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13 第二章 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講義--高中人教版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13 第二章 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講義--高中人教版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實驗目標] 1.明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知道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能熟練地使用停表。3.學會用單擺測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掌握減小實驗誤差的方法。
一、實驗思路
在擺角較小(小于5°)時的運動可看成簡諧運動,根據其周期公式T=2π,可得g=______。據此,通過實驗測出擺長l和周期T,可計算得到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二、實驗裝置
1.實驗器材
鐵架臺及鐵夾、中心有小孔的金屬小球、約1 m長的細線、停表、刻度尺、游標卡尺。
2.制作單擺
(1)在細線的一端打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些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并把細線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就制成了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的上端,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方便使用不同長度的擺線。如圖所示。
三、物理量的測量
1.擺長的測量
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小球球心與懸掛點之間的距離作為擺長的測量值,或者用刻度尺測出擺線長L,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直徑d,然后計算出懸點到球心的距離l=______。
2.周期的測量
把小球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然后放開小球讓它擺動,從__________開始計時,用停表測出單擺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再計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單擺的振動周期。
3.改變擺長,反復測量幾次,將數據填入表格。
四、數據分析
1.公式法: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g=______中求出g的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表所示實驗表格:
實驗 次數 擺長 l/m 周期 T/s 重力加速度 g/(m·s-2) 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
1 g=
2
3
2.圖像法:由T=2π得T2=______,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作出T2-l圖像(如圖所示)。其斜率k=,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五、誤差分析
1.系統誤差
主要來源于單擺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懸點是否固定,擺球是否可看作質點,球、線是否符合要求,擺動是圓錐擺還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等。
2.偶然誤差
主要來自擺長的測量和時間(即單擺周期)的測量。多次測量后取平均值可以減小偶然誤差。
六、注意事項
1.選擇材料時應選擇細、輕又不易伸長的線,長度一般在1 m左右,小球應選用密度較大的金屬球,直徑應較小,最好不超過2 cm。
2.單擺懸線的上端不可隨意卷在鐵架臺的桿上,應夾緊在鐵夾中,以免擺動時發生擺線下滑、擺長改變的現象。
3.注意擺動時控制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超過5°。
4.擺球振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5.計算單擺的振動次數時,應從擺球通過最低位置時開始計時,擺球每次從同一方向通過最低位置時進行計數,且在數“零”的同時按下停表,開始計時計數。要測n次全振動的時間t,然后通過計算求出它的周期的測量值。
類型一 實驗裝置及物理量的測量
【典例1】 (2024·廣西卷)單擺可作為研究簡諧運動的理想模型。
(1)制作單擺時,在圖甲、圖乙兩種單擺的懸掛方式中,選擇圖甲方式的目的是要保持擺動中________不變;
(2)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測得讀數如圖丙,則擺球直徑為________cm;
(3)若將一個周期為T的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5°的角度釋放,忽略空氣阻力,擺球的振動可看為簡諧運動。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以釋放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則擺球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用題干中字母表示)。
[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類型二 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
【典例2】 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測得擺球經過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為Δt,在測量單擺的擺長時,先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度為l,再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為D。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實驗時需要在適當的位置做一標記,當擺球通過該標記時開始計時,該標記應該放置在擺球擺動的________。
A.最高點  B.最低點  C.任意位置
(2)該單擺的周期為_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用題干中字母表示)。
(3)如果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實驗時誤將49次全振動記為50次
B.擺線上端懸點未固定,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時,停表過遲按下
(4)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幾組對應的L和T的數值,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作出T2-L圖線,但同學們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徑當作半徑來計算擺長,由此得到的T2-L圖像是圖乙中的________(選填“①”“②”或“③”)。
[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
【典例3】 如圖(a)所示的是某物理興趣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能夠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并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先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再將一根細線一端系在傳感器上,另一端系住一個小球,傳感器可以顯示出拉力的大小。
(1)實驗開始前,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的直徑,示數如圖(b)所示,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_ mm。讓小球處于自然懸掛狀態,此時傳感器顯示的拉力大小為F1,測出懸線的長為L0。
(2)將小球拉離平衡位置使細線與豎直方向成一定的張角θ(未知但很小),由靜止釋放小球,使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往復運動,力傳感器測出懸線的拉力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c)所示,其中拉力的最小值與最大值分別為F2、F3,拉力變化周期為T0,則當地
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已知和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聽課記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55.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實驗目標] 1.明確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知道如何選擇實驗器材,能熟練地使用停表。3.學會用單擺測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掌握減小實驗誤差的方法。
一、實驗思路
在擺角較小(小于5°)時的運動可看成簡諧運動,根據其周期公式T=2π,可得g=。據此,通過實驗測出擺長l和周期T,可計算得到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二、實驗裝置
1.實驗器材
鐵架臺及鐵夾、中心有小孔的金屬小球、約1 m長的細線、停表、刻度尺、游標卡尺。
2.制作單擺
(1)在細線的一端打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些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并把細線上端固定在鐵架臺上,就制成了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的上端,鐵架臺放在實驗桌邊,使鐵夾伸到桌面以外,方便使用不同長度的擺線。如圖所示。
三、物理量的測量
1.擺長的測量
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小球球心與懸掛點之間的距離作為擺長的測量值,或者用刻度尺測出擺線長L,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直徑d,然后計算出懸點到球心的距離l=L+。
2.周期的測量
把小球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然后放開小球讓它擺動,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用停表測出單擺完成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再計算出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單擺的振動周期。
3.改變擺長,反復測量幾次,將數據填入表格。
四、數據分析
1.公式法:每改變一次擺長,將相應的l和T代入公式g=中求出g的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設計如表所示實驗表格:
實驗 次數 擺長 l/m 周期 T/s 重力加速度 g/(m·s-2) 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
1 g=
2
3
2.圖像法:由T=2π得T2=·l,以T2為縱軸、以l為橫軸作出T2-l圖像(如圖所示)。其斜率k=,由圖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五、誤差分析
1.系統誤差
主要來源于單擺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懸點是否固定,擺球是否可看作質點,球、線是否符合要求,擺動是圓錐擺還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擺動等。
2.偶然誤差
主要來自擺長的測量和時間(即單擺周期)的測量。多次測量后取平均值可以減小偶然誤差。
六、注意事項
1.選擇材料時應選擇細、輕又不易伸長的線,長度一般在1 m左右,小球應選用密度較大的金屬球,直徑應較小,最好不超過2 cm。
2.單擺懸線的上端不可隨意卷在鐵架臺的桿上,應夾緊在鐵夾中,以免擺動時發生擺線下滑、擺長改變的現象。
3.注意擺動時控制擺線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不超過5°。
4.擺球振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
5.計算單擺的振動次數時,應從擺球通過最低位置時開始計時,擺球每次從同一方向通過最低位置時進行計數,且在數“零”的同時按下停表,開始計時計數。要測n次全振動的時間t,然后通過計算求出它的周期的測量值。
類型一 實驗裝置及物理量的測量
【典例1】 (2024·廣西卷)單擺可作為研究簡諧運動的理想模型。
(1)制作單擺時,在圖甲、圖乙兩種單擺的懸掛方式中,選擇圖甲方式的目的是要保持擺動中________不變;
(2)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測得讀數如圖丙,則擺球直徑為________cm;
(3)若將一個周期為T的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5°的角度釋放,忽略空氣阻力,擺球的振動可看為簡諧運動。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以釋放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則擺球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用題干中字母表示)。
[解析] (1)選擇圖甲方式的目的是要保持擺動中擺長不變。
(2)擺球直徑為d=1.0 cm+6×0.1 mm=1.06 cm。
(3)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可得單擺的擺長為L=
從平衡位置拉開5°的角度處釋放,可得振幅為A=L sin 5°
以該位置為計時起點,根據簡諧運動規律可得擺球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
x=A cos ωt=cos 。
[答案] (1)擺長 (2)1.06 (3)x=cos
類型二 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
【典例2】 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實驗小組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測得擺球經過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為Δt,在測量單擺的擺長時,先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線長度為l,再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為D。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實驗時需要在適當的位置做一標記,當擺球通過該標記時開始計時,該標記應該放置在擺球擺動的________。
A.最高點  B.最低點  C.任意位置
(2)該單擺的周期為_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__(用題干中字母表示)。
(3)如果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實驗時誤將49次全振動記為50次
B.擺線上端懸點未固定,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時,停表過遲按下
(4)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幾組對應的L和T的數值,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作出T2-L圖線,但同學們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徑當作半徑來計算擺長,由此得到的T2-L圖像是圖乙中的________(選填“①”“②”或“③”)。
[解析] (1)為了減小測量周期的誤差,應該將小球經過最低點時作為計時開始和終止的位置更好些,實際擺動中最高點的位置會發生變化,且靠近最高點時速度較小,計時誤差較大。故選B。
(2)因為擺球經過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為Δt,則該單擺的周期為T=
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其中L=l+,可得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為g=。
(3)根據g=可知,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記為50次,所測周期偏小,則所測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錯誤;擺線上端懸點未固定,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故所測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確;開始計時時,停表過遲按下,所測周期偏小,則所測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錯誤。故選B。
(4)由題意可得,單擺的實際擺長為l″=L-
由單擺周期表達式得T=2π,化簡可得T2=L-
由此得到的T2-L圖像是圖乙中的①。
[答案] (1)B (2) (3)B (4)①
類型三 創新實驗設計
【典例3】 如圖(a)所示的是某物理興趣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能夠測量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并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先將力傳感器固定在天花板上,再將一根細線一端系在傳感器上,另一端系住一個小球,傳感器可以顯示出拉力的大小。
(1)實驗開始前,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的直徑,示數如圖(b)所示,則小球的直徑D=________ mm。讓小球處于自然懸掛狀態,此時傳感器顯示的拉力大小為F1,測出懸線的長為L0。
(2)將小球拉離平衡位置使細線與豎直方向成一定的張角θ(未知但很小),由靜止釋放小球,使小球在豎直面內做往復運動,力傳感器測出懸線的拉力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c)所示,其中拉力的最小值與最大值分別為F2、F3,拉力變化周期為T0,則當地
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已知和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解析] (1)游標卡尺的讀數為9 mm+0.1 mm×7=9.7 mm。
(2)單擺周期為2T0,擺長L=L0+,根據單擺周期公式2T0=2π,可得g=。
[答案] (1)9.7 
實驗針對訓練(二) 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1.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除長約1 m的細線、帶鐵夾的鐵架臺、有小孔的小球、游標卡尺外,下列器材中,還需要________(填正確答案的標號)。
A.停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彈簧測力計
(2)用停表記錄了單擺全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如圖所示),停表的讀數為________ s。
(3)如果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計算時將擺線長加小球的直徑當作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記為50次
[解析] (1)除長約1 m的細線、帶鐵夾的鐵架臺、有小孔的小球、游標卡尺外,還需要停表測量周期,用刻度尺測量擺長。
(2)用停表記錄了單擺全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為90 s+9.8 s=99.8 s。
(3)如果他測得的g值偏小,根據T=2π可知g=,計算時將擺線長加小球的直徑當作擺長,則擺長的測量值偏大,測得的g偏大,A錯誤;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則計算時使用的擺長偏小,則測得的g偏小,B正確;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則測得的周期T偏大,則測得的g偏小,C正確;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記為50次,則測得的周期T偏小,則測得的g偏大,D錯誤。
[答案] (1)AB (2)99.8 (3)BC
2.在如圖甲“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 如圖乙,用螺旋測微器測出擺球的直徑為________ mm。
(2) 某同學通過多次實驗得出數據作出圖像,如圖丙,請根據圖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值為________ m/s2(已知π2≈9.86,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3) 若該同學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擺動中出現松動,使擺線增長了
B.把50次擺動的時間誤記為49次擺動的時間
C.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
D.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解析] (1)由題圖乙可得,擺球直徑為d=10.5 mm+18.2×0.01 mm=10.682 mm。
(2)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得L=T2,所以L-T2圖線的斜率為k== m/s2=0.25 m/s2,解得g≈0.25×4×9.86 m/s2≈9.86 m/s2。
(3)當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擺動中出現松動,會使擺線增長,則擺長測量值偏小,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得g=,可見會使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故A錯誤;把50次擺動的時間誤記為49次擺動的時間,測的周期偏大,則會使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故B錯誤;開始計時時,停表過早按下,則測的周期偏大,則會使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故C錯誤;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會使擺長測量值偏大,則會使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D正確。
[答案] (1)10.682 (2)9.86 (3)D
3.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實驗中,若擺球在垂直于紙面的平面內擺動,為了將人工記錄振動次數改為自動記錄振動次數,在擺球運動最低點的左、右兩側分別放置一激光光源與光敏電阻,如圖甲所示。光敏電阻與某一自動記錄儀相連,該儀器顯示的光敏電阻阻值R隨時間t的變化圖線如圖乙所示,則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________。若保持懸點到小球頂點的繩長不變,改用直徑是原小球直徑2倍的另一小球進行實驗,則該單擺的周期將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圖乙中的Δt將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解析] 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到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是一次全振動,所以由題圖乙可知單擺周期是2t0;單擺擺長為懸點到擺球球心的距離,即L=l+r,周期T=2π,增大r,則周期變大;Δt對應的是小球的擋光時間,小球越大,擋光時間Δt越長。
[答案] 2t0 變大 變大
4.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1)下列器材和操作最合理的是________;(圖中的球均較小)
 
A     B    C     D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用刻度尺量出從懸點到擺球間細線長的距離,作為單擺擺長
B.用停表測量單擺完成一次全振動所用時間并作為單擺的周期
C.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越大越好
D.為了減小誤差,應該在擺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
(3)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值小于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實際值,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A.開始擺動時振幅較小,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
B.小球的質量m較大,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
C.開始計時時,過早按下停表,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
D.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次全振動的時間記為(n+1)次全振動的時間,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
(4)某同學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多次改變擺線長(記為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他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紙上繪制出的l-T2圖線如圖所示,則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用a和b及π表示)
[解析] (1)為了保證小球擺動過程擺線長度保持不變,擺線應選用細絲線,擺線上端用鐵夾固定;為了減小空氣阻力的影響,擺球應選擇密度較大的鐵球。故選D。
(2)用刻度尺量出從懸點到擺球間細線長的距離,再加上小球半徑作為單擺擺長,故A錯誤;為了減小誤差,應用停表測量單擺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時間t,然后求出單擺的周期T=,故B錯誤;為了保證小球擺動做簡諧運動,單擺偏離平衡位置的角度應小于5°,故C錯誤;為了減小誤差,應該在擺球經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故D正確。故選D。
(3)實驗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值小于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實際值,根據單擺周期公式T=2π可得g=,開始擺動時振幅較小,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不影響重力加速度的測量,故A錯誤;小球的質量m較大,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不影響重力加速度的測量,故B錯誤;開始計時時,過早按下停表,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則周期測量值偏大,使得重力加速度測量值偏小,故C正確;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次全振動的時間記為(n+1)次全振動的時間,其他操作與計算均正確,則周期測量值偏小,使得重力加速度測量值偏大,故D錯誤。故選C。
(4)設小球半徑為r,根據單擺周期公式T=2π可得l=T2-r
可知l-T2圖像的斜率為k==,解得重力加速度為g=。
[答案] (1)D (2)D (3)C (4)
5.(1)滑板運動場地有一種常見的圓弧形軌道,其截面如圖,某同學用一輛滑板車和手機估測軌道半徑R(滑板車的長度遠小于軌道半徑)。
主要實驗過程如下:
①用手機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②找出軌道的最低點O,把滑板車從O點移開一小段距離至P點,由靜止釋放,用手機測出它完成n次全振動的時間t,算出滑板車做往復運動的周期T=________;
③將滑板車的運動視為簡諧運動,則可將以上測量結果代入公式R=________,計算出軌道半徑。(用t、n、g表示)
(2)某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
實驗器材:有機玻璃條(白色是透光部分,黑色是寬度均為d=1.00 cm的擋光片),鐵架臺,數字計時器(含光電門),刻度尺。
主要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光電門安裝在鐵架臺上,下方放置承接玻璃條下落的緩沖物;
②用刻度尺測量兩擋光片間的距離,刻度尺的示數如圖(b)所示,讀出兩擋光片間的距離L=___________________cm;
③手提玻璃條上端使它靜止在________方向上,讓光電門的光束從玻璃條下端的透光部分通過;
④讓玻璃條自由下落,測得兩次擋光的時間分別為t1=10.003 ms和t2=5.000 ms;
⑤根據以上測量的數據計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析] (1)②滑板車做往復運動的周期為T=。
③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得R==。
(2)②兩擋光片間的距離L=15.40 cm-0 cm=15.40 cm。
③手提玻璃條上端使它靜止在豎直方向上,讓光電門的光束從玻璃條下端的透光部分通過。
⑤玻璃條下部擋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玻璃條的速度為v1== m/s≈1 m/s
玻璃條上部擋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玻璃條的速度為v2== m/s=2 m/s
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有=2gL
代入數據解得加速度g=≈9.74 m/s2。
[答案] (1)② ③ (2)②15.40 ③豎直 ⑤9.74
1 /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巴彦淖尔市| 迁西县| 长汀县| 玉林市| 汕头市| 万全县| 平远县| 乌苏市| 太仆寺旗| 齐齐哈尔市| 库车县| 洪雅县| 湘潭市| 三门峡市| 隆昌县| 鸡西市| 嘉义市| 剑阁县| 东丰县| 攀枝花市| 灌南县| 仁怀市| 明水县| 宁明县| 南汇区| 罗江县| 邢台市| 临江市| 郁南县| 福泉市| 鲁甸县| 青川县| 灵川县| 临沭县| 巴里| 惠来县| 福清市| 榕江县| 定州市|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