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03 第1章 第3節 速 度 課件--高中物理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03 第1章 第3節 速 度 課件--高中物理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73張PPT)
現代文閱讀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應考之“脈”
第1章 運動的描述
第3節 速 度
[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概念。2.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別與聯系,理解比值定義法和極限思維方法。3.初步從s-t圖像認識速度。
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
知識點一 平均速度
1.定義:物體運動的______與所用______之比,通常用表示,即。
2.物理意義:描述一段時間內物體平均運動的______。
位移
時間

快慢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是_____。常用單位還有km/h,1 m/s=_____ km/h。
4.方向:平均速度是______,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與______的方向相同。
m/s
3.6
矢量
位移
體驗 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通過的位移越大,則物體的平均速度越大。 (  )
(2)物體運動得越快,則速度越大。 (  )
(3)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零。則物體在該段時間內一定靜止不動。 (  )
×

×
知識點二 瞬時速度
1.定義:物體在某______或某______的速度。
2.物理意義:準確描述物體在某______或某______的運動快慢和方向。
3.標矢性:瞬時速度是______,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方向與物體______方向相同,瞬時速度的大小稱___________,簡稱_____。
時刻
位置
時刻
位置
矢量
運動
瞬時速率
速率
4.瞬時速度的測量
(1)原理:用很短時間內的____________大小近似作為瞬時速率。
(2)方法
①光電門法:用光電門實驗裝置可測出物體在極短時間內的____________,認為它就是測得的____________。
②速度計法:用速度計可直接讀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的______。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大小
思考 交警用電子檢測設備檢測車輛是否超速,電子檢測設備測得的速度是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
提示:瞬時速度。
體驗 2.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瞬時速度的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  )
(2)物體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其平均速率。 (  )
(3)勻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其平均速率。 (  )
(4)瞬時速度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一致。 (  )
×

×

關鍵能力·情境探究達成
圖中是高速上的區間測速標志牌,很多司機因為不了解其含義而被處罰。
(1)上述標志牌中的8 km是什么意思?是位移還是路程?
(2)上述標志牌中的60是什么意思?司機怎樣做才不會被處罰?
提示:(1)上述標志牌中的8 km是指自測速起點到測速終點的距離,即路程。
(2)上述標志牌中的60是指在測速區間內的最高時速,這個時速代表平均速率。如上述標志牌中區間測速路段長度為8 km,限速60 km/h,司機在該測速區間路段的行駛時間不得低于8分鐘,否則就要被處罰。
考點1 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比較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區別 對應關系 與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對應 與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對應
物理意義 粗略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內或一段位移內運動的快慢 精確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矢量性 矢量,與位移的方向相同 矢量,與物體在某一點或某時刻的運動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聯系 (1)=中,當t→0時,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時速度 (2)兩者的大小無必然聯系,即瞬時速度大,平均速度不一定大

【典例1】 下列關于瞬時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等于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零
B.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一定等于零
C.勻速直線運動中物體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變速直線運動中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C [若物體在某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等于零,則物體處于靜止狀態,它在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選項A錯誤;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則物體可能靜止,也可能經一段時間運動后回到出發點,它在這一段時間內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不一定等于零,選項B錯誤;勻速直線運動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相等,任意一時間段內的平均速度都等于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選項C正確;變速直線運動中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它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選項D錯誤。]
易錯警示 (1)一般情況下平均速度不等于瞬時速度,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平均速度才等于瞬時速度。
(2)物體做變速運動時,在不同階段內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在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明確所求的是哪一個時間段內的平均速度,要緊扣平均速度的定義。

[跟進訓練]
1.據報道,某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3級(40米/秒),預計該臺風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動且強度將逐漸減小。上文中的兩個速度數值分別是指(  )
A.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 B.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D.瞬時速度 瞬時速度
B [由題意知,每小時10公里左右指的是平均速度,40米/秒是指瞬時速度,故B正確。]
考點2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與速率的比較
1.平均速度
(1)定義式:平均速度=,即=。
(2)意義:粗略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2.平均速率
(1)定義式:平均速率=,即v=。
(2)意義:粗略地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與物體運動的路徑有關。
3.速率
(1)概念:速率是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的簡稱。
(2)意義:精確地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運動的快慢。
說明 (1)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
(2)平均速率和速率是標量,無方向。
(3)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單方向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典例2】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下課后到食堂吃飯的路線圖,他從教室先到水房打了一壺水,然后再到食堂吃飯。他從教室到水房的時間為100 s,打水的時間為60 s,從水房到食堂的時間為40 s。若教室到水房的距離為 100 m, 水房到食堂的距離為40 m,求:
(1)整個過程該同學從教室到食堂的平均速度;
(2)整個過程該同學從教室到食堂的平均速率。
[解析] (1)從教室到食堂的位移大小為
s=s1-s2=100 m-40 m=60 m
時間為t=100 s+60 s+40 s=200 s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為
v==0.3 m/s,方向由教室指向食堂。
(2)整個過程該同學從教室到食堂的路程為
l=s1+s2=100 m+40 m=140 m
時間為t=100 s+60 s+40 s=200 s
平均速率為v′==0.7 m/s。
[答案] (1)大小為0.3 m/s,方向由教室指向食堂 (2)0.7 m/s
[跟進訓練]
2.小明坐出租車到車站接人后返回出發地,司機打出全程的發票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
A.11:26指時間
B.出租車的位移為23.0 km
C.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0
D.出租車的平均速度是46 km/h

C [11:26是上車時刻,不是時間,選項A錯誤;23.0 km是出租車運動軌跡的長度,是路程,不是位移,選項B錯誤;整個過程中出租車的位移為零,根據平均速度的定義知,平均速度為零,選項C正確,D錯誤。]
考點3 位移—時間圖像的應用
1.應用s-t圖像能獲得的信息
(1)任意時間內質點運動的位移。
(2)質點發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時間。
(3)判斷質點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若圖線與t軸平行,表示質點靜止;若圖線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示質點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相等,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4)判斷質點運動的快慢。運動的快慢由圖線的斜率直觀表示,斜率的絕對值越大,質點運動得越快。
(5)判斷質點運動過程中離出發點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
(6)圖像不過原點,說明開始計時時質點的位置不在原點。
(7)兩圖線相交,表示兩質點在這一時刻位于同一位置(相遇)。
2.常見的幾種s-t圖像的比較
圖像 物理意義
①②都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但靜止的位置不同
③表示物體從s1處沿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④表示物體從s=0處沿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⑤表示物體從s2處沿負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圖像 物理意義
⑥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且運動得越來越慢
【典例3】 質點在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1 s末質點離出發點最遠
B.第3 s內和第4 s內質點的速度方向相同
C.第3 s末質點運動的速度為零
D.前5 s內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 m/s

B [由題圖可知,質點先向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第1 s末運動到s=3 m處,在1~2 s內處于靜止狀態,第2 s末開始向負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第5 s末運動到s=-6 m處,此時質點離出發點最遠,A、C錯誤,B正確;前5 s內質點的位移為Δs=-6 m,則平均速度大小為1.2 m/s,D錯誤。]
規律方法 根據s-t圖像分析速度的技巧
(1)s-t圖像中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為零(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速度為零,物體靜止。
(2)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為正,表示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
[跟進訓練]
3.如圖所示為A、B兩個物體從O點開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的一部分。從A、B兩物體的位移—時間圖像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B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B.A物體4 s內發生的位移是10 m
C.B物體發生10 m位移的時間是4 s
D.A、B兩物體同時開始運動

B [A、B兩物體的運動圖線相對時間軸的傾斜方向相同,即A、B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選項A正確;由題圖可知,B物體在4 s內的位移是10 m,A物體在4 s內的位移為20 m,選項B錯誤,C正確;A、B兩物體都是從0時刻開始運動,選項D正確。]
學習效果·隨堂評估自測

1.(源自粵教版教材改編)在某高速路上,分別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塊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數字的意思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時速度
D.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時速度
甲      乙
C [甲指路程,乙指瞬時速度,故選項C正確。]

2.(雙選)一個小球沿實驗室帶有刻度的操作平臺做直線運動,用一架照相機對著小球連拍,時間間隔為Δt=0.1 s,得到的照片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在AB段做勻速直線運動
B.AD段的平均速度是0.1 m/s
C.BC段的平均速度約為0.2 m/s
D.CD段的平均速度比BD段的平均速度能更準確地反映D點的瞬時速度

CD [由題圖易知,小球在AB段做減速運動,A錯誤;由=知,AD段的平均速度約為0.17 m/s,BC段的平均速度約為0.2 m/s,且當Δs越小,此段平均速度越能較準確地反映瞬時速度,C、D正確,B錯誤。]

3.甲、乙兩物體向同一方向運動,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時乙在甲的前面一定的距離處,則兩物體的s-t圖像是(  )
A     B     C     D
C [甲的速度較大,則其圖線傾斜程度較大,選項A、D錯誤;t=0時乙在甲的前面一定的距離處,即乙圖線的縱截距大于甲的,選項B錯誤,C正確。]
4.(新情境題:以汽車出廠前的檢測為背景,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汽車在制造完成出廠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技術檢測。一輛汽車從原點O由靜止出發,沿x軸做直線運動,自動檢測系統記錄下了該汽車啟動、運行及剎車過程的數據。
時刻t/s 0 1 2 3 4 5 6 7 8
坐標x/m 0 1 2 4 8 12 16 20 25
速率 v/(ms-1) 0 1 3 5 6 6 5 1 0
(1)能根據圖表求出1~8 s末的瞬時速度嗎?
(2)求汽車在第2 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和汽車在第4 s 內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析] (1)可以。由題圖表中的各時刻,找到對應的瞬時速度即可。
(2)由題中條件可知汽車在第2 s末的瞬時速度大小是3 m/s。
第3 s末的位置坐標為x1=4 m
第4 s末的位置坐標為x2=8 m
所以汽車在第4 s內的平均速度為== m/s=4 m/s。
[答案] (1)可以 (2)3 m/s  4 m/s
回歸本節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物理意義有何不同?
提示: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體在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運動的快慢,而瞬時速度能精確描述物體某時刻(或某位置)運動的快慢。
(2)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不同?
提示:平均速度是矢量,大小等于位移與對應時間之比,平均速率是標量,大小等于路程與對應時間之比。
(3)s-t圖像的斜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提示:質點在此時刻的運動速度。
閱讀材料·拓寬物理視野
平均速度公式在“交通測速”中的應用
1.固定測速
固定測速是日常駕駛中經常遇到的測速抓拍系統,具體方法是,通過多路采集卡將測速及車牌攝像機的圖像信號實時傳送到計算機中,由計算機分析得出汽車經過兩個精確位置間的位移差Δs和時間差Δt,由v=得出汽車經過該位置的速度,以判斷汽車是否超速。
2.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是指在同一路段設計兩個監控點,從汽車經過區間測速起點開始計時,到經過區間測速終點計時結束,由此得到汽車經過兩個監控點所用的時間t,兩監控點間的路徑長度s是固定的,故可由v=得出汽車經過這一路段的平均速率,以判斷汽車是否超速。
3.移動測速
移動測速是執法交警在超速易發路段利用雷達測速方式“蹲點”執法。
具體方法:發射一束激光脈沖信號,測出從發射到折返的時間Δt1,則發射點到目標的距離s1=cΔt1,經過Δt時間再發射一束激光脈沖信號,測出從發射到折返的時間Δt2,則發射點到目標的距離s2=cΔt2,則汽車的速度v==,以此方法判斷汽車是否超速。
問題 現在高速公路中既有單點測速,也有區間測速,那么單點測速測的是汽車的瞬時速度還是平均速度?區間測速呢?
提示:瞬時速度、平均速度。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課時分層作業(三) 速 度
13
?題組一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1.下列關于速度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體在某點的速度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
B.位移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
C.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D.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變的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物體在某點的速度方向就是物體的運動方向,選項A正確;直線運動中,位移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存在著相同和相反兩種情況,選項B、C錯誤;速度不變的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2.如圖所示的是三個質點A、B、C的運動軌跡,三個質點同時從N點出發,又同時到達M點,中間無往復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從N到M的過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個質點從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C.三個質點從N到M的平均速度不相同
D.到達M點時A的瞬時速率最大
A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時間,從N到M,A的路程最大,故A的平均速率最大,選項A正確,B錯誤;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三個質點在相同時間內的位移相同,故它們的平均速度相同,選項C錯誤;根據該題所給條件,不能比較在M點時三個質點的瞬時速率大小,選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3.質點沿直線從甲地開往乙地,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則質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設全程位移為2L,則前一半位移的時間為t1=,后一半位移的時間為t2=,全程平均速度為==,故B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4.一艘驅逐艦以60 km/h的速度追趕在它前面120 km 處正向同方向勻速航行的護衛艦,驅逐艦總共追趕了360 km才趕上,則護衛艦的速度為多大?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解析] 根據追趕過程中驅逐艦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趕過程所用的時間t==6.0 h
追趕過程中護衛艦的位移x2=x1-120 km=240 km
所以護衛艦的速度v==40 km/h。
[答案] 40 km/h

?題組二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
5.一個質點在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的位置坐標如下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前2 s的位移為-9 m
B.第3 s的位移為3 m
C.第2 s的平均速度大小為2 m/s
D.前2 s的平均速率為2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t/s 0 1 2 3 4
x/m 0 5 -4 -1 -7
B [從題給表格中的數據可知,0時刻的位置是x0=0,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故前2 s的位移為Δx=-4 m,故A錯誤;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第3 s末的位置是x3=-1 m,故第3 s的位移為Δx′=3 m,故B正確;第1 s末的位置是x1=5 m,第2 s末的位置是x2=-4 m,故第2 s內的位移為Δx″=-9 m,第2 s的平均速度為== m/s=-9 m/s,故C錯誤;路程為運動軌跡的長度,可知前2 s內的路程至少為14 m,所以前2 s的平均速率至少為v== m/s=7 m/s,故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6.關于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速度
B.平均速率等于某段時間內物體運動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平均速度是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 [瞬時速度是與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相對應的速度,故A正確;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并非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C、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題組三 位移—時間圖像的應用
7.(雙選)質點沿直線運動,其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關于質點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前2 s內位移為“-”,后2 s內位移為“+”,
所以2 s末質點改變了運動方向
B.2 s末質點的速度為0
C.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0.1 m/s,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
D.質點在4 s內的位移大小為0.4 m,位移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D [質點前2 s由-0.2 m處運動到坐標原點處,s1=0-(-0.2 m)=0.2 m,即位移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 ,A錯;4 s內質點的運動方向不變,速度大小也不變,且速度為v=0.1 m/s,C、D對,B錯。]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8.沿同一條直線運動的a、b兩個質點在0~t0時間內的s-t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質點a做周期性往返運動
B.t′時刻,a、b的位移相同
C.在0~t′時間內,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
D.在0~t0時間內,a通過的路程是b通過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s-t圖像中,圖線上某點的切線斜率表示速度,a圖線的斜率周期性變化,說明質點a做周期性的往返運動,故A正確;由題圖知,t′時刻,a和b位置相同,初位置也相同,所以它們的位移相同,故B正確;0~t′時間內,a和b質點的初位置都在坐標原點,末位置都在s=-5 m處,所以位移大小均為5 m,故C錯誤;0~t0時間內,a質點的路程是5×6 m=30 m,b質點的路程為5×2 m=10 m,所以a質點的路程是b質點路程的3倍,位移都是零,故D正確。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9.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三個物體相對同一位置的s-t圖像,它們向同一方向運動,則在時間t0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它們的平均速率相等
D.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D [由題圖可知,三個物體的初位置相同,末位置也相同,所以通過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時間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B均錯誤;根據s-t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先沿正向運動后沿負向運動,而乙、丙一直沿正向運動,三個物體通過的位移相等,所以甲通過的路程最大,乙和丙通過的路程相等,因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則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和丙的平均速率相等,故C錯誤,D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0.(源自粵教版教材)高速攝影機拍攝到的子彈穿過蘋果的瞬間,在曝光時間內,子彈影像前后錯開的距離約為子彈長度(子彈的長度約5 cm)的1%~2%。已知子彈飛行速度約為500 m/s,則曝光時間最接近(  )
A.10-3 s B.10-6 s
C.10-9 s D.10-12 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子彈的長度約5 cm,則子彈飛行的距離為s=1%×5 cm=5×10-4 m,則照片的曝光時間為t===1×10-6 s。故選B。]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1.一質點沿直線Ox方向做加速運動,它離開O點的距離s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為s=4+2t3(m),它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為v=3t2(m/s)。則該質點在t=2 s時的瞬時速度和t=0到t=2 s間的平均速度分別為(  )
A.8 m/s,24 m/s     B.12 m/s,10 m/s
C.12 m/s,8 m/s D.24 m/s,8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C [將t=2 s代入質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v=3t2(m/s),得t=2 s時的瞬時速度為v=3×22 m/s=12 m/s。將t=0和t=2 s分別代入距離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s=4+2t3(m),得s1=4 m,s2=20 m,則質點在2 s時間內通過的位移為Δs=s2-s1=20 m-4 m=16 m,t=0到t=2 s間的平均速度為 == m/s=8 m/s,故C正確。]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2.(雙選)讓一小球沿邊長為2 m的正方形凹槽軌道勻速滾動,每1 s移動1 m,初始時刻小球位于圖中某邊的中點A。建立如圖所示的坐標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第1 s末的位置坐標是(2 m,2 m),瞬時速度的大小是1 m/s
B.第2 s末的位置坐標是(1 m,2 m),前2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C.第4 s末的位置坐標是(0,1 m),前4 s內的平均速率為0.5 m/s
D.第4 s末的位置坐標是(1 m,0),前4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5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AB [第1 s內運動的路程x1=vt1=1 m,則第1 s末的位置坐標是(2 m,2 m),此時的瞬時速度的大小是1 m/s,選項A正確;前2 s內運動的路程x2=vt2=2 m,第2 s末的位置坐標是(1 m,2 m),前2 s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m/s= m/s,選項B正確;前4 s內運動的路程x4=vt4=4 m,第4 s末的位置坐標是(0,1 m),前4 s內的平均速率為v4= m/s=1 m/s,平均速度的大小為= m/s=0.5 m/s,選項C、D錯誤。]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3.光電門傳感器是測定瞬時速度的儀器,如圖所示,它的原理是發射端發出一束很細的紅外線到另一端的接收窗口,當固定在運動物體上的一個已知寬度的擋光板通過時,它可以通過數據采集器記下擋光板的擋光時間,再用擋光板的寬度與擋光時間的比值求得運動物體的瞬時速度。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用光電門測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瞬時速度,在所要測量的物體速度較小時,為了減小誤差,應選擇寬度比較________(選填“寬”或“窄”)的擋光板。
(2)實驗中選用的擋光板寬度是5 mm,測得擋光板通過光電門的時間是0.5×10-3 s,則物體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v=________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0
[解析] (1)由v=可知,若Δt→0,則物體在從t到t+Δt這樣一個較小的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可認為是t時刻的瞬時速度,且可認為t到t+Δt這樣一個較小的時間內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反過來,若Δs越小,則Δt越小,越趨近t時刻的瞬時速度的實際值,所以測量中通常選擇比較窄的擋光板。
(2)由v=代入數據可解得物體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大小v=10 m/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濉溪县| 庄河市| 花莲市| 普兰县| 吕梁市| 弥渡县| 油尖旺区| 韩城市| 连平县| 南江县| 新安县| 南皮县| 青川县| 左权县| 岑溪市| 河曲县| 隆安县| 台江县| 育儿| 无棣县| 理塘县| 昌都县| 交口县| 依兰县| 木兰县| 池州市| 南城县| 凌海市| 吴桥县| 称多县| 吉隆县| 新泰市| 鸡西市| 大渡口区| 广灵县| 郓城县| 屏山县| 海晏县| 呼图壁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