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新課標命題探究(五)1.[科技前沿](2024 蘭州模擬)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如圖5-M-1所示,該系統與攝像機功能相似,能為戰斗機提供感知外界的“視覺”。關于該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系統的光學元件是一個凹透鏡B.該系統的光學元件是一個凸透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當戰斗機靠近目標物時,該系統所成像的大小不變D.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2. [生活實際](2024 重慶 B卷)如圖5-M-2 所示,智能快遞車正在運送包裹,用戶通過人臉識別取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用戶看見快遞車,是因為光在它表面發生了折射B.地面上出現快遞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智能快遞車上的攝像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D.人臉識別時,人通過攝像頭成倒立、等大的虛像3. [生活實際](2024黃岡一模)如圖5-M-3 所示是“中華彩燈大世界”,春節期間,游人如織,小張拿出手機留影紀念。在黑屏狀態下通過屏幕看到身后游人的像;拍照時通過屏幕看到“兔子燈”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游人的像是正立、縮小的虛像B.兔子燈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C.屏幕上彩色“兔子燈”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D.小張拍照時離兔子燈越遠,屏幕上的像越小4.[生活實際](2024 揭陽一模)為加強安全管理,某學校師生開始用人臉識別系統進出校園,如圖5-M-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臉識別顯示屏上顯示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B.當學生遠離識別系統攝像頭時,顯示屏上的像變小C.顯示屏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該識別系統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5.[古代科技]在我國西漢的《淮南萬畢術》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根據書中記載,將冰打磨后對準艾草一類的易燃物上,可以將這些易燃物點燃。這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的 作用將物體點燃;當艾草等易燃物位于冰透鏡的 處時,更容易“生火”。6. [生活實際](2024 包頭)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如圖5-M-5 所示。(1)凸透鏡起到 的作用。(2)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應在凸透鏡的 焦距范圍之內。(3)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儀表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與儀表的位置在凸透鏡的 側。7.[跨學科實踐](2024 云南模擬)在學習完光現象和透鏡知識后,李老師布置了一個跨學科實踐的作業:制作望遠鏡。某小組在制作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請你幫助該小組答疑解惑。(1)如圖5-M-6 所示是天文愛好者用的望遠鏡,小婉在了解望遠鏡的基本構造后,應該選擇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作為望遠鏡的物鏡,它相當于 (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的鏡頭,成倒立、縮小的 (選填“實”或“虛”)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 (選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將這個像放大,并呈現給我們的眼睛。(2)在確定好放大倍率后,他們選擇好了目鏡和物鏡,除了需要滿足焦距的要求,物鏡的直徑還要比目鏡的直徑 (選填“大”或“小”)一些。(3)他們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完畢后進行望遠調試,改變物鏡與目鏡之間的距離,直到通過望遠鏡看到遠處物體清晰的像。在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需要 (選填“增大”或“減小”)物鏡與目鏡之間的距離。8.[跨學科實踐]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眼睛和眼鏡人類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厚薄程度,從而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實像,普通照相機的焦距不變,是通過改變物距或像距使像變得清晰。依靠眼晴調節所能看清的最遠和最近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作遠點和近點。正常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近點大約在 10 cm 處。長時間觀察距離較近或較遠處的物體時,眼睛容易疲勞,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 cm,這個距離叫作明視距離。當眼睛出現某些缺陷時,人們需要戴眼鏡來矯正,常見眼鏡的實質就是凸透鏡或凹透鏡。透鏡的焦距 f 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領越大。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在數值上等于鏡片的透鏡焦距(以米為單位)的倒數的100倍。(1)正常眼睛觀察物體時,在視網膜上成的像是 。(填字母)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2)根據上文,你認為人的正常眼睛的觀察范圍是 。(填字母)A.0~10 cm B.10~25 cmC.25 cm~無限遠 D.10 cm~無限遠(3)圖5-M-7中,表示近視眼成像和近視眼矯正后成像情況的分別是 。(填字母)A.甲和丁 B.甲和丙C.乙和丁 D.乙和丙(4)小明所戴眼鏡鏡片的度數是 400 度,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m。(5)圖5-M-8中能大致說明眼睛成像時的像距和物距之間關系的是 。(填字母)新課標命題探究(五)1. D 2. B3. D 4. B5.會聚 焦點6. (1)放大(或放大鏡)(2)1 倍 (3)正立 同7.(1)凸透鏡 照相機 實 放大鏡(2)大 (3)增大8. (1)A (2)D (3)B (4)0.25 (5)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