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4升華和凝華一、單選題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寒露”和“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節氣,下列關于露和霜的形成,說法正確的是( )A.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固形成的C.霜的形成需要吸收熱量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2.如圖所示,冬天早晨窗戶玻璃內側常會附著一層冰花,冰花形成過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升華 D.凝華3.中華大地,山河錦繡,隨著四季更替,水在不同形態之間變化,形成了多彩的自然奇觀,下列自然現象中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A.云開霧散 B.漫關飛雪C.滴水成冰 D.露珠瑩瑩4.2024年春節前夕,湖北東部經歷了大范圍持續雨雪冰凍天氣,過冷的雨水(凍雨)碰到地面物體后直接凍結,形成毛玻璃狀(或透明)的堅硬冰層,這就是“雨凇”。如圖所示,“雨凇”是一種( )A.熔化現象 B.凝固現象 C.液化現象 D.凝華現象5.用濕布擦黑板,過一會兒黑板上的水就變干了。有關這個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是液化現象,液化過程需要放出熱量B.這是汽化現象,汽化過程需要放出熱量C.這是蒸發現象,蒸發過程需要吸收熱量D.這是升華現象,升華過程需要吸收熱量6.如圖是宿遷地區某天天氣預報的信息圖片,關于圖片中信息的解釋正確的是( ) A.預報的最低氣溫讀作“攝氏零下1度”B.全天氣溫不會高于2℃C.雪的形成過程中會放出熱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二、填空題7.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 (填一種物態變化名稱)成為白色的固體,這種固體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溫下能迅速 (填一種物態變化名稱)成為氣體,同時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或小冰晶,人工降雨就是利用干冰的這種特性)8.二氧化碳氣體若被加壓、降溫到一定程度,就會 (填一種物態變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樣的固體,這種固體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溫下迅速 (填一種物態變化)成為氣體, 熱量,使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從而達到降雨的條件.9.在觀察“碘錘”中的碘的升華現象之前,小明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碘的熔點為113.7℃.采用圖中的兩種方式加熱,你認為圖 (填“甲”、“乙”)更好,理由是:另一幅圖中的碘顆粒除了會發生升華現象外,由于 ,還可能會發生 的物態變化.兩種方式停止加熱后,“碘錘”中的碘蒸氣 熱會發生 的物態變化.10.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左側玻璃瓶中有少量碘顆粒(熔點為113℃),右側相同的玻璃瓶中加入相當量的錫顆粒(熔點為232℃),用瓶塞封閉。將兩個玻璃瓶同時浸入溫度相同的熱水中,可觀察到左瓶中出現紫色的碘蒸氣,而右瓶中錫物質幾乎沒有變化,該過程中碘顆粒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撤去熱水,在兩玻璃瓶中同時插入溫度傳感器,一段時間后,左側傳感器上有黑色碘顆粒出現,該過程中碘蒸氣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同時觀察到左瓶中的溫度傳感器示數明顯高于右瓶中的傳感器示數,基于此現象,我們可初步得到的結論是: 。11.露珠的形成屬于 現象,霜的形成屬于 (以上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現在窗的 (選填“內”或“外”)側,此過程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2.下列現象發生的物態變化是a.燈泡用久了,燈絲會變細 b曬在太陽下的濕衣服變干 c玻璃窗上的“冰花” d水正在慢慢地結冰 e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f夏天的早晨,室外的樹葉上常常有小露珠 三、綜合題13.如圖所示是物質三種狀態的分子模型。某物質由圖丙的狀態直接變為圖甲的狀態時,發生的物態變化為 ,下列事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與之相同的是 (填序號)。⑴固體清香劑用了一段時間后變小⑵打開冰箱門,看到有“白氣”冒出⑶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四、計算題14.液態的露和固態的霜都是水蒸氣凝結成的。水蒸氣有時候會凝結成露,有時候會凝結成霜。(1)是什么因素影響水蒸氣凝結成露還是霜?請提出你的一個猜想。(2)請設計一個實驗檢驗你的猜想(寫出主要的實驗步驟)。五、科普閱讀題15.閱讀《二十四節氣》回答題。2016年11月30日,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節氣是反應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節氣的工具。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 24 個節氣。那節氣在古代是如何確定的呢?據記載,三千年前,西周丞相周公旦在河南登封縣設置過一種以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儀器,稱為圭表。這為世界上最早的計時器。經過長期的觀測,中國古人不僅知道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時最短,而且還知道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太陽正當頭,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太陽斜射,表影最長。于是,人們就以連續兩次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一年的長度。例如,連續兩次測得表影的最長值,這兩次最長值之間相隔的天數,就是一年的時間長度。難怪我國古人早就知道一年約有365天了。隨著不斷的觀察、分析和總結,節氣的劃分逐漸豐富和科學,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漢時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概念。二十四節氣可以根據“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進行記憶。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二十四節氣是根據 來劃分的。(2)圭表的影子是 產生的。下列成語所描述的現象,與圭表的影子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一葉障目 B.立竿見影 C.鏡花水月 D.形影不離(3)霜降是指溫度降至零攝氏度以下水蒸氣遇冷凝結變為霜,這種物態變化是 。白露和寒露中的“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這種物態變化是 。(4)雨水和谷雨中的“雨”,是云遇到冷空氣,云中小水珠相互凝聚大成水珠下落變成雨;或云中小冰晶凝聚變大,下落到溫度較高的位置時 (填物態變化)變成大水珠,形成雨。(5)小雪和大雪中“雪”的形成是 現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凝華及凝華放熱2.【答案】D【知識點】凝華及凝華放熱3.【答案】A【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升華及升華吸熱4.【答案】B【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升華及升華吸熱5.【答案】C【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升華及升華吸熱6.【答案】C【知識點】溫度及溫度計的使用與讀數;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7.【答案】凝華;升華;吸收【知識點】凝華及凝華放熱8.【答案】凝華;升華;吸收【知識點】升華及升華吸熱;凝華及凝華放熱9.【答案】甲;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比碘的熔點高;熔化;放;凝華【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凝華及凝華放熱10.【答案】升華;凝華;物質凝華放熱【知識點】升華及升華吸熱;凝華及凝華放熱11.【答案】液化;凝華;內;放出【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12.【答案】升華;汽化;凝華;凝固;熔化;液化【知識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升華及升華吸熱;凝華及凝華放熱13.【答案】凝華;(3)【知識點】凝華及凝華放熱14.【答案】(1)解:根據霜和露的形成時間可以猜想:是由環境的溫度決定的(2)解:實驗方案:①用同樣的兩個杯子裝上水,一個放進冰箱的冷藏室,一個放進冷凍室;②五個小時后取出,放在空氣中,觀察兩個不同的杯子上的變化。若從冷藏室中拿出來的杯子上凝結的水,而從冷凍室中拿出的杯子上是霜的話,就說明水蒸氣凝結成露還是霜是與溫度有關的;若兩個杯子都凝結的是水,說明水蒸氣凝結成露還是霜與溫度無關。【知識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15.【答案】(1)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2)光沿直線傳播;C(3)凝華;液化(4)熔化(5)凝華【知識點】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液化及液化放熱;凝華及凝華放熱;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