項錯;由v-t圖象與橫軸所圍面積的物 位移關系有:v= 2a1x,故選項C、D錯誤;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理意義知位移不相同,D項錯誤. 動,有:v= v2m-2a2(x-x1),故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4. 答案:D 2. 答案:D解析:因s-t圖線的斜率等于物體的速度,則由圖線可知,b 車 解析:如圖可知隨位移的增大速度在減小,質點做減速運動,故的速度先為正后為負,速度方向發生改變,選項 A錯誤;在t1時刻a, ; , A錯誤;1/Δvv –x 圖線斜率不等于 ,不能表示質點的加速度, 錯車的位移等于b車 選項B錯誤t1到t2時間內a車的位移等于b車 ΔtB則a車的平均速度等于b車,選項C錯誤;t1到t2時間內某時刻,當b 誤;由速度、位移和時間之間的關系可知,1/v –x 圖線表示了速度、的s-t圖線的切線的斜率等于a 的斜率時兩車的速度相同,選項D 1 1 1; 位移和時間之間的關系,四邊形正確 故選D. BB'C'C面積為 ×(2 v +)×1 v25. 答案:C Δx 可表示質點運動時間,D正確;四邊形AA'B'B 面積不能表示質解析:v-t圖象給定了兩車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不確定值是剎車 點運動時間,C錯誤.前兩車間距離.由兩車的v-t 圖象可知,兩車不相撞的最小距離 3. 答案:D5+25 5+15 解析:由圖象可知,( ) , 甲物體在2s后運動方向改變,所以選項即當 時兩車必 AΔxmin= 2 - 2 ×20m=100m Δx<100m 錯誤;2s末甲、乙距離最大為3m,所以選項B錯誤,選項 D正確;84 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0~4s這段時間內甲、乙位移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選項C錯 錯誤.誤. 3.答案:A4. 答案:(1)210m (2)27s 解析: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小球下落的速度為負值,故C、D解析:(1)過ETC通道時,減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均為s1 兩圖錯誤.v21-v32 設小球原來距地面的高度為h,小球下落的過程中,根據運動學= ,所以總的位移,2a s總1=2s1+10=210m.(2)過ETC通道時t1 公式有:v1-v2 10 v 21 v =2g(h-x),由數學知識可得,v-x 圖象應是開口向左的拋= 2 ×2+,過人工收費通道時v =22s t2=a ×2+20=50s,s22 物線.v21 小球與地面碰撞后上升的過程,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故A正=2a×2=225m,二者的位移差,Δs=s2-s1=225m-210m=15m, 確,B錯誤.在這段位移內過ETC通道時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Δt=t2-(t1+ 4.答案:BDΔs 解析:由圖象可知,1到3s甲乙兩車的位移相等,兩車在t=3s)v =27s. 時并排行駛,所以兩車在t=1s時也并排行駛,故A錯誤;由圖象可1拓展題特訓 , Δv 20 Δv 20-10知 a甲= = =10m/s2;a乙= = =5m/2; 至 ,1. 答案:AC Δt 2 Δt 2s 0 1s解析:設兩物體從下落到相遇的時間為t,豎直上拋物體的初速 1 1 1x甲=2a甲t2=2×10×12=5m,x乙=v0t+ a乙t2=10×1+度為v0,則有gt=v0-gt=v,解得v0=2v,故 A正確;根據豎直上 2拋運動的對稱性可知,B 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速度為2v,在空中運動時 1×5×12=12.5m,2 Δx=x乙-x甲=12.5-5=7.5m,即在t=02v, 2v 4v間為tB= A 豎直上拋,在空中運動時間g tA=2× =,故g g B 時,甲車在乙車前7.5m,故B正確;由 AB分析可知,甲乙兩車相遇(2v)2 時間分別在1s和3s,故C錯誤;1s末甲車的速度為:v=a甲t=10錯誤,物體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A= ,B 開始下落的高度2g hB 1 1×1=10m/s,1到3s,甲車的位移為:x=vt+ 21 2v 2a甲t =10×2+2= g( )2,顯然兩者相等,故C正確,兩物體在空中同時達到同一2 g ×10×22=40m,即甲、乙兩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1 1 v v2 3 的距離為40m,故D正確.高度h 處時,h=hB-2gt2=hB-2g( )2 ,g =hB-2g= 4hB 過關特訓故D錯誤. 1. 答案:D2. 答案:C 解析: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第1s內、第2s內、第解析:當斜面粗糙且μ>tanθ 時,會出現 A選項情況;如果μ< 3s內物體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3∶5,選項A錯誤;一質點的位置坐tanθ時,上滑加速度大于下滑加速度,會出現B選項情況,不會出現 標函數是 x=4t+2t2,則 它 運 動 的 初 速 度 是4 m/s,加 速 度 是C項情況;當斜面光滑時會出現D選項情況,所以符合題意的只有C 4m/s2,選項B錯誤;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只要速度與位移方項. 向相同,則位移隨時間均勻增大,選項C錯誤;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3. 答案:(1)0.5s (2)能 0.1s 物體,任意兩個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物體的位移之差都相等,選項D解析:(1)小球與圓管相遇時與管的上端相遇,從空間關系看滿 正確;故選D.足圓管的上端位移大小與小球下落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h,有: 2. 答案:D1 1 解析:潛水器減速上升,加gt2 22 +v0t-2gt =h,解得t=0.5s. v速度a= ,由t 0-v2=-2aH() 12 小 球 落 到 地 面 用 時 為t1,則:h+L= 2gt21,解 得t1= 得:開始運動時距離水面高度v23 1s,v ,圓管落地的時間為 05 t2,則:t2=2· =1s,由于g t1H= = vt 經時間t0 上升2,所以 2a 21 1 2小球能穿過圓管,設t'時刻小球到達圓管的下端,有: gt'2距離2 +v0t'-h=vt0- 2at0=vt0-1 vt20t'2,=h+L,解得t'=0.6s. 此時到水面的距離g 2t Δh=H2 2因此小球穿過圓管的時間為t'-t=0.1s. 1 vt0 v-h=2vt-vt0+2t=(22t t綜合特訓(一) v(t-t0)2母題特訓 -2tt20+t0)= ,故 正確2t D .1.答案:B 3. 答案:B: : x 16 : , ,解析 第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 / 解析 當 時 時 ,因此v = = ms=4m/s, t=0 x0=5mt=1s x1=7m s=x1-x01 t1 4 sx 16 =2m;而平均速度v= =2m/s,B正確,ACD錯誤.第二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v2=t = m/s=8m/s, t2 2 4. 答案:B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知,兩個 v2中間時刻的時間間隔為:Δt=2+1s=3s, 解析:在反應時間內汽車的位移:x1=vt,減速的位移:x2= ,2a則加速度為: v2-v1 8-4 42a= /Δt = 3 ms2= /2,選項3ms ACD錯 由題意知: vvt+ =30,解得:2a v=15m/s,所以B正確;A、C、D錯誤.誤,B正確 5. 答案:A2.答案:A 解析:根 據 vt2-v20=2as 可 知:v2B -v2A =2a1s,整 理 得:解析:設初速度為v0,末速度為vt,加速度為a,則位移為:s=(3vA+vC1 1 1 )(vC-vA)=2a1s(v0+vt)t,初動能為 m22 2 v0,末動能為2mvt2, 2 2,2 vA+3vC vC-vA1 同樣 vC-v2B=2a2s,代入整理得:( )( )mvt2 2 2=2因為動能變為原來的9倍,所以有 =9 2a2s,比較兩式,由于vAmv20 6. 答案:C2 解析:據題意空氣阻力 f=kv,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a上 =s 3s聯立解得:v0= ; mg+kv mg-kv2t v1=2t. ,a下= ;結合v-t圖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小球上m m3s s- 升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且拋出時加速度最大,到最高點時a=v -v t t s g,下降2 2由加速度定義可得: t 0a= = = ,2 故A正確,BCD 時加速度繼續減小直到勻速時減為零,故A、B均錯誤;C.拋出時a上t t t85 小題狂刷 高考專題特訓mg+kv0 v 1= ,勻速時mg=kv1,聯立解得拋出時0a上=(1+ )g,故 速結束時通過的位移為m v x2,x2=v0t1+v0t 23+ 2a2t3=10×1+101; v 1C正確 D. 假設下降過程為勻加速直線運動知1v勻加= ,而根據圖 ×3+2×2×32=49m,此時車頭前端離停車線的距離為x3=x-2( ) , v1, x2=70-49=21m,此時速度為v=v0+a2t3=10+2×3=16m/s,象實際變加速運動在相等時間內的面積 代表位移 大些 則v>2 v2 162 128: 勻減速過程有故D錯誤.則選 D. v2=2a3x3,解得a3= = /22x3 2×21=21=6.1ms.7. 答案:D :() ( mv2: 答案 超速行駛解析 速度為矢量,圖中物體的速度只有兩個相反的方向,故物 13. 1 2)s=vt+ (3)司機的反應時2f體時而沿x 軸正方向運動,時而沿x 軸負方向運動,由圖象的面積可 間,汽車的行駛速度,汽車的質量和汽車剎車后的制動力知,2t0 時刻位移最大,故質點運動過程中離原點的最大距離為v0t0, 解析:(1)汽車剎車且車輪抱死后,車受到滑動摩擦力,F=μmg故A錯誤,D正確;由圖象,質點將在x 軸上運動,每次由x 負方向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汽車做勻減速運動v2=2as0,得出v=變為x 正方向速度都會減小為原來的一半,而加速度大小(圖象的斜 2 gs0=43.2km/h,可以得出汽車超速;率)不變,每個運動周期(一個往返過程)的時間均為原來的一半, μ故 v2運動總時間為確定的值,會停下來,故B錯誤;由圖象,質點每次返回 (2)汽車先做勻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汽車位移s=vt+ ,2a的位移均小于前一運動周期的位移,故最終靜止時離開原點的距離 f mv2一定小于第一個運動周期的位移v0t0,故C錯誤. 阻力產生的加速度a= ,聯立得出m s=vt+;2f8. 答案:B (3)由s表達式可知,影響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司機的反應時間,解析:在v-t圖象中,圖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絕對值表示加速 汽車的行駛速度,汽車的質量和汽車剎車后的制動力.度的大小,斜率正負表加速度的方向.由圖可以看出,空降兵在0~t1時間內,圖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為正值,逐漸減小,加速度大小逐漸減 第二單元 共點力的平衡小,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豎直向下,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故 第 節 常見的幾種力A錯誤;空降兵在t1~t2時間內,圖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為負值,絕1對值逐漸減小,所以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豎直 基礎特訓向上,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故B正確;空降兵在0~t1時間 1. 答案:B1 解析:瓶子靜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瓶子相對于水平面無運動和v2t1 運動趨勢,所以無摩擦力,故A錯誤.瓶子靜止在傾斜的桌面上,由于內, x 2 1若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平均速度為 0t = t =2v2,而本題 瓶子的重力,瓶子有沿斜面向下的運動趨勢,所以瓶子受到沿斜面向11 上的靜摩擦力.故B正確.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時,由于瓶子受圖象圍成的面積比勻加速直線運動大,所以平均速度v> v2,故C錯2 向下的重力,有向下的運動趨勢;故摩擦力向上;故C錯誤.瓶子壓著1 一紙條,擋住瓶子把紙條抽出,瓶子與紙條有彈力,還有相對運動,且誤;同理可判定,空降兵在t1~t2時間內,平均速度v< (v1+v2),故2 接觸面粗糙.所以存在滑動摩擦力.故D錯誤.D錯誤.所以選B. 2. 答案:B9. 答案:C 解析:對物體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由于物體保持靜止,解析:加速過程a =4m/s2.如果第4s還在加速的話,速度應為 處于平衡狀態,合力為零,故受墻壁對其垂直向外的支持力 N,還有116m/s,從而判斷出第4s已經開始減速.則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 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f,根據平衡條件,有F=N,f=G,即靜摩擦力/ v 8與重力平衡,與推力無關.不是12ms.故A錯誤.6s時速度為8m/s,根據t=a = =4s, 答案:2 2 3. B可知再減速4s速度減為零,即全部過程所用時間為6+4=10s,因 解析:桌面的受力微小,形變借助于光的反射來放大;玻璃瓶的為a ∶a , ;1 2=2∶1,所以加速時間和減速時間之比為1∶2,即到B 點 受力微小 形變借助于液體體積變化 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1 10 來放大,三個實驗均體現出放大的思想方法.所用時間為:10× = s,3 3 t=10s的時刻物體恰好停在C 點,故B 4. 答案:Bv2 解析:物體受重力和支持力兩個力平衡,支持力等于重力的大小,支錯誤,C正確.根據x= ,因為最大速度相同,加速階段加速度大,2a 持力與壓力是相互作用的一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壓力等于重所以位移短,即A、B 間的距離小于B、C 間的距離.故D錯誤. 力,但不是物體的重力.故A錯誤,B正確.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物體10. 答案:A 發生形變,要恢復原狀而產生對桌面的彈力.故C、D錯誤.解析:v-t圖象上某點的切線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圖 5. 答案:C象可知18s時圖象切線斜率大于13s時圖象切線斜率,A正確;v-t 解析:拉力為20N時,木塊恰好被拉動,說明最大靜摩擦力為圖象描述的是直線運動,B錯誤;小車的速度方向始終為正,即小車 20N;木塊勻速運動時拉力為19N,說明滑動摩擦力為19N;故ABD一直沿正方向運動,故20s末小車距離出發點最遠,C錯誤;圖象與t 錯誤,C正確.軸所圍面積表示小車的位移,前10s的位移小于后10s內的位移,由 6. 答案:(1)彈簧的勁度系數k是500N/m. (2)物塊與水平桌x 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是15N. (3)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的動v= 可得前10s內的平均速度比后10s內的小,t D錯誤. 摩擦因數μ 是0.25.11. 答案:t=10.9s 解析:(1)當彈簧上端固定時,根據胡克定律得:F1=mg=k(l1解析:假如學生從A 到B 的過程中,先做勻加速運動,緊接著做 ), : mg 40得 / / ()將該物勻減速直線運動, -l k= = N m=500N m.2并設此過程中達到的最大速度為v,做勻加速運動 0 l1-l0 (20-12)×10-2的時間為t1,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t2,則由運動學公式,有:v= 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塊恰好被拉動時,物塊與水平桌面之間靜摩擦v 力達到最大值,且最大靜摩擦力: m=k(l2-l0)=500×(15-12)×a1t1,v=a2t2,L= (t1+t2),聯立,代入數據可解得:f2 v=10m/s, 10-2N=15N.(3)物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有:f=k(l3t1=4s,t2=2s,因為v)×10-2做勻加速運動,然后做勻減速運動.從B 到A 的加速過程中,速度從 -l0 =μmg得 μ= mg = 40 =0.25.v零增大到 mvm 能力特訓12m/s需時:t3= =4.8s,加速過程的位移a x= 2t3=1 高頻題特訓, L -x 1.答案:B28.8m 最后階段的勻速運動用時:ABt4= =0.1s,所以該學生vm 解析:對物體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物體受到重力沿斜面的“30m折返跑”的成績為t=t1+t2+t3+t4=4+2+4.8+0.1s= 分力F1、滑動摩擦力Ff和拉力F,則F1+Ff=F,故Ff<5N,選項10.9s. B正確.12. 答案:(1)a1=2.5m/s2 (2)a2=6.1m/s2 2. 答案:A解析:(1)設初速度v0=36km/h=10m/s,反應時間t1=1s,司 解析:由于兩書相對靜止,故受到靜摩擦力,水平方向處于平衡機反應時間內汽車通過位移x1=v0t1=10m,勻加速時間t2=5-t1 狀態;故摩擦力隨拉力的增大而增大,故A正確,B錯誤;拉力和摩擦1 力平衡,, , 則拉力等于摩擦力;故CD錯誤.=4sx=70x-x1=v0t2+2a1t22,解得a1=2.5m/s2.(2)汽車加 3. 答案:A8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題狂刷】第一單元 直線運動 高考專題特訓(PDF版,含答案)——物理·力與運動 功和能.pdf 第一單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