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十四)1.D [波源運動,觀察者也運動,當二者運動的速度相同時,由于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所以不能觀察到多普勒效應,故A錯誤;當聲源靜止、觀察者也靜止時,波源自身的頻率不會變化,觀察者也觀察不到多普勒效應,故B錯誤;在聲源與觀察者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頻率變高,聽到的音調變高,在聲源與觀察者遠離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頻率變低,聽到的音調變低,故C錯誤,D正確。]2.C [加強點的振動總是加強,它們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復運動,有時位移也為零,只是振幅為兩列波的振幅之和,能量始終最大,加強點總是加強點,減弱點總是減弱點,故C正確。]3.C [聲波被觀察者接收時,觀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頻率變大,耳膜振動的頻率也變大,故C正確。]4.D [波速由介質決定,所以當某汽車向測速監視器靠近時,被該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與測速監視器發出的超聲波相比波速不變,根據波的多普勒效應,聲源移向觀察者時接收頻率變高,所以被該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與發出的超聲波相比頻率變大,故D正確,A、B、C錯誤。]5.A [M、N是兩個振動情況完全相同的波源,在M、N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的所有的點到M、N的路程差都等于0,因此都是振動加強點,選項A正確。]6.A [由題圖知O點是波谷和波谷疊加的位置,是振動加強點,該時刻位于O點的質點處于波谷,故A錯誤;P、N兩點是波谷和波峰疊加,由于兩列波的振幅、頻率相等,位于P、N兩點的質點的位移始終為零,即始終處于平衡位置,故B正確;該時刻位于M點的質點處于波峰,位于O點的質點處于波谷,從該時刻起,經過四分之一周期,位于M點的質點和位于O點的質點都到達平衡位置,此時位移為零,故C正確;OM連線中點也是振動加強的點,其振幅與O點或M點一樣,為2A,故D正確。]7.D [由題圖可知,波源S1形成的水波波長大于波源S2形成的水波波長,兩列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波速相等,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兩列波的頻率不等,不會形成干涉現象,但能發生疊加現象,故A錯誤;兩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不相等,波谷和波谷相遇處位移大小為3A,并不為零,故B錯誤;因兩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別為2A和A,由題圖可知,此時M點是波峰與波谷相遇,則|xM|=A,隨著時間的推移,位移大小變化,不可能總為零,故C錯誤;根據兩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別為2A和A,結合題圖可知,此時刻M點和N點的位移大小分別是A和3A,故D正確。]8.A [由x-t圖像可知,輪船靠近港口時的速度v1>v3>v2,而相對速度越大,多普勒效應越明顯,則f1>f3>f2,故A項正確。]9.D [由題意可知抵消聲波與噪聲發生干涉,而兩列波發生干涉的前提條件為頻率相同,故抵消聲波的頻率等于噪聲信號的頻率,即f==50 Hz,A錯誤;要想達到抵消的效果,抵消聲波的振幅與噪聲信號的振幅應相等,即抵消聲波的振幅也為A,B錯誤;汽車降噪過程應用的是波的干涉原理,不是多普勒效應原理,C錯誤;同一介質中的兩列波的波速相等,D正確。]10.解析:設空氣中的聲速為v0。在時間T內警鐘聲傳播的距離s0=v0T(T為周期),而警鐘聲在時間t內走的距離為s1=v0t,因而人不動時聽到鐘聲的次數為n0===;如果人以v的速度向聲源運動,那么聲波在時間t內相對于人行進的距離為s2=(v0+v)t,此時人聽到鐘聲的次數為n==·,當t=60 s時,n≈126。答案:1262 / 2課時分層作業(十四)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應1.關于多普勒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波源在運動,就一定能觀察到多普勒效應B.當聲源靜止、觀察者也靜止時,可以觀察到多普勒效應C.只要聲源在運動,觀察者總是感到聲音的頻率變高D.當聲源相對于觀察者運動時,觀察者聽到的聲音的音調可能變高,也可能變低2.關于波的干涉,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振動加強的質點,位移始終最大B.振動加強的質點,兩列波引起的分位移總是方向相反的C.加強點的振動,能量始終最大D.加強點和減弱點的位置在傳播中是隨時相互交換的3.當正鳴笛的火車向我們疾駛而來時,我們聽到的汽笛聲的音調變高了,這是因為( )A.聲源振動的頻率變大了B.聲波傳播的速度變大了C.耳膜振動的頻率變大了D.耳膜振動的頻率變小了4.裝有多普勒測速儀的汽車測速監視器安裝在公路旁,它向行駛中的車輛發射已知頻率的超聲波,并接收被車輛反射回來的反射波。當某汽車向測速監視器靠近時,被該汽車反射回來的反射波與測速監視器發出的超聲波相比( )A.頻率不變,波速變小 B.波速不變,頻率變小C.頻率不變,波速變大 D.波速不變,頻率變大5.如圖所示,水面上有M、N兩個振動情況完全相同的波源,在水面上形成兩列水波,在M、N連線的中垂線上有a、b、c三點,已知某一時刻,a點是兩列波的波谷相遇點,b點是兩列波的波峰相遇點,則可判斷c點( )A.一定是振動加強的點B.一定是兩列波的波峰相遇點C.一定是兩列波的波谷相遇點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6.如圖所示,實線與虛線分別表示振幅A、頻率f均相同的兩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與波峰相遇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時刻位于O點的質點正處于平衡位置B.位于P、N兩點的質點始終處在平衡位置C.從該時刻起,經過四分之一周期,位于M點的質點和位于O點的質點都到達平衡位置D.OM連線中點是振動加強的點,其振幅為2A7.如圖所示,兩列水波波源S1和S2的振幅分別為2A和A,某時刻它們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別由實線和虛線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列波在相遇區域發生干涉B.波谷和波谷相遇處位移為零C.M點的位移始終為零D.此刻M點和N點的位移大小分別是A和3A8.輪船在進港途中x-t圖像如圖所示,則在港口所測到輪船上霧笛發出聲音的頻率是圖中的哪一個( )A BC D9.(人教版P77STSE拓展變式)汽車主動降噪系統是一種能夠自動減少車內噪聲的技術,在汽車行駛過程中,許多因素都會產生噪聲,系統會通過車身的聲學反饋技術,通過揚聲器發出聲波將車外噪聲反向抵消,從而減少車內噪聲,如圖所示。某一噪聲信號的振動方程為y=A sin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抵消聲波的頻率應為100 HzB.抵消聲波的振幅應為2AC.汽車降噪過程應用的是多普勒效應原理D.抵消聲波和環境噪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相等10.正在報警的警鐘每隔0.5 s響一聲。一個人正坐在以 60 km/h的速度向著警鐘行駛的車中。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30 m/s,則這個人在每分鐘內能聽到幾次警鐘聲?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分層作業14 參考答案.docx 課時分層作業14 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應.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