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二) 動量定理?題組一 對沖量的理解及計算1.關于沖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的沖量是物體動量變化的原因B.作用在靜止的物體上的力的沖量一定為零C.動量越大的物體受到的沖量越大D.沖量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2.如圖所示甲、乙兩種情況中,人用相同大小的恒定拉力拉繩子,使人和船A均向右運動,經過相同的時間t,圖甲中船A沒有靠岸,圖乙中船A沒有與船B相碰,則經過時間t( )甲 乙A.圖甲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比圖乙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小B.圖甲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比圖乙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大C.圖甲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與圖乙中人對繩子拉力的沖量一樣大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3.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滑塊沿傾角為θ的斜面向上滑動,經過時間t1速度變為零,然后又下滑,經過時間t2回到斜面底端,滑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終為F1。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對滑塊的總沖量為( )A.mg sin θ(t1+t2) B.mg sin θ(t1-t2)C.mg(t1+t2) D.04.如圖所示,一水平地面由光滑的AB段和粗糙程度均勻的BC段組成,且AB=BC。某同學用水平恒力F將物體(可看成質點)由靜止從A點拉到C點。若在AB段和BC段上拉力的沖量大小分別為I1和I2,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I1一定大于I2 B.I1可能等于I2C.I1可能小于I2 D.I1一定等于I2?題組二 動量定理的定性分析5.從高處跳到低處時,為了安全,一般都是讓腳尖先著地,這樣做是為了( )A.減小沖量B.減小動量的變化量C.增大與地面的沖擊時間,從而減小沖力D.增大人對地面的壓強,起到安全作用6.如圖所示,將一杯水放在桌邊,杯下壓一張紙條。若緩慢拉動紙條(此過程中杯子相對紙條滑動),發現杯子會滑落;當快速拉動紙條時,發現杯子并沒有滑落。對于這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緩慢拉動紙條時,摩擦力對杯子的沖量較小B.快速拉動紙條時,摩擦力對杯子的沖量較大C.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與紙條間的動摩擦因數應盡量大一些D.為使杯子不滑落,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應盡量大一些?題組三 動量定理的定量計算7.“娛樂風洞”是一項將科技與驚險相結合的娛樂項目,它能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把表演者“吹”起來。假設風洞內向上的風速保持不變,表演者調整身體的姿態,通過改變受風面積(表演者在垂直風力方向的投影面積)來改變所受向上風力的大小。已知人體所受風力大小與受風面積成正比,人水平橫躺時受風面積最大,設為S0,站立時受風面積為;當受風面積為S0時,表演者恰好可以靜止或勻速漂移。如圖所示,某次表演中,人體可上下移動的空間總高度為H,表演者由靜止以站立身姿從A位置下落,經過B位置時調整為水平橫躺身姿(不計調整過程的時間和速度變化),運動到C位置時速度恰好減為零。關于表演者下落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A至B過程表演者的加速度大于從B至C過程表演者的加速度B.從A至B過程表演者的運動時間小于從B至C過程表演者的運動時間C.從A至B過程表演者動能的變化量大于從B至C過程表演者克服風力所做的功D.從A至B過程表演者動量變化量的數值小于從B至C過程表演者受風力沖量的數值8.隨著科技信息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許多人喜歡躺著看手機,經常出現手機砸傷眼睛的情況。若手機質量為120 g,從離人眼睛約20 cm的高度無初速度跌落,砸到眼睛后手機未反彈,眼睛受到的手機的沖擊時間約為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手機接觸眼睛之前的速度約為1 m/sB.手機對眼睛的沖量大小約為0.56 N·sC.手機對眼睛的作用力大小約為1.2 ND.手機與眼睛作用過程中手機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0.24 kg·m/s9.人們常說“滴水穿石”,請你根據下面所提供的信息,估算水對石頭的沖擊力的大小。一瀑布落差為h=20 m,水流量為Q=0.10 m3/s,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在最高點時和落至石頭上時的速度都認為是0。落在石頭上的水立即流走,在討論石頭對水的作用時可以不考慮水的重力,g取 m/s2,整個過程不考慮空氣阻力。10.使甲、乙兩條形磁鐵隔開一段距離,靜止于水平桌面上,甲的N極正對著乙的S極,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兩者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現同時釋放甲和乙,在它們相互接近過程中的任一時刻( )A.甲的速度大小比乙的大B.甲的動量大小比乙的大C.甲的動量大小與乙的相等D.甲和乙的動量之和不為零11.已知高超音速戰略導彈東風-17質量為m,在一次試射機動變軌過程中,東風-17正在大氣層邊緣向東水平高速飛行,速度大小為12馬赫(1馬赫為一倍音速,設為v),突然蛇形機動變軌,轉成水平向東偏下37°角飛行,速度大小為15馬赫。此次機動變軌過程中( )A.合力對東風-17做的功為81mv2B.合力對東風-17做的功為40.5 mv2C.合力對東風-17的沖量大小為9mv,方向豎直向上D.合力對東風-17的沖量大小為12mv,方向豎直向上12.一質量為2 kg的物塊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F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則( )A.t=1 s時物塊的速率為2 m/sB.t=2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4 kg·m/sC.t=3 s時物塊的動量大小為5 kg·m/sD.t=4 s時物塊的速度為零13.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細線懸掛在O1點,小球離地面高度為L。小球可以看成質點,弄斷細線后小球自由下落,并與地面碰撞后原速率反彈。圖乙中,質量為m、長為L的均勻軟繩用細線懸在O2點,軟繩下端剛好與地面接觸。輕輕弄斷細線,軟繩自由下落,軟繩落地后速度立刻變為零。不考慮部分軟繩落地后引起的落點的變化,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為g。求:(1)若小球與地面碰撞的接觸時間為Δt=,地面對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2)從細線斷開到軟繩全都落至地面過程中,地面對軟繩的沖量。5 / 5課時分層作業(二)1.A [力作用一段時間便有了沖量,而合力作用一段時間后,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物體的動量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說合力的沖量使物體的動量發生了變化,選項A正確;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經歷一段時間,這個力便有了沖量,與物體處于什么狀態無關,選項B錯誤;物體所受沖量I=Ft與物體動量的大小p=mv無關,選項C錯誤;沖量是矢量,其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同,D錯誤。]2.C [甲、乙兩圖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相同,作用時間相等,由沖量的定義式I=Ft可知,兩沖量相等,只有選項C是正確的。]3.C [根據沖量的定義式I=Ft,重力對滑塊的沖量應為重力乘作用時間,所以IG=mg(t1+t2),故C正確。]4.B [AB段物體一直加速,如果經過C點速度大于零,則tAB>tBC,所以I1大于I2;如果經過C點速度等于零,則tAB=tBC,所以I1等于I2;不會有tAB5.C [腳尖先著地,接著逐漸到整個腳著地,延緩了人落地時動量變化所用的時間,由動量定理可知,人落地時,動量變化量一定,這樣可以減小地面對人的沖擊力,從而避免人受到傷害,故C項正確。]6.D [在緩慢拉動和快速拉動紙條的過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均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快速拉動時,紙條與杯子作用時間短,此時摩擦力對杯子的沖量小,由I=Δp可知,杯子增加的動量較小,因此杯子沒有滑落,緩慢拉動時,摩擦力對杯子的沖量大,杯子增加的動量大,杯子會滑落,選項A、B錯誤;為使杯子不滑落,摩擦力對杯子的沖量應盡量小一些,杯子與紙條間的動摩擦因數應盡量小一些,選項C錯誤;杯子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較大時,杯子在桌面上做減速運動的加速度較大,則滑動的距離較小,杯子不容易滑落,選項D正確。]7.D [根據題意,風力F=kS,k·=mg,因此人站立時F1=k·=,平躺時F2=kS0=2mg。由A至B過程mg-F1=ma1,a1=,由B到C過程F2-mg=ma2,a2=g,a1tBC,B錯誤;從A至B過程表演者的動能變化量大小等于從B至C過程動能變化量大小,從B至C過程,由動能定理有mghBC-W=0-EkB,則W=mghBC+EkB,C錯誤;從B至C過程,由動量定理有mgtBC-F2tBC=0-mvB,則F2tBC=mgtBC+mvB>mvB-0,D正確。]8.D [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得,手機接觸眼睛之前的速度為v== m/s=2 m/s,A錯誤;設眼睛對手機的沖量大小為I1,取向下為正方向,根據動量定理有mgt-I1=0-mv,解得I1=0.48 N·s,可得眼睛對手機的作用力大小為F1== N=2.4 N,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得手機對眼睛的作用力大小約為2.4 N,手機對眼睛的沖量大小約為0.48 N·s,B、C錯誤;手機與眼睛作用過程中手機的動量變化量大小為Δp=|m·Δv|=0.24 kg·m/s,D正確。]9.解析:設水滴與石頭碰前速度為v,則有mgh=mv2。設時間Δt內有質量為Δm的水沖到石頭上,石頭對水的作用力大小為F,由動量定理得-FΔt=0-Δmv。又Δm=ρQΔt,聯立解得F=ρQv=2×103 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水對石頭的作用力大小為F′=F=2×103 N。答案:2×103 N10.D [設兩條形磁鐵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為F,對任意一個條形磁鐵由動量定理有(F-μmg)t=mv,得v=t-μgt,顯然質量越大的條形磁鐵速度越小,A錯誤;由(F-μmg)t=p可知質量越大的條形磁鐵動量越小,B錯誤;由B選項分析可知,兩條形磁鐵的動量大小不相等,即甲、乙兩條形磁鐵的動量之和不為零,C錯誤,D正確。]11.B [根據動能定理得W=m(15v)2-m(12v)2=,A錯誤,B正確;根據動量定理得I=mΔv=m=9mv,方向豎直向下,C、D錯誤。]12.B [根據F-t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的物理意義為合外力F的沖量,可知在0~1 s、0~2 s、0~3 s、0~4 s內合外力沖量分別為2 N·s、4 N·s、3 N·s、2 N·s,應用動量定理I=mΔv可知物塊在1 s、2 s、3 s、4 s末的速率分別為1 m/s、2 m/s、1.5 m/s、1 m/s,物塊在這些時刻的動量大小分別為2 kg·m/s、4 kg·m/s、3 kg·m/s、2 kg·m/s,則選項B正確,選項A、C、D錯誤。]13.解析:(1)小球自由下落,則有=2gL,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小球與地面碰撞,由動量定理得Δt-mgΔt=mv1-(-mv1),解得=21mg。(2)軟繩全部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過程中有L=,此過程中軟繩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由動量定理得mg·t1+I1=0,聯立解得I1=-m,負號表示方向豎直向上。答案:(1)21mg (2)m 方向豎直向上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分層作業2 動量定理.docx 課時分層作業2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