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yè)(一)1.B [用天平測量滑塊的質(zhì)量,用刻度尺測量擋光片的寬度,A錯誤,B正確;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由數(shù)字計時器測量,因此不需要用停表或打點計時器測量,C、D錯誤。]2.B [為避免受重力影響,導(dǎo)軌應(yīng)水平,選項A不符合題意;擋光板傾斜會導(dǎo)致?lián)豕獍鍖挾炔坏扔趽豕怆A段小車通過的位移,導(dǎo)致速度計算出現(xiàn)誤差,選項B符合題意;本實驗要求兩小車碰后連在一起,不要求兩小車質(zhì)量相等,選項C、D不符合題意。]3.C [物體的動量等于物體的質(zhì)量與其速度的乘積,即p=mv,質(zhì)量較大,如果速度較小,則動量不一定大,故A錯誤;質(zhì)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體,動量大小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一個物體的動量變化,其速度發(fā)生變化,故一定有加速度,故C正確;若物體的加速度(不為零)不變,則物體的速度一定是變化的,所以動量一定變化,故D錯誤。]4.D [動量由質(zhì)量和速度共同決定,只有質(zhì)量和速度的乘積大,動量才大,選項A、B均錯誤;動量是矢量,只要速度方向變化,動量也發(fā)生變化,選項C錯誤;由Δp=mΔv知選項D正確。]5.D [規(guī)定水平向左為正方向,則初動量為p1=mv1=0.18 kg×25 m/s=4.5 kg·m/s,打擊后動量為p2=mv2=0.18 kg×(-45 m/s)=-8.1 kg·m/s,故動量變化量為Δp=p2-p1=-12.6 kg·m/s,負號表示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即向右,故選D。]6.C [由于經(jīng)過每個水球的位移相同,根據(jù)t=可知,穿過4個水球的時間逐漸增加,故B錯誤;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Δv=a·Δt可知,a相同,Δt不同,故速度變化量不同,動量變化量也不同,故A、D錯誤;由W=F·l可知,每個水球?qū)ψ訌椬龅墓ο嗤鶕?jù)動能定理可知,動能變化量相同,故C正確。]7.解析:由v-t圖像可知,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1)在t=1 s時,v1=10 m/s,p1=mv1=0.2×10 kg·m/s=2 kg·m/s。(2)在t=3 s時,v2=-10 m/s,p2=mv2=0.2×(-10)kg·m/s=-2 kg·m/s。(3)Δp=p2-p1=-4 kg·m/s,負號表示與正方向相反。答案:(1)2 kg·m/s (2)-2 kg·m/s (3)-4 kg·m/s8.A [在物體下落過程中,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故機械能守恒,故有mgh=mv2,解得v=,所以在相同的高度,兩物體速度大小相等,即速率相同。由于a的路程小于b的路程,故ta<tb,即a比b先到達S;因為動量是矢量,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故a、b到達S時,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同,故A正確。]9.C [物體的動量p=mv是矢量,當(dāng)物體的速度大小、方向發(fā)生變化時,物體的動量也發(fā)生變化;物體的動能Ek=是標(biāo)量,只要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的大小不變,動能就不變。“嫦娥六號”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速度大小不變,故動能不變;由于速度方向時刻變化,動量時刻變化;“玉兔二號”巡視車繞著陸器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動能不變,只是動量改變,所以A、B錯誤;“玉兔二號”巡視車在月球表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所以動量和動能都不變,C正確;“嫦娥六號”在發(fā)射過程中速度增大,質(zhì)量不變,故動能和動量都增大,D錯誤。]10.D [取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下落時的動量p=mv=m,圖像為曲線且向下彎曲,小球與地面碰撞后,向上反彈,速度變?yōu)樨撝担捎谂鲎灿心芰繐p失,則碰后速度小于碰前速度,上升過程中p′=mv′=,隨x減小,動量p減小,且小球不能回到出發(fā)點,故選D。]11.解析:(1)由=2ax可得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v== m/s=25 m/s。取豎直向下為正,則小球落地時的動量p=mv=0.10×25 kg·m/s=2.5 kg·m/s,方向豎直向下。(2)以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小球從拋出至落地動量的增量Δp=mv-mv0=0.10×25 kg·m/s-0.10×(-15) kg·m/s=4.0 kg·m/s,方向豎直向下。答案:(1)2.5 kg·m/s,方向豎直向下 (2)4.0 kg·m/s,方向豎直向下3 / 3課時分層作業(yè)(一) 動量?題組一 尋求碰撞中的不變量1.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光電門和氣墊導(dǎo)軌做“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滑塊的質(zh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量B.擋光片的寬度用刻度尺測量C.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用停表測量D.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用打點計時器測量2.在利用氣墊導(dǎo)軌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中,下列因素可導(dǎo)致實驗誤差的是( )A.導(dǎo)軌安放水平B.小車上擋光板傾斜C.兩小車質(zhì)量不相等D.兩小車碰后連在一起?題組二 動量的理解3.關(guān)于物體的動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動量越大B.質(zhì)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體動量一定相同C.一個物體的動量改變,一定有加速度D.一個物體的加速度不變,其動量一定不變4.關(guān)于動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大的物體,它的動量一定也大B.動量大的物體,它的速度一定也大C.只要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物體的動量也保持不變D.質(zhì)量一定的物體,動量變化越大,該物體的速度變化一定越大?題組三 動量變化的理解及計算5.一個質(zhì)量為0.18 kg的壘球以25 m/s的水平速度向左飛向球棒,被球棒打擊后反向水平飛回,速度大小變?yōu)?5 m/s,則這一過程中動量的變化量為( )A.大小為3.6 kg·m/s,方向向左B.大小為3.6 kg·m/s,方向向右C.大小為12.6 kg·m/s,方向向左D.大小為12.6 kg·m/s,方向向右6.曾有人做過如下實驗:幾個完全相同的水球緊挨在一起水平排列,水平運動的子彈恰好能穿出第4個水球,如圖所示。設(shè)子彈受到的阻力恒定,則子彈在穿過每個水球的過程中( )A.速度變化相同 B.運動時間相同C.動能變化相同 D.動量變化相同7.一個質(zhì)量為m=200 g的小球,以v0=20 m/s的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v-t圖像如圖所示,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1)小球在t=1 s時的動量是多少?(2)小球在t=3 s時的動量是多少?(3)從t=1 s到t=3 s這一段時間內(nèi),動量的變化量是多少?8.如圖所示,PQS是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的圓弧軌道,圓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兩點各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a和b,從同一時刻開始,a自由下落,b沿圓弧下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chǎn)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同B.a(chǎn)與b同時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不相同C.a(chǎn)比b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相同D.b比a先到達S,它們在S點的動量相同9.下列關(guān)于動量和動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嫦娥六號”在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動量都不變B.“玉兔二號”巡視車繞著陸器勻速轉(zhuǎn)過一圈的過程中,動能和動量都變化C.“玉兔二號”巡視車在月球表面沿直線勻速短暫巡視過程中動能和動量都不變D.“嫦娥六號”在發(fā)射過程中動能和動量都不變10.一小球靜止落下,落到水平桌面后反彈,碰撞過程時間不計且有能量損失。若以出發(fā)點為坐標(biāo)原點,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忽略空氣阻力,則小球的動量p隨位置坐標(biāo)x的關(guān)系圖像正確的是( )A BC D11.將質(zhì)量為0.10 kg的小球從離地面20 m高處豎直向上拋出,拋出時的初速度為15 m/s,g取10 m/s2,忽略空氣阻力。求:(1)當(dāng)小球落地時,小球的動量;(2)小球從拋出至落地過程中動量的增量。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分層作業(yè)1 動量.docx 課時分層作業(yè)1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