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任務式】4.4 電阻 大單元課件+教學設計+導學案--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級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任務式】4.4 電阻 大單元課件+教學設計+導學案--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級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物理學科
【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物理觀念:形成電阻概念,理解其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明確單位與符號;區分導體、絕緣體、半導體,建立物質導電性分類觀念 。 科學思維: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阻影響因素,培養邏輯推理與論證能力;類比水管水流,構建宏微觀聯系,提升模型建構思維 。 科學探究:經歷電阻影響因素探究全流程,提升探究能力;依據實驗現象與數據歸納影響因素,培養實證和數據分析能力 。 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電阻知識的應用價值,增強科學興趣與責任感;養成嚴謹、合作的實驗態度,尊重事實數據。
學習重點 1.電阻的概念理解,明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能闡述其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掌握控制變量法的應用,理解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對電阻的影響規律。
學習難點 1.從微觀角度理解電阻的成因,建立宏觀現象與微觀機制的聯系。 2.精準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分析多因素對電阻的綜合影響,尤其是實驗中變量的控制與數據的歸納推理。
【課前預習】
一、物體的導電性
1.物體對電流阻礙作用較小,容易導電,叫作______;有的物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很大,不容易導電,叫作______。導體和絕緣體之間______絕對的界限(選填 “有” 或 “沒有” )。
2.學中,用______來定量描述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用字母______表示,單位是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_,這是為紀念德國科學家______而命名的。
二、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3.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關。還可能與______有關(可結合生活猜想 )。
4.電阻大小與因素的關系時,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法。如探究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應控制______和______相同,改變______;探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控制______和______相同,改變______;探究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控制______和______相同,改變______。
三、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
5.器是電子技術中的重要元件,簡稱______。常見的電阻器有______電阻、______電阻以及______電阻等,它們的阻值一般用______或______標在電阻上。
6.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______,使電路正常工作。
【課中研學】
1. 為什么銅和銀常被用作導線材料?鐵的導電性能比它們好嗎?
2.用導電性檢測器測試鉛筆芯和橡皮時,會觀察到什么不同現象?這說明什么?
3.導體和絕緣體的本質區別是什么?是否存在絕對不導電的物體?
4. 實驗探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1)你怎樣知道待測導體電阻的大小?你能設計一個合理的電路嗎
(2)可以將導體接入下圖中的電路,電流表示數的大小反映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3)控制變量法是探究多因素問題的基本方法。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是可能影響電阻大小的三個因素,實驗中需要保持兩個因素不變,改變另外一個因素。
5. 兩根長度相同的銅絲,一根粗一根細,哪根電阻大?為什么?
1. 電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計算機等電子設備需要電阻器?
2. 收集不同類型的電阻器(如色環電阻、貼片電阻),嘗試解讀它們的阻值。
【課堂總結】
【分層作業】
(鞏固性作業)
一、填空題
1. 物理學中,用電阻來表示導體對電流______作用的大小,電阻的符號是______,單位是______,簡稱歐,符號是______。
2.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與導體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關。
3.在探究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法。
4.當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定時,導體越長,電阻越______;當導體的材料和長度一定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______。
5.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______來改變電阻的,從而改變電路中的______。
二、選擇題
6. 下列關于電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導體通電時有電阻,不通電時沒有電阻
B. 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電阻就越大
C. 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電阻就越大
D.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電流、電壓無關
7.一根鎳鉻合金絲的電阻為 R,要使這根連入電路的鎳鉻合金絲的電阻變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將鎳鉻合金絲對折后連入電路
B. 將鎳鉻合金絲拉長后連入電路
C. 增大鎳鉻合金絲兩端的電壓
D. 使通過鎳鉻合金絲的電流變小
8. 如圖所示,將一根鉛筆芯通過兩個夾子接入電路中,當只把右端夾子向左移時,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小燈泡變亮,導致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材料
B.長度
C.溫度
D.橫截面積
9.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不能改變的是( )
A. 電路中的電流
B. 電路中的電阻
C. 電源電壓
D. 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
10.某滑動變阻器標有 “50Ω 1A” 字樣,其中 “50Ω” 表示( )
A. 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為50Ω
B. 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A
C.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50Ω
D. 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小電流為1A
(拓展性作業)
11.以下是清城某中學的科創團隊的探究實驗:
(1)用鉛筆在紙上畫兩段等長等寬的線條,其中一段重復涂劃3次,另一段6次;
(2)換用不同型號鉛筆重復(1)操作,得到多組等長等寬的線條,如題圖所示;
(3)測出每段線條兩端的電阻,記錄在表格。
次 ① ③
次 ② ④
根據實驗數據,可推測電阻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塑料外殼的手電筒的構造如圖所示,手電筒內裝了兩節干電池。關于手電筒的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泡發光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干電池為電源,按鍵為電路導線
C.金屬彈簧為導體,不屬于電路的一部分
D.燈泡發光時,燈絲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
13.在一些使用精密儀器的場所,工作人員須穿著防靜電服,防靜電服面料中摻入的材料能導走身上靜電的是( )
A.金屬 B.玻璃 C.橡膠 D.陶瓷
14.汽車行駛時車內人員須系好安全帶,當駕駛員系好安全帶時,相當于閉合開關,指示燈不發光;未系安全帶時,相當于斷開開關,指示燈發光,符合題意的是( )
A. B.
C. D.
15.下列關于電流和電路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的本質是創造了電荷
B.電路中電流的方向總是從電源正極出發流向負極
C.通過導體的電流為零,則該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D.一個開關同時控制兩盞燈的亮、滅,兩盞燈可能是并聯的
(探究性作業)
選做題:
三、綜合題
16.如圖所示是餐廳中的送餐機器人,已知托著飲料的機器人總質量為52kg, 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1m2。
(1)機器人眼睛的主要元件是發光二極管,其核心材料是 (選填“導體”、“半導體”或“超導體”)。
(2)若機器人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了20m,用時20s。求機器人的速度。
(3)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Pa?
17.親愛的同學,請你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是商店中的案秤。
①它是測量 的儀器;
②某次測量結果如圖乙所示,為 g;
③從圖甲中的結構,你認為標記1kg的槽碼本身質量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kg。
(2)①圖丙中的儀器在使用時,應該 (選填“串聯”或“并聯”)在電路中使用,此時它的讀數為 ;
②圖丁是測量 的儀表,圖戊是測量 的儀表。(均填物理量的名稱).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物理學科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1.導體;絕緣體;沒有
2.電阻;R;歐姆;歐;Ω;歐姆
3.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合理猜想即可)
4.控制變量;材料;橫截面積;長度;材料;長度;橫截面積;長度;橫截面積;材料
5.電阻;碳膜;金屬膜;線繞;數字;色環
6.控制電流和電壓大小
【作業布置】
1.阻礙;R;歐姆;Ω
2.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3.控制變量
4.大;小
5.長度;電流
6.答案:D。解析: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其大小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電流、電壓無關,所以選 D。
7.答案:A。解析:將鎳鉻合金絲對折后,長度變小,橫截面積變大,電阻變小,A 正確;拉長后長度變大,橫截面積變小,電阻變大,B 錯誤;電阻與電壓、電流無關,C、D 錯誤。
8.答案:B。解析:當只把右端夾子向左移時,鉛筆芯接入電路中的長度變小,鉛筆芯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電路中電流增大,小燈泡變亮;所以,可得出鉛筆芯電阻和鉛筆芯的長度有關,長度越小,電阻越小,故B符合題意。
9.答案:C。解析:滑動變阻器通過改變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但無法改變電源電壓,C 正確。
10.答案:C。解析:“50Ω” 表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50Ω,“1A” 表示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 1A ,C 正確。
11.A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重復涂劃次數相同時,鉛筆的含碳量越高則電阻越小,則③的電阻比①小,④的電阻比②的小;鉛筆的含碳量相同時,重復涂劃次數越多則電阻越小,則②的電阻比①的小,④的電阻比③的小,故電阻最大的是①,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12.D
解析:A.燈泡發光時,消耗電能,電能轉化為光能與熱能,故A錯誤;
B.干電池是電源,為小燈泡提供電能,手電筒的按鍵相當于開關,控制電路通斷,故B錯誤;
C.手電筒底部的金屬彈簧是導體,連接導線和電源的負極,屬于電路的一部分,故C錯誤;
D.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是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帶負電,所以通過燈絲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故D正確。
13.A
解析:能夠導走靜電的材料必須是導體。即能允許電荷快速移動。
A.金屬是良好的導體,內部有大量自由電子可以傳導電荷,因此摻入防靜電服面料后能有效導走人體靜電,故A符合題意;
B.玻璃通常是絕緣體,不導電無法有效導走靜電,故B不符合題意;
C.大多數橡膠是絕緣體,用于防止靜電而非導走靜電,故C不符合題意;
D.陶瓷一般是絕緣體,在高壓下可能部分導電,但不穩定,不適合日常防靜電,故D不符合題意。
14.C
解析:當系好安全帶時,開關閉合時,指示燈不發光,表明開關與燈泡是并聯的,燈泡被短路所以不亮,未系安全帶時,相當于斷開開關,指示燈發光,為了保證電路安全,電路中應串聯一個保護電阻R,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15.D
解析:A.摩擦起電的本質是電荷的轉移,沒有創造電荷,故A錯誤;
B.在電源的外部,電流從正極出發,經過電路中的用電器,最后流回電源的負極;在電源的內部,電流的方向是從負極流向正極,故B錯誤;
C.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以及溫度有關,而與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故C錯誤;
D.在并聯電路中,如果開關位于干路上,它可以控制所有并聯燈泡的亮滅,故D正確。
16.(1)半導體
(2)1m/s
(3)52000
解析:(1)發光二極管(LED)的核心材料通常為半導體,如砷化鎵、氮化鎵等。
(2)機器人的速度
(3)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力
機器人對地面的壓強
17.(1) 質量 小于
(2) 串聯 壓強 電阻
解析:(1)[1]案秤是測量質量的儀器。
②[2]桿秤所稱物體的質量等于槽碼標注的質量加上秤桿上游碼對應的質量,如圖乙,秤桿上游碼對應的讀數為200g,物體的質量
③[3]由題圖甲中的結構可以看出,秤盤到支點的距離小于砝碼盤到支點的距離,是省力杠桿,根據可知,槽碼的實際質量小于標識的質量。
(2)①[1]圖丙中的儀器表盤上的單位為kA,是電流的單位,儀器為電流表,在使用時,應該串聯在電路中使用,電流表的分度值為0.04kA,此時它的讀數為0.64kA=640A。
②[2][3]由圖丁的儀表盤標注MPa,圖丁是測量壓強的儀表,圖戊標注的是電阻的單位Ω,它是測量電阻的儀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0張PPT)
電阻
第4節
第4章 電流、電壓和電阻
(教科版)九年級

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知識框架
學習目標
1.物理觀念:形成電阻概念,理解其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明確單位與符號;區分導體、絕緣體、半導體,建立物質導電性分類觀念。
2.科學思維: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阻影響因素,培養邏輯推理與論證能力;類比水管水流,構建宏微觀聯系,提升模型建構思維。
3.科學探究:經歷電阻影響因素探究全流程,提升探究能力;依據實驗現象與數據歸納影響因素,培養實證和數據分析能力。
4.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電阻知識的應用價值,增強科學興趣與責任感;養成嚴謹、合作的實驗態度,尊重事實數據。
激趣導入
印制電路板上一般用銅箔或銀箔做連接元件的導線,為什么不用鐵箔來做呢?
新知探究
活動:做一個導電性檢測器
將電流表、燈泡、開關、電源等串聯起來,并接出兩條導線,就做成了一個導電性檢測器。
在導線間分別接入細銅線、細鐵線、鉛筆芯、橡皮、塑料尺、木片等,觀察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的示數,有什么發現?
有的物體可以導電,有的物體不可以導電。
新知探究
實驗演示視頻:
任務一:物體的導電性
絕緣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較大,不容易導電。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較小,容易導電。
石墨
人體
濕木
玻璃
橡膠
塑料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線
常溫下一些物質導電能力的排列順序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小。
絕緣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
【拓展】半導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作半導體。
新知探究
好的導體和絕緣體都是重要的電工材料。觀察電線,請你指出哪些部分是導體,哪些部分是絕緣體
那么如何來描述物體的導電性呢?
絕緣體
導體
新知探究
1.電阻的定義: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符號為:R
2.電阻的單位:
(1)國際制基本單位:歐姆,簡稱:歐 符號:Ω
(2)常用單位:千歐(kΩ)、兆歐(MΩ)
(3)單位換算:1kΩ=103Ω、1MΩ=106Ω
認識電阻
新知探究
任務二: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鐵和銀都是導體,為什么有不同的導電性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金屬中的電子大部分被束縛在原 子核周圍,幾乎不能自由移動,只有部分電子可以脫離開原子核的束縛而自由移動,成為自由電子。不同材料的物體中,自由電子的情況不同,所以它們的導電性能不同。
自由電子在金屬導體中的定向移動,跟水在塞滿石頭的水管中流動類似,會受到阻力。這個“水管一石頭模型”也許對我們認識電阻會有所啟發
新知探究
電阻反映了導體的導電性能。對于同種金屬材料導體的電阻,它的大小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系呢?
新知探究
實驗探究
可以將導體接入右圖中的電路,電流表示數的大小反映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實驗探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你怎樣知道待測導體電阻的大小?你能設計一個合理的電路嗎
條件:相同電壓下,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說明導體對 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即電阻越大。
實驗探究
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底板上接有康銅絲2根,長均為500mm,直徑分別為0.5mm、0.3mm:鎳鉻絲2根,長分別為500mm、300mm,直徑均為0.3mm。
實驗探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探究
控制變量法是探究多因素問題的基本方法。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是可能影響電阻大小的三個因素,實驗中需要保持兩個因素不變,改變另外一個因素。
實驗探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
將電阻絲分別連入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比較通過導體的電流大小。
實驗1: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
控制的不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_。
長度  橫截面積
結論:長度、橫截面積相同的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有關。
實驗探究
實驗2:探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
控制的不變量有 、 。
材料  橫截面積 
結論:材料、橫截面積相同的導體,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實驗探究
實驗3:探究導體橫截面積對電阻的影響
結論:材料、長度相同的導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控制的不變量有______、______。
材料  長度 
實驗探究
實驗表明,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電阻的大小不僅跟材料有關,還與其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
一些材料制成的長1m、橫截面積1mm2的導線在20℃時的電阻值如表格:
新知探究
通過對螺旋狀電阻絲的加熱,發現電流表的示數變小,燈泡變暗,說明螺旋狀電阻絲的電阻增大。
結論:導體的電阻大小與溫度有關,且對多數導體來說,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新知探究
想一想:除了以上三種因素,你認為還有什么因素會影響電阻的大小呢?
任務三: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
打開計算機的外殼,我們會看到密密麻麻的電子元件。每個電子元件都有自己的工作電流和電壓。
但計算機只有一個電源,怎樣調節每個電子元件的電流和電壓呢?
電子工程師們設計了各種阻值的電阻器,用于控制電流和電壓大小,使電路正常工作。
電阻器是電子技術中的重要元件,簡稱電阻。類型很多,電路中的符號為 。
電阻的阻值一般都用數字或帶色的圓環標在電阻上。
各種電阻器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討論交流:
如果利用下圖的導電性檢測器來檢測發光二極管,會有什么發現?
發展空間
物理在線:超導體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一昂內斯測定水銀在低溫下的電阻值時發現:當溫度降到一269℃左右時,水銀的電阻突變為零。這種現象叫作超導現象,發生超導現象的物體叫作超導體。
超導能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在各國激烈的超導研究競爭中,我國科學家作出了哪些貢獻?請通過查詢互聯網或到圖書館查詢資料,了解相關信息。
超導磁懸浮現象
課堂小結
串聯、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
導體:容易導電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
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物體的導電性
電阻
電子技術中的重要元件,簡稱電阻
符號:R,單位:歐姆(Ω)
電阻大小影響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電阻器
相同材料時,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導體的電阻就越大。
1.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絕緣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但能夠帶電
B.金屬能導電的原因是金屬里面的電子都能自由移動
C.能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D.絕緣體不能導電的原因是絕緣體內沒有電子
A
練習與應用
練習與應用
2.一段導體接到電路中,如果把它兩端的電壓增大到原來的5倍,那么它的電阻將(  )
A.保持不變 B.是原來的5倍
C.是原來的1倍 D.是原來的2.5倍
3. 一段由若干股組成的銅芯線,當抽去其中的幾股后,這段銅芯線的電阻將( )
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無法確定
A
A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大單元整體教學】物理學教科版(2024)9年級上冊
第4章 電流、電壓和電阻
課題 4.4 電阻
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
1.教學內容分析 《電阻》是初中物理 “電流、電壓和電阻” 章節的重要內容,承接電流、電壓知識,為后續歐姆定律學習奠基。內容包含電阻的概念、物體導電性、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及電阻器應用。從生活中導體、絕緣體的區分,到電阻影響因素的探究,既聯系實際,又滲透科學方法,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的重要載體。
2.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掌握電流、電壓基本概念,有一定觀察與初步實驗操作能力,但對 “電阻是導體本身屬性” 理解較抽象,控制變量法雖有接觸,精準應用于多因素探究仍需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導體、絕緣體有感性認知,可借此切入,但對電阻影響因素的邏輯關聯(如長度、橫截面積如何影響電阻 ),以及從微觀角度理解電阻成因(自由電子移動受阻礙 ),存在理解難度,需結合類比、實驗突破。
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課標摘要: (三)能量 3.4電磁能 3.4.2知道電壓、電流和電阻。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 3.4.3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3.4.4探究并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 課標分析: 課標強調了解電阻的概念,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區分導體、絕緣體和半導體,了解電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注重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構建知識,強調物理觀念形成(理解電阻的物理意義)、科學思維培養(控制變量法應用、邏輯推理)、科學探究實踐(設計實驗、分析數據)及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物理知識對科技、生活的影響),需圍繞課標設計探究活動,落實核心素養 。 學習目標: 物理觀念:形成電阻概念,理解其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明確單位與符號;區分導體、絕緣體、半導體,建立物質導電性分類觀念。 科學思維: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電阻影響因素,培養邏輯推理與論證能力;類比水管水流,構建宏微觀聯系,提升模型建構思維。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科學探究:經歷電阻影響因素探究全流程,提升探究能力;依據實驗現象與數據歸納影響因素,培養實證和數據分析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電阻相關的電學知識,了解其應用價值,增強科學興趣與責任感;養成嚴謹、合作的實驗態度,尊重事實數據。 重點: 1.電阻的概念理解,明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能闡述其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2.探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掌握控制變量法的應用,理解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對電阻的影響規律。 難點: 1.從微觀角度理解電阻的成因,建立宏觀現象與微觀機制的聯系。 2.精準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分析多因素對電阻的綜合影響,尤其是實驗中變量的控制與數據的歸納推理。
4.教學評價 評價維度具體內容學科知識評價概念理解:考查電阻、導體等概念,電阻單位、符號及本質理解 知識應用:用電阻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如導線選材)、分析電阻器作用小組合作評價小組討論:觀察電阻相關討論參與度、傾聽與表達 合作任務:評估實驗分工協作、方案創新及成員貢獻項目評價項目規劃:考量制作簡易電阻檢測裝置的計劃、資源安排能力 項目實施:觀察操作規范、應變與溝通能力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項目成果:評價報告對檢測原理分析、結論合理性實驗評價實驗操作:評價探究電阻影響因素實驗的儀器使用、流程及態度 實驗觀察與分析:考查現象記錄及分析電阻影響因素的推理能力
5.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學習評價
任務一:激趣導入
展示印制電路板圖片,提問 “為什么電路板用銅箔或銀箔做導線,而不用鐵箔?”,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材料的導電性能差異,引出本節課主題。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學生觀察圖片,結合生活經驗猜測銅、銀、鐵的導電能力可能不同,產生探究興趣。 通過生活中的科技產品制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對 “物體導電性” 的探究欲望,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與實際應用結合。
任務二:物體的導電性
1.導電性檢測器實驗 講解導電性檢測器的制作方法(串聯電流表、燈泡、開關、電源,引出兩條檢測導線)。 演示或指導學生用檢測器測試細銅線、細鐵線、鉛筆芯、橡皮等物體,觀察燈泡亮度和電流表示數變化。 2.導體與絕緣體的定義 根據實驗結果總結“導體”和 “絕緣體”的定義,展示石墨、人體、濕木(導體)和玻璃、橡膠、塑料(絕緣體)的圖片,強調 “導體與絕緣體沒有絕對界限”(如玻璃加熱后可導電),拓展補充 “半導體” 的概念。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學生分組操作實驗,記錄不同物體接入時的現象(燈泡是否發光、電流表示數大小)。 對比實驗結果,將物體分為 “容易導電” 和 “不容易導電” 兩類。 學生記憶導體和絕緣體的定義及實例,理解 “界限相對性”,了解半導體的應用(如芯片)。 通過動手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不同物體的導電差異,建立 “導體” 和 “絕緣體” 的感性認知,培養觀察和分類能力。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將實驗現象上升為理論概念,通過實例拓展學生對材料導電性能的認識,為后續學習電阻鋪墊。
任務三: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1.電阻的定義與單位 講解“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介紹符號、單位,常用單位及換算關系,類比“水管中石頭對水流的阻礙”幫助理解。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2.猜想與假設 引導學生類比“水管越長/越細,水流阻力越大”,猜想電阻可能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有關,強調 “控制變量法”在多因素探究中的應用。 3.實驗探究 介紹實驗器材(不同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電阻絲,電源、電流表、開關等),講解實驗電路(將電阻絲接入電路,通過電流表示數判斷電阻大小:電流越小,電阻越大)。 指導三組對比實驗:實驗1(材料影響):控制長度、橫截面積相同,改變材料。實驗2(長度影響):控制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改變長度。實驗3(橫截面積影響):控制材料、長度相同,改變橫截面積。引導學生記錄數據,分析結論。 4.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演示“加熱電阻絲”實驗(觀察到電流表示數變小,燈泡變暗),得出“多數導體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結論。 學生記憶電阻的定義、符號和單位,通過“水管-石頭模型”理解電阻的物理意義。 結合生活經驗和類比推理,提出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材料相關的猜想,討論如何控制變量進行實驗。 學生分組連接電路,按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記錄不同電阻絲對應的電流表示數。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材料不同電阻不同;長度越長電阻越大;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理解溫度對電阻的影響,舉例(如燈絲發光時電阻變大)。 用類比法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難度,讓學生明確電阻是導體的固有屬性。 培養科學探究中的推理能力,讓學生掌握 “控制變量法” 的基本思路,為實驗設計做準備。 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經歷“猜想-設計-實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理解控制變量法的應用,掌握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 補充電阻的影響因素,完善學生對電阻的認知,體現物理知識的嚴謹性。
任務四: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
展示計算機內部電子元件圖片,提問“計算機只有一個電源,如何調節各元件的電流和電壓?”,引出“電阻器”的作用。介紹電阻器的符號、類型,展示不同電阻器的實物圖。 發展空間:超導體 介紹超導體的發現,展示超導磁懸浮圖片,提問“超導體能帶來哪些好處?我國有哪些研究貢獻?”,鼓勵學生課后查詢資料。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學生了解電阻器在電路中的功能,認識電阻符號和實物,知道阻值的標注方式。 學生閱讀資料,思考超導體的應用(如高速磁懸浮列車、遠距離輸電),了解我國在超導領域的成就。 將電阻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讓學生認識電阻器在電子技術中的重要性,體現 “從物理到生活” 的理念。 拓寬學生的科學視野,激發對前沿科技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6.板書設計
7.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1)特色學習資源:教材中“做一個導電性檢測器”活動,可讓學生自主制作,通過檢測銅絲、鐵絲、鉛筆芯、橡皮等物體,直觀感受導體與絕緣體的差異;提供不同規格電阻絲,如康銅絲、鎳鉻絲,長度、橫截面積不同,為控制變量法實驗提供實物支撐。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2)技術手段應用:運用多媒體 展示導體、絕緣體、半導體的實際應用,播放電阻影響因素實驗的微觀動畫,將抽象知識直觀化。
8.教學反思與改進 在教學中,圍繞電阻概念、導電性、影響因素展開,通過導電性檢測器制作與實驗,學生直觀區分導體、絕緣體,參與度高;電阻影響因素探究中,學生嘗試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初步培養科學思維,但部分學生對微觀成因理解仍模糊,需強化類比與動畫演示。可以增加生活實例關聯,解釋 “為什么用銅做導線而非鐵”,讓物理知識更貼近生活,深化學生對電阻的理解與應用,同時加強小組合作指導,提升探究效率與科學論證能力。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初中物理(教科2024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主題 第4章 電流、電壓和電阻 學科 物理 年級 九上
單元 第4章 授課人 Xxx
單元內容 本單元教材分析:《第4章電流、電壓和電阻》是電學基礎核心章節,依托前序 “電路連接” 知識,系統構建“電流、電壓、電阻”三大電學基本物理量認知體系。從物理概念(定義、單位、測量)到規律應用(歐姆定律雛形關聯),教材通過實驗探究、生活實例(如電路故障分析、用電器工作原理),搭建起電學知識框架,為后續深入學習 “歐姆定律”“電功率” 等內容奠定基石,兼具知識銜接性與實踐應用價值。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本單元教學內容分析:本單元內容圍繞“電流、電壓、電阻”展開。通過 “水流類比” 等方法,定義電流、電壓、電阻,明確單位、測量工具及使用規則等建立概念;以實驗為核心,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性關系,滲透控制變量法,探究規律,為定量推導歐姆定律做鋪墊;結合滑動變阻器調節電路,分析動態電路變化,解決“調節燈泡亮度”“保護電路”等實際問題,強化知識遷移與工程思維,實踐應用。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本單元內容的邏輯結構:(思維導圖或用文本框繪制)本單元內容可開發的教學活動與資源:1.類比探究:開展 “水流與電流”“水壓與電壓”類比實驗,用透明水管、水流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電學概念。2.測量實踐:組織 “電流表/電壓表測電流、電壓”分組實驗,讓學生實操儀器,掌握量程選擇、接線規范及讀數方法。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3.探究實驗:設計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分組實驗,通過控制變量、數據記錄與分析,推導定性規律。4.工程實踐:布置 “用滑動變阻器調節燈泡亮度”“設計簡易調光燈電路” 任務,讓學生在搭建、調試中強化知識應用。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教學方法:1.類比法:用水流類比電流、水壓類比電壓,突破概念抽象性。2.實驗法:以分組實驗為核心,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培養實證思維。3.任務驅動法:通過“調節燈泡亮度”“電路故障分析”等任務,推動知識應用與工程實踐。4.講授法+討論法:講解儀器原理、操作規范時結合講授,實驗后組織小組討論數據、總結規律。本單元教學重點:1.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理解及單位換算。2.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3.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性關系,理解控制變量法的應用。4.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調節作用及動態電路分析。本單元教學難點:1.電流、電壓、電阻概念的微觀理解。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2.探究實驗中 “控制變量法”的精準操作。3.動態電路中電流、電壓變化的邏輯分析。
新課標要求 3.4電磁能3.4.2知道電壓、電流和電阻。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3.4.3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3.4.4探究并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3.4.5結合實例,了解電功和電功率。知道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例2調查常見用電器的銘牌,比較它們的電功率。3.4.6通過實驗,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說明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3.4.7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有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意識。例3了解我國家庭用電的電壓和頻率,在家庭用電中有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識。
單元學情 知識層面上: 學生已掌握 “電路連接”如串聯、并聯等基礎,但對 “電流、電壓、電阻”等抽象電學量,缺乏直觀認知。能識別簡單電路元件,但對儀器(電流表、電壓表)的復雜操作尚不熟悉;對“物理量間的定量關系”,僅停留在前序“定性認知”,需通過實驗探究構建邏輯關聯。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心理、經驗層面上:九年級學生具備一定邏輯推理與動手能力,對“實驗探究”興趣較高,但面對“抽象概念”易產生理解障礙;生活中接觸過“用電器工作”,但未深入關聯電學原理,可通過“生活實例→物理規律→實踐應用”的鏈條,激發探究欲,提升知識遷移能力。
單元目標 內容目標:1.理解電流、電壓、電阻的物理意義,記住單位及常用單位換算。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2.掌握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與正確使用方法。3.通過實驗探究,明確電流與電壓、電阻的定性關系,理解控制變量法。4.能分析滑動變阻器調節時,動態電路中電流、電壓的變化規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學業目標:1.能準確表述三大電學量概念,規范操作儀器測量電流、電壓;2.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推導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3.能繪制實驗數據圖像,總結規律;4.會分析滑動變阻器對電路的影響,完成簡單電路設計與調試。
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目標物理觀念:1.理解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及單位,形成電學系統認知。2.能從微觀(電荷移動)與宏觀(電路現象)解釋電學原理,建立關聯觀念。科學思維:1.用類比法(如水流類比電流)構建模型,通過控制變量法探究規律,提升推理能力。2.分析動態電路變化,培養 “變化與守恒” 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1.完成電流/電壓測量、歐姆定律探究等實驗,掌握探究流程與數據處理。2.針對實際問題設計方案并驗證,強化實踐能力。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科學態度與責任: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1.實驗中養成嚴謹態度與團隊協作精神。2.認識電學對科技的推動作用,樹立用科學解決社會問題的責任意識。
情景設置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閉合臺燈開關,燈泡瞬間亮起;調節充電寶上的亮度按鈕,小夜燈的明暗隨之變化。接著拋出問題:“為什么按下開關燈就會亮?調節按鈕又為什么能改變燈的亮度呢?” “這些現象背后隱藏著哪些電學奧秘?今天我們就從電流、電壓和電阻這三個重要的物理量入手,揭開電路世界的神秘面紗。
達成評價表 節名基本知識點學習情況自評很好一般不好1 電流認識電流電流表實驗:用電流表測量電流2 電壓認識電壓電壓表實驗:用電壓表測量電壓3簡單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串聯、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4 電阻物體的導電性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5 變阻器認識變阻器多種多樣的變阻器
單元課時規劃和活動實施表(或用單元結構流程圖表示)第3章 簡單電路課程內容課時安排 課型1 電流1 新授課2 電壓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1 新授課3 簡單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2 新授課4 電阻1 新授課5 變阻器1 新授課
1 第4章大單元教學(第1節)學習規劃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課時:1
學習內容 認識電流;電流表;實驗: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課時目標 1.物理觀念:通過觀察燈泡亮滅、類比水流等活動,能夠理解電流的形成及方向規定,知道電流的單位,最終構建起對電流的基本物理觀念。2.科學思維:通過分析電流形成的微觀機制、對比不同電路中電流的表現,運用類比、推理等方法,能夠歸納電流的特點,最終提升邏輯推理和模型構建的科學思維能力。3.科學探究:通過連接電路、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實驗活動,能夠規范操作儀器,記錄并分析實驗數據,最終提高科學探究的實踐操作與數據分析能力 。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參與實驗操作和小組合作,能夠養成嚴謹、規范的實驗態度,認識到電流知識在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價值,最終增強對物理學科的認同感和科學責任感。
達成評價 評價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要素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習準備(10 分)思想準備(5 分)提前預習電流相關知識,帶著疑問進入課堂,以積極狀態投入學習   學具準備(5 分)準備好教材、筆記本、記錄電流實驗現象的工具(如實驗報告本 )   興趣態度(20 分)學習興趣(10 分)對電流的形成、電流表使用等內容好奇,主動參與討論和實驗操作   學習態度(10 分)認真聆聽講解,細致觀察電流實驗現象,積極思考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與人合作(10 分)小組實驗時合理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電路連接與電流測量   與人交流(10 分)傾聽同學對電流知識的理解,清晰表達自己觀點,探討電流相關問題   思維狀態(30 分)思維條理(15 分)梳理電流概念、單位等要點,分析電路中電流情況條理清晰   思維創新(15 分)從不同角度理解電流,嘗試用創新思路解釋電流現象(如類比水流創新理解)   學習效果(20 分)課堂練習成果(10 分)主動完成電流相關練習,作答正確率高   目標達成(10 分)理解電流形成、方向等內容,能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電流,達成學習目標   
驅動性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按下開關燈泡就會亮,可你有沒有想過,是什么讓電荷 “動” 起來形成電流?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知道它存在、又該如何測量呢?像手電筒、電視機,不同用電器工作時電流有啥特點?讓我們從探究這些問題開始,認識電流,學習用電流表測量電流,揭開電流的神秘面紗。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學習活動 概念建構:類比水流講電流形成、方向、單位及換算。
實驗探究:分組用電流表測不同用電器電流,掌握電流表使用規則。
拓展應用:分析發光二極管實驗,聯系生活中電流應用。
作業設計 選擇題(8、10題)和綜合題(16題)
2 第4章大單元教學(第2節)學習規劃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課時:1
學習內容 認識電壓;電壓表;實驗:用電壓表測量電壓;
課時目標 1.物理觀念:通過類比水壓理解電壓的作用,觀察電壓表的使用及測量過程,能夠明確電壓的概念、單位,知道常見電源的電壓值,最終深化對電路中能量推動因素的物理觀念。2.科學思維:通過分析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推導電壓在串并聯電路中的規律,運用類比、歸納等思維方法,能夠構建電壓相關的知識體系,最終提升科學思維的邏輯性和系統性。3.科學探究:通過設計實驗測量電壓、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特點的活動,能夠合理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增強科學探究的設計與實踐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實驗過程中對數據的尊重、對安全規范的遵守,以及了解電壓知識在生活用電中的重要性,能夠樹立安全用電、科學用電的意識,最終培養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
達成評價 評價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要素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習準備(10 分)思想準備(5 分)提前預習電壓知識,帶著問題進課堂,學習狀態積極    學具準備(5 分)備好教材、筆記本、記錄電壓實驗工具(如電壓表使用記錄單 )   興趣態度(20 分)學習興趣(10 分)對電壓作用、電壓表使用好奇,積極參與實驗與討論   學習態度(10 分)認真聽講解,仔細做電壓測量實驗,思考電壓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與人合作(10 分)小組實驗分工配合,共同完成電壓測量與電路分析   與人交流(10 分)傾聽同學對電壓的理解,準確表達觀點,探討電壓問題   思維狀態(30 分)思維條理(15 分)梳理電壓概念、單位等,分析串并聯電路電壓情況條理清晰   思維創新(15 分)多角度理解電壓,用創新方法(如類比水壓創新應用)解決電壓相關問題   學習效果(20 分)課堂練習成果(10 分)積極完成電壓練習,作答正確率高   目標達成(10 分)理解電壓作用、掌握電壓表使用,能測電壓,達成學習目標   
驅動性問題 水流需要水壓推動,那電流的 “推動力量”—— 電壓,是怎么產生的呢?不同電源(干電池、家庭電路)的電壓有啥不同?電壓表怎么用,能像電流表測電流那樣測電壓嗎?當我們用電壓表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特點時,又會發現哪些規律?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認識電壓,學會用電壓表測量電壓。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學習活動 生活類比:用瀑布類比講電壓,介紹單位、常見電源電壓。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
儀器學習:認識電壓表,掌握“并聯、正進負出、選量程”用法。
規律探究:分組測串、并聯電路電壓,歸納分壓、等壓特點。
作業設計 選擇題(9、12題)和綜合題(17題)
3 第4章大單元教學(第3節)學習規劃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課時:2
學習內容 串聯、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
課時目標 1.物理觀念:通過實驗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規律,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能夠理解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最終完善對電路基本規律的物理觀念 。2.科學思維:通過對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特點的推理、驗證,運用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能夠構建電路規律的知識模型,最終提升科學思維的嚴謹性和創新性。3.科學探究:通過進行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測量的實驗探究,能夠優化實驗方案,處理復雜實驗數據,最終提高科學探究的綜合實踐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探究、交流分享實驗成果,能夠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認識到電路規律在實際電路設計中的重要性,最終增強科學態度和工程應用意識。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達成評價 評價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要素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習準備(10 分)思想準備(5 分)提前預習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特點知識,帶著疑問學習,狀態良好   學具準備(5 分)準備好教材、筆記本、記錄串并聯電路實驗數據工具(如實驗數據記錄表)   興趣態度(20 分)學習興趣(10 分)對探究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特點好奇,主動參與實驗與討論   學習態度(10 分)認真進行實驗操作,仔細記錄數據,積極思考特點規律   合作交流(20 分)與人合作(10 分)小組實驗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串并聯電路連接、數據測量   與人交流(10 分)傾聽同學對電路特點的分析,清晰表達自己結論,探討規律應用   思維狀態(30 分)思維條理(15 分)梳理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特點,分析實驗數據推導規律條理清晰   思維創新(15 分)創新設計實驗驗證電路特點,用獨特思路解釋規律(如反向推理驗證)   學習效果(20 分)課堂練習成果(10 分)主動完成電路特點練習,作答正確率高   目標達成(10 分)掌握串并聯電路電流、電壓特點,能分析實際電路,達成學習目標   
驅動性問題 串聯電路里,電流依次經過用電器,它在各位置大小有變化嗎?并聯電路中,電流 “分支” 后,各支路電流和干路電流啥關系?電壓在串、并聯電路中,分配規律又有啥不同?通過連接不同電路,測量電流、電壓數據,分析這些問題,就能掌握簡單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
學習活動 實驗驗證:測串、并聯電路不同位置電流電壓,對比分析。
故障分析:排查串、并聯電路故障,強化規律理解。
總結應用:繪規律思維導圖,解決實際電路問題。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作業設計 選擇題(6、9題)和綜合題(16題)
4 第4章大單元教學(第4節)學習規劃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課時:1
學習內容 物體的導電性;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電阻器——重要的電子元件;
課時目標 1.物理觀念:通過實驗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觀察電阻的作用及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夠理解電阻的概念、決定因素,知道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最終構建起對電阻的全面物理觀念。2.科學思維:通過分析電阻的微觀本質、推導電阻變化對電路的影響,運用控制變量、推理等思維方法,能夠深入理解電阻的特性,最終提升科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3.科學探究:通過開展影響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滑動變阻器應用的實踐活動,能夠自主設計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強化科學探究的創新與實踐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實驗中對精確性的追求、對不同材料電阻特性的探究,以及了解電阻在電子技術中的廣泛應用,能夠培養科學嚴謹的態度,增強對科技發展的責任感。
達成評價 評價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要素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習準備(10 分)思想準備(5 分)提前預習電阻知識,帶著問題進課堂,學習態度積極   學具準備(5 分)備好教材、筆記本、記錄電阻實驗現象工具(如電阻影響因素實驗記錄單)   興趣態度(20 分)學習興趣(10 分)對電阻概念、影響因素好奇,積極參與實驗與討論   學習態度(10 分)認真做電阻實驗,仔細觀察現象,思考電阻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與人合作(10 分)小組實驗分工配合,共同完成電阻實驗操作與現象分析   與人交流(10 分)傾聽同學對電阻的理解,準確表達觀點,探討電阻應用問題   思維狀態(30 分)思維條理(15 分)梳理電阻概念、影響因素等,分析電阻對電路影響條理清晰   思維創新(15 分)多角度理解電阻,用創新方法(如自制器材探究電阻)解決電阻相關問題   學習效果(20 分)課堂練習成果(10 分)積極完成電阻練習,作答正確率高   目標達成(10 分)理解電阻概念、影響因素,能分析電阻在電路中的作用,達成學習目標   
驅動性問題 不同導體(銅絲、鐵絲、鉛筆芯)對電流阻礙作用不一樣,是什么決定了這種阻礙能力(電阻)?電阻大小和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啥關系?還有一種能改變電阻的變阻器,它咋實現電阻可調,在電路中又咋用?圍繞這些問題,探究電阻的奧秘,認識變阻器。
學習活動 現象觀察:用不同導體接電路,觀察燈泡亮度,引出電阻。
影響因素探究:控制變量法,探究材料、長度等對電阻的影響。
變阻器學習:拆解滑動變阻器,理解原理,學“一上一下”接線。
作業設計 選擇題(10、13題)和綜合題(16題)
5 第4章大單元教學(第5節)學習規劃
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課時:1
學習內容 認識變阻器;多種多樣的變阻器;
課時目標 1.物理觀念:通過觀察變阻器的結構、操作變阻器改變電路的過程,能夠理解變阻器的工作原理、作用,掌握其在電路中的連接和使用方法,最終深化對電路調節元件的物理觀念。2.科學思維:通過分析變阻器調節電路的邏輯、設計包含變阻器的電路方案,運用分析、創造等思維方法,能夠靈活運用變阻器知識解決問題,最終提升科學思維的實用性和創造性。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3.科學探究:通過進行變阻器調節電路的實驗、設計變阻器應用的創新電路,能夠動手實踐、探索新的電路功能,最終提高科學探究的實踐創新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正確使用變阻器進行實驗、關注變阻器在實際電器中的應用,能夠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認識到變阻器對實現電路智能化的重要意義,最終培養科學態度和技術應用意識。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
達成評價 評價指標二級指標評價要素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學習準備(10 分)思想準備(5 分)提前預習變阻器知識,帶著疑問學習,狀態積極   學具準備(5 分)準備好教材、筆記本、記錄變阻器實驗操作工具(如變阻器調節實驗記錄單)   興趣態度(20 分)學習興趣(10 分)對變阻器工作原理、使用好奇,主動參與實驗與討論   學習態度(10 分)認真進行變阻器實驗操作,仔細觀察調節效果,思考原理應用   合作交流(20 分)與人合作(10 分)小組實驗分工協作,共同完成變阻器電路連接、調節實驗   與人交流(10 分)傾聽同學對變阻器的分析,清晰表達自己結論,探討變阻器應用場景   思維狀態(30 分)思維條理(15 分)梳理變阻器原理、使用方法,分析其對電路調節作用條理清晰   思維創新(15 分)創新設計變阻器應用電路,用獨特思路解決調節問題(如創意調光電路)   學習效果(20 分)課堂練習成果(10 分)主動完成變阻器練習,作答正確率高   目標達成(10 分)掌握變阻器原理、使用,能設計調節電路,達成學習目標   
驅動性問題 變阻器能改變電阻,從而調節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可它具體咋調節燈泡亮度?在復雜電路里,怎么用變阻器控制電流大小保護電路?實際生活中(如調光燈、音量調節),變阻器是如何工作的?通過動手操作變阻器,分析電路變化,解決這些問題,掌握變阻器的應用。21世紀教育網原創資源
學習活動 規范操作:分組用變阻器完成限流、分壓接法實驗。
創新設計:設計可調亮度臺燈電路,實驗驗證并優化。21世紀教育網獨家資源
拓展延伸:介紹特殊變阻器,分析在智能設備中的應用。
作業設計 選擇題(6、13題)和綜合題(17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平原县| 祁阳县| 靖边县| 泗水县| 广饶县| 行唐县| 东乡族自治县| 翁源县| 梓潼县| 皮山县| 喀喇| 思茅市| 丹巴县| 获嘉县| 集安市| 长子县| 甘肃省| 沈丘县| 怀柔区| 江津市| 土默特右旗| 桦川县| 永清县| 新蔡县| 遂宁市| 嘉定区| 桂东县| 潼南县| 出国| 隆德县| 拜泉县| 通辽市| 四子王旗| 阜宁县| 庄浪县| 合肥市| 项城市| 若羌县| 文水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