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物理學科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檢測卷時間:45分鐘 滿分:5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6分)1.以下物體質量最接近2.5×107 mg的是 ( )A.一頭火象 B.一個小學生 C.一只兔子 D.一只螞蟻2.一塊鐵的質量會發生變化的情況是 ( )A.將它熔化成鐵水 B.將它軋成薄鐵片C.將它切掉一個角 D.將它從地球運送到月球3.用量筒一次量出密度為0.8 g/cm3、質量為64 g的酒精時,下列四種規格的量筒可供選擇,最合適的是 ( )A.量程50 mL,分度值1 mL B.量程100 mL,分度值1 mLC.量程100 mL,分度值2 mL D.量程250 mL,分度值5 mL4.仁增同學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稱量一只燒杯的質量,當他在天平的右盤加上最小的砝碼后,發現指針稍微向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偏斜。為了使天平平衡,他應該 (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進一些C.把標尺上的游碼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墊高一些5.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關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則m甲D.若m甲=m乙,則V甲>V乙6.建筑物內遭遇火災時,受困人員應采取彎腰甚至匍匐的姿勢撤離火場,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氣體或被灼傷。這是因為與房間內其他空氣相比較,含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 ( )A.溫度較低,密度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下方B.溫度較低,密度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下方C.溫度較高,密度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上方D.溫度較高,密度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上方7.將一滿瓶水放在冰箱中結冰后,瓶子被脹破,是因為水結冰的過程中 ( )A.質量不變,體積變大 B.質量變大,體積變大C.質量、體積都變大 D.質量不變,體積變小8.如圖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個相同的玻璃杯,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三種液體甲、乙、丙,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2所示,三個杯子從左至右依次裝的液體種類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C.甲,乙,丙 D.丙,乙,甲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8分)9.旺姆想要測量食用油的密度,他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記為92 g,將適量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后,如圖所示用天平繼續稱量燒杯和剩余食用油的總質量為 g,則食用油的密度為 kg/m3。 10.體積相同的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為3∶2,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 ,把甲、乙兩物體都截去一半,兩物體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為 。 11.白瑪把裝有450 mL純凈水的容器放進冰箱,當容器的水全部變成冰以后,冰的質量是 g,此過程體積變化了 cm3。(ρ水=1×103 kg/m3,ρ冰=0.9×103 kg/m3) 12.若用橡皮膜把一錐形瓶封口(膜水平),然后把錐形瓶放置于熱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會向外凸起,如圖所示。由此可知:瓶內空氣的體積 ,此實驗說明氣體溫度升高,瓶內空氣的密度 。(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2分)13.五一假期,頓珠在拉薩河邊撿到一塊小石頭,回到學校,進行了如下測量:(1)測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后,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m石= g;(2)用量筒和適量的水,測量石塊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石塊密度為 g/cm3; (3)將石塊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則密度測量值偏 。 14.為確定某種未知液體的“身份”,物理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倫珠所在的實驗小組,他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其中某次的操作如下:一些物質的密度物質 硫酸 水 煤油 酒精密度(kg·m-3) 1.8×103 1.0×103 0.8×103 0.8×103(1)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為 g。 (2)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V為 mL。 (3)他們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 g/cm3;通過查表對照知該液體是 。 15.央金想知道自制涼粉的密度,于是在實驗室進行了如下操作:(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天平橫梁靜止時,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接下來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節,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 (2)如圖2,用調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涼粉的總質量,請指出他操作中的錯誤: 。 (3)改正錯誤后重新測量,天平平衡時,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燒杯和涼粉的總質量為 g。 (4)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用小勺挖出燒杯中一部分涼粉放入量筒中,使之浸沒在水中。最終測得量筒中涼粉的體積為35 cm3。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涼粉的質量為75.6 g,計算出涼粉的密度為 g/cm3。(5)整理器材時發現,本實驗中使用的“5 g”砝碼生銹了,則涼粉密度的測量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四、計算題(16題6分,17題8分,共14分)16.有一個質量為540 g,體積為360 cm3的空心鋁球,其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滿水,其總質量為多少g (ρ鋁=2.7×103 kg/m3)17.一容器裝滿某種液體后的總質量為540 g,放入一塊質量為135 g的金屬塊后溢出50 cm3液體,這時總質量為635 g。求:(1)金屬塊的密度;(2)溢出液體的質量;(3)該液體的密度。第六章檢測卷一、選擇題1.B 解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根據客觀實際做出判斷。2.5×107 mg=2.5×104 g=25 kg,一個小學生的質量約為25 kg。故選B。2.C 解析:物體的質量不以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而發生變化。故選C。3.B 解析:由ρ=得,酒精的體積V===80 cm3=80 mL,選項A中的量筒,酒精體積超過其量程,不能盛下酒精;選項B、C、D中的量筒,均能盛得下酒精,但C、D中的量筒的分度值大,測量時準確度小,所以用B中的量筒,而不用C、D中的量筒。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4.C 解析:在天平的右盤加上最小的砝碼后,發現指針稍微向分度盤中線的左側偏斜。此時再稱量,要使天平平衡,應該把標尺上的游碼向右移一些。5.A 解析:在m—V圖象中,直線的斜率(傾斜度)表示物體密度的大小,傾斜度越大物體密度越大。由圖象可知ρ甲>ρ乙;若V甲=V乙,則m甲>m乙;若m甲=m乙,則V甲6.D 解析:建筑物內遭遇火災時,含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比其他氣體溫度較高,密度較小,大量集聚在房間的上方,受困人員應采取彎腰甚至匍匐的姿勢撤離火場,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氣體或被灼傷。故選D。7.A 解析:水結冰后,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所以瓶子被脹破。8.A 解析:在m—V圖象中,直線的斜率(傾斜度)表示物體密度的大小,傾斜度越大物體密度越大。由圖象可知ρ甲>ρ乙>ρ丙,當m甲=m乙=m丙時,由公式V=m/ρ可知:V甲二、填空題9.47.0 0.75×10310.3∶2 3∶211.450 5012.增大 減小三、實驗題13.(1)27 (2)2.7 (3)大14.(1)49 (2)30 (3)0.8 煤油15.(1)左 (2)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3)116.2 (4)1.16 (5)不變四、計算題16.160 cm3 700 g解析:ρ鋁=2.7×103 kg/m3=2.7 g/cm3,ρ水=1×103 kg/m3=1 g/cm3,由ρ=可得,鋁球為實心時的體積:V鋁===200 cm3,空心部分的體積:V空心=V球-V鋁=360 cm3-200 cm3=160 cm3,空心部分裝滿水,則水的質量:m水=ρ水V空=1 g/cm3×160 cm3=160 g,球的總質量:m總=m鋁+m水=540 g+160 g=700 g。17.(1)2.7×103 kg/m3 (2)40 g(3)0.8×103 kg/m3解析:(1)金屬塊的體積:V金=V溢=50 cm3,m金=135 g,金屬塊的密度:ρ金===2.7 g/cm3=2.7×103 kg/m3;(2)溢出液體的質量:m溢=(540 g+135 g)-635 g=40 g。(3)液體的密度:ρ液===0.8 g/cm3=0.8×103 kg/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