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周測7 力的合成和分解(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物體受到三個共點力的作用,F1=10 N,F2=6 N,F3=5 N,則合力最小值為( )A.0 B.1 NC.9 N D.11 N2.(2025·重慶市高一開學考)如圖所示,人拉著旅行箱前進,拉力F與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將拉力F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則它的豎直分力為( )A.Fsin α B.Fcos αC.Ftan α D.3.設有5個力同時作用在點P,它們的大小和方向相當于正六邊形的兩條邊和三條對角線,如圖所示,這五個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為F,則這五個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 C.5F D.6F4.(2025·太原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F1、F2、F3恰好構成封閉的直角三角形,這三個力合力最大的是( )5.(2025·合肥市高一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有兩個相同的小球分別被光滑擋板擋住。擋板A沿豎直方向,擋板B垂直于斜面,斜面受到a、b兩小球的壓力大小之比為( )A.1∶cos2θ B.1∶cos θC.1∶sin2θ D.1∶sin θ6.起重機是建筑工地中常用的起吊重物的設備。如圖甲,一起重機正在緩慢地吊起一圓柱形重物,局部放大圖如圖乙所示。已知鋼索AC、BC的長度相同,AC與BC的夾角為θ=60°,重物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索AC對重物的拉力大小為mgB.鋼索AC對重物的拉力大小為mgC.為了防止鋼索拉斷,可以適當減小夾角θD.為了防止鋼索拉斷,可以適當增大夾角θ7.在現實生活中,力的分解有著廣泛的應用,用斧頭劈柴就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知識。如圖所示為斧頭劈柴的剖面圖,用斧頭劈柴,只需用一個較小的豎直向下的力作用于斧頭上,便可以把木柴劈開。已知斧頭豎直向下且對木柴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F一定比它沿垂直于AB與BC兩個方向分解的兩個分力都大B.一個較小的力F可以分解為兩個較大的分力,從而把木柴劈開C.力F的大小等于沿垂直于AB與BC兩個方向分解的兩個分力大小之和D.圖乙中,斧頭1與斧頭2的質量相同,且α<β,則用2更容易把木柴劈開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5·重慶市渝北區高一期中)兩個大小相等的共點力F1、F2,當它們間的夾角為90°時,合力大小為10 N。那么當F1不變,F2旋轉30°時,合力的大小可能為( )A.5 N B.5 N C.5 N D.5 N9.(2025·石家莊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為三種形式的吊車工作示意圖,OA為固定桿,繩、桿和固定面間的夾角θ=30°,繩和滑輪的質量忽略不計,AB纜繩通過滑輪吊著相同重物,均處于靜止狀態。圖甲中∠AOB=120°。不計一切摩擦,則定滑輪受到纜繩的作用力F甲、F乙、和F丙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和F丙均沿桿B.F甲沿桿,F乙和F丙均與桿夾角為30°C.F甲∶F乙∶F丙=∶1∶1D.F甲∶F乙∶F丙=∶∶110.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傾角為θ的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且μ=tan θ,重力加速度為g,則拉力F的大小可能為( )A.mgsin θ B.mgsin θC.2mgsin θ D.3mgsin θ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7分。11.(9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現有木板、白紙、圖釘、橡皮條、細繩套和彈簧測力計。(1)(2分)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為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 D.理想模型法(2)(2分)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操作正確的是 ; A.同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需保持不變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沿某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節另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夾角必須取90°,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E.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微長一些,標記同一條細繩的方向時兩標記點要適當遠一點(3)(2分)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C的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其示數為 N; (4)(3分)在另一次實驗中,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圖示已作出(如圖乙所示),每一方格的長度表示1.0 N,O是橡皮條的一個端點。請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F的大小為 N(保留2位有效數字)。 12.(11分)如圖所示,一條小船在河中向正東方向行駛,船上掛起一風帆,帆受側向風作用,風力大小F1為100 N,方向為東偏南30°,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東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繩子拉船,繩子取向與河岸垂直,求出風力和繩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繩子拉力F2的大小。13.(13分)(2025·山東省高一期中)(1)(6分)如圖甲所示,在同一平面內的三個共點力F1=20 N、F2=20 N、F3=40 N互成120°,求它們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7分)在同一平面內的四個共點力F1=20 N、F2=30 N、F3=22 N、F4=40 N,方向如圖乙所示,求它們的合力大小和方向。(sin 37°=0.6,cos 37°=0.8,要求寫出求解過程即畫圖加表達式或寫出足夠清楚的文字說明)14.(14分)如圖所示,用與水平地面成α=53°斜向上的拉力F拉重力為G=40 N的物體,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sin 53°=0.8,cos 53°=0.6,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6分)若F為10 N,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2)(8分)若F為200 N,求物體受到的合力。周測7 力的合成和分解(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5分,共3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一物體受到三個共點力的作用,F1=10 N,F2=6 N,F3=5 N,則合力最小值為( )A.0 B.1 NC.9 N D.11 N答案 A解析 先將10 N與6 N合成,合力大小的范圍為4 N到16 N,而5 N在這個范圍內,故三個力的合力最小值為0,故選A。2.(2025·重慶市高一開學考)如圖所示,人拉著旅行箱前進,拉力F與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將拉力F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則它的豎直分力為( )A.Fsin α B.Fcos αC.Ftan α D.答案 A解析 將F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為兩個力,如圖所示豎直方向上的分力F2=Fsin α,故選A。3.設有5個力同時作用在點P,它們的大小和方向相當于正六邊形的兩條邊和三條對角線,如圖所示,這五個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為F,則這五個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 C.5F D.6F答案 D解析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F1和F4的合力為F3,F2和F5的合力為F3,所以這五個力的合力等于3F3,因為F1=F根據幾何關系知F3=2F所以這五個力的合力大小為6F,方向沿F3方向,故選D。4.(2025·太原市高一期末)如圖所示,F1、F2、F3恰好構成封閉的直角三角形,這三個力合力最大的是( )答案 D解析 根據三角形定則可知選項A中F1、F2的合力等于F3,則選項A中F1、F2、F3這三個力合力大小等于2F3;根據三角形定則可知選項B中,F1、F2的合力大小與F3的大小相等,方向與F3相反,則F1、F2、F3這三個力合力大小等于0;根據三角形定則可知選項C中F2、F3的合力等于F1,則選項C中F1、F2、F3這三個力合力大小等于2F1;根據三角形定則可知選項D中F1、F3的合力等于F2,則選項C中F1、F2、F3這三個力合力大小等于2F2;故這三個力合力最大的是D。5.(2025·合肥市高一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有兩個相同的小球分別被光滑擋板擋住。擋板A沿豎直方向,擋板B垂直于斜面,斜面受到a、b兩小球的壓力大小之比為( )A.1∶cos2θ B.1∶cos θC.1∶sin2θ D.1∶sin θ答案 A解析 如圖甲所示,球的重力作用效果是同時擠壓斜面和擋板,則重力的兩個分力方向分別垂直斜面和擋板。由圖甲可得斜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為F1=G1=同理,如圖乙所示,斜面受到的壓力大小為F1'=G1'=Gcos θ,故==即斜面受到a、b兩小球的壓力大小之比為1∶cos2θ。故選A。6.起重機是建筑工地中常用的起吊重物的設備。如圖甲,一起重機正在緩慢地吊起一圓柱形重物,局部放大圖如圖乙所示。已知鋼索AC、BC的長度相同,AC與BC的夾角為θ=60°,重物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索AC對重物的拉力大小為mgB.鋼索AC對重物的拉力大小為mgC.為了防止鋼索拉斷,可以適當減小夾角θD.為了防止鋼索拉斷,可以適當增大夾角θ答案 C解析 對重物進行受力分析,受重力、兩根鋼索的拉力F。根據平衡條件可得2Fcos 30°=mg,解得F=mg,故A、B錯誤;由以上分析可知F=,適當減小夾角θ,拉力F減小,即可以減小鋼索的拉力防止鋼索拉斷,故C正確,D錯誤。7.在現實生活中,力的分解有著廣泛的應用,用斧頭劈柴就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知識。如圖所示為斧頭劈柴的剖面圖,用斧頭劈柴,只需用一個較小的豎直向下的力作用于斧頭上,便可以把木柴劈開。已知斧頭豎直向下且對木柴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F一定比它沿垂直于AB與BC兩個方向分解的兩個分力都大B.一個較小的力F可以分解為兩個較大的分力,從而把木柴劈開C.力F的大小等于沿垂直于AB與BC兩個方向分解的兩個分力大小之和D.圖乙中,斧頭1與斧頭2的質量相同,且α<β,則用2更容易把木柴劈開答案 B解析 對斧頭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其中F1=F2則F=2F1sin ,即F1=,當2sin >1,即θ>60°時,力F才大于分力,故A錯誤;當角度小于60°時,力F可以分解為較大的兩個分力,故B正確;力是矢量,力F的大小等于沿垂直于AB與BC兩個方向分解的兩個分力的矢量和,故C錯誤;由于F1=,若α<β,則sin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5·重慶市渝北區高一期中)兩個大小相等的共點力F1、F2,當它們間的夾角為90°時,合力大小為10 N。那么當F1不變,F2旋轉30°時,合力的大小可能為( )A.5 N B.5 N C.5 N D.5 N答案 BD解析 設兩個相等的共點力大小為F1=F2=F由題意知當它們間的夾角為90°時,合力大小為10 N,則由勾股定理得10 N=解得F=5 N那么當F1不變,F2旋轉30°時,二力夾角可能為120°或60°,結合平行四邊形定則,由幾何關系可知二者合力大小可能為F合1=2Fcos =5 N或F合2=2Fcos =5 N。故選B、D。9.(2025·石家莊市高一期中)如圖所示為三種形式的吊車工作示意圖,OA為固定桿,繩、桿和固定面間的夾角θ=30°,繩和滑輪的質量忽略不計,AB纜繩通過滑輪吊著相同重物,均處于靜止狀態。圖甲中∠AOB=120°。不計一切摩擦,則定滑輪受到纜繩的作用力F甲、F乙、和F丙的大小關系是( )A.F甲、F乙和F丙均沿桿B.F甲沿桿,F乙和F丙均與桿夾角為30°C.F甲∶F乙∶F丙=∶1∶1D.F甲∶F乙∶F丙=∶∶1答案 BC解析 由題意,設重物重力為G,可知甲、乙、丙三圖中,每段繩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G,圖甲中定滑輪受到纜繩的作用力與兩段繩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得F甲=2Gcos 30°=G,方向沿桿AO方向;同理,圖乙中定滑輪受到纜繩的作用力等于圖乙中兩段繩的合力,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可得F乙=2Gcos 60°=G,方向與AO桿成30°指向右下方;同理,可得圖丙中F丙=2Gcos 60°=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指向右下方,即與桿AO夾角為30°;且F甲∶F乙∶F丙=∶1∶1,故選B、C。10.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塊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傾角為θ的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且μ=tan θ,重力加速度為g,則拉力F的大小可能為( )A.mgsin θ B.mgsin θC.2mgsin θ D.3mgsin θ答案 ABC解析 由μ=tan θ知物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Ff=μmgcos θ=mgsin θ,物塊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 θ、滑動摩擦力Ff及拉力F,三力合力為0,且Ff和F方向不確定,因此拉力F大小取值范圍為mgsin θ-Ff≤F≤mgsin θ+Ff,即0≤F≤2mgsin θ,故選A、B、C。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7分。11.(9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現有木板、白紙、圖釘、橡皮條、細繩套和彈簧測力計。(1)(2分)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為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 D.理想模型法(2)(2分)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操作正確的是 ; A.同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需保持不變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沿某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節另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夾角必須取90°,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E.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微長一些,標記同一條細繩的方向時兩標記點要適當遠一點(3)(2分)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C的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其示數為 N; (4)(3分)在另一次實驗中,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圖示已作出(如圖乙所示),每一方格的長度表示1.0 N,O是橡皮條的一個端點。請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F的大小為 N(保留2位有效數字)。 答案 (1)B (2)ABE (3)2.10 (4)見解析圖 7.0解析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為等效替代法,所以B正確,A、C、D錯誤。(2)同次實驗過程中,需要保證兩次拉橡皮條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O點位置需保持不變,所以A正確;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各力才能在同一平面上,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所以B正確;實驗中,不需要把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拉到最大量程,所以C錯誤;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夾角不一定取90°,夾角適當就好,所以D錯誤;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稍微長一些,標記同一條細繩的方向時兩標記點要適當遠一點,這樣分力的方向誤差才小,所以E正確。(3)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0.1 N,所以其示數為2.10 N。(4)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如圖所示,則合力的大小為F=7.0 N。12.(11分)如圖所示,一條小船在河中向正東方向行駛,船上掛起一風帆,帆受側向風作用,風力大小F1為100 N,方向為東偏南30°,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東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繩子拉船,繩子取向與河岸垂直,求出風力和繩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繩子拉力F2的大小。答案 50 N 50 N解析 根據題意,以F1、F2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使合力F沿正東方向,如圖所示則有F=F1cos 30°=50 N,F2=F1sin 30°=50 N13.(13分)(2025·山東省高一期中)(1)(6分)如圖甲所示,在同一平面內的三個共點力F1=20 N、F2=20 N、F3=40 N互成120°,求它們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7分)在同一平面內的四個共點力F1=20 N、F2=30 N、F3=22 N、F4=40 N,方向如圖乙所示,求它們的合力大小和方向。(sin 37°=0.6,cos 37°=0.8,要求寫出求解過程即畫圖加表達式或寫出足夠清楚的文字說明)答案 (1)20 N 方向沿F3方向 (2)22 N 方向與F4夾角為45°斜向右下方解析 (1)以垂直于F3方向為x軸,沿F3方向為y軸,如圖所示;由于F1、F2沿x軸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F1、F2和F3的合力大小為F=F3-F1cos 60°-F2cos 60°=40 N-20× N-20× N=20 N,方向沿F3方向。(2)建立如圖所示的坐標軸;由圖可知,沿x軸方向的合力Fx=F4-F2sin 37°=40 N-30×0.6 N=22 N沿y軸方向的合力Fy=F1+F2cos 37°-F3=20 N+30×0.8 N-22 N=22 N則合力大小為F合==22 N方向與x軸的夾角滿足tan θ==1解得θ=45°即合力方向與F4夾角為45°斜向右下方。14.(14分)如圖所示,用與水平地面成α=53°斜向上的拉力F拉重力為G=40 N的物體,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sin 53°=0.8,cos 53°=0.6,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6分)若F為10 N,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2)(8分)若F為200 N,求物體受到的合力。答案 (1)6 N,水平向左 (2)120 N,與水平方向成45°解析 (1)依題意,若F為10 N,對物體受力分析,豎直方向上,水平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N=G-Fsin α=32 N則物體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fm=μFN=0.5×32 N=16 N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x=Fcos α=6 N所以物體將保持靜止不動,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Fx=6 N,方向水平向左(2)若F為200 N,對物體受力分析,F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Fy=Fsin α=160 N>G則物體將離開水平地面,所以物體受到F及重力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合力為Fy合=Fy-G=120 N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大小為Fx合=Fcos α=120 N所以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為F合== N=120 N合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滿足tan θ==1可得合力與水平方向成4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