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八年級上學期 第二章 聲現象測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八年級上學期 第二章 聲現象測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聲現象
(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2025黑龍江伊春市)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物體不振動時能產生聲音 B. 聲音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
C. 聲音傳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D. 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
2、(2025北京)如圖所示的是編鐘演奏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生的
B. 聽眾聽到的編鐘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 編鐘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只編鐘的同一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3、 (2025廣東深圳)志豪同學和銘澤同學聽到“鼓聲”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聲”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br/>A. 音調 B. 音色 C. 頻率 D. 響度
4、 (2025遼寧)如圖,陶笛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為了改變它發出聲音的( ?。?br/>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5、(20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速度
6、(2025年甘肅蘭州)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乙圖,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丙圖,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D. 丁圖,用相同的力度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7、(2025四川宜賓)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主要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br/>A. 醫院里的常見醫療設備“B超” B. 探測魚群所用的設備“聲吶”
C. 中醫診病四個途徑中的“聞” D. 清洗眼鏡的設備“超聲波清洗機”
8、(2025·瀘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聲音是我們感知繽紛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以下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br/>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聽到的鈴聲遂變小
B.圖乙:用手動一端仲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C.圖丙:福建艦轂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圖?。河谩癇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
9、 (2025陜西A卷)為慶??谷諔馉巹倮?0周年,某學校舉行了紅歌合唱比賽,通過傳唱經典紅色歌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體的振動頻率降低 D. 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10、(2025福建) 用智能手機監測噪聲,顯示的“50.6dB”是指聲音的(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7分)
11、(2025江蘇蘇州)蘇州評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中常用到琵琶、三弦等樂器,如圖所示.當演奏者撥動琴弦時,弦因_________而發出聲音,且撥的力度越大,聲音的_________越大;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_____不同。
12、 (2025山東煙臺)為保護聽力,我們可以從聲音的產生、傳播和接收三個方面控制噪聲。射擊運動員訓練時戴耳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真空雙層玻璃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
13、中華民族古典樂器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如圖所示為古箏和嗩吶作為主樂器在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同臺演出的場景。聽眾能夠區分出嗩吶、古箏、大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不同。以大廳中正在走動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
14.流行于鹽城沿海漁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鹽阜漁鼓”表演,演員敲擊漁鼓時,鼓面 發出聲音,聲音通過 _______傳到聽者的耳朵;漁鼓表演時,鼓聲洪亮,可能對附近居民造成噪聲干擾,工作人員會在表演場地周圍設置吸音板,是在 減弱噪聲。
15、科技改變生活,一種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 ;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 。
16、如題圖所示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圖,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 _______不同,該聲音的特性取決于發聲體的 ,若此時考場外傳來音樂,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為了在 ________減弱噪聲。
17、市場上有一種變聲器,可以改變聲音的特性。某段聲音的波形變化如圖所示,變聲前是A段,變聲后是B段,則變聲后聲音的音調 (選填“變高”“不變”或“變低”),響度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8、人們很難聽到跑步時胳膊擺動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胳膊甩動的頻率太 ,屬于 。
19、小紅做了個單弦琴,撥動左側琴弦發現,向右移小木塊,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動弦的 有關: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用一只手按壓點,另一只手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 。
20、智能手機有一個功能叫做“智慧語音”,它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這表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開會或學習時,手機要調成“靜音”模式,這是在 減弱噪聲。
21.窗外倒車提示音很大,小紅將窗戶關上是在 減弱噪聲;倒車雷達是利用 波傳遞信息的;如圖是兩種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根據波形可判斷這兩種聲音的 不同。
三、實驗探究題(22題6分,23題6分,24題3分,25題6分,26題6分,共27分)
22、以下為課本插圖,請按要求回答:
(1)圖甲,利用該裝置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 的關系,紅豆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2)圖乙,用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卡片產生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 ;
(3)圖丙,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該聲音的聲源為 ,增大試管內的水量,則發出聲音的音調將會 (選填“升高”或“降低”);用更大的力氣吹氣,則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 (選填“增大”或“減小”)。
23.在學習聲學時,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 。
(2)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不僅能說明氣體可以傳聲,還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3)如圖所示,小芳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小芳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 法。
(4)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別輕拔與重撥鋼尺各一次,則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時發出的聲音的 _________不同(以上兩空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5)如圖所示,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時,小明的耳朵貼緊桌面時聽起來更響。這個實驗不僅能說明固體能傳聲,還能說明 。
24.請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橫截面積關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
②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
25.小明通過如圖實驗測量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計算減噪率,探究材料對隔音性能的影響:
(1)材料減噪率越高,表示其隔音性能越好。測試結果如表:
隔音前的強弱等級/dB 分貝儀與聲源間的距離s/m 隔音材料 隔音后的強弱等級/dB 減噪率/(%)
49.3 1 塑料盒 36.5 26.0
鐵盒 38.4 22.1
木盒 42.3 14.2
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 盒的減噪率低, 盒的隔音性能較好(均選填“塑料”“鐵”“木”);
(2)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在上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 (選填“鐵盒”“紙盒”),使分貝儀與聲源距離為 (選填“1m”“2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為 (選填“49.3dB”“63.5dB”)。再次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L(dB),減噪率y的計算方法為,寫出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 (用已有數據和字母表示)。
26.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1次實驗中鋼絲發聲比第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越高。
(4)第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四、綜合實踐題(27題6分,28題4分,10分)
27、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如圖)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所學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以及上文關于聲吶的介紹,人耳 (選填“能部分”、“能全部”或“一點也不能”)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的聲波信號后10s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B與潛艇A的距離是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兩潛艇的距離在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原因是 。
28、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為了控制噪聲的影響,人們采取的措施有: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隔音板,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等。請你說說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什么?
綜合應用題(29題6分)
29、圖是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到達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然后語音播報出被測物體的高度。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5m,空氣中的聲速取。
(1)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多久收到返回信號?
(2)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該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米?
2題圖
4題圖
11題圖
13題圖
16題圖
17題圖
19題圖
21題圖
22題圖
23題(1)圖 23題(2)圖 23題(3)圖 23題(4)圖 23題(5)圖
29題圖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第二章 聲現象
(時間 80分鐘,滿分 100分)
一、 選擇題(每題 3分,共 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 填空題(每空 2分,共 20分)
1、(2025 黑龍江伊春市)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不振動時能產生聲音
B. 聲音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
C. 聲音傳播的速度一定是 340m/s
D. 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
【答案】D
【解析】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不振動時不能產生聲音,故 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周圍沒有空氣,聲音不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故 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不同介質、溫度下聲音傳播的速度不都是 340m/s,故 C錯誤;
D.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故 D正確。
故選 D。
2、(2025北京)如圖所示的是編鐘演奏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生的
B. 聽眾聽到的編鐘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 編鐘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只編鐘的同一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敲擊編鐘,聲音是編鐘振動產生,不是空氣振動,故 A錯誤;
B.聽眾聽到編鐘聲,通過空氣傳播,故 B正確;
C.聲音傳播需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 C錯誤;
D.不同力敲擊同一編鐘同一位置,改變的是響度(振幅不同),音調由編鐘本身決定,故 D錯誤。
故選 B。
3、 (2025廣東深圳)志豪同學和銘澤同學聽到“鼓聲”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聲”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 )
A. 音調 B. 音色 C. 頻率 D. 響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的,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鼓聲”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
聲”,其發聲體不同,鼓是鼓面振動發聲,英歌舞鼓槌是鼓槌敲擊物體發聲,材料和結構等不同,所以聲音的音色
不同,人們可以根據音色來分辨不同的聲音,故 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4、 (2025遼寧)如圖,陶笛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為了改變它發出聲音的
(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答案】C
【解析】
【詳解】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則陶笛內部空氣柱長度不同,則陶笛內部空氣振動快慢不同,發出聲音
的音調不同,這個過程,不能改變聲音傳播的速度,故 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 C。
5、(202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A.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故 A不符合題意;
B.音色反映發聲體的品質與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
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音色,故 B符合題意;
C.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古 C不符合題意;
D.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故 D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6、(2025年甘肅蘭州)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乙圖,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丙圖,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D. 丁圖,用相同的力度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答案】A
【解析】
【詳解】A.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里運用了轉換法,故 A正確;
B.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 B錯誤;
C.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故 C錯誤;
D.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發聲
音調不同,鋼尺伸出桌面較長時振動得慢,音調低,故 D錯誤。
故選 A。
7、(2025四川宜賓)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主要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
A. 醫院里的常見醫療設備“B超” B. 探測魚群所用的設備“聲吶”
C. 中醫診病四個途徑中的“聞” D. 清洗眼鏡的設備“超聲波清洗機”
【答案】D
【解析】
【詳解】 A.B超利用超聲波反射成像,傳遞人體內部結構信息,屬于傳遞信息,故 A不符合題意;
B.聲吶通過接收反射聲波探測魚群位置,屬于傳遞信息,故 B不符合題意;
C.中醫“聞”是通過聽聲音獲取病情信息,屬于傳遞信息,故 C不符合題意;
D.超聲波清洗機利用超聲波振動能量去除污漬,屬于傳遞能量,故 D符合題意。
故選 D。
8、(2025·瀘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聲音是我們感知繽紛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以下關于聲現象說
法正確的是( )
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聽到的鈴聲遂變小
B.圖乙:用手動一端仲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C.圖丙:福建艦轂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圖?。河谩癇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聲與信息;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 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內部傳遞聲音的介質變少,聽到的鬧鈴聲逐漸
變小,故 A正確;
B.圖乙:用手撥動一端伸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故 B錯誤;
C.圖丙:福建艦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 C錯誤;
D.圖?。河谩癇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 D錯誤。
故選 A。
【分析】 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伸出長度越長,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C.減弱噪聲的方法: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聲源處減弱;
D.聲音能傳遞信息和能量。
9、 (2025陜西 A卷)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 80周年,某學校舉行了紅歌合唱比賽,通過傳唱經典紅色歌曲緬懷革命
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體的振動頻率降低 D. 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A
【解析】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因此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 A正確;
B.聲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的發聲體音色不同,所以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 B錯誤;
C.聲音的高低是指音調,音調與振動頻率的快慢有關,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所以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
體的振動頻率升高,故 C錯誤;
D.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 D錯誤。
故選 A。
10、、(2025福建) 用智能手機監測噪聲,顯示的“50.6dB”是指聲音的(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答案】B
【解析】
【詳解】噪聲等級用分貝表示,單位為 dB,用來反映聲音的強弱,即聲音的響度,故 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
意。故選 B。
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 27分)
11、(2025江蘇蘇州)蘇州評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中常用到琵琶、三弦等樂器,如圖所示.當演奏者
撥動琴弦時,弦因_________而發出聲音,且撥的力度越大,聲音的_________越大;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
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動 ②. 響度 ③. 音色
【解析】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當演奏者撥動琴弦時,弦會振動,從而發
出聲音。
[2]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撥的力度越大,琴弦振動的幅度就越大,
即振幅越大,所以聲音的響度越大。
[3]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琵琶和三弦的材料、結構不同,它
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音色不同。
12、 (2025山東煙臺)為保護聽力,我們可以從聲音的產生、傳播和接收三個方面控制噪聲。射擊運動員訓練時戴
耳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
真空雙層玻璃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
【答案】 ①. 接收 ②. 產生 ③. 傳播
【解析】
【詳解】[1][2][3]減弱噪聲主要從三種途徑入手,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三是在接收處減弱。
射擊運動員戴耳罩,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即聲音接收方面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屬于從聲源處減
弱噪聲,即聲音的產生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真空雙層玻璃,屬于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即聲音的傳播方
面進行控制。
13、中華民族古典樂器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如圖所示為古箏和嗩吶作為主樂器在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
大廳同臺演出的場景。聽眾能夠區分出嗩吶、古箏、大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的 (選填“音
調”“音色”或“響度”)不同。以大廳中正在走動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
的。
【答案】 音色 運動
【詳解】[1]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嗩吶、
古箏、大提琴的制作材料和結構不同,所以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聽眾可以根據音色來區分不同樂器的聲音。
[2]以大廳中正在走動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與工作人員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古箏是運動的。
14.流行于鹽城沿海漁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鹽阜漁鼓”表演,演員敲擊漁鼓時,鼓面 發出聲音,聲音通過
_______傳到聽者的耳朵;漁鼓表演時,鼓聲洪亮,可能對附近居民造成噪聲干擾,工作人員會在表演場地周圍設
置吸音板,是在 減弱噪聲。
【答案】 振動 空氣 傳播過程中
【詳解】[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發聲。
[2]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鼓聲通過空氣傳遞到人耳。
[3]吸音板通過吸收聲波能量降低噪聲強度,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15、科技改變生活,一種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 ;
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 。
【答案】 信息 阻斷噪聲的傳播
【詳解】[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
以傳遞信息。
[2]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阻斷噪聲的傳播,
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16、如題圖所示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圖,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
_______不同,該聲音的特性取決于發聲體的 ,若此時考場外傳來音樂,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為了在
________減弱噪聲。
【答案】 響度 振幅 傳播過程中
【詳解】[1]觀察所示的波形圖,兩個波形的振幅不同。振幅是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在波形圖上表
現為波形的高度,振幅決定聲音的響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響度不同。
[2]由聲音的特性知識可知,振幅會影響響度大小,結合圖可知,響度取決于發聲體的振幅。
[3]減弱噪聲有三種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阻止聲音
的傳播,即阻斷了聲音從考場外到考場內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17、市場上有一種變聲器,可以改變聲音的特性。某段聲音的波形變化如圖所示,變聲前是 A段,變聲后是 B段,
則變聲后聲音的音調 (選填“變高”“不變”或“變低”),響度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不變 變大
【詳解】[1][2]由圖可知,B段與 A段相比,聲波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不變,說明頻率不變,則變聲后聲音的音
調不變;聲波的振幅增大、響度變大。
18、人們很難聽到跑步時胳膊擺動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胳膊甩動的頻率太 ,屬于 。
【答案】 低 次聲波
【詳解】[1][2]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 20Hz 20000Hz 。跑步時胳膊擺動頻率低,低于 20Hz 。頻率低于 20Hz
的聲音屬于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 )。
19、小紅做了個單弦琴,撥動左側琴弦發現,向右移小木塊,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動弦的 有關:
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用一只手按壓A點,另一只手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 。
【答案】 長度 高
【詳解】[1]向右移動小木塊,琴弦的長度變長,撥動琴弦,琴弦振動的頻率變低,聲音的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
動的弦的長度有關。
[2]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她用一只手按壓 A點,則振動部分琴弦的長度變短,琴弦振動的頻率變高,聲音的音
調變高,所以另一只手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高。
20、智能手機有一個功能叫做“智慧語音”,它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這表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
填“信息”或“能量”)。開會或學習時,手機要調成“靜音”模式,這是在 減弱噪聲。
【答案】 信息 聲源處
【詳解】[1]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通過聲音傳遞的
信息來實現不同功能。
[2]手機調至靜音模式時,發聲裝置被關閉,屬于在聲源處直接阻斷噪聲產生,避免干擾他人。
21.窗外倒車提示音很大,小紅將窗戶關上是在 減弱噪聲;倒車雷達是利用 波傳遞信息的;
如圖是兩種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根據波形可判斷這兩種聲音的 不同。
【答案】 傳播過程中 超聲波 音色
【詳解】[1]把窗戶關上阻斷了噪聲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車內的倒車雷達系統,是利用超聲波傳的回聲定位的原理來工作的。
[3]從兩圖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音調是相同
的;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響度是相同的;從圖中可以看出波的形狀不同,所以這兩種聲音不是同
一種物體發出的,所以音色不同。
三、實驗探究題(22題 6分,23題 6分,24題 3分,25題 6分,26題 6分,共 27分)
22、以下為課本插圖,請按要求回答:
(1)圖甲,利用該裝置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 的關系,紅豆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2)圖乙,用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卡片產生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 ;
(3)圖丙,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該聲音的聲源為 ,增大試管內的水量,則發出聲音
的音調將會 (選填“升高”或“降低”);用更大的力氣吹氣,則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 (選填“增大”
或“減小”)。
【答案】(1) 振幅 放大微小的振動,讓人更直觀地看到振動幅度與響度的關系
(2)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3) 空氣柱 升高 增大
【詳解】(1)[1][2]通過改變敲擊鼓面的力度,使鼓面振幅不同,觀察紅豆跳動的情況來探究聲音響度與振幅的關
系。鼓面振動幅度較小,不易直接觀察,紅豆可以將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讓人更直觀地看到振動幅度與響度的關
系,這里用了轉換法。
(2)當用卡片快撥木梳的齒時,卡片振動頻率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慢撥木梳的齒時,卡片振動頻率慢,發出
聲音的音調低。通過對比這兩種情況,可得出聲音的音調隨頻率變化的規律,即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
音調越低。
(3)[1][2][3]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是試管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所以該聲音的聲源為空氣柱。
當增大試管內的水量時,空氣柱的長度變短,振動頻率加快,根據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所以發
出聲音的音調將會升高。用更大的力氣吹氣,會使空氣柱振動的幅度增大,而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所以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增大。
23.在學習聲學時,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 。
(2)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不僅能說明氣體可
以傳聲,還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3)如圖所示,小芳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小芳在此基
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 法。
(4)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別輕拔與重撥鋼尺
各一次,則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時發出的聲音的
_________不同(以上兩空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5)如圖所示,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時,小明的耳朵貼緊桌面時聽起來更響。這個實驗不僅能說明固體能傳聲,
還能說明 。
【答案】(1)振動
(2)能量
(3)理想實驗
(4) 響度 音調
(5)固體傳聲的效果比氣體好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時,振動的音叉可以擊打水,從而激起水
花,所以該現象說明發聲體在振動。
(2)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生了振動,
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所以空氣能傳播聲音,同時把泡沫塑
料球彈起,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3)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但現有的抽氣設備很難將
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理想實驗法。
(4)[1]當剛才伸出桌外的長度一定時,輕拔鋼尺振動幅度小,響度小,重拔鋼尺振動幅度大,響度大,即兩次鋼
尺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2]當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鋼尺越不容易振動起來,振動頻率越
低,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故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5)小明的耳朵分別貼緊桌面和離開桌面時聽到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產生的聲音大小不同,貼緊桌面聽到的
聲音是通過桌面傳過來的,離開桌面時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過來的,這說明固體能傳聲,同時小明的耳朵貼緊
桌面時聽起來更響,說明固體傳聲的效果比氣體好。
24.請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
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 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
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橫截面積關系: a c d 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
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
②若有同學選擇 c和 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
存在什么問題? 。
【答案】(1)固體能夠傳聲
(2) a和 d 沒有控制材料相同
【詳解】(1)土電話能實現 10m間通話,聲音是通過棉線傳遞的,說明固體能夠傳聲。
(2)[1]要探究音調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材料和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進行實驗,所以應選擇琴弦
a和 d。
[2]琴弦 c和 d的材料 、長度不同,粗細相同,要探究音調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保持琴弦的材料相同。該同學探
究過程中沒有控制材料相同。
25.小明通過如圖實驗測量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計算減噪率,探究材料對隔音性能的影響:
(1)材料減噪率越高,表示其隔音性能越好。測試結果如表:
隔音前的強弱等 分貝儀與聲源間的距 隔音材 隔音后的強弱等
減噪率/(%)
級/dB 離 s/m 料 級/dB
49.3 1 塑料盒 36.5 26.0
鐵盒 38.4 22.1
木盒 42.3 14.2
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 盒的減噪率低, 盒的隔音性能較好(均選填“塑料”“鐵”“木”);
(2)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在上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 (選
填“鐵盒”“紙盒”),使分貝儀與聲源距離為 (選填“1m”“2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為
(選填“49.3dB”“63.5dB”)。再次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 L(dB),減噪率 y的計算方法為
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差
,寫出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 (用已有數據和字母表示)。
隔音前的聲音強弱等級
【答案】(1) 木 塑料
63.5 L
(2) 鐵盒 1m 63.5dB 100%
63.5
【詳解】(1)[1][2]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木盒的減噪率低,塑料盒的減噪率高,塑料盒的隔音性能較好。
(2)[1]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因上表中有鐵盒的相關實驗數據,在上
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鐵盒;
[2][3]根據控制變量法,控制分貝儀與聲源距離不變,仍為 1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不同,為 63.5dB。再次
63.5 L
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 L(dB),根據減噪率 y的計算方法,則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為 100%。
63.5
26.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
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
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 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 1次實驗中鋼絲
發聲比第 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
越高。
(4)第 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 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 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
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
是 。
【答案】(1)細
(2)松緊程度
(3) 粗細 細
(4) 中指 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
【詳解】(1)由表可知,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
2、3兩次實驗鉤碼個數不同,則鋼絲的松緊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松緊的關系;3、4
兩次實驗應探究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所以應控制鋼絲的粗細和松緊(鉤碼個數)相同,改變鋼絲的長度,
故表格空格處應填細。
(2)鉤碼個數不同,則對鋼絲的拉力不同,鋼絲的繃緊程度就不同。所以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
改變鋼絲的松緊程度。
(3)[1]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
[2]第 1次實驗中鋼絲更粗,發出聲音的音調低,說明當弦的松緊和長度相同時,弦越細,發聲的音調越高。
(4)[1][2]3、4兩次實驗鋼絲的長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結果第 3次實驗
中鋼絲更長,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低,說明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所以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
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中指,使二胡弦更長。
四、綜合實踐題(27題 6分,28題 4分,10分)
27、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如圖)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
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
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 10kHz-30kHz 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指向性。聲波
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
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
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所學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以及上文關于聲吶的介紹,人耳 (選填“能部分”、“能全部”或“一點
也不能”)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 A發出的聲波信號后 10s接收到經 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B與潛艇 A的距離是 。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 1500m/s)
②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 A繼續監控潛艇 B,突然接到潛艇 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兩潛艇的距離
在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原因是 。
【答案】(1) 能部分 10 20
(2) 7500 增大
(3)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1][2][3]人耳只能聽到 20Hz到 20000Hz之間的聲音,聲吶發出的聲波頻率大多在 10kHz-30kHz之間,
因此人耳聽到的聲吶發出的聲波頻率為:10kHz-20kHz之間,所以人耳能部分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
(2)[1]聲波在水中傳播的總距離為 s=vt=1500m/s×10s=15000m
s 15000m
由于聲波是反射回來的信號,所以兩艘潛艇之間的距離 l 7500m
2 2
[2]由材料可知: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停在海水中
的潛艇 A繼續監控潛艇 B,突然接到潛艇 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潛艇 B與潛艇 A的距離是增大。
(3)月球上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測量物體間的距離。
28、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為了控制噪聲的影響,人們采取的措施有: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隔音板,
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等。請你說說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什么?
【答案】見解析
【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
隔音板,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傳播過程中減
弱噪聲。
五、綜合應用題(29題 6分)
29、圖是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到達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
然后語音播報出被測物體的高度。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 2.5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 m / s。
(1)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多久收到返回信號?
(2)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5 10 3 s,該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米?
【答案】(1)0.015s
(2)1.7m
s s 2.55m 2
【詳解】(1)由 t 得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收到返回信號所需時間為 t 0.015s
v v 340m / s
3
(2)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 5 10 s ,該同學的身高是
s v t
h h 聲 h 聲 聲 2.55m 340m / s 5 10
3s
臺 臺 1.7m2 2 2聲現象
(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2025黑龍江伊春市)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不振動時能產生聲音
B. 聲音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
C. 聲音傳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D. 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
【答案】D
【解析】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不振動時不能產生聲音,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月球周圍沒有空氣,聲音不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不同介質、溫度下聲音傳播的速度不都是340m/s,故C錯誤;
D.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故D正確。
故選D。
2、(2025北京)如圖所示的是編鐘演奏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生的
B. 聽眾聽到的編鐘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 編鐘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只編鐘的同一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答案】B
【解析】
【詳解】A.敲擊編鐘,聲音是編鐘振動產生,不是空氣振動,故A錯誤;
B.聽眾聽到編鐘聲,通過空氣傳播,故B正確;
C.聲音傳播需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
D.不同力敲擊同一編鐘同一位置,改變的是響度(振幅不同),音調由編鐘本身決定,故D錯誤。
故選B。
3、 (2025廣東深圳)志豪同學和銘澤同學聽到“鼓聲”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聲”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br/>A. 音調 B. 音色 C. 頻率 D. 響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決定的,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肮穆暋焙汀俺鄙怯⒏栉韫拈炒蚵暋?,其發聲體不同,鼓是鼓面振動發聲,英歌舞鼓槌是鼓槌敲擊物體發聲,材料和結構等不同,所以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可以根據音色來分辨不同的聲音,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 (2025遼寧)如圖,陶笛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為了改變它發出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答案】C
【解析】
【詳解】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則陶笛內部空氣柱長度不同,則陶笛內部空氣振動快慢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這個過程,不能改變聲音傳播的速度,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5、(202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br/>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詳解】A.音調指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頻率有關,故A不符合題意;
B.音色反映發聲體的品質與特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音色,故B符合題意;
C.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古C不符合題意;
D.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2025年甘肅蘭州)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乙圖,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丙圖,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D. 丁圖,用相同的力度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答案】A
【解析】
【詳解】A.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里運用了轉換法,故A正確;
B.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錯誤;
C.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故C錯誤;
D.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發聲音調不同,鋼尺伸出桌面較長時振動得慢,音調低,故D錯誤。
故選A。
7、(2025四川宜賓)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主要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br/>A. 醫院里的常見醫療設備“B超” B. 探測魚群所用的設備“聲吶”
C. 中醫診病四個途徑中的“聞” D. 清洗眼鏡的設備“超聲波清洗機”
【答案】D
【解析】
【詳解】 A.B超利用超聲波反射成像,傳遞人體內部結構信息,屬于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聲吶通過接收反射聲波探測魚群位置,屬于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
C.中醫“聞”是通過聽聲音獲取病情信息,屬于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
D.超聲波清洗機利用超聲波振動能量去除污漬,屬于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8、(2025·瀘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聲音是我們感知繽紛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以下關于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br/>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聽到的鈴聲遂變小
B.圖乙:用手動一端仲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C.圖丙:福建艦轂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圖丁:用“B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及音調與頻率的關系;聲與信息;防治噪聲的途徑
【解析】【解答】 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內部傳遞聲音的介質變少,聽到的鬧鈴聲逐漸變小,故A正確;
B.圖乙:用手撥動一端伸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頻率越小,音調越低,故B錯誤;
C.圖丙:福建艦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圖?。河谩癇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 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伸出長度越長,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C.減弱噪聲的方法:在人耳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聲源處減弱;
D.聲音能傳遞信息和能量。
9、 (2025陜西A卷)為慶??谷諔馉巹倮?0周年,某學校舉行了紅歌合唱比賽,通過傳唱經典紅色歌曲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體的振動頻率降低 D. 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A
【解析】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因此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
B.聲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的發聲體音色不同,所以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
C.聲音的高低是指音調,音調與振動頻率的快慢有關,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所以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體的振動頻率升高,故C錯誤;
D.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A。
10、、(2025福建) 用智能手機監測噪聲,顯示的“50.6dB”是指聲音的( ?。?br/>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答案】B
【解析】
【詳解】噪聲等級用分貝表示,單位為dB,用來反映聲音的強弱,即聲音的響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7分)
11、(2025江蘇蘇州)蘇州評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中常用到琵琶、三弦等樂器,如圖所示.當演奏者撥動琴弦時,弦因_________而發出聲音,且撥的力度越大,聲音的_________越大;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_____不同。
【答案】 ①. 振動 ②. 響度 ③. 音色
【解析】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當演奏者撥動琴弦時,弦會振動,從而發出聲音。
[2]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撥的力度越大,琴弦振動的幅度就越大,即振幅越大,所以聲音的響度越大。
[3]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琵琶和三弦的材料、結構不同,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音色不同。
12、 (2025山東煙臺)為保護聽力,我們可以從聲音的產生、傳播和接收三個方面控制噪聲。射擊運動員訓練時戴耳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真空雙層玻璃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
【答案】 ①. 接收 ②. 產生 ③. 傳播
【解析】
【詳解】[1][2][3]減弱噪聲主要從三種途徑入手,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三是在接收處減弱。射擊運動員戴耳罩,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即聲音接收方面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屬于從聲源處減弱噪聲,即聲音的產生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真空雙層玻璃,屬于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即聲音的傳播方面進行控制。
13、中華民族古典樂器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如圖所示為古箏和嗩吶作為主樂器在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同臺演出的場景。聽眾能夠區分出嗩吶、古箏、大提琴的聲音,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不同。以大廳中正在走動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
【答案】 音色 運動
【詳解】[1]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嗩吶、古箏、大提琴的制作材料和結構不同,所以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聽眾可以根據音色來區分不同樂器的聲音。
[2]以大廳中正在走動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與工作人員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古箏是運動的。
14.流行于鹽城沿海漁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鹽阜漁鼓”表演,演員敲擊漁鼓時,鼓面 發出聲音,聲音通過 _______傳到聽者的耳朵;漁鼓表演時,鼓聲洪亮,可能對附近居民造成噪聲干擾,工作人員會在表演場地周圍設置吸音板,是在 減弱噪聲。
【答案】 振動 空氣 傳播過程中
【詳解】[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發聲。
[2]聲音傳播需要介質,鼓聲通過空氣傳遞到人耳。
[3]吸音板通過吸收聲波能量降低噪聲強度,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15、科技改變生活,一種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 ;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 。
【答案】 信息 阻斷噪聲的傳播
【詳解】[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信息。
[2]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阻斷噪聲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16、如題圖所示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圖,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 _______不同,該聲音的特性取決于發聲體的 ,若此時考場外傳來音樂,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為了在 ________減弱噪聲。
【答案】 響度 振幅 傳播過程中
【詳解】[1]觀察所示的波形圖,兩個波形的振幅不同。振幅是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在波形圖上表現為波形的高度,振幅決定聲音的響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響度不同。
[2]由聲音的特性知識可知,振幅會影響響度大小,結合圖可知,響度取決于發聲體的振幅。
[3]減弱噪聲有三種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阻止聲音的傳播,即阻斷了聲音從考場外到考場內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17、市場上有一種變聲器,可以改變聲音的特性。某段聲音的波形變化如圖所示,變聲前是A段,變聲后是B段,則變聲后聲音的音調 (選填“變高”“不變”或“變低”),響度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 不變 變大
【詳解】[1][2]由圖可知,B段與A段相比,聲波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不變,說明頻率不變,則變聲后聲音的音調不變;聲波的振幅增大、響度變大。
18、人們很難聽到跑步時胳膊擺動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胳膊甩動的頻率太 ,屬于 。
【答案】 低 次聲波
【詳解】[1][2]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 20000Hz 。跑步時胳膊擺動頻率低,低于20Hz 。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屬于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 )。
19、小紅做了個單弦琴,撥動左側琴弦發現,向右移小木塊,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動弦的 有關: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用一只手按壓點,另一只手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 。
【答案】 長度 高
【詳解】[1]向右移動小木塊,琴弦的長度變長,撥動琴弦,琴弦振動的頻率變低,聲音的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動的弦的長度有關。
[2]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她用一只手按壓A點,則振動部分琴弦的長度變短,琴弦振動的頻率變高,聲音的音調變高,所以另一只手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高。
20、智能手機有一個功能叫做“智慧語音”,它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這表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填“信息”或“能量”)。開會或學習時,手機要調成“靜音”模式,這是在 減弱噪聲。
【答案】 信息 聲源處
【詳解】[1]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通過聲音傳遞的信息來實現不同功能。
[2]手機調至靜音模式時,發聲裝置被關閉,屬于在聲源處直接阻斷噪聲產生,避免干擾他人。
21.窗外倒車提示音很大,小紅將窗戶關上是在 減弱噪聲;倒車雷達是利用 波傳遞信息的;如圖是兩種聲音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根據波形可判斷這兩種聲音的 不同。
【答案】 傳播過程中 超聲波 音色
【詳解】[1]把窗戶關上阻斷了噪聲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車內的倒車雷達系統,是利用超聲波傳的回聲定位的原理來工作的。
[3]從兩圖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所以它們的音調是相同的;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響度是相同的;從圖中可以看出波的形狀不同,所以這兩種聲音不是同一種物體發出的,所以音色不同。
三、實驗探究題(22題6分,23題6分,24題3分,25題6分,26題6分,共27分)
22、以下為課本插圖,請按要求回答:
(1)圖甲,利用該裝置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 的關系,紅豆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2)圖乙,用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卡片產生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 ;
(3)圖丙,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該聲音的聲源為 ,增大試管內的水量,則發出聲音的音調將會 (選填“升高”或“降低”);用更大的力氣吹氣,則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 (選填“增大”或“減小”)。
【答案】(1) 振幅 放大微小的振動,讓人更直觀地看到振動幅度與響度的關系
(2)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3) 空氣柱 升高 增大
【詳解】(1)[1][2]通過改變敲擊鼓面的力度,使鼓面振幅不同,觀察紅豆跳動的情況來探究聲音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鼓面振動幅度較小,不易直接觀察,紅豆可以將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讓人更直觀地看到振動幅度與響度的關系,這里用了轉換法。
(2)當用卡片快撥木梳的齒時,卡片振動頻率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慢撥木梳的齒時,卡片振動頻率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通過對比這兩種情況,可得出聲音的音調隨頻率變化的規律,即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3)[1][2][3]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是試管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所以該聲音的聲源為空氣柱。當增大試管內的水量時,空氣柱的長度變短,振動頻率加快,根據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調將會升高。用更大的力氣吹氣,會使空氣柱振動的幅度增大,而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所以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增大。
23.在學習聲學時,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 。
(2)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不僅能說明氣體可以傳聲,還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3)如圖所示,小芳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小芳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 法。
(4)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別輕拔與重撥鋼尺各一次,則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時發出的聲音的 _________不同(以上兩空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5)如圖所示,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時,小明的耳朵貼緊桌面時聽起來更響。這個實驗不僅能說明固體能傳聲,還能說明 。
【答案】(1)振動
(2)能量
(3)理想實驗
(4) 響度 音調
(5)固體傳聲的效果比氣體好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時,振動的音叉可以擊打水,從而激起水花,所以該現象說明發聲體在振動。
(2)由圖可知,當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所以說明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發生了振動,我們并沒有直接敲響左邊的音叉,證明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給左邊的音叉的,所以空氣能傳播聲音,同時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3)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但現有的抽氣設備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理想實驗法。
(4)[1]當剛才伸出桌外的長度一定時,輕拔鋼尺振動幅度小,響度小,重拔鋼尺振動幅度大,響度大,即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2]當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鋼尺越不容易振動起來,振動頻率越低,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故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5)小明的耳朵分別貼緊桌面和離開桌面時聽到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產生的聲音大小不同,貼緊桌面聽到的聲音是通過桌面傳過來的,離開桌面時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過來的,這說明固體能傳聲,同時小明的耳朵貼緊桌面時聽起來更響,說明固體傳聲的效果比氣體好。
24.請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橫截面積關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
②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
【答案】(1)固體能夠傳聲
(2) a和d 沒有控制材料相同
【詳解】(1)土電話能實現10m間通話,聲音是通過棉線傳遞的,說明固體能夠傳聲。
(2)[1]要探究音調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材料和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的琴弦進行實驗,所以應選擇琴弦a和d。
[2]琴弦c和d的材料 、長度不同,粗細相同,要探究音調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保持琴弦的材料相同。該同學探究過程中沒有控制材料相同。
25.小明通過如圖實驗測量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計算減噪率,探究材料對隔音性能的影響:
(1)材料減噪率越高,表示其隔音性能越好。測試結果如表:
隔音前的強弱等級/dB 分貝儀與聲源間的距離s/m 隔音材料 隔音后的強弱等級/dB 減噪率/(%)
49.3 1 塑料盒 36.5 26.0
鐵盒 38.4 22.1
木盒 42.3 14.2
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 盒的減噪率低, 盒的隔音性能較好(均選填“塑料”“鐵”“木”);
(2)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在上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 (選填“鐵盒”“紙盒”),使分貝儀與聲源距離為 (選填“1m”“2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為 (選填“49.3dB”“63.5dB”)。再次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L(dB),減噪率y的計算方法為,寫出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 (用已有數據和字母表示)。
【答案】(1) 木 塑料
(2) 鐵盒 1m 63.5dB
【詳解】(1)[1][2]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木盒的減噪率低,塑料盒的減噪率高,塑料盒的隔音性能較好。
(2)[1]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因上表中有鐵盒的相關實驗數據,在上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鐵盒;
[2][3]根據控制變量法,控制分貝儀與聲源距離不變,仍為1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不同,為63.5dB。再次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L(dB),根據減噪率y的計算方法,則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為。
26.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1次實驗中鋼絲發聲比第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越高。
(4)第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 。
【答案】(1)細
(2)松緊程度
(3) 粗細 細
(4) 中指 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
【詳解】(1)由表可知,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2、3兩次實驗鉤碼個數不同,則鋼絲的松緊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松緊的關系;3、4兩次實驗應探究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所以應控制鋼絲的粗細和松緊(鉤碼個數)相同,改變鋼絲的長度,故表格空格處應填細。
(2)鉤碼個數不同,則對鋼絲的拉力不同,鋼絲的繃緊程度就不同。所以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松緊程度。
(3)[1]1、2兩次實驗鋼絲的粗細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鋼絲的粗細的關系。
[2]第1次實驗中鋼絲更粗,發出聲音的音調低,說明當弦的松緊和長度相同時,弦越細,發聲的音調越高。
(4)[1][2]3、4兩次實驗鋼絲的長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探究的是音調高低與弦的長度的關系,結果第3次實驗中鋼絲更長,發出的聲音的音調低,說明其他因素相同時,鋼絲長度越長,音調越低。所以小明想要讓二胡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中指,使二胡弦更長。
四、綜合實踐題(27題6分,28題4分,10分)
27、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如圖)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指向性。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所學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以及上文關于聲吶的介紹,人耳 (選填“能部分”、“能全部”或“一點也不能”)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發出的聲波信號后10s接收到經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B與潛艇A的距離是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1500m/s)
②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兩潛艇的距離在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原因是 。
【答案】(1) 能部分 10 20
(2) 7500 增大
(3)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1][2][3]人耳只能聽到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音,聲吶發出的聲波頻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間,因此人耳聽到的聲吶發出的聲波頻率為:10kHz-20kHz之間,所以人耳能部分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
(2)[1]聲波在水中傳播的總距離為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聲波是反射回來的信號,所以兩艘潛艇之間的距離
[2]由材料可知: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停在海水中的潛艇A繼續監控潛艇B,突然接到潛艇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潛艇B與潛艇A的距離是增大。
(3)月球上是真空,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測量物體間的距離。
28、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為了控制噪聲的影響,人們采取的措施有: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隔音板,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等。請你說說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什么?
【答案】見解析
【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隔音板,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綜合應用題(29題6分)
29、圖是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到達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然后語音播報出被測物體的高度。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5m,空氣中的聲速取。
(1)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多久收到返回信號?
(2)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該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米?
【答案】(1)0.015s
(2)1.7m
【詳解】(1)由得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收到返回信號所需時間為
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該同學的身高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第二章 聲現象
(時間 80分鐘,滿分 100分)
一、 選擇題(每題 3分,共 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 填空題(每空 2分,共 20分)
1、(2025 黑龍江伊春市)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不振動時能產生聲音 B. 聲音可以從月球直接傳播到地球
C. 聲音傳播的速度一定是 340m/s D. 利用聲吶可獲得水中魚群的信息
2、(2025北京)如圖所示的是編鐘演奏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敲擊編鐘時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振動產生的
B. 聽眾聽到的編鐘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 編鐘發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只編鐘的同一位置,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2題圖
3、 (2025廣東深圳)志豪同學和銘澤同學聽到“鼓聲”和“英歌(潮汕英歌舞)鼓槌打聲”的碰撞,分辨原因是
( )
A. 音調 B. 音色 C. 頻率 D. 響度
4、 (2025遼寧)如圖,陶笛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吹奏時,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
是為了改變它發出聲音的( )
A. 音色 B. 響度 C. 音調 D. 聲速
5、(202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們能夠區分琵琶、二胡和編鐘發出的聲音,是依據聲音的
( )
4題圖
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速度
6、(2025年甘肅蘭州)聲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圖,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 乙圖,在靠近居民區的道路邊設置隔離墻,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 丙圖,燭焰在發聲的揚聲器旁邊晃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D. 丁圖,用相同的力度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伸出的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7、(2025四川宜賓)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主要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是( )
A. 醫院里的常見醫療設備“B超” B. 探測魚群所用的設備“聲吶”
C. 中醫診病四個途徑中的“聞” D. 清洗眼鏡的設備“超聲波清洗機”
8、(2025·瀘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聲音是我們感知繽紛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以下關于聲現象說
法正確的是( )
A.圖甲:密閉玻璃罩中的空氣被逐漸抽出,聽到的鈴聲遂變小
B.圖乙:用手動一端仲出桌邊的塑料尺,伸出長度越長,音調越高
C.圖丙:福建艦轂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D.圖丁:用“B超”檢查身體,主要利用了聲音能傳遞能量
9、 (2025陜西 A卷)為慶??谷諔馉巹倮?80周年,某學校舉行了紅歌合唱比賽,通過傳唱經典紅色歌曲緬懷革命
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合唱團唱出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 合唱團中不同同學發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 演唱到高音部分時發聲體的振動頻率降低 D. 禮堂的隔音墻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10、(2025福建) 用智能手機監測噪聲,顯示的“50.6dB”是指聲音的(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頻率
二、填空題(每空 1分,共 27分)
11、(2025江蘇蘇州)蘇州評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中常用到琵琶、三弦等樂器,
如圖所示.當演奏者撥動琴弦時,弦因_________而發出聲音,且撥的力度越大,聲音的
_________越大;聽眾能分辨出琵琶和三弦發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聲音的_________不同。 11題圖
12、 (2025山東煙臺)為保護聽力,我們可以從聲音的產生、傳播和接收三個方面控制噪聲。
射擊運動員訓練時戴耳罩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圖書館中規定不能大聲喧嘩是從
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家庭窗戶安裝真空雙層玻璃是從聲音的______方面進行控制。
13、中華民族古典樂器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如圖所示為古箏和嗩吶作為主樂器在奧地
利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同臺演出的場景。聽眾能夠區分出嗩吶、古箏、大提琴的聲音,
主要是因為它們發出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不同。以大廳中正在走動 13題圖
的工作人員為參照物,古箏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
14.流行于鹽城沿海漁村的竹筒蒙皮鼓,用于“鹽阜漁鼓”表演,演員敲擊漁鼓時,鼓面 發出聲音,聲音通過
_______傳到聽者的耳朵;漁鼓表演時,鼓聲洪亮,可能對附近居民造成噪聲干擾,工作人員會在表演場地周圍設
置吸音板,是在 減弱噪聲。
15、科技改變生活,一種新型防盜門的門鎖采用聲紋識別技術,可以識別主人的聲音,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 ;
該門的夾層內填充新型材料,能夠有效地減弱通過門傳播到室內的聲音,這種
控制噪聲的措施是 。
16、如題圖所示是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不同的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時顯示的波形
圖,根據圖像可知兩種聲音的 _______不同,該聲音的特性取決于發聲體
的 ,若此時考場外傳來音樂,監考老師馬上關上窗戶是為了在 16題圖
________減弱噪聲。
17、市場上有一種變聲器,可以改變聲音的特性。某段聲音的波形變化如圖所
示,變聲前是 A 段,變聲后是 B 段,則變聲后聲音的音調 (選填“變
高”“不變”或“變低”),響度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7題圖
18、人們很難聽到跑步時胳膊擺動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胳膊甩動的頻率太 ,屬于 。
19、小紅做了個單弦琴,撥動左側琴弦發現,向右移小
木塊,音調變低,說明音調與振動弦的 有關:
保持小木塊的位置不變,用一只手按壓A點,另一只手
撥動琴弦,所發出聲音的音調會變 。
19題圖
20、智能手機有一個功能叫做“智慧語音”,它可以通過識別聲音實現對手機解鎖,這表明聲音可以傳遞 (選
填“信息”或“能量”)。開會或學習時,手機要調成“靜音”模式,這是在 減弱噪聲。
21.窗外倒車提示音很大,小紅將
窗戶關上是在 減弱噪
聲;倒車雷達是利用 波
傳遞信息的;如圖是兩種聲音在同
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根據波形
21題圖
可判斷這兩種聲音的
不同。
三、實驗探究題(22題 6分,23題 6分,24題 3分,25題 6分,26題 6分,共 27分)
22、以下為課本插圖,請按要求回答:
(1)圖甲,利用該裝置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 的關系,紅豆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
(2)圖乙,用卡片先后快撥和慢撥木梳的齒,聽到卡片產生
的聲音發生變化。這個實驗用來探究: ;
(3)圖丙,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對著試管口吹氣,該聲音
的聲源為 ,增大試管內的水量,則發出聲音
的音調將會 (選填“升高”或“降低”);用更大的力 22題圖
氣吹氣,則發出聲音的響度將會 (選填“增大”或
“減小”)。
23.在學習聲學時,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23題(1)圖 23題(2)圖 23題(3)圖 23題(4)圖 23題(5)圖
(1)如圖所示,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這個現象說明發聲體在 。
(2)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不僅能說明氣體可
以傳聲,還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3)如圖所示,小芳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鬧鐘聲音逐漸變小。小芳在此基
礎上進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這里的科學方法是 法。
(4)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撥動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別輕拔與重撥鋼尺
各一次,則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 不同;鋼尺伸出的長度不同時,用相同的力度彈撥鋼尺時發出的聲音的
_________不同(以上兩空均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5)如圖所示,小東用相同力度敲擊桌面時,小明的耳朵貼緊桌面時聽起來更響。這個實驗不僅能說明固體能傳聲,
還能說明 。
24.請閱讀下面一段短文后,認真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
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 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
(2)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
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橫截面積關系: a c d 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
松緊程度一致。
①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
②若有同學選擇 c和 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
存在什么問題? 。
25.小明通過如圖實驗測量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計算減噪率,探究材料對隔音性能的影響:
(1)材料減噪率越高,表示其隔音性能越好。測試結果如表:
隔音前的強弱等 分貝儀與聲源間的距 隔音材 隔音后的強弱等
減噪率/(%)
級/dB 離 s/m 料 級/dB
塑料盒 36.5 26.0
49.3 1 鐵盒 38.4 22.1
木盒 42.3 14.2
根據表格數據,三種材料中, 盒的減噪率低, 盒的隔音性能較好(均選填“塑料”“鐵”“木”);
(2)小明想探究材料減噪率的大小跟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是否有關,在上表數據的基礎上,他應選擇 (選
填“鐵盒”“紙盒”),使分貝儀與聲源距離為 (選填“1m”“2m”),并使隔音前聲音的強弱等級為
(選填“49.3dB”“63.5dB”)。再次實驗,測得隔音后的強弱等級為 L(dB),減噪率 y 的計算方法為
隔音前后的聲音強弱等級差
,寫出此次減噪率的表達式 (用已有數據和字母表示)。
隔音前的聲音強弱等級
26.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到演奏二胡時可通過按壓、松開、滑動弦線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于是他
提出問題: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思考后他進行了猜想: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度、
粗細和松緊有關。
實驗次數 1 2 3 4
鋼絲粗細程度 粗 細 細 ____
AB間距/cm 50 50 50 30
鉤碼個數/個 3 3 4 4
(1)為了探究小明的猜想,請將表格空格處補充完整: 。
(2)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量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 。
(3)第 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二胡弦發聲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的關系。撥動鋼絲后發現第 1次實驗中鋼絲
發聲比第 2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則可初步得出結論:當弦的長度和松緊相同時,弦越 ,發聲的音調
越高。
(4)第 3、4兩次實驗時,發現第 3次實驗中鋼絲發聲的音調低。在二胡演奏活動中,如圖 2所示,小明想要讓二胡
弦發出音調較低的聲音,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 (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
是 。
四、綜合實踐題(27題 6分,28題 4分,10分)
27、閱讀下面的短文。
潛艇的“耳目”——聲吶
潛艇(如圖)最大的特點是它的隱蔽性,作戰時需要長時間在水下潛航,這就決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達觀察,
而只能依靠聲吶進行探測,所以聲吶在潛艇上的重要性更為突出,被稱為潛艇的“耳目”。
聲吶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廣泛的一種重要裝置。聲吶能
夠向水中發射聲波,聲波的頻率大多在 10kHz-30kHz 之間,由于這種聲波的頻率較高,可以形成較強指向性。聲波
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聲信號往
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
聲吶發出聲波碰到的目標如果是運動的,反射回來的聲波(下稱“回聲”)的音調就會有所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
如果回聲的音調變高,說明目標正向聲吶靠攏;如果回聲的音調變低,說明目標遠離聲吶。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所學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以及上文關于聲吶的介紹,人耳 (選填“能部分”、“能全部”或“一點
也不能”)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人耳能夠聽到聲吶發出的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kHz到 kHz。
(2)①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 A發出的聲波信號后 10s接收到經 B潛艇反射回來的信號,B與潛艇 A的距離是 。
(設聲波在海水中傳播速度為 1500m/s)
②若停在海水中的潛艇 A繼續監控潛艇 B,突然接到潛艇 B反射回來的聲波頻率是變低的,說明兩潛艇的距離
在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在月球上不能用聲吶技術來測量物體間的距離,原因是 。
28、噪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為了控制噪聲的影響,人們采取的措施有:在靠近住宅區的高架橋兩側安裝隔音板,
在靠近小區的道路兩側設置綠化帶,將住宅窗戶的玻璃換成中空玻璃等。請你說說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什么?
五、綜合應用題(29題 6分)
29、圖是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射超聲波信號,到達下方
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然后語音播報出被測物體的高度。已知感應器
距測高臺的高度為 2.5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 m / s。
(1)測高臺上無人站立時,超聲波信號發出后多久收到返回信號?
(2)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5 10 3 s,
該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米?
29題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壶关县| 凤阳县| 陆丰市| 麻城市| 郧西县| 云林县| 乳山市| 烟台市| 临湘市| 中方县| 安仁县| 西安市| 乳山市| 荆门市| 杭州市| 凤山市| 合阳县| 福建省| 绥德县| 信丰县| 贵州省| 大同县| 瑞昌市| 江津市| 镇雄县| 都安| 上饶县| 巴南区| 冕宁县| 蛟河市| 辽阳县| 宣城市| 松阳县| 吉林市| 阿图什市| 中卫市| 锡林浩特市| 通河县| 临夏市| 宁波市|