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yè)(二) 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說明:選擇題每小題4分,本試卷總分44分?題組一 動量守恒的條件1.下列幾種現(xiàn)象中,所選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有( )A.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車,從水平方向跳上一個人,人和車為一系統(tǒng)B.運動員將鉛球從肩窩開始加速推出,以運動員和鉛球為一系統(tǒng)C.從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靜止于地面上的車廂中,以重物和車廂為一系統(tǒng)D.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個物體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為一系統(tǒng)2.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靜止的物體A和B,物體A的質(zhì)量是B的2倍,兩物體中間用細繩鎖定一處于壓縮狀態(tài)的輕質(zhì)彈簧。現(xiàn)把細繩剪斷,在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中( )A.A的速率是B的2倍B.A的動量大小大于B的動量大小C.A受的力大于B受的力D.A、B組成的系統(tǒng)的總動量為零?題組二 動量守恒的應用3.如圖所示,用細線掛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有一質(zhì)量為m的子彈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此木塊,穿透前后子彈的速度分別為v0和v(設子彈穿過木塊的時間和空氣阻力不計),木塊的速度大小為( )A. B.C. D.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密閉汽缸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缸內(nèi)有一隔板P,隔板右邊是真空,隔板左邊是質(zhì)量為m的高壓氣體,若將隔板突然抽去,則汽缸的運動情況是( )A.保持靜止不動B.向左移動一定距離后恢復靜止C.最終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D.先向左移動,后向右移動回到原來位置5.兩個小木塊B、C中間夾著一根輕彈簧,將彈簧壓縮后用細線將兩個木塊綁在一起,使它們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線運動,這時它們的運動圖線如圖中a線段所示,在t=4 s末,細線突然斷了,B、C都和彈簧分離后,運動圖線分別如圖中b、c線段所示,從圖中的信息可知( )A.木塊B、C都和彈簧分離后的運動方向相反B.木塊B、C都和彈簧分離后,系統(tǒng)的總動量增大C.木塊B、C分離過程中B木塊的動量變化較大D.木塊B的質(zhì)量是木塊C質(zhì)量的?題組三 反沖現(xiàn)象6.某實驗小組發(fā)射自制水火箭如圖所示,火箭外殼重2 kg,發(fā)射瞬間將殼內(nèi)質(zhì)量為4 kg的水相對地面以10 m/s 的速度瞬間噴出,g取10 m/s2,空氣阻力忽略不計,火箭能夠上升的最大高度為( )A.15 m B.20 m C.25 m D.30 m7.如圖所示,自行火炮(炮管水平)連同炮彈的總質(zhì)量為M,在水平路面上以v1的速度向右勻速行駛,發(fā)射一枚質(zhì)量為m的炮彈后,自行火炮的速度變?yōu)関2,仍向右行駛,則炮彈相對炮筒的發(fā)射速度v0為( )A.B.C.D.8.一彈丸在飛行到距離地面5 m高時僅有水平速度v=2 m/s,爆炸成為甲、乙兩塊水平飛出,甲、乙的質(zhì)量比為3∶1。不計質(zhì)量損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下列圖中兩塊彈片飛行的軌跡可能正確的是( )A B C D9.(12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兩小車質(zhì)量都是M,A車前站立一質(zhì)量為m的人,兩車在同一直線上相向運動。為避免兩車相撞,人從A車跳到B車上,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v0,試求:(1)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tǒng)的初動量大小;(2)為避免兩車相撞,若要求人跳躍速度盡量小,則人跳上B車后,A車的速度為多大。1 / 4課時分層作業(yè)(二)1.A [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車,從水平方向跳上一個人,人和車為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為零,系統(tǒng)動量守恒,即A正確;其他三項,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不為零,系統(tǒng)動量不守恒,即B、C、D錯誤。]2.D [在彈簧恢復原長的過程中,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規(guī)定向左為正方向,有mAvA+mB(-vB)=0,由于物體A的質(zhì)量是B的2倍,故A的速率是B的,A的動量大小等于B的動量大小,A、B錯誤,D正確;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A受的力和B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錯誤。]3.B [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得:mv0=mv+Mv′,得v′=,故選B。]4.B [突然撤去隔板,氣體向右運動,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開始時系統(tǒng)的總動量為零,所以汽缸向左運動,結(jié)束時總動量為零,汽缸和氣體都將停止運動,故B正確。]5.D [由x-t圖像可知,位移均為正,均朝一個方向運動,沒有反向,A錯誤;木塊都與彈簧分離后木塊B的速度為v1= m/s=3 m/s,木塊C的速度為v2= m/s=0.5 m/s,細線未斷前木塊B、C的速度均為v0=1 m/s,由于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之和為零,故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mB+mC)v0=mBv1+mCv2,計算得木塊B、C的質(zhì)量比為1∶4,D正確,B錯誤;系統(tǒng)動量守恒,則系統(tǒng)內(nèi)兩個木塊的動量變化量等大反向,C錯誤。]6.B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mv1=Mv2,解得火箭的速度v2=20 m/s,又=2gh,解得火箭能夠上升的最大高度h=20 m,故選B。]7.B [自行火炮水平勻速行駛時,牽引力與阻力平衡,系統(tǒng)動量守恒,設向右為正方向,發(fā)射前總動量為Mv1,發(fā)射后系統(tǒng)的動量之和為(M-m)v2+m(v0+v2),則由動量守恒定律可得:Mv1=(M-m)v2+m(v0+v2),解得v0=,故B正確。]8.B [由h=gt2可知,爆炸后甲、乙兩塊做平拋運動的時間t=1 s,爆炸過程中,爆炸產(chǎn)生的力對沿原方向運動的一塊的沖量沿運動方向,故這一塊的速度必然增大,即v>2 m/s,因此水平位移大于2 m,C、D項錯誤;甲、乙兩塊在爆炸前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即甲、乙兩塊的動量改變量大小相等,兩塊質(zhì)量比為3∶1,所以速度變化量之比為1∶3,由平拋運動水平方向上x=v0t,所以A圖中,v乙=-0.5 m/s,v甲=2.5 m/s,Δv乙=-2.5 m/s,Δv甲=0.5 m/s,A項錯誤;B圖中,v乙=0.5 m/s,v甲=2.5 m/s,Δv乙=-1.5 m/s,Δv甲=0.5 m/s,B項正確。]9.解析:(1)光滑水平面上,兩小車與人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所以兩小車和人組成的系統(tǒng)的初動量就等于最終A車停止運動、B車獲得反向速度時系統(tǒng)的動量,所以由系統(tǒng)動量守恒得p=(M+m)v0。(2)為使兩車恰好不會發(fā)生碰撞,則最終兩車和人具有相同速度,設共速的速度為v1,由系統(tǒng)動量守恒得(M+m)v0=(2M+m)v1解得v1=v0。答案:(1)(M+m)v0 (2)v0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時分層作業(yè)2 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docx 課時分層作業(yè)2 參考答案與精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