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周測1 動量 動量定理(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深圳高級中學高二期中改編)對于質量不變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1∶4,它們的動量大小相等,則它們的動能之比是1∶4B.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動量一定不變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動量可能變化D.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其動量一定變化2.(2024·滕州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某過程中物體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5 kg·m/s,則( )A.物體的動量在減小B.物體的動量在增大C.物體的速度大小一定變化D.物體的動量大小可能不變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變,它的動量變化率一定不變B.物體的末動量方向一定和它所受的總沖量方向相同C.只要力的作用時間和力的大小的乘積相同,物體所受的沖量一定相同D.一質量為m的物體沿傾角為θ的粗糙固定斜面由靜止開始加速下滑,經過時間t滑至斜面底端,速度為v,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所受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gtsin θ4.(2024·日照市高二聯考改編)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力F的作用,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F在0~4 s內的沖量大小為( )A.8 N·s B.16 N·sC.32 N·s D.64 N·s5.(2024·贛州市高二聯考)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某一高度以速度v1豎直向上拋出,落回拋出點的速度大小為v2,在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f與速度大小v成正比(f=kv,k為常數),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從拋出到回到拋出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阻力的沖量為0B.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v2-v1)C.小球上升過程的時間大于下降過程的時間D.小球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總時間大于6.(2024·天津市南開區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學生練習用頭顛球。某一次足球從頭部上方125 cm處由靜止自由下落,落到頭部后被重新頂起,離開頭部后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5 cm。已知足球與頭部的作用時間為0.1 s,足球的質量為0.5 kg,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則( )A.足球對頭部的平均作用力為足球重力的10倍B.足球與頭部作用過程中動量變化量大小為4.0 kg·m/sC.足球下落到與頭部剛接觸時動量大小為4.0 kg·m/sD.整個過程中足球重力的沖量大小為4.0 N·s7.如圖甲所示,質量為0.4 kg的物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釋放,物塊與足夠高的豎直墻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4 s時物塊離出發點最遠B.t=2 s時物塊速度與t=6 s時相等C.0~8 s內物塊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0~8 s內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為28 N·s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8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4·西安市高二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量定理的物理實質與牛頓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應用范圍更加廣泛B.根據F=可把牛頓第二定律表述為物體動量的變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C.力與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作力的沖量,它反映了力對時間的累積效應,是一個標量D.易碎品運輸時要用柔軟材料包裝,船舷常常懸掛舊輪胎,都是為了延長作用時間以減小作用力9.(2025·孝感普通高中協作體高二聯考)嚴冬樹葉結有冰塊,人在樹下經常出現冰塊砸到頭部的情況,非常危險。若冰塊質量為100 g,從頭部上方約45 cm的高度處無初速度掉落,砸到頭部后冰塊未反彈,頭部受到冰塊的沖擊時間約為0.3 s,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冰塊接觸頭部之前的速度大小約為3 m/sB.冰塊對頭部的沖量大小約為0.3 N·sC.冰塊對頭部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約為4 ND.冰塊與頭部作用過程中冰塊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約為0.3 kg·m/s10.(2024·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二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固定在輕桿上,繞過O點的轉軸在豎直面內沿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A、B是圓周上與圓心O等高的兩點。若小球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軌跡半徑為R,且v=(g為重力加速度),則對于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的沖量大小等于mvB.小球所需向心力的沖量大小等于mvC.小球所受合力的沖量大小等于2mvD.輕桿對小球作用力的沖量大小等于2mv三、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34分。11.(8分)(2024·重慶市渝中區高二檢測)如圖甲所示,質量m=0.5 kg的物塊,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t=0時起,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F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3分)6 s內推力對物塊的總沖量大小;(2)(5分)t=5 s時的速度大小。12.(11分)高空跳傘者在空中下降的過程受到的阻力大小與下降速率成正比,即f=kv,其中k是與降落傘相關的比例系數,假設降落傘沿豎直方向運動,地球自轉及氣流影響不計,g取10 m/s2。(1)(6分)某型號降落傘以10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為1×105 W,求該型號降落傘以5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2)(5分)另一降落傘從速度大小為6 m/s加速至10 m/s后開始勻速下降,此過程耗時10 s,求此過程中,降落傘下降的距離。13.(15分)噴射懸浮飛行器由抽水機、壓縮機等組成,利用一根軟管將水抽入飛行器,再以較大的速度豎直向下噴出兩道高壓水柱,可將使用者推至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圖所示。現有一質量為M的使用者被緩慢推至水面上某一高處懸停,設此狀態下飛行器的質量恒為m,水噴出前的速度為零,兩個噴水口的橫截面積均為S,水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及抽水過程中軟管和水對飛行器的作用均可忽略不計,求:(1)(8分)兩個噴水口噴出水的速度大小;(2)(7分)飛行器噴水的平均功率。周測1 動量 動量定理(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深圳高級中學高二期中改編)對于質量不變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1∶4,它們的動量大小相等,則它們的動能之比是1∶4B.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動量一定不變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動量可能變化D.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其動量一定變化答案 D解析 兩物體的動量大小相等,由Ek=,可知Ek甲∶Ek乙=m乙∶m甲=4∶1,故A錯誤;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不變,但是方向一直在變,而動量是矢量,所以動量一定變化,B錯誤;由動量公式p=mv可知,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不變,則動量不變,C錯誤;由動量公式p=mv可知,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時,動量一定變化,D正確。2.(2024·滕州市第一中學高二月考)某過程中物體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5 kg·m/s,則( )A.物體的動量在減小B.物體的動量在增大C.物體的速度大小一定變化D.物體的動量大小可能不變答案 D解析 動量是矢量,物體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5 kg·m/s,該變化量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所以物體的動量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如果該變化量是由速度的方向變化引起的,動量大小可能不變,如物體以大小為5 kg·m/s的動量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速度大小不變,動量大小不變,當初動量和末動量夾角為60°時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5 kg·m/s,故A、B、C錯誤,D正確。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變,它的動量變化率一定不變B.物體的末動量方向一定和它所受的總沖量方向相同C.只要力的作用時間和力的大小的乘積相同,物體所受的沖量一定相同D.一質量為m的物體沿傾角為θ的粗糙固定斜面由靜止開始加速下滑,經過時間t滑至斜面底端,速度為v,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所受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gtsin θ答案 A解析 根據FΔt=Δp可知,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變,它的動量變化率一定不變,選項A正確;物體的動量變化量方向一定和它所受的總沖量方向相同,物體的末動量方向不一定和它所受的總沖量方向相同,選項B錯誤;只要力的作用時間和力的大小的乘積相同,物體所受的沖量大小一定相同,但沖量是矢量,有可能方向不同,選項C錯誤;由I=Ft可得,物體所受重力的沖量大小為IG=mgt,選項D錯誤。4.(2024·日照市高二聯考改編)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力F的作用,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F在0~4 s內的沖量大小為( )A.8 N·s B.16 N·sC.32 N·s D.64 N·s答案 B解析 由題圖可知F與t成正比關系,則當t=4 s時,F=8 N,根據I=Ft可知,F-t圖像與t軸圍成圖形的面積表示沖量大小,則F在0~4 s內的沖量大小I=×8×4 N·s=16 N·s,B正確,A、C、D錯誤。5.(2024·贛州市高二聯考)將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某一高度以速度v1豎直向上拋出,落回拋出點的速度大小為v2,在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f與速度大小v成正比(f=kv,k為常數),重力加速度為g。小球從拋出到回到拋出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阻力的沖量為0B.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v2-v1)C.小球上升過程的時間大于下降過程的時間D.小球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總時間大于答案 A解析 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根據沖量的表達式可知阻力的沖量為fΔt=kvΔt=kx,小球從拋出到回到拋出點的過程中位移為零,則阻力的沖量為零,故A正確;根據動量定理可知I合=IG=mgt=mv2-m(-v1)=mv2+mv1,所以小球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總時間為t=,故B、D錯誤;小球上升的初速度大于小球下降的末速度,上升的位移和下降的位移相等,所以小球上升過程的時間小于下降過程的時間,故C錯誤。6.(2024·天津市南開區高二期中)如圖所示,學生練習用頭顛球。某一次足球從頭部上方125 cm處由靜止自由下落,落到頭部后被重新頂起,離開頭部后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5 cm。已知足球與頭部的作用時間為0.1 s,足球的質量為0.5 kg,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則( )A.足球對頭部的平均作用力為足球重力的10倍B.足球與頭部作用過程中動量變化量大小為4.0 kg·m/sC.足球下落到與頭部剛接觸時動量大小為4.0 kg·m/sD.整個過程中足球重力的沖量大小為4.0 N·s答案 B解析 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設足球自由下落125 cm時的速度為v1,時間為t1,反彈后的速度為v2,上升的時間t2,由v2=2gh,h=gt2,得v1=-5 m/s,v2=3 m/s,t1=0.5 s,t2=0.3 s,對足球與頭部接觸的過程,由動量定理有(-mg)·Δt=mv2-mv1=Δp,解得=45 N,Δp=4 kg·m/s,即頭部對足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為45 N,結合牛頓第三定律可知足球對頭部的平均作用力是重力的9倍,此過程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4 kg·m/s,A錯誤,B正確;足球與頭部剛接觸時的動量大小為|p|=|mv1|=2.5 kg·m/s,C錯誤;整個過程中足球重力的沖量大小為IG=mg(t1+t2+Δt)=4.5 N·s,D錯誤。7.如圖甲所示,質量為0.4 kg的物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釋放,物塊與足夠高的豎直墻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4 s時物塊離出發點最遠B.t=2 s時物塊速度與t=6 s時相等C.0~8 s內物塊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0~8 s內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為28 N·s答案 D解析 當物塊受到的摩擦力與重力相等時,有mg=μF0,解得F0=10 N可知0~2 s內物塊向下做加速運動,2~4 s內物塊向下做減速運動,由動量定理可知4 s末物塊的速度為零,4~6 s內物塊靜止,6~8 s內物塊向下做加速運動,故t=8 s時物塊離出發點最遠,故A錯誤;由上述分析可知,t=6 s時物塊的速度為零,t=2 s時物塊的速度不為零,故B錯誤;由上述分析可知,0~8 s內物塊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故C錯誤;0~4 s內、6~8 s內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Ff=μF0~4 s內摩擦力的沖量為If1=t1=×4 N·s=16 N·s4~6 s內,物塊靜止,受靜摩擦力,摩擦力的沖量為If2=Ff2t2=mgt2=4×2 N·s=8 N·s6~8 s內摩擦力的沖量為If3=t3=×2 N·s=4 N·s0~8 s內摩擦力的沖量大小為If=If1+If2+If3=28 N·s,故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8分,選對但不全的得4分,有選錯的得0分。8.(2024·西安市高二月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量定理的物理實質與牛頓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應用范圍更加廣泛B.根據F=可把牛頓第二定律表述為物體動量的變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C.力與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作力的沖量,它反映了力對時間的累積效應,是一個標量D.易碎品運輸時要用柔軟材料包裝,船舷常常懸掛舊輪胎,都是為了延長作用時間以減小作用力答案 ABD解析 動量定理的物理實質與牛頓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用起來更方便,故A正確;物理量的變化量與時間的比值叫物理量的變化率,根據F=,可把牛頓第二定律表述為物體動量的變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故B正確;力與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作力的沖量,它反映了力對時間的累積效應,是一個矢量,故C錯誤;易碎品運輸時要用柔軟材料包裝,船舷常常懸掛舊輪胎,都是在動量變化量相等時,延長作用時間以減小作用力,故D正確。9.(2025·孝感普通高中協作體高二聯考)嚴冬樹葉結有冰塊,人在樹下經常出現冰塊砸到頭部的情況,非常危險。若冰塊質量為100 g,從頭部上方約45 cm的高度處無初速度掉落,砸到頭部后冰塊未反彈,頭部受到冰塊的沖擊時間約為0.3 s,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冰塊接觸頭部之前的速度大小約為3 m/sB.冰塊對頭部的沖量大小約為0.3 N·sC.冰塊對頭部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約為4 ND.冰塊與頭部作用過程中冰塊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約為0.3 kg·m/s答案 AD解析 冰塊掉落時做自由落體運動,故冰塊接觸頭部前瞬間的速度大小約為v== m/s=3 m/s,A正確;設頭部對冰塊的作用力為F,因為冰塊落在頭部未反彈,速度減為零,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得(F-mg)t=0-(-mv),解得F=2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冰塊對頭部的作用力大小為F'=F=2 N,作用時間約為0.3 s,故冰塊對頭部的沖量大小約為I=F't=2 N×0.3 s=0.6 N·s,B、C錯誤;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冰塊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約為Δp=0-(-mv)=0-(-0.1 kg×3 m/s)=0.3 kg·m/s,D正確。10.(2024·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二期末)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固定在輕桿上,繞過O點的轉軸在豎直面內沿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A、B是圓周上與圓心O等高的兩點。若小球運動的速度大小為v,軌跡半徑為R,且v=(g為重力加速度),則對于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所受重力的沖量大小等于mvB.小球所需向心力的沖量大小等于mvC.小球所受合力的沖量大小等于2mvD.輕桿對小球作用力的沖量大小等于2mv答案 AC解析 根據沖量公式I=Ft得重力的沖量大小I1=mgt,又v=,從A到B路程為πR,則t==,則I1=m=mv,A正確;由題意可知,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小球所受合力等于小球所需向心力,根據I=Δp得合力的沖量大小為I2=F合t=mv-(-mv)=2mv,小球所受合力的沖量等于所需向心力的沖量,大小為2mv,B錯誤,C正確;由A項分析可知,重力的沖量大小為mv,方向向下,合力的沖量大小為2mv,方向向下,根據I桿+I1=I2,可得I桿=I2-I1=2mv-mv=mv,方向向下,D錯誤。三、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34分。11.(8分)(2024·重慶市渝中區高二檢測)如圖甲所示,質量m=0.5 kg的物塊,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t=0時起,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F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3分)6 s內推力對物塊的總沖量大小;(2)(5分)t=5 s時的速度大小。答案 (1)12 N·s (2)4 m/s解析 (1)6 s內推力對物塊的總沖量大小為IF=F1Δt1+F2Δt2+F3Δt3=1×2 N·s+3×2 N·s+2×2 N·s=12 N·s。(2)物塊所受滑動摩擦力Ff=μmg=2 N,即t=2 s后物塊開始運動,由動量定理可知F2Δt2+F3-Ff(Δt2+)=mv5,解得t=5 s時的速度大小為v5=4 m/s。12.(11分)高空跳傘者在空中下降的過程受到的阻力大小與下降速率成正比,即f=kv,其中k是與降落傘相關的比例系數,假設降落傘沿豎直方向運動,地球自轉及氣流影響不計,g取10 m/s2。(1)(6分)某型號降落傘以10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為1×105 W,求該型號降落傘以5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2)(5分)另一降落傘從速度大小為6 m/s加速至10 m/s后開始勻速下降,此過程耗時10 s,求此過程中,降落傘下降的距離。答案 (1)2.5×104 W (2)96 m解析 (1)降落傘勻速下降時,重力等于阻力,mg=f=kv,則重力的功率P=mgv=fv=kv2,即以不同的速率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之比=,則降落傘以5 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重力的功率P'=P=2.5×104 W(2)對任意一段時間Δt內,由動量定理可得mgΔt-kvΔt=Δp,而vΔt=Δh,累加可得mgt-kh=m(v-v0),結合(1)中,當降落傘以10 m/s的速度勻速下落時,有mgv=kv2,聯立解得h=96 m。13.(15分)噴射懸浮飛行器由抽水機、壓縮機等組成,利用一根軟管將水抽入飛行器,再以較大的速度豎直向下噴出兩道高壓水柱,可將使用者推至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如圖所示。現有一質量為M的使用者被緩慢推至水面上某一高處懸停,設此狀態下飛行器的質量恒為m,水噴出前的速度為零,兩個噴水口的橫截面積均為S,水的密度為ρ,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及抽水過程中軟管和水對飛行器的作用均可忽略不計,求:(1)(8分)兩個噴水口噴出水的速度大小;(2)(7分)飛行器噴水的平均功率。答案 (1) (2)(M+m)g解析 (1)使用者和飛行器在水面某一高處懸停,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兩個噴水口噴水產生的總推力為F=(M+m)g,對兩個噴水口噴出的水,由動量定理可得F'Δt=2Δm·v,其中一個噴水口噴出的水的質量Δm=ρSvΔt,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F',解得v=(2)根據動能定理,飛行器在Δt時間內對水做的功為W=×2Δm·v2-0,則飛行器噴水的平均功率為==(M+m)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