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2026屆2025年暑期提升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考次標識: 考試日期:2025年08月注意事項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試卷、草稿紙全部交回。▼預祝你們考試成功▲請考生注意: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7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2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居里夫人對原子物理學的貢獻極為顯著,她發現了多種放射性元素,并因此成為歷史上首位榮獲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在眾多放射性元素的發現中,其中一個衰變方程為:,則X為( )A. B. C. D.2.利用絕緣體將一枕形導體支撐起來,枕形導體帶電后電場線與等勢面的分布如圖所示,P、M、N是圖中的三個點,若在電場中引入試探電荷q,則( )A.P、M、N三點中,M點的電勢最低B.P、M、N三點中,N點的電場強度最大C.試探電荷q在P點的電勢能一定大于在M點的電勢能D.將q由M點移送到導體表面的不同位置,電場力做功相同3.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圖如圖所示。一汽車駛入通道,到達O點的速度為20m/s,此時開始減速,到達M點時速度減至6m/s,并以6m/s的速度勻速通過MN區,汽車從O點運動到N點共用時10s,v-t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B.O、M間的距離為52mC.M、N間的距離為60mD.汽車在ON段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4.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質量分布均勻的甲、乙兩球在容器內均處于靜止狀態。兩球所受的重力大小均為G,半徑均為,不計一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球對乙球的彈力大小為B.甲球對乙球的彈力大小為C.甲球對容器的壓力大小為D.甲球對容器的壓力大小為5.一列簡諧橫波在某介質中沿x軸方向傳播,從某一時刻開始計時,時的波形如圖(a)所示,平衡位置橫坐標為處質點P的振動圖像如圖(b)所示,質點Q平衡位置的橫坐標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簡諧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時刻質點Q正沿y軸正方向運動C.該簡諧波波速為D.如果將該簡諧波波源的振動周期增大為0.8s,則簡諧波波速為6.2025年4月25日1時17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空間站和同步衛星軌道的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同步衛星的周期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第一宇宙速度為v,下列對空間站的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A.周期大于T B.速度一定小于vC.角速度小于 D.加速度大于g7.如圖所示,一個上端封閉、下端裝有閥門的“”形管,右側的玻璃管長度大于左側,且兩根玻璃管均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兩側的玻璃管內分別封閉了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A和B,氣體的長度分別為和,已知。假設玻璃管內的溫度等于環境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環境溫度緩慢升高,則封閉氣體的長度B.若環境溫度緩慢升高,則封閉氣體的長度C.打開閥門緩慢放出少量水銀后,則封閉氣體的長度D.打開閥門緩慢放出少量水銀后,則封閉氣體的長度二、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部分選對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如圖所示為某發電站向其他地區遠距離輸電的原理圖,圖中交流電壓表為理想電表,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輸電線電阻為,可變電阻R為用戶端負載,發電機輸出電壓有效值保持不變。當輸電功率時,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輸電功率的1%,電壓表示數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輸電線上的電流為B.升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比為C.降壓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比為D.隨著用電高峰到來,電壓表的示數將變大9.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著用輕質彈簧豎直連接的A、B物塊(兩端栓接),其中A的質量為m,C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壓縮彈簧后釋放,A開始做簡諧振動,最高點恰好位于彈簧原長。某次A恰好到達最高點時,質量為m的物塊C以速度與A發生完全非彈性碰撞后粘在一起做簡諧振動,當它們運動到最高點時,物塊B恰好與地面無彈力。已知彈簧彈性勢能的表達式為,質量為m的彈簧振子的周期,重力加速度為g。不計一切阻力及碰撞時間,彈簧足夠長且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的質量B.A、C成為整體后,做簡諧振動的振幅為C.A、C碰撞后,再次回到彈簧原長位置時間為D.A、C運動到最低點時,地面對B的支持力為10.如圖所示,在紙面內半徑為R的圓形區域中充滿了垂直于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a、b、c三個帶電粒子以相同的動能從M點沿著直徑MON方向垂直射入磁場,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并從P、Q兩點離開。已知P、Q、O(圓心)三點共線,直徑MON、POQ夾角為(如圖),,,分別為a、b、c三個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不計粒子的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 )A.a一定帶負電,b可能帶正電B.a、b從P點射出,c從Q點射出C.D.三、實驗題(本題共 2 小題,每空 2 分,共 14 分)11.某同學想把一量程為2、內阻未知的毫安表改成量程為0.6A的電流表,該同學先用多用電表測量此毫安表的內阻,進行了如下操作:(1)將多用電表擋位調到電阻“×10”擋,再將紅表筆和黑表筆短接,調零點。(2)將圖甲中多用電表的紅表筆和 (填“1”或“2”)端相連,黑表筆連接另一端。(3)測量電阻時發現多用電表指針偏轉角度過小,需要將多用電表擋位調到電阻 (填“×1”或“×100”)擋。(4)將紅表筆和黑表筆短接,調零點。(5)如果需要改成量程為0.6A的電流表,需要 (填“串聯”或“并聯”) 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的電阻。12.某小組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和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做了如下操作。(1)第一組實驗:小組同學將兩個氣墊導軌放置在一條水平直線上,并調平氣墊導軌,如圖甲所示,保持兩個導軌上的光電門分別固定在相同刻度處(即保持滑塊的位移相同),測出A和B兩個滑塊的質量為與(已知,滑塊上固定著相同的遮光片),滑塊上連接一條細線,細線中間跨過一個懸掛鉤碼的滑輪,并使細線與導軌平行且跨過氣墊導軌上的滑輪。現同時從各自的氣墊導軌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記錄和兩個滑塊分別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和, (選填“>”、“<”或“=”),若測量結果滿足 (用上述字母表示),即可得出物體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2)第二組實驗:在完成物體加速度與物體質量關系的實驗后,小組成員將兩個半徑不同的滑輪(半徑比為1∶2,且兩繩子的拉力之比為2∶1)固定在同一個軸上,共同繞軸自由轉動,兩側細繩分別通過滑輪凹槽內部的孔固定于滑輪上,如圖乙所示,以驗證物體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通過重復上述操作(兩滑塊的質量相同),并記錄下A和B兩個滑塊通過光電門的時間分別為和。若測量結果滿足 ,則可以證明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成正比。(3)誤差分析:上述兩組實驗的主要誤差來源為_____。A.掛鉤碼滑輪的質量及滑輪與軸的摩擦力B.氣墊導軌未平衡摩擦C.未使滑輪所掛鉤碼的質量遠小于滑塊的質量四、計算題(本題共 3 小題,13題8分,14題15分,15題17分,共 40 分。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時,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3.某位同學試圖估算河岸邊(為了安全,河岸設有欄桿)一棵樹的高度以及河水的深度(河岸是平行的)。已知河寬(河面距離河岸的高度差不計),該同學的眼睛距離河面的高度為,當同學遠離河邊后退至距離河邊時,他剛好由水面最近處的B點看到樹尖在水中的倒影與河底和河床的拐角處A點重合。已知水的折射率為,。求:(1)樹的高度;(2)河水的深度。14.人工智能在現代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某自動化生產過程可簡化如下: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水平工作臺上從左向右依次有A、B、C三點,相鄰兩點之間的距離均為L=2m;質量m=2kg長度也為L的薄木板靜止放置在工作臺上,其右端剛好在A點;現對木板施加大小F=4N的水平向右恒力,當板右端運動到B點時,位于B點的機器人將質量也為m的物塊輕放(無初速)在木板右端,當木板右端運動到C點時,撤去恒力F。已知木板與臺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木板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物塊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木板右端運動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2)試判斷撤去恒力F前,物塊與木板能否達到共同速度?如能,達到的共同速度多大?(3)從木板開始運動到木板右端剛好運動至C點的過程中,摩擦力對木板的總沖量。15.圖1為工業上對管道內鋼水減速的設計方案。在管道中設置減速區,俯視圖如圖2所示,鋼水進入減速區前,在管道內以速度勻速流動,鋼錠靜止在減速區內的處,將鋼水視為與鋼錠相同的長方體,且質量均為。當鋼水與鋼錠同時處于減速區時,受到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立即減速、立即加速,作用力與的速度之差成正比,比例系數為。忽略鋼錠本身的大小,不考慮其他作用力,且鋼水在減速區未與鋼錠接觸。(1)求鋼水運動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2)若鋼錠到達減速區邊界時的速度為,求:a.此過程系統損失的機械能;b.與邊界間的最小距離。試卷第8頁,共8頁高2026屆2025年暑期提升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考次標識: 考試日期:2025年08月1 2 3 4 5 6 7 8 9 10B D B C C B C AC BC BC11. 1 ×100 并聯 5.012.(1) (2) (3)A13. 【解】(1)樹尖反射和拐角點折射成像的光路圖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根據幾何關系可得:解得:(2)幾何關系得所以根據折射定律得:解得,則解得14. 【解】(1)以水平向右為正,木板右端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解得:m/s2sm/s(2)物塊放上木板后,對物塊有對木板有解得m/s2m/s2假設撤去F前經時間物塊與木板共速且在木板上,則有解得1m/ss設兩者之間的相對位移為,對系統有此過程中木板發生的位移為x,由運動學規律有因,可知假設成立,撤去F前兩者能達到共速1m/s(3)設共速后兩者一起勻速運動直到撤去F所用時間為對木板從A到C過程有解得負號表示與正方向相反,水平向左15.【解】(1)題意可知AP速度差最大時,AP受到的作用力最大,A的加速度最大,分析可知AP最大速度差即為,故對A有解得(2)a.設鋼錠速度為時A的速度為,當A、P均處于緩沖區時,系統動量守恒,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此過程系統損失的機械能聯立解得b. 由于鋼水A和鋼錠P受到的作用力與速度差成正比,因此其平均作用力也與平均速度差成正比。設A、P平均速度為,運動時間為t,由動量定理,對鋼錠P有解得答案第12頁,共1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