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27 第四章 4.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講義--高中人教版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江蘇專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學霸筆記:同步精講】27 第四章 4.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講義--高中人教版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江蘇專版)

資源簡介

4.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實驗目標] 1.掌握雙縫干涉測量波長的原理。2.學會安裝實驗器材,并能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測量光的波長。
一、實驗原理與方法
1.實驗原理
如圖所示,兩縫之間的距離為d,每個狹縫都很窄,寬度可以忽略。
兩縫S1、S2的連線的中垂線與屏的交點為P0,雙縫到屏的距離OP0=l。則相鄰兩條亮條紋或暗條紋的中心間距:Δx=λ。
2.測量原理
由公式Δx=λ可知,在雙縫干涉實驗中,d是雙縫間距,是已知的;l是雙縫到屏的距離,可以測出,那么,只要測出相鄰兩明條紋(或相鄰兩暗條紋)中心間距Δx,即可由公式λ=Δx計算出入射光的波長。
3.條紋間距Δx的測定
甲          乙
如圖甲所示,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測量時先轉動測量頭,讓分劃板中心刻線與亮條紋的中心對齊,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然后轉動手輪,使分劃板向左(或向右)移動至分劃板的中心刻線與另一相鄰亮條紋的中心對齊,如圖乙所示,記下此時讀數,再轉動手輪,用同樣的方法測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可求出相鄰兩亮紋間的距離Δx=。
二、實驗器材
雙縫干涉儀(包括:光具座、光源、濾光片、透鏡、單縫、雙縫、遮光筒、光屏及測量頭,其中測量頭又包括:分劃板、目鏡、手輪等)、學生電源、導線、米尺。
三、實驗步驟
1.按圖所示安裝儀器。
2.將光源中心、單縫中心、雙縫中心調節(jié)在遮光筒的中心軸線上。
3.使光源發(fā)光,在光源和單縫之間加紅(綠)色濾光片,讓通過后的條形光斑恰好落在雙縫上,通過遮光筒上的測量頭,仔細調節(jié)目鏡,觀察單色光的干涉條紋,撤去濾光片,觀察白光的干涉條紋(彩色條紋)。
4.加裝濾光片,通過目鏡觀察單色光的干涉條紋,同時調節(jié)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某一條紋的中心,記下手輪的讀數,然后繼續(xù)轉動使分劃板移動,直到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另一條紋中心,記下此時手輪讀數和移過分劃板中心刻度線的條紋數n。
5.將兩次手輪的讀數相減,求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利用公式Δx=,算出條紋間距,然后利用公式λ=Δx,求出此單色光的波長λ(d儀器中已給出,l可用米尺測出)。
6.重復測量、計算,求出波長的平均值。
7.換用另一濾光片,重復實驗。
四、誤差分析
本實驗為測量性實驗,因此應盡一切辦法減少有關測量的誤差。實驗中的雙縫間距d是器材本身給出的,因此本實驗要注意l和Δx的測量。光波的波長很小,l、Δx的測量對波長的影響很大。
1.雙縫到屏的距離l的測量誤差
因本實驗中雙縫到屏的距離非常長,l的測量誤差不太大,但也應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并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辦法減小相對誤差。
2.測條紋間距Δx帶來的誤差
(1)干涉條紋沒有調到最清晰的程度。
(2)分劃板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平行,中心刻線沒有恰好位于條紋中心。
(3)測量多條亮條紋間距時讀數不準確。
(4)利用“累積法”測n條亮紋間距,再求Δx=,并且采用多次測量求Δx的平均值的方法進一步減小誤差。
五、注意事項
1.雙縫干涉儀是比較精密的實驗儀器,要輕拿輕放, 不要隨便拆分遮光筒、測量頭等元件。
2.安裝時,要保證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條軸線上,并使單縫、雙縫平行且豎直。
3.光源使用線狀長絲燈泡,調節(jié)時使之與單縫平行且靠近。
4.實驗中會出現(xiàn)屏上的光很弱的情況,主要是燈絲、單縫、雙縫、測量頭與遮光筒不共軸所致;干涉條紋是否清晰與單縫和雙縫是否平行有關系。
類型一 實驗操作過程及儀器讀數
【典例1】 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應放上單縫和雙縫
B.測量某條干涉亮紋位置時,應使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該亮紋的中心對齊
C.為了減少測量誤差,可用測量頭測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求出相鄰兩條亮紋間距Δx=
(2)測量某亮紋位置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______mm。

[解析] (1)調節(jié)光源亮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不需放單縫和雙縫,故A項錯誤。
(2)按讀數規(guī)則,讀出示數為:1.5 mm+47.0×0.01 mm=1.970 mm。
[答案] (1)A (2)1.970
類型二 實驗數據處理
【典例2】 如圖所示是“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的裝置。實驗中:
(1)觀察到較模糊的干涉條紋,要使條紋變得清晰,值得嘗試的是______(單選)。
A.旋轉測量頭
B.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調節(jié)撥桿使單縫與雙縫平行
(2)要增大觀察到的條紋間距,正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單選)。
A.減小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
B.減小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
D.增大雙縫與測量頭間的距離
[解析] (1)旋轉測量頭只能調節(jié)分劃板的刻度線與干涉條紋是否平行,不能調節(jié)清晰程度,選項A錯誤;增大單縫與雙縫之間的距離,既不能調節(jié)干涉條紋間隔,也不能調節(jié)清晰程度,選項B錯誤;調節(jié)撥桿使單縫與雙縫平行,可增加雙縫的透光量,會使條紋變得清晰,選項C正確。
(2)根據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可知,增加雙縫到屏幕(測量頭)的距離L、光的波長λ,減小雙縫寬度d都可以增加條紋間距,由此可知選項D正確;增加或減小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觀察到的條紋間距不變,選項A、B錯誤;增加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也不能改變觀察到的條紋間距,選項C錯誤。
[答案] (1)C (2)D
類型三 創(chuàng)新實驗設計
【典例3】 1801年,托馬斯·楊用雙縫干涉實驗研究了光波的性質。1834年,洛埃利用單面鏡同樣得到了楊氏干涉的結果(稱為洛埃鏡實驗)。
(1)洛埃鏡實驗的基本裝置如圖所示,S為單色光源,M為一平面鏡。試用平面鏡成像作圖法畫出S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與直接發(fā)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區(qū)域。
(2)設光源S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到光屏的距離分別為a和l,光的波長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條紋。寫出相鄰兩條亮紋(或暗紋)間距離Δx的表達式。
[解析] (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對稱性),先作出S在鏡中的像S′,畫出邊緣光線,范圍如圖所示。 此范圍即為相交區(qū)域。
(2)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干涉條紋間距與雙縫間距、雙縫到屏的距離、光波波長之間的關系為Δx=λ,又因為d=2a,所以Δx=λ。
[答案] (1)見解析圖 (2)Δx=λ
1.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該同學可___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2)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3)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__nm(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析] (1)相鄰明(暗)干涉條紋間距Δx=λ,要增加觀察到的條紋個數,即減小Δx,需增大d或減小l,因此應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或使用間距更大的雙縫,選項B正確,A、C、D錯誤。
(2)第1條到第n條暗條紋間的距離為Δx,則相鄰暗條紋間的距離Δx′=,又Δx′=λ,解得λ=。
(3)由λ=,代入數據解得λ=630 nm。
[答案] (1)B (2) (3)630
2.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裝置如圖所示。雙縫間的距離d=3 mm。
(1)若測定紅光的波長,應選用________色的濾光片。實驗時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若測得雙縫與屏之間距離為0.70 m,通過測量頭(與螺旋測微器原理相似,手輪轉動一周,分劃板前進或后退0.500 mm)觀察到第1條亮紋的位置如圖(a)所示,第5條亮紋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可求出紅光的波長λ=________m(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a)       (b)
[解析] (1)測紅光的波長,應選用紅色濾光片。由Δx=λ可知要想測λ必須測定雙縫到屏的距離l和相鄰兩亮紋間距Δx。
(2)由測量頭的讀數可知a1=0,a2=0.640 mm,
所以Δx== mm=1.60×10-4m,
λ== m≈6.86×10-7m。
[答案] (1)紅 雙縫到屏的距離l 相鄰兩亮紋間距Δx (2)6.86×10-7
3.(1)備有下列儀器:
A.白熾燈 B.雙縫 C.單縫 D.濾光片 E.光屏
把以上儀器裝在光具座上時,正確的排列順序應該是:________(填寫字母代號)。
(2)已知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500 mm,雙縫之間的距離d=0.50 mm,單縫到雙縫之間的距離s=100 mm,某同學在用測量頭測量時,調整手輪,在測量頭目鏡中先看到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A亮條紋的中心,然后他繼續(xù)轉動,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B亮條紋的中心,前后兩次游標卡尺的讀數如圖所示。則入射光的波長λ=________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條紋太密,難以測量,可以采用的改善辦法有________。
A.改用波長更長的光作為入射光
B.減小雙縫到屏的距離
C.增大雙縫到單縫的距離
D.增大雙縫間距
[解析] (2)游標卡尺讀數精確度為0.1 mm,A位置讀數為x1=11 mm+1×0.1 mm=11.1 mm,同理B位置讀數為x2=15.6 mm,則相鄰兩亮條紋間距Δx=≈0.64 mm,則λ=Δx=6.4×10-7 m。
(3)由Δx=λ可知,要增大條紋間距,可用波長更長的入射光、減小雙縫間距或增大雙縫到屏的距離,故A正確。
[答案] (1)ADCBE (2)6.4×10-7 (3)A
4.現(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色光源C、單縫D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如圖(a)所示的光具座上組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a)
(1)將白色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列順序應為C、________、A。
(2)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側的元件,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用米尺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④用測量頭(其讀數方法同螺旋測微器)測量數條亮紋間的距離。
在操作步驟②時還應注意單縫、雙縫應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圖乙中手輪上的示數為________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Δx=________mm。
甲     乙
(b)
(4)已知雙縫間距d為2.0×10-4m,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l為0.700 m,由計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________nm。
[解析] (1)由左至右依次放置白色光源C、濾光片E、單縫D、雙縫B、毛玻璃屏A。
(2)單縫、雙縫應相互平行并跟遮光筒軸線垂直。
(3)甲的示數為2.320 mm,乙的示數為13.870 mm,則Δx= mm=2.310 mm。
(4)由Δx=λ得
λ=Δx=×2.310×10-3 m=6.60×10-7 m=660 nm。
[答案] (1)E、D、B (2)相互平行 與遮光筒軸線垂直 (3)13.870 2.310 (4)Δx 660
5.某同學在實驗室找到了一臺陳舊的激光器,銘牌已模糊不清,為了測出該激光器發(fā)出光的波長,他在實驗室中進行了以下操作:
a.將雙縫放置在距墻面恰好是5塊完整地板磚的位置;
b.用激光器照射雙縫,在墻面上得到了如圖所示的清晰的干涉條紋。
(1)圖中第五條亮條紋中心位置的讀數為________cm,相鄰兩條亮條紋間距Δx=________cm。
(2)已知所用雙縫的寬度d=0.10 mm,實驗室的地面由“80 cm×80 cm”的地板磚鋪成,則該激光器發(fā)出光的波長為________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需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據刻度尺的讀數規(guī)則,可得第五條亮條紋中心位置的讀數為x5=10.46 cm。
第一條亮條紋中心位置的讀數為x1=0.58 cm,則相鄰兩條亮條紋間距Δx==2.47 cm。
(2)所用雙縫的寬度d=0.10 mm=1.0×10-4 m,雙縫到墻面的距離L=80×5 cm=400 cm=4 m。根據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λ,代入數據解得波長λ≈6.2×10-7 m。
[答案] (1)10.46 2.47 (2)6.2×10-7
9 / 94.實驗: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
[實驗目標] 1.掌握雙縫干涉測量波長的原理。2.學會安裝實驗器材,并能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測量光的波長。
一、實驗原理與方法
1.實驗原理
如圖所示,兩縫之間的距離為d,每個狹縫都很窄,寬度可以忽略。
兩縫S1、S2的連線的中垂線與屏的交點為P0,雙縫到屏的距離OP0=l。則相鄰兩條亮條紋或暗條紋的中心間距:Δx=λ。
2.測量原理
由公式Δx=λ可知,在雙縫干涉實驗中,d是雙縫間距,是已知的;l是雙縫到屏的距離,可以測出,那么,只要測出相鄰兩明條紋(或相鄰兩暗條紋)中心間距Δx,即可由公式λ=Δx計算出入射光的波長。
3.條紋間距Δx的測定
甲          乙
如圖甲所示,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測量時先轉動測量頭,讓分劃板中心刻線與亮條紋的中心對齊,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然后轉動手輪,使分劃板向左(或向右)移動至分劃板的中心刻線與另一相鄰亮條紋的中心對齊,如圖乙所示,記下此時讀數,再轉動手輪,用同樣的方法測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可求出相鄰兩亮紋間的距離Δx=。
二、實驗器材
雙縫干涉儀(包括:光具座、光源、濾光片、透鏡、單縫、雙縫、遮光筒、光屏及測量頭,其中測量頭又包括:分劃板、目鏡、手輪等)、學生電源、導線、米尺。
三、實驗步驟
1.按圖所示安裝儀器。
2.將光源中心、單縫中心、雙縫中心調節(jié)在遮光筒的中心軸線上。
3.使光源發(fā)光,在光源和單縫之間加紅(綠)色濾光片,讓通過后的條形光斑恰好落在雙縫上,通過遮光筒上的測量頭,仔細調節(jié)目鏡,觀察單色光的干涉條紋,撤去濾光片,觀察白光的干涉條紋(彩色條紋)。
4.加裝濾光片,通過目鏡觀察單色光的干涉條紋,同時調節(jié)手輪,使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某一條紋的中心,記下手輪的讀數,然后繼續(xù)轉動使分劃板移動,直到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齊另一條紋中心,記下此時手輪讀數和移過分劃板中心刻度線的條紋數n。
5.將兩次手輪的讀數相減,求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利用公式Δx=,算出條紋間距,然后利用公式λ=Δx,求出此單色光的波長λ(d儀器中已給出,l可用米尺測出)。
6.重復測量、計算,求出波長的平均值。
7.換用另一濾光片,重復實驗。
四、誤差分析
本實驗為測量性實驗,因此應盡一切辦法減少有關測量的誤差。實驗中的雙縫間距d是器材本身給出的,因此本實驗要注意l和Δx的測量。光波的波長很小,l、Δx的測量對波長的影響很大。
1.雙縫到屏的距離l的測量誤差
因本實驗中雙縫到屏的距離非常長,l的測量誤差不太大,但也應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并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辦法減小相對誤差。
2.測條紋間距Δx帶來的誤差
(1)干涉條紋沒有調到最清晰的程度。
(2)分劃板刻線與干涉條紋不平行,中心刻線沒有恰好位于條紋中心。
(3)測量多條亮條紋間距時讀數不準確。
(4)利用“累積法”測n條亮紋間距,再求Δx=,并且采用多次測量求Δx的平均值的方法進一步減小誤差。
五、注意事項
1.雙縫干涉儀是比較精密的實驗儀器,要輕拿輕放, 不要隨便拆分遮光筒、測量頭等元件。
2.安裝時,要保證光源、濾光片、單縫、雙縫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條軸線上,并使單縫、雙縫平行且豎直。
3.光源使用線狀長絲燈泡,調節(jié)時使之與單縫平行且靠近。
4.實驗中會出現(xiàn)屏上的光很弱的情況,主要是燈絲、單縫、雙縫、測量頭與遮光筒不共軸所致;干涉條紋是否清晰與單縫和雙縫是否平行有關系。
類型一 實驗操作過程及儀器讀數
【典例1】 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A.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軸線照在屏中心時,應放上單縫和雙縫
B.測量某條干涉亮紋位置時,應使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該亮紋的中心對齊
C.為了減少測量誤差,可用測量頭測出n條亮紋間的距離a,求出相鄰兩條亮紋間距Δx=
(2)測量某亮紋位置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其示數為______mm。

[聽課記錄]                                     
                                    
                                    
                                    
                                    
類型二 實驗數據處理
【典例2】 如圖所示是“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實驗的裝置。實驗中:
(1)觀察到較模糊的干涉條紋,要使條紋變得清晰,值得嘗試的是______(單選)。
A.旋轉測量頭
B.增大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調節(jié)撥桿使單縫與雙縫平行
(2)要增大觀察到的條紋間距,正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單選)。
A.減小單縫與光源間的距離
B.減小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
C.增大透鏡與單縫間的距離
D.增大雙縫與測量頭間的距離
[聽課記錄]                                     
                                    
                                    
                                    
                                    
類型三 創(chuàng)新實驗設計
【典例3】 1801年,托馬斯·楊用雙縫干涉實驗研究了光波的性質。1834年,洛埃利用單面鏡同樣得到了楊氏干涉的結果(稱為洛埃鏡實驗)。
(1)洛埃鏡實驗的基本裝置如圖所示,S為單色光源,M為一平面鏡。試用平面鏡成像作圖法畫出S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與直接發(fā)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區(qū)域。
(2)設光源S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到光屏的距離分別為a和l,光的波長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條紋。寫出相鄰兩條亮紋(或暗紋)間距離Δx的表達式。
[聽課記錄]                                     
                                    
                                    
                                    
                                    
1.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某種單色光的波長。實驗時,接通電源使光源正常發(fā)光;調整光路,使得從目鏡中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回答下列問題:
(1)若想增加從目鏡中觀察到的條紋個數,該同學可________。
A.將單縫向雙縫靠近
B.將屏向靠近雙縫的方向移動
C.將屏向遠離雙縫的方向移動
D.使用間距更小的雙縫
(2)若雙縫的間距為d,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l,測得第1條暗條紋到第n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Δx,則單色光的波長λ=________。
(3)某次測量時,選用的雙縫的間距為0.300 mm,測得屏與雙縫間的距離為1.20 m,第1條暗條紋到第4條暗條紋之間的距離為7.56 mm。則所測單色光的波長為________nm(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在“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中,裝置如圖所示。雙縫間的距離d=3 mm。
(1)若測定紅光的波長,應選用________色的濾光片。實驗時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若測得雙縫與屏之間距離為0.70 m,通過測量頭(與螺旋測微器原理相似,手輪轉動一周,分劃板前進或后退0.500 mm)觀察到第1條亮紋的位置如圖(a)所示,第5條亮紋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可求出紅光的波長λ=________m(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a)       (b)
3.(1)備有下列儀器:
A.白熾燈 B.雙縫 C.單縫 D.濾光片 E.光屏
把以上儀器裝在光具座上時,正確的排列順序應該是:________(填寫字母代號)。
(2)已知雙縫到光屏之間的距離L=500 mm,雙縫之間的距離d=0.50 mm,單縫到雙縫之間的距離s=100 mm,某同學在用測量頭測量時,調整手輪,在測量頭目鏡中先看到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A亮條紋的中心,然后他繼續(xù)轉動,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B亮條紋的中心,前后兩次游標卡尺的讀數如圖所示。則入射光的波長λ=________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條紋太密,難以測量,可以采用的改善辦法有________。
A.改用波長更長的光作為入射光
B.減小雙縫到屏的距離
C.增大雙縫到單縫的距離
D.增大雙縫間距
4.現(xiàn)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色光源C、單縫D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如圖(a)所示的光具座上組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a)
(1)將白色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列順序應為C、________、A。
(2)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側的元件,調節(jié)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用米尺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④用測量頭(其讀數方法同螺旋測微器)測量數條亮紋間的距離。
在操作步驟②時還應注意單縫、雙縫應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手輪,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圖乙中手輪上的示數為________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Δx=________mm。
甲     乙
(b)
(4)已知雙縫間距d為2.0×10-4m,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l為0.700 m,由計算式λ=________,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________nm。
5.某同學在實驗室找到了一臺陳舊的激光器,銘牌已模糊不清,為了測出該激光器發(fā)出光的波長,他在實驗室中進行了以下操作:
a.將雙縫放置在距墻面恰好是5塊完整地板磚的位置;
b.用激光器照射雙縫,在墻面上得到了如圖所示的清晰的干涉條紋。
(1)圖中第五條亮條紋中心位置的讀數為________cm,相鄰兩條亮條紋間距Δx=________cm。
(2)已知所用雙縫的寬度d=0.10 mm,實驗室的地面由“80 cm×80 cm”的地板磚鋪成,則該激光器發(fā)出光的波長為________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8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白沙| 封丘县| 太原市| 凌海市| 樟树市| 土默特左旗| 海城市| 平原县| 宜川县| 吉木萨尔县| 嫩江县| 霍州市| 密云县| 同仁县| 平果县| 莆田市| 彰化县| 资源县| 抚顺县| 洛隆县| 浦城县| 八宿县| 孙吴县| 旺苍县| 大名县| 舒城县| 古蔺县| 塔城市| 芜湖县| 会昌县| 汝州市| 固始县| 玉林市| 潮州市| 偃师市| 鄂伦春自治旗| 苏州市| 达日县| 抚州市|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