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1 思想方法——用類比法分析簡諧運動與圓周運動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可用正弦函數x=A sin (ωt+φ)來表示。式中的ω在學習勻速圓周運動時出現過,表示勻速圓周運動的圓頻率。那么,簡諧運動與勻速圓周運動有什么聯系呢?如圖所示,質點m從p點開始,以角速度ω繞圓心O做半徑為A的勻速圓周運動,建立直角坐標系xOy,Op連線與y軸正方向夾角為φ。因為質點m經過t時間后與圓心的連線Om和y軸正方向的夾角等于ωt+φ,所以質點m在x軸上的投影m′相對于圓心O的位移x就等于A sin (ωt+φ)。即x=A sin (ωt+φ)。【典例1】 如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以半徑R、角速度ω繞圓心O點沿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用豎直向下的平行光照射小球,觀察到其影子在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取圓心投影點O′為原點,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建立一維坐標系,從小球某次經過最高點的時刻開始計時,關于小球的影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振幅為2RB.振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ωRC.振動周期為D.位移表達式為x=R cos ωtB [圓心投影點O′為平衡位置,影子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為R,則振幅為R,故A錯誤;影子通過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此時其速度等于小球的運動速度,即最大速度為ωR,故B正確;影子的振動周期應和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相等,即T=,故C錯誤;影子初始時刻位于平衡位置,故位移表達式為x=-R sin ωt,D錯誤。]主題2 專題歸納——簡諧運動與力、能量的綜合【典例2】 (簡諧運動中的超重與失重)卡車在水平道路上行駛,貨物隨車廂底板上下振動而不脫離底板,設貨物的振動為簡諧運動,車不動,貨物靜止位置為平衡位置,以向上的位移為正,其振動圖像如圖所示,在圖像上取a、b、c、d四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小B.b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大C.c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小D.d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小于貨物重力思路點撥:本題是簡諧運動模型和超重、失重模型的綜合應用,解題關鍵是根據x-t圖像判斷位移正負,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上為超重,加速度向下為失重。A [a點對應的時刻,貨物的位移為正向最大,根據簡諧運動的特征得知,其加速度為負向最大,即向下最大,貨物處于失重狀態,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知,其對車廂底板的壓力小于貨物的重力。b、d點對應的時刻,貨物的位移為零,其加速度為零,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知,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等于貨物的重力。c點對應的時刻,貨物的位移為負向最大,根據簡諧運動的特征得知,其加速度為正向最大,即向上最大,貨物處于超重狀態,根據牛頓運動定律得知,其對車廂底板的壓力大于貨物的重力。故A正確,B、C、D錯誤。]【典例3】 (簡諧運動中的動量與能量)如圖甲所示,金屬小球用輕彈簧連接在固定的光滑斜面頂端。小球在斜面上做簡諧運動,到達最高點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取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小球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A.彈簧的最大伸長量為2 cmB.t=0.2 s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C.t=0.2 s到t=0.6 s內,小球的重力勢能逐漸減小D.t=0到t=0.4 s內,回復力的沖量為零思路點撥:解答本題應抓住以下關鍵點:(1)t=0時刻,即小球處于平衡位置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2)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說明小球在平衡位置時彈簧的伸長量等于振幅,即2 cm。(3)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彈簧伸長量最大,等于2倍振幅。C [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彈簧的伸長量最大,等于2倍振幅,所以彈簧的最大伸長量為4 cm,A錯誤;t=0.2 s時小球在最高點,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彈簧彈性勢能為零,B錯誤;t=0.2 s到t=0.6 s內,小球由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小球的重力勢能逐漸減小,C正確;t=0和t=0.4 s時刻,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據動量定理得0~0.4 s內回復力的沖量不等于零,D錯誤。]主題3 物理模擬——單擺的應用【典例4】 (多選)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發明了帶擺的計時器,叫擺鐘,擺鐘運行的速率由鐘擺控制。旋轉鐘擺下端的螺母可以使擺上的圓盤(可視為質點)沿擺桿上下移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擺鐘不準確時需要調整圓盤的位置B.擺鐘快了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C.由冬季變為夏季時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D.把擺鐘從福建移到北京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AC [當擺鐘不準確時需要調整圓盤的位置,從而改變擺長L,以達到調節擺鐘周期的目的,A正確;擺鐘快了,說明擺動周期變小,則必須使圓盤下移,才能調準,B錯誤;由冬季變為夏季時,溫度升高,則由熱脹冷縮可知,擺桿變長,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才能保持周期不變,C正確;擺鐘從福建移到北京,重力加速度增大,應使圓盤沿擺桿下移,才能保持周期不變,D錯誤。]章末綜合測評(二) 機械振動(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關于簡諧運動的回復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簡諧運動的回復力可能是恒力B.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可能相同C.簡諧運動中回復力的公式F=-kx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x是彈簧的長度D.做簡諧運動的物體每次經過平衡位置回復力一定為零D [根據簡諧運動的定義可知,物體做簡諧運動時,回復力為F=-kx,k是比例系數,不一定是彈簧的勁度系數,x是物體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不是彈簧長度,因x是變化的,回復力不可能是恒力,故A、C錯誤;回復力方向總是與位移方向相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也必定與位移方向相反,故B錯誤;做簡諧運動的物體每次經過平衡位置回復力一定為零,故D正確。]2.(人教版P55“做一做”改編)如圖所示,架子上面的電動機向下面的兩組彈簧—鉤碼系統施加周期性的驅動力,使鉤碼做受迫振動。改變電動機的轉速可以調整驅動力的頻率。接通電源,使鉤碼做受迫振動,改變電動機的轉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動機轉速增大時,鉤碼振動的頻率增大B.電動機轉速增大時,鉤碼振動的幅度增大C.鉤碼振動的振幅與電動機轉速無關D.鉤碼振動的頻率和電動機轉速無關A [由于鉤碼做受迫振動,因為受迫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頻率,電動機轉速增大時,驅動力頻率增大,則鉤碼的振動頻率也隨之增大,故A正確,D錯誤;當驅動力頻率等于鉤碼的固有頻率時,系統達到共振,振幅最大;若驅動力頻率小于固有頻率,隨著驅動力頻率增大,振幅增大;反之當驅動力頻率大于固有頻率時,隨著驅動力頻率增大,鉤碼振動的振幅減小,故B、C錯誤。]3.(人教版P117課題研究改編)如圖甲所示,雙線擺也是一種單擺,它的優點是可以把擺球的運動軌跡約束在一個確定的平面上。現把雙線擺的其中一根懸線換成一根很輕的硬桿,組成一個“桿線擺”,如圖乙所示,其中細線與輕桿的夾角為α。“桿線擺”可以繞著懸掛軸OO′來回擺動,桿與懸掛軸OO′垂直,其擺球的運動軌跡被約束在一個與水平面夾角為θ的傾斜平面內,擺長為L,重力加速度為g,則在擺角很小時“桿線擺”的周期為( )A.2π B.2πC.2π D.2πA [由題可知“桿線擺”的擺長為L,等效的重力加速度g′=g sin θ,根據單擺周期公式可得T=2π,A正確。]4.如圖所示,一質點在a、b間做簡諧運動,O是它振動的平衡位置。若從質點經過O點開始計時,經3 s,質點第一次到達M點,再經2 s,它第二次經過M點,則該質點的振動圖像可能是( )A BC DC [若質點從平衡位置開始先向右運動,可知M到b的時間為1 s,則=3 s+1 s=4 s,解得T=16 s,若質點從平衡位置開始先向左運動,可知M到b的時間為1 s,則T=3 s+1 s=4 s,解得T= s,故C正確,A、B、D錯誤。]5.如圖甲所示為演示簡諧運動圖像的裝置示意圖,它由一根較長的細線和較小的沙漏組成。當沙漏擺動時,沙漏中的細沙均勻流出,同時水平勻速拉出沙漏正下方的水平木板,沙漏中漏出的細沙在木板上會形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可以理解為沙漏擺動的振動圖像。圖乙是同一沙漏擺動裝置分別在兩塊相同的木板上形成的圖線(圖中的虛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木板1上細沙所形成的曲線P點附近的線條比Q點的細一些B.木板2運動的速度是木板1運動速度的1.5倍C.沙漏擺動過程中隨著細沙的漏出振動的周期不斷變大D.沙漏擺動過程中隨著細沙的漏出振動的周期先變大后變小D [沙漏擺動時在最大位移處速度為零,在平衡位置處速度最大,則在木板1上細沙所形成的曲線P點附近的線條比Q點的粗一些,故A錯誤;木板做勻速運動,設振動周期為T,則有v1·T=v2·2T,可得=,可知木板2運動的速度是木板1運動速度的,故B錯誤;沙漏擺動過程中隨著細沙的漏出,重心先降低后升高,則擺長先增大后減小,根據單擺周期公式T=2π可知,振動的周期先變大后變小,故C錯誤,D正確。故選D。]6.如圖所示為同一實驗室中甲、乙兩個單擺的振動圖像,從圖像可知( )A.兩擺球質量相等B.兩單擺的擺長不相等C.兩單擺相位相差D.在相同的時間內,兩擺球通過的路程總有s甲=2s乙C [由題圖知T甲=T乙,則擺長相等,B錯誤;而單擺周期與擺球質量無關,A錯誤;A甲=2A乙,x甲=2sin cm,x乙=sin (ωt) cm,兩單擺相位相差,C正確;由于兩個擺的初相位不同,所以只有從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開始計時,而且末位置也是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處的特殊情況下,經過相同的時間,兩擺球通過的路程才一定滿足s甲=2s乙,D錯誤。]7.某振子自由振動時的振動圖像如圖甲中實線所示,而在某驅動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動時,穩定后的振動圖像如圖甲中虛線所示,那么,此受迫振動對應的狀態可能是圖乙中的(圖乙為該振子的共振曲線)( )A.a點 B.b點C.c點 D.a點、b點都可能A [某振子自由振動時的振動圖像如圖甲中實線所示,設周期為T1,而在某驅動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動時,穩定后的振動圖像如圖甲中虛線所示,設周期為T2;由圖可知,T1f2;圖乙中c點是發生共振,驅動力頻率等于固有頻率f1,當受迫振動時,驅動力頻率為f2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每小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甲、乙兩位同學利用假期分別在兩個地方做“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回來后共同繪制了T2-l圖像,如圖(a)中A、B所示,此外甲同學還順便利用其實驗的單擺探究了受迫振動,并繪制了單擺的共振曲線,如圖(b)所示,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單擺的固有周期由擺長和所處環境的重力加速度共同決定B.由圖(a)分析可知A圖線所對應的實驗地點重力加速度較大C.由圖(b)可知,甲同學探究受迫振動的單擺擺長約為8 cmD.如果甲同學增大擺長,他得到的共振曲線的峰值將向左移動AD [單擺的固有周期公式為T=2π,l為擺長,g為當地重力加速度,選項A正確;根據T=2π,可得T2=l,所以T2-l圖像的斜率為k=,題圖(a)中A圖線的斜率大于B圖線的斜率,故A圖線對應的實驗地點重力加速度較小,選項B錯誤;由題圖(b)可知,當驅動力的頻率為0.5 Hz時,擺球發生共振,故系統的固有頻率為0.5 Hz,固有周期為T= s=2 s,根據T=2π,解得擺長為l≈1 m,選項C錯誤;根據公式T=2π,若在同一地點增大擺長,則單擺固有周期變大,固有頻率變小,則發生共振時的驅動力頻率變小,共振曲線的峰值向左移動,選項D正確。]9.如圖所示為一個水平彈簧振子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 s到t=2 s內,彈簧振子的動能不斷減小B.該彈簧振子的振動方程為x=-10sin cmC.t=3 s時,彈簧振子的加速度沿x軸負方向D.t=0到t=10 s彈簧振子的路程為50 cmBC [t=1 s到t=2 s內,彈簧振子從位移最大位置向平衡位置運動,則振子的動能不斷增加,選項A錯誤;由題圖可知角頻率ω==rad/s,該彈簧振子的振動方程為x=-10sin t(cm),選項B正確;t=3 s時,彈簧振子的位移為正向最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a=-可知加速度沿x軸負方向,選項C正確;由于10 s=2.5T,則t=0到t=10 s彈簧振子的路程為s=2.5×4A=100 cm,選項D錯誤。故選BC。]10.如圖所示,將一只輕彈簧上端懸掛在天花板上,下端連接物體A,A下面再用棉線掛一物體B,A、B質量相等,g為當地重力加速度,不計空氣阻力。燒斷棉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燒斷棉線瞬間,A的加速度大小為gB.燒斷棉線之后,A向上先加速后減速C.燒斷棉線之后,A在運動中機械能守恒D.當彈簧恢復原長時,A的速度恰好減到零ABD [設A、B質量為m,燒斷棉線前,對A、B整體受力分析知,彈簧的彈力F=2mg,燒斷棉線瞬間,彈簧的彈力不變,對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g=ma,解得a=g,故A正確;燒斷棉線后,A在彈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彈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所以物體A向上先加速后減速,B正確;燒斷棉線后,A還受彈簧彈力作用,故A的機械能不守恒,但A和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C錯誤;燒斷棉線后,A在重力和彈力的作用下做簡諧運動,在最低點回復力大小為F=2mg-mg=mg,方向向上,根據對稱性可知,在最高點回復力大小為F′=mg,方向向下,即mg+F彈=mg,解得F彈=0,故在最高點速度為零時,彈簧彈力為零,即彈簧恢復原長,D正確。]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8分)傳感器在物理實驗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單擺在運動過程中,擺線的拉力在做周期性的變化,這個周期性變化的力可用拉力傳感器顯示出來,從而可進一步研究單擺的運動規律。(1)實驗時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示數如圖甲所示,該擺球的直徑d=________mm。(2)接著測量了擺線的長度為l0,實驗時用拉力傳感器測得擺線的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則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_________(用題目和圖中的已知量表示)。(3)某小組改變擺線長度l0,測量了多組數據,在進行數據處理時,甲同學把擺線長l0作為擺長,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學作出T2-l0圖像后先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兩同學處理數據的方法得出的結果:甲________,乙________。(均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解析] (1)主尺示數是15 mm,游標尺示數是4×0.1 mm=0.4 mm,擺球的直徑為15 mm+0.4 mm=15.4 mm。(2)在單擺擺動的過程中,每一個周期中有兩次拉力的最大值,由F-t圖像可知,單擺周期T=4t0,根據公式T=2π,整理得g=。(3)根據(2)中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可知,甲同學把擺線長度l0作為擺長,則擺長的測量值偏小,則g的測量值偏小;乙同學作出T2-l0圖像后求出斜率k=,重力加速度g=,該方法計算出的重力加速度與擺長無關,測量結果準確。[答案] (1)15.4 (3)偏小 準確12.(12分)在做“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實驗時:(1)為了利用單擺較準確地測出重力加速度,可選用的器材為________。A.20 cm長的細線、小木球、停表、米尺、鐵架臺B.100 cm長的細線、小鋼球、停表、米尺、鐵架臺C.100 cm長的細線、大木球、停表、量程為50 cm的刻度尺、鐵架臺D.10 cm長的細線、大鋼球、大掛鐘、米尺、鐵架臺(2)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擺球應在經過最________(選填“高”或“低”)點的位置時開始計時,并計數為零,擺球每次通過該位置時計數加1,當計數為60時,所用的時間為t,則單擺周期為________。(3)實驗時某同學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擺球太重B.計算時誤將小球的直徑與擺線長相加C.測出n次全振動時間為t,誤作為(n+1)次全振動時間進行計算D.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了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4)有兩位同學利用假期分別參觀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傳感器較為準確地探究了“單擺的周期T與擺長L的關系”(北京大學所在地的緯度比廈門大學高),并繪制了 T2-L 圖像,如圖甲所示,去廈門大學的同學所測實驗結果對應的圖線是________(選填“A”或“B”)。另外在廈門大學做探究的同學還利用計算機繪制了a、b兩種單擺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a、b兩單擺的擺長之比為________。[解析] (1)實驗中應采用長1 m左右且不能形變的細線,小球選用密度大的金屬球。(2)擺球經過最低點時速度最大,在相等的距離誤差上引起的時間誤差最小,測的周期誤差最小。所以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擺球應選經過最低點的位置時開始計時。由題分析可知,單擺全振動的次數為N==30,周期為T=。(3)擺球的重力越大,誤差越小,故A錯誤;計算時誤將小球的直徑與擺線長相加,則擺長測量值偏大,根據T=2π可知g=,則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偏大,故B錯誤;實驗中誤將n次全振動計為(n+1)次,根據T=求出的周期變小,g偏大,故C錯誤;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計算時使用的擺長偏小,依據g=可知得到的g值偏小,故D正確。(4)由T=2π得T2=L,知T2-L圖線的斜率越大,則重力加速度越小,因為廈門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北京,則廈門的同學所測實驗結果對應的圖線的斜率大,應該是A圖線。由振動圖線知,兩單擺的周期比為=,由T=2π知,兩單擺擺長之比為=。[答案] (1)B (2)低 (3)D (4)A 4∶913.(10分)如圖甲所示,擺球在豎直平面內做簡諧運動,通過力傳感器測量擺線拉力F,F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如圖乙所示,擺球經過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v= m/s,忽略阻力,取g=10 m/s2,π2≈10,求:(1)單擺的擺長L;(2)擺球的質量m。[解析] (1)由題圖乙可知,單擺的擺動周期為2 s,單擺周期公式為T=2π代入數據解得擺長L=1 m。(2)擺球經過最低點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T-mg=m由題意可知FT=2.04 N,v= m/s代入數據解得擺球的質量m=0.2 kg。[答案] (1)1 m (2)0.2 kg14.(14分)如圖甲所示,輕彈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質量為m=1 kg的小球,小球靜止時彈簧伸長量為10 cm。現使小球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從小球在最低點釋放時開始計時,小球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隨時間t變化的規律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10 m/s2。(1)寫出小球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式;(2)求出小球在0~12.9 s內運動的總路程和t=12.9 s時刻的位置;(3)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加速度的大小。[解析] (1)由振動圖像可知A=5 cm,T=1.2 s則ω== rad/s則小球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式為y=A cos ωt=5cos t(cm)。(2)12.9 s=10T,則小球在0~12.9 s內運動的總路程為s=10×4A=215 cmt=12.9 s時刻小球的位置坐標y=0,即小球在平衡位置處。(3)小球在平衡位置時彈簧的伸長量為10 cm,則k== N/m=100 N/m小球在最高點時,彈簧的伸長量為Δx′=Δx-A=5 cm,則mg-kΔx′=ma解得a=5 m/s2。[答案] (1)y=5cos t(cm) (2)215 cm 平衡位置(y=0) (3)5 m/s215.(10分)如圖所示,一個半徑為R的凹槽,該槽是圓柱體側表面的一部分。MN、PQ為圓柱表面的母線,MN=PQ=L,在其一端的最低處有一小孔B。一半徑略小于B孔半徑且遠小于R的小球,位于槽的另一端邊緣點A處(A靠近槽的最低點),不計摩擦。(1)若小球初速度為零,求小球運動到軌道最低點的時間;(2)若小球以初速度v0開始沿平行于MN的方向運動,要使小球運動到槽的另一端時,恰能落入B孔中,求小球的初速度v0和L應滿足的關系式。[解析] (1)如果小球沒有初速度,則小球做簡諧運動,簡諧運動的周期為T=2π小球運動到軌道最低點的時間t=n+=(n=0,1,2,…)。(2)沿MN方向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則L=v0t解得v0=(n=0,1,2,…)。[答案] (1)nπ(n=0,1,2,…)(2)v0=(n=0,1,2,…)15 / 15主題1 思想方法——用類比法分析簡諧運動與圓周運動做簡諧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可用正弦函數x=A sin (ωt+φ)來表示。式中的ω在學習勻速圓周運動時出現過,表示勻速圓周運動的圓頻率。那么,簡諧運動與勻速圓周運動有什么聯系呢?如圖所示,質點m從p點開始,以角速度ω繞圓心O做半徑為A的勻速圓周運動,建立直角坐標系xOy,Op連線與y軸正方向夾角為φ。因為質點m經過t時間后與圓心的連線Om和y軸正方向的夾角等于ωt+φ,所以質點m在x軸上的投影m′相對于圓心O的位移x就等于A sin (ωt+φ)。即x=A sin (ωt+φ)。【典例1】 如圖所示,小球在豎直平面內以半徑R、角速度ω繞圓心O點沿逆時針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用豎直向下的平行光照射小球,觀察到其影子在水平面上做簡諧運動。取圓心投影點O′為原點,水平向右為正方向建立一維坐標系,從小球某次經過最高點的時刻開始計時,關于小球的影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振幅為2RB.振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ωRC.振動周期為D.位移表達式為x=R cos ωt[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題2 專題歸納——簡諧運動與力、能量的綜合【典例2】 (簡諧運動中的超重與失重)卡車在水平道路上行駛,貨物隨車廂底板上下振動而不脫離底板,設貨物的振動為簡諧運動,車不動,貨物靜止位置為平衡位置,以向上的位移為正,其振動圖像如圖所示,在圖像上取a、b、c、d四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小B.b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大C.c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最小D.d點對應的時刻貨物對車廂底板的壓力小于貨物重力思路點撥:本題是簡諧運動模型和超重、失重模型的綜合應用,解題關鍵是根據x-t圖像判斷位移正負,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上為超重,加速度向下為失重。[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3】 (簡諧運動中的動量與能量)如圖甲所示,金屬小球用輕彈簧連接在固定的光滑斜面頂端。小球在斜面上做簡諧運動,到達最高點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取沿斜面向上為正方向,小球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A.彈簧的最大伸長量為2 cmB.t=0.2 s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C.t=0.2 s到t=0.6 s內,小球的重力勢能逐漸減小D.t=0到t=0.4 s內,回復力的沖量為零思路點撥:解答本題應抓住以下關鍵點:(1)t=0時刻,即小球處于平衡位置時,彈簧處于伸長狀態。(2)小球到達最高點時,彈簧處于原長狀態,說明小球在平衡位置時彈簧的伸長量等于振幅,即2 cm。(3)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彈簧伸長量最大,等于2倍振幅。[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題3 物理模擬——單擺的應用【典例4】 (多選)惠更斯利用擺的等時性發明了帶擺的計時器,叫擺鐘,擺鐘運行的速率由鐘擺控制。旋轉鐘擺下端的螺母可以使擺上的圓盤(可視為質點)沿擺桿上下移動,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擺鐘不準確時需要調整圓盤的位置B.擺鐘快了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C.由冬季變為夏季時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D.把擺鐘從福建移到北京應使圓盤沿擺桿上移[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 第二章 章末綜合提升 學生版.docx 15 第二章 章末綜合提升.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