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復習任務群一現代文閱讀Ⅰ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應考之“脈”第三章 機械波素養提升課(二) 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 波的多解問題[學習目標] 1.理解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意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2.理解波的多解性,會分析波的綜合問題。探究重構·關鍵能力達成探究1 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1.振動圖像與波的圖像的比較 振動圖像(y-t圖像) 波的圖像(y-x圖像)物理意義 某一質點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某時刻所有質點振動的位移圖像 振動圖像(y-t圖像) 波的圖像(y-x圖像)圖像信息 直讀 (1)周期T、振幅A (2)各時刻該質點的位移 (1)波長λ、振幅A(2)任意一質點在該時刻的位移判斷 各時刻速度、加速度方向 (1)任意一質點在該時刻加速度方向(2)傳播方向、振動方向的互判振動圖像(y-t圖像) 波的圖像(y-x圖像)圖像變化 隨時間推移,圖像延續,但已有形狀不變 隨時間推移,圖像沿傳播方向平移形象比喻 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活動的“錄像” 一群人在某時刻動作的“拍照”2.三步求解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典例1】 (質點振動圖像分析波的圖像)(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標原點O的質點的振動圖像如圖所示。當t=7 s時,簡諧波的波形圖可能正確的是( )√√AC [由O點的振動圖像可知,周期為T=12 s,設原點處的質點的振動方程為y=A sin ,則10=20sin φ,解得φ=。當t=7 s時,y7= cm≈-17.3 cm。因7 s=T,則在t=7 s時,質點在y軸負方向向下振動,根據“同側法”可判斷若波向右傳播,則波形如選項C所示;若波向左傳播,則波形如選項A所示。故選AC。]規律方法 分析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主要掌握兩點:(1)由振動圖像確定波的周期(質點振動周期),由波的圖像確定波長,進而計算波速。(2)先在振動圖像中確定與波的圖像對應時刻質點的振動方向,然后根據波的圖像確定波的傳播方向。注意:波的圖像對應的時刻不一定是振動圖像中t=0時刻。【教用·備選例題】 (源自魯科版教材)圖(a)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2 s時的圖像,圖(b)是這列波中質點P的振動圖像,求該波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方向。[解析] 由題圖(a)可知,這列波的波長λ=100 cm;由題圖(b)可知,這列波的周期T=2 s根據公式v=可得波速v=50 cm/s由題圖(b)可知,質點P在t=2 s時向上運動,故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答案] 50 cm/s x軸負方向【典例2】 (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重”情七運會,“合”你共精彩,2024年9月20日,重慶市第七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合川區體育中心如期舉行,眾多文體節目輪番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現場的觀眾自發玩起了“人浪”游戲。人浪可簡化為沿x軸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圖甲為t=1 s時的波形圖,此時質點P在平衡位置,質點Q在波谷位置,圖乙為質點P的振動圖像,則( )A.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該波傳播速度為9 m/sC.t=0.7 s時,質點P的加速度正在增大D.t=2.4 s時,質點Q的振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D [由題圖乙可知t=1 s時,質點P向y軸正方向運動,結合題圖甲可知該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故A錯誤;由題圖甲可知,波長為λ=6 m,由題圖乙可知,周期為T=2.0 s,則該波傳播速度v==3 m/s,故B錯誤;由題圖乙可知t=0.7 s時,質點P從負向位移向平衡位置靠近,加速度正在減小,故C錯誤;由Δt=2.4 s-1 s=1.4 s,則T<Δt探究2 波的多解問題1.造成波動問題多解的主要因素(1)周期性①時間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數倍時間的兩個時刻的波形圖完全相同,時間間隔Δt與周期T的關系不明確造成多解。②空間周期性:沿波的傳播方向,相隔波長整數倍距離的兩質點的振動情況完全相同,質點間距離Δx與波長λ的關系不明確造成多解。(2)雙向性對給定的波形圖,波的傳播方向不同,質點的振動方向也不同,反之亦然。①傳播方向雙向性:波的傳播方向不確定。②振動方向雙向性:質點振動方向不確定。2.解決波動的多解問題的方法(1)解決周期性多解問題時,往往采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找到一個周期內滿足條件的特例,在此基礎上再加上時間nT,或找到一個波長內滿足條件的特例,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距離nλ。(2)解決雙向性多解問題時,養成全面思考的習慣。【典例3】 (人教版P69例題改編)(波傳播的周期性帶來多解)下圖中的實線是一列正弦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圖。經過0.5 s后,其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1)如果波是向左傳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2)如果波是向右傳播的,波的速度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解析] (1)若波向左傳播,則0.5 s=T(n=0,1,2,…)即T= s(n=0,1,2,…)由v=得v= m/s= m/s(n=0,1,2,…)。(2)若波向右傳播,則0.5 s=T(n=0,1,2,…)即T= s(n=0,1,2,…)由v=得v= m/s= m/s(n=0,1,2,…)。[答案] 見解析【教用·備選例題】 (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如圖所示,實線為t1=2 s時的波形圖,虛線為t2=5 s時的波形圖。以下關于平衡位置在O處的質點的振動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A BC D√√AC [機械波的傳播方向不確定,所以需要考慮機械波傳播方向的不確定性。若機械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則在t1=2 s時,O點振動方向豎直向上,則傳播時間Δt=t2-t1=3 s滿足Δt=+nT(n=0,1,2,…),解得T= s(n=0,1,2,…),當n=0時,解得周期T=4 s,A正確,B錯誤;若機械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在t2=5 s時,O點處于波谷,則Δt=T+nT(n=0,1,2,…),解得T= s(n=0,1,2,…),當n=0時,解得周期T=12 s,C正確,D錯誤。故選AC。]【典例4】 (波傳播的雙向性帶來多解)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如圖所示,實線為t1=2 s 時的波形圖,虛線為t2=5 s時的波形圖。則關于x=0處的質點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圖像可能為B.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圖像可能為√C.若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圖像可能為D.若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圖像可能為A [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則T+nT(n3 s,可得周期為T= s(n=0,1,2,3,…),根據“同側法”可知,x=0處的質點在t1=2 s時從平衡位置向y軸正方向振動,故A正確,B錯誤;若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則T+nT(n=0,1,2,…)=t2-t1=3 s,可得周期為T= s(n=0,1,2,…),根據“同側法”可知,x=0處的質點在t1=2 s時從平衡位置向y軸負方向振動,故C、D錯誤。故選A。]規律方法 解決波的多解問題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慮傳播方向的雙向性:如果題目未說明波的傳播方向或沒有其他條件暗示,應首先按波的傳播方向的可能性進行討論。(2)對設定的傳播方向,首先確定Δt和T(或確定Δx和λ)的關系,一般先確定最簡單的情況,即一個周期內(或一個波長內)的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加nT(或nλ)。(3)應注意題目是否有限制條件,如有的題目限制波的傳播方向,或限制時間Δt大于或小于一個周期等,所以解題時應綜合考慮。【典例5】 (波形的隱含性造成的多解)如圖所示,一列振幅為10 cm的簡諧橫波,其傳播方向上有兩個質點P和Q,兩者的平衡位置相距3 m。某時刻兩質點均在平衡位置且二者之間只有一個波谷,再經過0.3 s,Q第一次到達波峰。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波長可能為2 mB.周期可能為0.24 sC.波速可能為15 m/sD.0.3 s內質點P的位移大小為10 cm√B [根據題意,P、Q之間的波形圖可能有如圖所示的幾種情況。當P、Q之間有一個波谷兩個波峰時,如圖3,則有=3 m,解得λ=2 m,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根據波形圖,由于波的傳播方向的不同,質點Q第一次到達波峰經歷的時間可能為T=0.3 s或T=0.3 s,解得T=1.2 s或T=0.4 s,故B錯誤,符合題意;圖1、2、3、4的波長分別為λ1=λ2=3 m、λ3=2 m、λ4=6 m,當周期為1.2 s時,根據周期與波速之間的關系v=,可得v1=v2=2.5 m/s,v3= m/s,v4=5 m/s,當周期為0.4 s時,可得波速為 v1′=v2′=7.5 m/s,v3′=5 m/s,v4′=15 m/s, 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經過0.3 s,當質點Q到達波峰時,圖1、2中質點P到達波峰,圖3中質點P到達波谷,圖4中質點P到達波谷,因此0.3 s內質點P的位移大小為10 cm,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題號135246879素養提升練(二) 波的圖像與振動圖像的綜合問題 波的多解問題1.圖甲為一簡諧橫波在t=2 s時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在x1=0.5 m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在x2=4 m處的質點,圖乙為質點Q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列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B.t=2 s時,質點P的振動方向向上C.質點Q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0.4sin πt(m)D.從t=2 s到t=3.5 s,質點Q通過的路程為 m√D [由題圖乙可知,在t=2 s時,質點Q沿著y軸負方向運動,根據“同側法”可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A錯誤;根據“同側法”可知,t=2 s時,質點P的振動方向向下,故B錯誤;由題圖乙可知,質點Q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A sin t=0.4sin t(m),C錯誤;t=3.5 s時,質點Q的位移yQ=0.4sin t(m)=- m,故從t=2 s到t=3.5 s,質點Q通過的路程為s=2A-|yQ|=D正確。故選D。]題號135246879題號1352468792.(多選)一質點沿y軸做簡諧運動,平衡位置在坐標原點,在x軸方向形成機械波,t=0時該質點的位移為-0.1 m,t=1 s時該質點的位移為0.1 m,則( )A.若振幅為0.1 m,機械波的周期可能為 sB.若振幅為0.1 m,機械波的周期可能為 sC.若振幅為0.2 m,機械波的周期可能為2 sD.若振幅為0.2 m,機械波的周期可能為1.2 s√√√題號135246879BCD [若振幅為0.1 m,則有Δt=T(n=0,1,2,…),解得T= s(n=0,1,2,…),當n=2時,機械波的周期為 s,不可能為 s,故A錯誤,B正確;若振幅為0.2 m,則有Δt=+nT或Δt=T+nT或Δt=+nT(n=0,1,2,…),得T= s或 s或 s(n=0,1,2,…),當n=0時,機械波的周期可能為1.2 s或2 s,故C、D正確。故選BCD。]題號1352468793.一列機械波在某一時刻的波形如實線所示,經過Δt時間的波形如虛線所示,已知波的傳播速率為1 m/s,則下列四個數據中Δt的值不可能為( ) A.1 s B.8 s C.11 s D.15 s√題號135246879B [波的周期T= s=4 s,若波向右傳播,則Δt=nT+=(4n+1) s(n=0,1,2,…),當n=0時,Δt=1 s;若波向左傳播,則Δt=nT+=(4n+3) s,當n=2時,Δt=11 s,當n=3時,Δt=15 s,則Δt的值不可能為8 s。故選B。]題號1352468794.(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在t=0.125 s時的波形如圖甲所示,M、N、P、Q是介質中的四個質點,已知N、Q兩質點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為16 m,圖乙為質點P的振動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波的波速為120 m/sB.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C.質點P的平衡位置位于x=3 m處D.從t=0.125 s開始,質點P比質點N早 s回到平衡位置√√√題號135246879ABD [設該波的波長為λ,根據三角函數知識可知,N、Q兩質點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x=·λ=16 m,解得λ=24 m,由題圖乙可知該波的周期為T=0.2 s,所以該波的波速為v==120 m/s,故A正確;由題圖乙可知,t=0.125 s時刻,質點P沿y軸負方向運動,此時P應位于波傳播方向波形的上坡,所以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故B正確;由題圖乙可知,在t=0.125 s之后,質點P第一次位于波題號135246879峰的時刻為t=0.25 s,易知此波峰是t=0.125 s時刻質點Q所在處的波峰傳播過來的,所以有=0.25 s-0.125 s,解得xP=1 m,故C錯誤;根據以上分析可知,N、P兩質點間距為x′=1 m,又因為波向左傳播,所以質點P比質點N早回到平衡位置,時間間隔為Δt= s,故D正確。故選ABD。]題號1352468795.(多選)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傳播,已知x軸上x1=1 m和x2=7 m處質點的振動圖像分別如圖1、圖2所示,則此列波的傳播速率可能是( )A.7 m/s B.2 m/sC.1.2 m/s D.1 m/s√√題號135246879BC [由題圖可知該波的傳播周期T=4 s,當該列波向右傳播時,根據題干可知兩質點之間的距離滿足的關系為6 m=nλ+λ(n=0,1,2,…),則由v=可得波速為v= m/s(n=0,1,2,…),當n=1時,可得v=1.2 m/s;當波向左傳播時,兩質點之間的距離關系滿足6 m=nλ+λ(n=0,1,2,…),則v= m/s(n=0,1,2,…),當n=0時,可得v=2 m/s;將A和D選項代入兩個波速表達式,n均不是整數,因此A、D錯誤,B、C正確。]題號1352468796.(多選)如圖所示,a、b是一列橫波上的兩個質點,它們在x軸上的距離s=30 m,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當a振動到最高點時,b恰好經過平衡位置向下振動,經過5 s波傳播了30 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該波的波速一定是6 m/sB.該波的周期一定是12 sC.該波的波長可能是40 mD.該波的波長可能為24 m√√題號135246879AC [該波經過5 s,傳播了30 m,則波速v==6 m/s,選項A正確;由題意可知nλ+λ=30 m(n=0,1,2,…),可得波長λ= m(n=0,1,2,…),當n=0時,λ=40 m,當λ=24 m時,n不是整數,選項C正確,D錯誤;周期T= m/s(n=0,1,2,…),則該波的周期不可能是12 s,選項B錯誤。]題號1352468797.(多選)一列簡諧橫波在某介質中傳播時經過a、b兩點,a、b兩點的平衡位置相距3 m。如圖所示,實線表示a點的振動圖像,虛線表示b點的振動圖像。則( )A.質點a的振動方程為y=B.質點b的振動方程為y=2sin (5πt)cmC.該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90 m/sD.該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 m/s√√√題號135246879BCD [由題圖知該波的周期為T=0.4 s,振幅A=2 cm,則圓頻率ω==5π rad/s,可得質點b的振動方程為y=2sin (5πt)cm,質點a的振動方程為y=選項A錯誤,B正確;分析質點a的振動方程,當t= s=時,y=2 cm,而對質點b,當t=0.1 s=時,y=2 cm,結合波的周期性可知,若波由質點a向質點b傳播,則xab=+nλ(n=0,1,2,…),可得波速為v= m/s(n=0,1,2,…),當n=0時,v=90 m/s;若波由質點b向質點a傳播,則xab=+nλ(n=0,1,2,…),可得波速為v= m/s(n=0,1,2,…),當n=1時,v= m/s,選項C、D正確。]題號1352468798.一列沿x軸負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質點振動的振幅為10 cm,P、Q兩點的坐標分別為(-1 m,0)和(-9 m,0),已知t=0.7 s時,P點第二次出現波峰。(1)這列波的傳播速度為多大?(2)從t=0時刻起,經過多長時間Q點第一次出現波峰?(3)當Q點第一次出現波峰時,P點通過的路程為多少?題號135246879[解析] (1)由題意可知該波的波長為λ=4 mP點與最近波峰的水平距離為3 m,距離下一個波峰的水平距離為s=7 m,所以v==10 m/s。(2)Q點與最近波峰的水平距離為s1=11 m故Q點第一次出現波峰的時間為t1==1.1 s。題號135246879(3)該波中各質點振動的周期為T==0.4 sQ點第一次出現波峰時P點振動了t2=0.9 s=2T+質點P從平衡位置開始每振動經過的路程為10 cm, 當Q點第一次出現波峰時,P點通過的路程s′=9A=90 cm=0.9 m。[答案] (1)10 m/s (2)1.1 s (3)0.9 m題號1352468799.如圖所示為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橫波,實線為t1=0.5 s 時刻的波形圖,虛線為t2=1.5 s時刻的波形圖,已知波的周期大于2 s。(1)求簡諧橫波的波長和振動質點的振幅;(2)判斷波的傳播方向,并求波的傳播速度大小;(3)寫出x=3 m處質點的振動方程。題號135246879[解析] (1)根據題圖可知簡諧橫波的波長為12 m,振幅為2 cm。(2)若波向左傳播,則傳播的距離為x=(12n+8)m(n=0,1,2,…)又因為nT+T=t2-t1(n=0,1,2,…)即T= s(n=0,1,2,…)因周期T >2 s,可知周期無解,故波向右傳播,且傳播的距離為x=(12n+4) m(n=0,1,2,…)又因為nT+T=t2-t1(n=0,1,2,…)即T= s(n=0,1,2,…)題號135246879因周期T >2 s,可知T=3 s則波速v==4 m/s。(3)設x=3 m處質點的振動方程為y=A sin ,其中當t=0.5 s時,y=0且向上振動,代入數據可知φ=-故該質點的振動方程為y=2sin cm。[答案] (1)12 m 2 cm (2)波向右傳播 4 m/s(3)y=2sin cm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