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07 第2章 第2節 位移變化規律 課件--高中物理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07 第2章 第2節 位移變化規律 課件--高中物理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63張PPT)
現代文閱讀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應考之“脈”
第2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
第2節 位移變化規律
[學習目標] 1.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關系、位移與速度的關系。2.理解v-t圖像與對應時間軸所圍面積能代表位移,能用公式、圖像等方法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會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3.借助位移與時間關系的導出過程,體會科學思維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問題研究中的極限法。
必備知識·自主預習儲備
知識點一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1)位移公式:s=__。
(2)v-t圖像:一條與時間軸______的直線。
(3)勻速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等于v-t圖線與對應的時間軸所包圍的矩形的______,如圖所示。
vt
平行
面積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
(1)位移在v-t圖像中的表示: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在數值上對應著v-t圖像中的圖線和_________包圍的“面積”。如圖所示,在0~t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等于梯形的“面積”。即:S=t。
(2)位移公式:s=v0t+at2,式中v0表示_________,s表示物體在時間t內運動的______。
坐標軸
初速度
位移
思考 如圖所示為物體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那么0~t2時間內,物體的位移和路程各為多大?
提示:x1+x2 x1+|x2|
體驗 1.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  )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  )
(3)初速度越大,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一定越大。 (  )
×

×
知識點二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關系
1.公式:=___。
2.推導
速度公式vt=_______。
位移公式s=v0t+at2。
由以上兩式可得=___。
提醒 ①以上公式僅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非勻變速直線運動不能使用。
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大小不一定和路程相等。
2as
v0+at
2as
體驗 2.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公式=2as適用于任何直線運動。 (  )
(2)物體的末速度越大,則位移越大。 (  )
(3)對勻減速直線運動,公式=2as中的a必須取負值。 (  )
×
×
×
關鍵能力·情境探究達成
在某城市的一條道路上,規定車輛行駛速度不得超過30 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車是一輛客車,量得這輛車緊急剎車(車輪被抱死)時留下的剎車痕跡長為7.6 m,已知該客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7 m/s2。判斷以下問題:
(1)汽車剎車過程中,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  )
(2)根據位移公式求減速過程中的位移時,速度為正,加速度也為正。 (  )
(3)該車超速,違反交通規則。 (  )
提示:(1)√ (2)× (3)√
考點1 公式s=v0t+at2的應用
1.公式的矢量性:公式s=v0t+at2為矢量式,其中s、v0、a都是矢量,應用時必須選取統一的正方向,一般選v0的方向為正方向。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運動情況 取值
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a與v0同向,a取正值(v0方向為正方向)
運動情況 取值
若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a與v0反向,a取負值(v0方向為正方向)
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正值 說明位移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
若位移的計算結果為負值 說明位移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
2.公式的兩種特殊形式
(1)當a=0時,s=v0t(勻速直線運動)。
(2)當v0=0時,s=at2(由靜止開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典例1】 “十一黃金周”我國實施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全國許多高速公路車流量明顯增加,京滬、京港澳、廣深等一些干線高速公路的熱點路段出現了擁堵。一小汽車以v=24 m/s 的速度行駛,由于前方堵車,剎車后做勻減速運動,在2 s末速度減為零,求這個過程中的位移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
思路點撥:(1)明確已知物理量 (2)選取適當的正方向 (3)選取公式求解
[解析]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vt=v0+at
可得a= m/s2=-12 m/s2
位移大小
s=v0t+at2=24×2 m-×12×22 m=24 m。
[答案] 24 m 12 m/s2
規律方法 應用位移公式解題的一般步驟
(1)確定一個方向為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2)根據規定的正方向確定已知量的正、負,并用帶有正、負的數值表示。
(3)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式或其變形式列式、求解。
(4)根據計算結果說明所求量的大小、方向。

[跟進訓練]
1.一輛汽車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勻速行駛,突然發現前方有障礙物,立即剎車,汽車以大小為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那么剎車后2 s 內與剎車后6 s內汽車通過的位移大小之比為
(  )
A.1∶1      B.3∶4
C.3∶1 D.4∶3
B [汽車的剎車時間t0= s=4 s,故剎車后2 s內及6 s內汽車的位移大小分別為s1=v0t1+=20×2 m+×(-5)×22 m=30 m,s2=20×4 m+×(-5)×42 m=40 m,s1∶s2=3∶4,故B正確。]
考點2 用v-t圖像求位移
1.v-t圖像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
2.面積在t軸以上表示位移是正值,在t軸以下表示位移是負值。
3.物體的總位移等于各部分位移(正負面積)的代數和。
4.物體通過的路程為t軸上、下“面積”大小的和。
【典例2】 甲、乙兩物體從同一點開始沿同一直線運動,甲的s-t圖像和乙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甲          乙
A.甲在3 s末回到出發點,甲在運動過程中距出發點的最大距離為4 m
B.0~6 s內甲、乙兩物體位移都為零
C.第3 s內甲、乙兩物體速度方向相同
D.2~4 s內甲的位移大小為8 m

C [由題圖甲可以看出:甲在3 s末回到出發點,甲運動過程中,距出發點的最大距離為4 m,故A正確;甲的圖像是s -t圖像,從圖像中可以看出0~6 s 內甲的位移為零,乙的圖像是v -t圖像,由v -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知,0~6 s內乙的位移也為零,故B正確;甲在第3 s內速度方向沿負方向,而乙在第3 s內速度方向沿正方向,故C錯誤;2~4 s內甲由+4 m 處運動到-4 m處,所以位移大小是8 m,故D正確。]
[跟進訓練]
2.某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2 m/s,經過10 s的時間,末速度v=6 m/s,其v-t圖像如圖所示,則10 s內位移為(  )
A.8 m      B.80 m
C.4 m D.40 m
D [在v-t圖像中梯形面積代表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的大小,s= m=40 m,則D正確,A、B、C錯誤。]

考點3?。?as的應用
1.公式的意義:公式2as=v2-反映了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s之間的關系,當其中三個物理量已知時,可求另一個未知量。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v0、v、a、s都是矢量,應用時必須選取統一的正方向,一般選v0方向為正方向。
(1)物體做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做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2)s>0,說明物體通過的位移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s<0,說明物體通過的位移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3.兩種特殊形式
(1)當v0=0時,v2=2as(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2)當v=0時,-=2as(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
【典例3】 [鏈接教材P43例題]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增加,交通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分析交通違法事例,將警示我們遵守交通法規,珍惜生命。一貨車嚴重超載后的總質量為49 t,以54 km/h的速率勻速行駛。發現紅燈時司機剎車,貨車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為。
(1)若前方無阻擋,從剎車到停下來此貨車在超載及不超載時分別前進多遠?
(2)若超載貨車剎車時正前方25 m處停著總質量為1 t的轎車,兩車將發生碰撞,求相撞時貨車的速度。
思路點撥:
關鍵詞 分析
54 km/h 開始減速時的速度
分別前 進多遠 減速運動至停止,超載時a1=-2.5 m/s2,不超載時a2=-5 m/s2
25 m 剎車時通過的位移
[解析] (1)設貨車剎車時速度大小為v0,加速度為a,末速度為v,剎車距離為s,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式得s=
由題意知,v0=54 km/h=15 m/s,v=0,
a1=-2.5 m/s2
a2=-5 m/s2
代入數據得,超載時s1=45 m
不超載時s2=22.5 m。
(2)超載貨車與轎車碰撞時, 由=2as知
相撞時貨車的速度
v1= m/s=10 m/s。
[答案] (1)45 m 22.5 m (2)10 m/s
規律方法 公式=2as的應用技巧
(1)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如果不涉及時間一般用速度位移公式較方便。
(2)剎車問題由于末速度為零,應用此公式往往較方便。
【教材原題P43例題】 汽車從開始制動到停止所行駛的距離,是衡量汽車制動性能的參數之一。某型號的汽車以100 km/h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行駛,急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勻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開始制動后2 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
分析 汽車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如圖2-9所示。在第一問中,已知初速度、加速度和時間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時間關系式;在第二問中,通過初速度、加速度和末速度的信息求位移,可用位移—速度關系式。
解 選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題意知v0=100 km/h=27.8 m/s,a=-5 m/s2,vt=0,t=2 s。
根據速度公式vt=v0+at,可知汽車剎車時間
t0===5.56 s
因為ts1=v0t+at2
=27.8 m/s×2 s+×(-5 m/s2)×(2 s)2
=45.6 m
根據公式=2as,可得汽車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的位移
s2=

=77.3 m
所以,開始制動后2 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為45.6 m;從開始制動到完全停止,汽車行駛的距離為77.3 m。
[跟進訓練]
3.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由v增大到2v的過程中位移為s,則當速度由2v增大到4v的過程中位移是(  )
A.4s    B.3s    C.2s    D.s
A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由v增大到2v時,有(2v)2-v2=2as,速度由2v增大到4v時,有(4v)2-(2v)2=2as′,聯立兩式得s′=4s,故A正確。]

學習效果·隨堂評估自測

1.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點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是s=(24t-1.5t2) m,則質點速度為零的時刻是(  )
A.1.5 s  B.8 s  C.16 s  D.24 s
B [根據題意可得質點運動的初速度為v0=24 m/s,加速度大小為a=3 m/s2,所以質點的速度為零的時刻為t==8 s。]

2.一輛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其v -t圖像如圖所示。在t=0到t=40 s這段時間內,汽車的位移是(  )
A.0        B.30 m
C.750 m D.1 200 m
C [由v -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得汽車的位移s=×30 m=750 m,故C正確。]
3.一個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 s末的速度達到
4 m/s,物體在第2 s內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A [根據速度公式v1=at,得a=第1 s末的速度等于第2 s初的速度,所以物體在第2 s內的位移s2=v1t+at2=4×1 m+×4×12 m=6 m,故選項A正確。]

4.(新情境題,以航母彈射系統為背景,考查位移—速度關系)有些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某型號的戰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能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 m/s2,當飛機的速度達到50 m/s 時才能離開航空母艦起飛。設航空母艦處于靜止狀態。
(1)若要求該飛機滑行160 m后起飛,彈射系統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艦上不裝彈射系統,要求該型號飛機仍能在此艦上正常起飛,則該艦身長至少應為多少?
[解析] (1)根據公式v2-=2as
得v0==30 m/s。
(2)不裝彈射系統時,v2=2as′
得s′==250 m。
[答案] (1)30 m/s (2)250 m
回歸本節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應用公式s=v0t+at2和=2as時應選取正方向,一般情況下,選哪個物理量的方向為正方向?
提示: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
(2)v-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的單位是什么?如何用“面積”表示總位移和總路程?
提示:“面積”的單位是m。所圍成的“面積”在t軸上方,則表示位移為正,在下方,則表示位移為負,然后加正、負號進行代數求和表示總位移;“面積”相加表示路程。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課時分層作業(六) 位移變化規律
?題組一 位移—時間關系
1.汽車以20 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關閉發動機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 m/s2,則它關閉發動機后通過37.5 m所需時間為(  )
A.3 s   B.4 s   C.5 s   D.6 s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A [根據s=v0t+at2,將v0=20 m/s,a=-5 m/s2,s=37.5 m,代入得t1=3 s,t2=5 s,但因剎車時間t0==4 s,所以t2=5 s應舍去,故A正確。]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2.某質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第3 s內通過的位移是x,則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
A.  B.  C.  D.
C [3 s內的位移a,2 s內的位移at′2=2a,則-2a=x,解得a=,則C正確,A、B、D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題組二 用v-t圖像求位移
3.豎直升空的火箭,其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火箭在40 s時速度方向發生變化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8 000 m 
C.火箭經過120 s落回地面
D.火箭經過40 s到達最高點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B [由v-t圖像知,火箭前40 s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0~120 s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選項A、C、D錯誤;上升的最大高度s=×800×120 m=48 000 m,故B正確。]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4.平直的公路上有同方向行駛的電車和汽車,t=0時它們經過同一地點,t=5 s時電車突然停下,汽車也立即制動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兩車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
A.汽車會撞上電車
B.汽車不會撞上電車,汽車停止后
兩車還相距2.5 m
C.汽車不會撞上電車,汽車停止后兩車還相距1.5 m
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兩車是否相撞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B [由v-t圖像可知,電車的位移s電=8×5 m=40 m,汽車的位移s汽=×(5+10)×5 m=37.5 m,Δs=s電-s汽=2.5 m,則B正確,A、C、D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題組三 位移—速度公式
5.兩個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相同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它們的初速度之比為1∶2,它們運動的最大位移之比為 (  )
A.1∶2  B.1∶4  C.1∶  D.2∶1
B [由0-=2ax得,故,則B正確,A、C、D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6.通過測試得知,某型號的卡車在某路面上急剎車時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如果要求它在這種路面上行駛時必須在10 m內停下來,則它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  )
A.2 m/s  B.5 m/s  C.8 m/s  D.10 m/s
D []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7.列車長為l,鐵路橋長為2l,列車勻加速行駛過橋,車頭過橋頭的速度為v1,車頭過橋尾時的速度為v2,則車尾過橋尾時速度為
(  )
A.3v2-v1 B.3v2+v1
C. D.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C [由v2-=2as得:=2a3l,故v3=,選項C正確,選項A、B、D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8.在“車讓人”交通安全活動中,交警部門要求汽車在斑馬線前停車讓人。以8 m/s勻速行駛的汽車,當車頭離斑馬線8 m時,駕駛員看到斑馬線上有行人通過,已知該車剎車時最大加速度為5 m/s2,駕駛員反應時間為0.2 s。若駕駛員看到斑馬線上有行人時立即緊急剎車,則(  )
A.汽車能保證車讓人
B.汽車通過的距離是6.4 m
C.汽車運動的時間是1.6 s
D.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距離是1 m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A [汽車在駕駛員反應時間內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反應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為s1=v0t=8×0.2 m=1.6 m,故D錯誤;剎車后做勻減速運動,根據速度公式vt=v0+at,當汽車速度為零時,t=1.6 s,汽車運動總時間為1.8 s,由=2as2可得,勻減速的位移s2=6.4 m,汽車通過的總位移s總=s1+s2=8 m,到達斑馬線時剛好停下,行人可以安全通過,即汽車能保證車讓人,故A正確,B、C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9.一滑塊以某一速度從斜面底端滑到頂端時,其速度恰好減為零。已知運動中滑塊加速度恒定。若設斜面全長為L,滑塊通過最初L所需的時間為t,則滑塊從斜面底端滑到頂端所用時間為(  )
A.t  B.t  C.3t  D.2t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B [利用“逆向思維法”把滑塊的運動看成逆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后所需時間為t′,則at′2全過程L=a(t+t′)2,解得t′=t,所以t總=t′+t=t,則B正確,A、C、D錯誤。]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0.(雙選)某人騎自行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進,圖中的實線記錄了自行車在開始一段時間內的v-t圖像,某同學為了簡化計算,用虛線作近似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時刻,虛線反映的加速度比實際的大
B.在0~t1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
C.在t1~t2時間內,由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的大
D.在t3~t4時間內,虛線反映的是勻速直線運動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BD [由于v-t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在t1時刻,實線的斜率大于虛線的斜率,故虛線反映的加速度比實際的小,故A錯誤;在0~t1時間內實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小于虛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則實線反映的運動在0~t1時間內通過的位移小于虛線反映的運動在0~t1時間內通過的位移,故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故B正確;在t1~t2時間內,虛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小于實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故由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的小,故C錯誤;在t3~t4時間內,虛線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即自行車的速度保持不變,反映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選項D正確。]
11
11.(教材P45T2改編)一輛汽車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駛,司機看見紅色信號燈便立即踩下制動器,此后,汽車開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汽車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求:
(1)開始制動后,前2 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2)開始制動后,前5 s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解析] 規定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汽車的初速度v0=72 km/h=20 m/s
由題意知末速度v=0,加速度a=-5 m/s2,則汽車運動的總時間t==4 s。
11
題號
1
3
5
2
4
6
8
7
9
10
(1)因為t1=2 s(2)因為t2=5 s>t,所以汽車5 s末的位移等于4 s末的位移,故x2=v0t+ m=40 m。
[答案] (1)30 m (2)40 m
11
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乐山市| 图片| 寻甸| 都匀市| 武鸣县| 无为县| 德阳市| 玛纳斯县| 蛟河市| 鄄城县| 株洲县| 保康县| 延津县| 石城县| 白山市| 甘德县| 紫金县| 乾安县| 瑞丽市| 龙海市| 宾川县| 启东市| 宝兴县| 阜城县| 南乐县| 宁陕县| 五原县| 福清市| 丹江口市| 时尚| 宁武县| 双辽市| 云和县| 淮南市| 镇沅| 耒阳市| 万荣县| 陆丰市| 北安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