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第二節內能和熱量練習卷一.選擇題(共13小題)1.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運動得越快,內能越大B.物體舉得越高,內能越大C.零攝氏度的物體沒有內能D.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2.四只相同規格的燒杯中裝有水,水量及其溫度如圖所示。關于四只燒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a燒杯中水的內能大于b燒杯中水的內能B.c燒杯中水的內能大于d燒杯中水的內能C.a燒杯中水的內能大于c燒杯中水的內能D.d燒杯中水的內能大于c燒杯中水的內能3.下列實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是( ?。?br/>A.冰鎮西瓜 B.炭火烤肉 C.圍爐煮茶 D.鉆木取火4.若不考慮水的蒸發,一塊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則熔化前0℃的冰和熔化后0℃的水所具有的內能( )A.一樣大 B.0℃的冰大 C.0℃的水大 D.無法比較5.“農歷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下列有關薺菜煮雞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煮熟雞蛋是通過做功來改變內能B.鍋內水沸騰后溫度繼續升高,內能增加C.鍋上方有大量的高溫白氣,這些白氣含有的熱量多D.煮好的雞蛋有薺菜的味道,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6.關于熱量、溫度、內能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可能不變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C.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D.物體內能減少時,一定對外做功7.新材料為人們帶來了“神奇”的55℃恒溫水杯。這種水杯在夾層中有一種傳熱材料,把沸水倒入恒溫水杯中,傳熱材料快速吸收沸水熱量并貯存起來,使水溫快速降到55℃左右;當水溫低于55℃時,傳熱材料緩慢釋放熱量,水溫保持基本不變。則( )A.在快速降溫過程中,傳熱材料吸熱內能減少B.在快速降溫過程中,水放熱內能減少C.在溫度保持不變時間內,傳熱材料放熱內能增加D.在溫度保持不變時間內,水吸熱內能減少8.如圖所示事例或實驗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br/>A.搓手取暖 B.鉆木取火C.下滑時臀部有灼熱感 D.水蒸氣將軟木塞沖出9.熱質說是18世紀流行的熱學理論。該理論認為熱質是一種無質量、看不見的特殊物質,物體吸收、放出熱質會導致溫度或物態的變化,它只能在物體間轉移,不會產生或消失。下列事例中,不能佐證該理論的是( ?。?br/>A.熱水暖手 B.冰袋冷敷 C.揚湯止沸 D.鉆木取火10.關于內能,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一切物體都有內能B.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內能一樣大C.兩個溫度不同的物體之間發生熱傳遞時溫度高的物體把熱量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D.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11.甲、乙、丙為同種物質,已知甲的溫度為10℃,乙的溫度為0℃,丙的溫度為﹣10℃。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乙的內能為零B.丙的內能有可能大于甲的內能C.甲的內能最大D.若甲和乙的內能相同,則它們之間不會發生熱傳遞12.南宋詩人盧梅坡所創作的組詩作品《雪梅二首 其一》:“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首詩是一首說理的詩,它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長處必然也會有短處,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好方法。下列關于這首詩涉及到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br/>A.雪的溫度低于0℃,它沒有內能B.我們聞到梅花的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的無規則運動C.“雪卻輸梅一段香”說明分子間有引力D.“雪卻輸梅一段香”是因為雪的內能比梅花低13.對于機械能與內能的理解,正確的是( ?。?br/>A.機械能與物體內部分子運動情況有關B.內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C.物體的機械能越大,內能越大D.內能與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二.填空題(共4小題)1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 能,0℃的水 (選填“具有”、“不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 運動。15.珊珊一家到燒烤店品嘗美味的烤肉串,在燒烤的過程中,珊珊同學看到滋滋冒油的肉串,與烤制前相比,此時肉串的內能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同時她的家人也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兒,這是由于分子在 。16.飽滿的稻谷將稻稈壓彎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選填“運動狀態”或“形狀”),我們能聞到稻谷清香的氣息是因為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17.將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過一會兒砂糖“消失了”。這種現象叫作 ,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 。如果杯中水的溫度更高,那么砂糖“消失”的速度更 。第一章第二節內能和熱量練習卷答案一.選擇題(共13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D D D C D A B D D B B題號 12 13答案 B D1.解:A、錯誤,物體運動的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物體內能沒有變化;B、錯誤,物體舉得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物體內能沒有變化;C、錯誤,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物體溫度再低也有內能,所以零攝氏度的物體也有內能;D、正確,物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所以內能越大。故選:D。2.解:從圖中知,a與b、c與d的質量相同,a與c、b與d的溫度相同,所以d的內能比c多,d的內能比b多,c的內能比a多,b的內能比a多。故選:D。3.解A.冰鎮西瓜是把西瓜放到低溫環境中,利用熱傳遞使西瓜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達到冰鎮效果。是利用熱傳遞改變內能與題意不符,故A錯誤;B.炭火烤肉是把肉放到炭火上,利用熱傳遞增加肉的內能,把肉烤熟。是利用熱傳遞改變內能與題意不符,故B錯誤;C.圍爐煮茶是利用爐火的溫度高于茶水的溫度,使熱量從爐火傳遞給茶水使茶水的內能增大,是利用熱傳遞改變內能與題意不符,故C錯誤;D.鉆木取火是利用摩擦做功增加木頭的內能,使其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利用做功改變內能,故D正確;答案為:D。4.解:冰塊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內能增加,所以0℃的水具有較大的內能。故選:C。5.解:A、煮熟雞蛋的過程中,雞蛋通過吸收水的熱量來升高溫度、改變內能,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而非做功。故A錯誤。B、水沸騰的特點是: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標準大氣壓下為 100℃)。鍋內水沸騰后,雖然內能因吸熱而增加,但溫度不會繼續升高。故B錯誤。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描述的是能量的轉移,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鍋上方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它們溫度較高,但不能說“含有的熱量多”。故C錯誤。D、煮好的雞蛋有薺菜的味道,是因為薺菜的分子通過擴散運動進入雞蛋中,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6.解:A、物體吸收了熱量,溫度可能不變,例如: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吸熱,內能增大,但溫度不變,故A正確;B、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因為對物體做功引起的,故B錯誤;C、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因此溫度為0℃的物體也有內能,故C錯誤;D、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因此物內能減少時,可能是對外做功,也可能是降低了溫度,故D錯誤;故選:A。7.解:AB、在快速降溫過程中,傳熱材料吸熱內能增加,水放熱內能減少,故A錯誤、B正確;CD、在溫度保持不變時間內,傳熱材料緩慢釋放熱量,內能減少,水吸熱內能增加,故CD錯誤。故選:B。8.解:A、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給A不合題意;B、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B不合題意;C、小朋友滑滑梯時,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C不合題意;D、水蒸氣將軟木塞沖開,水蒸氣對瓶塞做功,水蒸氣的內能會減小,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符合題意。故選:D。9.解:ABC、熱水暖手、冰袋冷敷、揚湯止沸均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物體吸收、放出熱質會導致溫度或物態的變化,它只能在物體間轉移,不會產生或消失,故ABC不符合題意;D、鉆木取火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能量發生轉化,不是熱質的轉移,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解:A.組成物體的分子永不停息做無規則運動,即組成物體的分子動能不為零,所以一切物體都有內能,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物體內能的影響因素有質量、狀態及溫度等,所以溫度相同的兩個物體內能不一樣大,故B錯誤,符合題意;C.熱量總是由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1.解: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所以乙的內能不為零,故A錯誤;BC、因為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有質量和溫度,溫度低的內能也有可能大,因此丙的內能有可能大于甲的內能,甲的內能不一定最大,故B正確,C錯誤;D、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之間有溫度差,只有兩個物體存在溫度差就可以發生熱傳遞,因此即使甲和乙的內能相同,它們之間也會發生熱傳遞,故D錯誤。故選:B。12.解: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0℃的物體也有內能,故A錯誤;B、我們聞到梅花的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的無規則運動,因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飄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故B正確;CD、“雪卻輸梅一段香”說明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斷的運動,屬于擴散現象,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溫度、質量、物質的結構、狀態都有關系,雪的溫度比梅花低,雪的內能也可能比梅花的高,CD錯誤。故選:B。13.解: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勢能之和,而機械能是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之和,兩者本質上不同,機械能與物體內部分子運動情況無關,所以ABC不正確;內能是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所以內能的大小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所以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4小題)14.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說明江水有動能。江水奔騰向東,具有速度和質量,因而具有動能。0℃的水具有內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0℃的水,其分子依然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勢能,所以具有內能。“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梅花的香氣能被遠處的人聞到,是因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答案為:動;具有;無規則。15.解:烤肉串時,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將炭火的熱量傳遞給肉串。根據熱傳遞的原理,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熱量,肉串吸收熱量后,溫度升高,其內能增大。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兒,是因為肉中的香味物質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在燒烤過程中,溫度升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更加劇烈,這些香味分子會擴散到空氣中,進而進入人的鼻腔,使人聞到香味,這是擴散現象。故答案為:增大;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16.解:稻稈受到稻谷對它的力的作用,稻稈變彎即它的形狀發生了改變,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我們能聞到稻谷清香的氣息,這是擴散現象,是因為分子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故答案為:形狀;做無規則運動。17.解:將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過一會兒砂糖“消失了”,這種現象是砂糖分子進入水分子之間,屬于不同物質的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作擴散;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因此,如果杯中水的溫度更高,砂糖分子的運動更劇烈,擴散速度更快,即砂糖“消失”的速度更快。故答案為:擴散;運動;快。第6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