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周測5 動量守恒定律綜合測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大同市高二月考)有關生活中的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火箭靠噴出氣流的反沖作用而獲得巨大的速度B.體操運動員在著地時屈腿是為了減小地面對運動員的作用力C.運輸物品時,將充氣袋包裹在物品外面,這樣可以減小顛簸過程中物品受到的力D.為了減輕撞車時對司乘人員的傷害程度,汽車前部的發動機艙越堅固越好2.(來自魯科教材)一質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開始起跳,經時間Δt,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地面對他作用的沖量大小和做的功分別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忽略空氣阻力)( )A.mv+mgΔt,mv2B.mv,mv2C.mv+mgΔt,0D.mv-mgΔt,03.(2025·菏澤市高二期中)2023年7月20日21時40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進行了八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噴氣背包作為航天員艙外活動的主要動力裝置,它能讓航天員保持較高的機動性。如圖所示,一個連同裝備總質量為M=100 kg的航天員,裝備內有一個噴嘴可以使壓縮氣體以相對空間站50 m/s的速度噴出。航天員在距離空間站s=45 m處與空間站處于相對靜止狀態,航天員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后,必須向著返回空間站方向的反方向釋放壓縮氣體,才能回到空間站,噴出的氣體總質量為m=0.15 kg,返回時間約為( )A.300 s B.400 sC.600 s D.800 s4.水刀(如圖所示),即以水為刀,本名高壓水射流切割技術,以其冷切割不會改變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備受青睞。目前在我國,“水刀”的最大壓強已經做到了420 MPa。“水刀”在工作過程中,將水從細噴嘴高速噴出,直接打在被切割材料的表面上,假設高速水流垂直打在材料表面上后,立刻沿材料表面散開沒有反彈,已知水的密度為ρ=1.0×103 kg/m3,試估算要達到我國目前的“水刀”壓強,則該“水刀”噴出的水流速度約為( )A.600 m/s B.650 m/sC.700 m/s D.750 m/s5.一顆煙花彈從水平地面以一定的速度豎直上升,速度為零的瞬間爆炸分成兩部分,其中a部分質量是b部分質量的2倍,a部分水平飛出。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量,a、b兩部分落地時水平方向的動量大小分別為pa、pb,a、b兩部分做平拋運動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大小分別為Δpa、Δpb,則( )A.pa=pb,Δpa=2ΔpbB.pa=pb,2Δpa=ΔpbC.pa>pb,Δpa=2ΔpbD.pa6.(2025·北京十一學校高二期末)把一個質量為0.2 kg的小球放在高度為5.0 m的直桿的頂端。一顆質量為0.01 kg的子彈以500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擊中小球,并穿過小球,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小球落地處離桿的距離為20 m。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在子彈穿過小球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子彈和小球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B.系統損失的機械能為1 160 JC.子彈落地處離桿的距離為50 mD.子彈對小球的沖量大小為5 N·s7.(2025·屯溪一中高二月考)某同學為了研究瞬時沖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內徑為d的圓環水平固定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鐵架臺上,在圓環上放置直徑為1.5d、質量為m的薄圓板,圓環圓心與薄圓板的圓心重合,在圓心處放置一個質量為2m的物塊。對圓板施加指向圓心的瞬時沖量I,物塊與圓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不計圓板與圓環之間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圓板翻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物塊可以從圓板上滑落,則瞬時沖量I越大,物塊與圓板相對滑動的位移越大B.若物塊可以從圓板上滑落,則瞬時沖量I越大,物塊離開圓板時的速度越大C.當瞬時沖量I=m時,物塊一定會從圓板上滑落D.當瞬時沖量I=2m時,物塊一定會從圓板上滑落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8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3·新課標卷)使甲、乙兩條形磁鐵隔開一段距離,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極正對著乙的S極,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兩者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現同時釋放甲和乙,在它們相互接近過程中的任一時刻( )A.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B.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C.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相等D.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9.如圖所示,在質量為M的小車中懸掛一小球,小球質量為m0,小車和小球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運動,與位于正前方的質量為m的靜止的木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在此碰撞過程中,下列情況可能發生的是( )A.小車、木塊、小球的速度都發生變化,分別變為v1、v2、v3,滿足(M+m0)v=Mv1+mv2+m0v3B.小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滿足Mv=Mv1+mv2C.小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u,滿足Mv=(M+m)uD.小車和小球的速度都變為v1,木塊的速度為v2,滿足(M+m0)v=(M+m0)v1+mv210.(2024·錫山中學高二月考)如圖甲所示,勁度系數為k的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與物塊B相連并處于靜止狀態。一物塊A在外力作用下靜止在彈簧正上方某高度處,取物塊A靜止時的位置為原點O、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x軸。某時刻撤去外力,物塊A自由下落,與物塊B碰撞后以相同的速度向下運動,碰撞過程用時極短。測得物塊A的動能Ek與其位置坐標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圖中除0~x1之間的圖線為直線外,其余部分均為曲線。已知物塊A、B均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則( )A.物塊A、B的質量之比為1∶1B.物塊A、B的質量之比為1∶2C.從x1到x3的過程中,物塊A、B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m=gD.從x1到x3的過程中,物塊A、B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m=g三、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34分。11.(8分)某同學打算在家中利用能找到的器材研究動量定理,如圖甲所示,將小球從豎直平面內的固定刻度尺旁邊由靜止釋放,用手機連拍功能拍攝小球自由下落的過程,如圖乙所示,各時刻小球的位置與小球初始位置1的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已知手機連拍頻率為f,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1)(3分)小球在位置3時的瞬時速度為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符號表示)。 (2)(3分)取小球在位置2~5的過程研究,則驗證動量定理的表達式為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符號表示)。 (3)(2分)若實驗過程中發現小球所受重力的沖量大于動量的增加量,產生此問題的原因可能是 。 12.(11分)(2025·濰坊市高二期末改編)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細線懸掛在O1點,小球離地面的高度為L,小球可以看成質點,某時刻細線斷裂后小球自由下落,并與地面發生彈性碰撞。圖乙中,質量也為m、長為L的均勻軟繩用細線懸掛在O2點,軟繩下端剛好與地面接觸。突然弄斷細線,軟繩自由下落,軟繩落地后速度立刻變為零。不考慮部分軟繩落地后引起的落點的變化,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1)(6分)若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接觸時間Δt=,求地面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2)(5分)求從細線斷開到軟繩全都落至地面過程中,地面對軟繩的沖量。13.(15分)(2024·九江市高二月考)如圖,薄壁圓管構成的圓形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軌道半徑R=0.125 m,遠大于圓管內徑,軌道底端分別與兩側的水平直軌道相切。質量m=1 kg、直徑略小于圓管內徑的光滑小球A以大小為5 m/s的速度v0向右運動,與靜止在直軌道P處的小滑塊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的速度反向,且經過圓軌道最高點Q時恰好對軌道無作用力。P點右側由多段粗糙軌道、光滑軌道交替排列組成,每段軌道的長度均為L=0.1 m,緊鄰P點的第一段為粗糙軌道,滑塊B與各粗糙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4分)碰撞后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2)(5分)滑塊B的質量和碰撞后瞬間滑塊B的速度大小;(3)(6分)碰撞后滑塊B運動的路程。周測5 動量守恒定律綜合測試(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5·大同市高二月考)有關生活中的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火箭靠噴出氣流的反沖作用而獲得巨大的速度B.體操運動員在著地時屈腿是為了減小地面對運動員的作用力C.運輸物品時,將充氣袋包裹在物品外面,這樣可以減小顛簸過程中物品受到的力D.為了減輕撞車時對司乘人員的傷害程度,汽車前部的發動機艙越堅固越好答案 D解析 根據反沖運動的特點與應用可知,火箭靠噴出氣流的反沖作用而獲得巨大的速度,故A正確;體操運動員在落地的過程中,動量變化量一定,即運動員受到的沖量I一定,由I=Ft可知,體操運動員在著地時屈腿是為了延長落地時間t,減小運動員所受到的平均沖力F,故B正確;運輸物品時,將充氣袋包裹在物品外面,根據FΔt=Δp可知,這樣可以延長顛簸過程中物品動量變化的時間,從而減小物品受到的力,故C正確;由I=Ft可知,為了減輕撞車時對司乘人員的傷害程度,需要延長碰撞的時間,位于汽車前部的發動機艙不能太堅固,故D錯誤,符合題意。2.(來自魯科教材)一質量為m的運動員從下蹲狀態開始起跳,經時間Δt,身體伸直并剛好離開地面,速度為v。在此過程中地面對他作用的沖量大小和做的功分別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忽略空氣阻力)( )A.mv+mgΔt,mv2B.mv,mv2C.mv+mgΔt,0D.mv-mgΔt,0答案 C解析 人的速度原來為零,起跳后變為v,則由動量定理可得:I-mgΔt=mv-0,故地面對人的沖量大小為:I=mv+mgΔt;由于支持力的作用點沒有位移,故地面對人做功為零,故選C。3.(2025·菏澤市高二期中)2023年7月20日21時40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進行了八個小時的太空行走,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噴氣背包作為航天員艙外活動的主要動力裝置,它能讓航天員保持較高的機動性。如圖所示,一個連同裝備總質量為M=100 kg的航天員,裝備內有一個噴嘴可以使壓縮氣體以相對空間站50 m/s的速度噴出。航天員在距離空間站s=45 m處與空間站處于相對靜止狀態,航天員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后,必須向著返回空間站方向的反方向釋放壓縮氣體,才能回到空間站,噴出的氣體總質量為m=0.15 kg,返回時間約為( )A.300 s B.400 sC.600 s D.800 s答案 C解析 取航天員返回空間站的方向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v+Mv1=0,航天員勻速返回空間站所需要的時間t=,聯立得t=600 s,故選C。4.水刀(如圖所示),即以水為刀,本名高壓水射流切割技術,以其冷切割不會改變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備受青睞。目前在我國,“水刀”的最大壓強已經做到了420 MPa。“水刀”在工作過程中,將水從細噴嘴高速噴出,直接打在被切割材料的表面上,假設高速水流垂直打在材料表面上后,立刻沿材料表面散開沒有反彈,已知水的密度為ρ=1.0×103 kg/m3,試估算要達到我國目前的“水刀”壓強,則該“水刀”噴出的水流速度約為( )A.600 m/s B.650 m/sC.700 m/s D.750 m/s答案 B解析 設水流速度為v,橫截面積為S,在極短時間Δt內的質量Δm=ρvSΔt,由動量定理得pSΔt=Δmv,解得v≈650 m/s,故選B。5.一顆煙花彈從水平地面以一定的速度豎直上升,速度為零的瞬間爆炸分成兩部分,其中a部分質量是b部分質量的2倍,a部分水平飛出。不計空氣阻力和火藥的質量,a、b兩部分落地時水平方向的動量大小分別為pa、pb,a、b兩部分做平拋運動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大小分別為Δpa、Δpb,則( )A.pa=pb,Δpa=2ΔpbB.pa=pb,2Δpa=ΔpbC.pa>pb,Δpa=2ΔpbD.pa答案 A解析 根據題意,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煙花彈爆炸后,a、b兩部分均沿水平方向飛出,且有mava+mbvb=0,飛出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水平方向的動量保持不變,即落地時水平方向動量大小pa=pb,運動過程中只受重力,由動量定理可得Gt=Δp,根據h=gt2可知,a、b兩部分下落的時間相等,設b部分質量為m,則a部分質量為2m,則有Δpa=2mgt,Δpb=mgt,即Δpa=2Δpb,故B、C、D錯誤,A正確。6.(2025·北京十一學校高二期末)把一個質量為0.2 kg的小球放在高度為5.0 m的直桿的頂端。一顆質量為0.01 kg的子彈以500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擊中小球,并穿過小球,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小球落地處離桿的距離為20 m。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在子彈穿過小球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子彈和小球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B.系統損失的機械能為1 160 JC.子彈落地處離桿的距離為50 mD.子彈對小球的沖量大小為5 N·s答案 B解析 子彈穿過小球的過程中內力遠大于外力,所以動量守恒,只有重力做功時系統機械能守恒,因此子彈穿過小球的過程中系統機械能不守恒,故A錯誤;子彈穿過小球后,小球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有h=gt2,x=v球t,解得t=1 s,小球的速度為v球=20 m/s,子彈穿過小球的過程中動量守恒,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子v子=m球v球+m子v子',解得v子'=100 m/s,所以系統損失的機械能為ΔE=m子-m子v子'2-m球=1 160 J,故B正確;子彈落地處離桿的距離為x子=v子't=100 m,故C錯誤;子彈對小球的沖量等于小球動量的變化量,根據動量定理得I=m球v球-0=4 N·s,故D錯誤。7.(2025·屯溪一中高二月考)某同學為了研究瞬時沖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內徑為d的圓環水平固定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鐵架臺上,在圓環上放置直徑為1.5d、質量為m的薄圓板,圓環圓心與薄圓板的圓心重合,在圓心處放置一個質量為2m的物塊。對圓板施加指向圓心的瞬時沖量I,物塊與圓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不計圓板與圓環之間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不考慮圓板翻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物塊可以從圓板上滑落,則瞬時沖量I越大,物塊與圓板相對滑動的位移越大B.若物塊可以從圓板上滑落,則瞬時沖量I越大,物塊離開圓板時的速度越大C.當瞬時沖量I=m時,物塊一定會從圓板上滑落D.當瞬時沖量I=2m時,物塊一定會從圓板上滑落答案 D解析 設圓板獲得的速度大小為v0,物塊從圓板上滑落時,圓板和物塊的速度大小分別為v1和v2,由動量定理有I=mv0,由動能定理,對圓板有-2μmg(s+d)=m-m,對物塊有2μmgs=×2m-0,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1+2mv2,聯立解得s=μg()2,若物塊可以從圓板上滑落,瞬時沖量I越大,s越小,v2越小,即物塊離開圓板時的速度越小,A、B錯誤;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1+2mv2,要使物塊滑落,必須滿足v1>v2,解得I>m,C錯誤,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8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3·新課標卷)使甲、乙兩條形磁鐵隔開一段距離,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極正對著乙的S極,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兩者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現同時釋放甲和乙,在它們相互接近過程中的任一時刻( )A.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B.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C.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相等D.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答案 BD解析 如圖所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甲==-μg,a乙=-μg,由于m甲>m乙,所以a甲m乙,Ff1>Ff2,所以對于整個系統不滿足動量守恒,所以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不相等,則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選項C錯誤,D正確;對于整個系統而言,由于Ff1>Ff2,合力方向向左,合沖量方向向左,所以合動量方向向左,故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小,選項B正確。9.如圖所示,在質量為M的小車中懸掛一小球,小球質量為m0,小車和小球以恒定的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運動,與位于正前方的質量為m的靜止的木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在此碰撞過程中,下列情況可能發生的是( )A.小車、木塊、小球的速度都發生變化,分別變為v1、v2、v3,滿足(M+m0)v=Mv1+mv2+m0v3B.小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滿足Mv=Mv1+mv2C.小球的速度不變,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u,滿足Mv=(M+m)uD.小車和小球的速度都變為v1,木塊的速度為v2,滿足(M+m0)v=(M+m0)v1+mv2答案 BC解析 在小車和木塊碰撞的過程中,由于碰撞時間極短,小車和木塊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小球在瞬間速度不變,以小球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若碰后小車和木塊的速度變為v1和v2,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v1+mv2,若碰后小車和木塊速度相同,小車和木塊的速度都變為u,由動量守恒定律得:Mv=(M+m)u,故B、C正確,A、D錯誤。10.(2024·錫山中學高二月考)如圖甲所示,勁度系數為k的豎直輕彈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與物塊B相連并處于靜止狀態。一物塊A在外力作用下靜止在彈簧正上方某高度處,取物塊A靜止時的位置為原點O、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建立x軸。某時刻撤去外力,物塊A自由下落,與物塊B碰撞后以相同的速度向下運動,碰撞過程用時極短。測得物塊A的動能Ek與其位置坐標x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圖中除0~x1之間的圖線為直線外,其余部分均為曲線。已知物塊A、B均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則( )A.物塊A、B的質量之比為1∶1B.物塊A、B的質量之比為1∶2C.從x1到x3的過程中,物塊A、B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m=gD.從x1到x3的過程中,物塊A、B一起運動的加速度的最大值am=g答案 AC解析 由題圖乙可知,碰撞前瞬間物塊A的動能為Ek1=mA,解得v1=,碰撞后瞬間物塊A的動能為Ek1,則有Ek1=mA,解得v2==v1,由于碰撞過程用時極短,所以A、B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有mAv1=(mA+mB)v2,解得=1,A正確,B錯誤;物塊B在彈簧上靜止時,設彈簧形變量為x0,物塊的質量為m,則有kx0=mg,碰撞后物塊A、B一起加速運動,當合力為零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則有2mg=k(x2-x1+x0),當物塊A、B速度為零時,彈簧形變量最大,加速度最大,則有k(x3-x1+x0)-2mg=2mam,聯立解得am=g,C正確,D錯誤。三、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34分。11.(8分)某同學打算在家中利用能找到的器材研究動量定理,如圖甲所示,將小球從豎直平面內的固定刻度尺旁邊由靜止釋放,用手機連拍功能拍攝小球自由下落的過程,如圖乙所示,各時刻小球的位置與小球初始位置1的距離分別為h1、h2、h3、h4、h5,已知手機連拍頻率為f,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1)(3分)小球在位置3時的瞬時速度為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符號表示)。 (2)(3分)取小球在位置2~5的過程研究,則驗證動量定理的表達式為 (用題中所給物理量符號表示)。 (3)(2分)若實驗過程中發現小球所受重力的沖量大于動量的增加量,產生此問題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 (2)=- (3)空氣阻力影響解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則有v3==(2)動量定理表達式為F合t=mv5-mv2,在位置2~5的過程中,有mg·3T=mv5-mv2,其中T=、v2==、v5==,解得=-(3)小球下落過程中,由于空氣阻力的影響,小球所受重力的沖量大于動量的增加量。12.(11分)(2025·濰坊市高二期末改編)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細線懸掛在O1點,小球離地面的高度為L,小球可以看成質點,某時刻細線斷裂后小球自由下落,并與地面發生彈性碰撞。圖乙中,質量也為m、長為L的均勻軟繩用細線懸掛在O2點,軟繩下端剛好與地面接觸。突然弄斷細線,軟繩自由下落,軟繩落地后速度立刻變為零。不考慮部分軟繩落地后引起的落點的變化,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1)(6分)若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接觸時間Δt=,求地面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2)(5分)求從細線斷開到軟繩全都落至地面過程中,地面對軟繩的沖量。答案 (1)21mg (2)m,方向豎直向上解析 (1)小球自由下落,有=2gL小球與地面碰撞前后,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有Δp=mv1-(-mv1)小球與地面碰撞過程,由動量定理得Δt-mgΔt=Δp,其中,Δt=聯立可得=21mg(2)軟繩全部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過程中,有L=g此過程軟繩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得mgt1+I1=0聯立解得I1=-m,負號表示方向豎直向上。13.(15分)(2024·九江市高二月考)如圖,薄壁圓管構成的圓形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軌道半徑R=0.125 m,遠大于圓管內徑,軌道底端分別與兩側的水平直軌道相切。質量m=1 kg、直徑略小于圓管內徑的光滑小球A以大小為5 m/s的速度v0向右運動,與靜止在直軌道P處的小滑塊B發生彈性碰撞,碰后球A的速度反向,且經過圓軌道最高點Q時恰好對軌道無作用力。P點右側由多段粗糙軌道、光滑軌道交替排列組成,每段軌道的長度均為L=0.1 m,緊鄰P點的第一段為粗糙軌道,滑塊B與各粗糙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4分)碰撞后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2)(5分)滑塊B的質量和碰撞后瞬間滑塊B的速度大小;(3)(6分)碰撞后滑塊B運動的路程。答案 (1)2.5 m/s (2)3 kg 2.5 m/s (3)6.225 m解析 (1)設碰撞后瞬間小球A的速度大小為vA,到達圓軌道最高點時的速度為v',碰后小球A經過圓軌道最高點Q時恰好對軌道無作用力,此時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m從碰后到運動到Q點的過程中,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有m=mv'2+mg·2R聯立解得vA=2.5 m/s(2)小球A與小滑塊B發生彈性碰撞,設滑塊B質量為M,碰后瞬間的速度為vB,規定水平向右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mv0=-mvA+MvB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m+M聯立解得vB=2.5 m/s,M=3 kg(3)設小滑塊B在粗糙軌道上滑動的距離之和為s',碰后,對小滑塊B,根據功能關系可知M=μMgs'解得s'=3.125 m每段軌道長度均為L=0.1 m,則s'=31L+0.025 m可知共經歷了31段粗糙軌道和光滑軌道,最終停在第32段粗糙軌道上,運動的總路程為s=2×31L+0.025 m=6.225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